就在上周,小E發布了一條關於金槍魚的訃告。
想看訃告全文的,自己查找歷史消息,小E最近hin憂桑,憂桑到連貼個連結的力氣都沒有了。
因為我們上周五打算宰了它......
然後周六晚飯時分,它就shi掉了……
而且是在眾目癸癸之下……
說時遲那時快,我們的大廚手起刀落,它shi得也是相當地痛快~
因為,和他一同奔赴修羅場的還有它的好基友三文魚~
他兩還來了一場亡靈碰頭會~
如此這般親暱,讓人不禁有些唏噓,小E僅代表本人為他們的基情友誼默哀三秒~
然後眾人也紛紛叫好,他們雀躍的是,終於可以吃到傳說中新鮮金槍魚了~
沒錯,新鮮金槍魚,確實是一個稀罕貨,因為在市面上大多都是凍鮮,甚至是CO(一氧化碳)金槍魚。
導致金槍魚這種稱之為海產貴族的高級物種,盡然被號稱究極吃貨的中國人不待見~
而在日本,金槍魚被其當成一種文化現象來對待,大多數日本人也更愛吃金槍魚多過三文魚,他們覺得金槍魚口感更佳,當然價格也比三文魚要貴~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這… 亂套亂套了,我覺得有必要好好掰扯掰扯,要重塑吃貨界的秩序~
金槍魚是一個不知疲倦的遊泳健將,因為如果它停下來,就會窒息而死,所以金槍魚一生中都在遊動,休息的時候只是遊得慢點,降低了代謝~
正因為此,金槍魚的養殖成本異常的高,因為它屬於深海魚,人工養殖很難找到很深的水域。而且養殖水域需要足夠的大,要不然金槍魚如此巨大體型沒有大範圍的活動場地,也會悶死嗝屁。
確實也有人不惜成本地建起如此大規模的養殖場,其實也就和野生的沒有什麼區別了。
所以呢,我們市面上見到的金槍魚大多是野生捕撈。
捕撈上來的的金槍魚,採取速凍處理(這個溫度為-60℃),以保持肉質新鮮,便於運輸。
最好的保存措施是放在-55℃的超低溫冷庫,由於這個冷庫比較貴,資金雄厚的商家才能負擔的起,一般的商家用的是半超低溫冷庫。
半超低溫冷凍是在-35℃的低溫環境,金槍魚體內的細胞並沒有完全終止代謝,肯定會影響口感,這個是必然的。
為了降低成本,更有甚者會用一氧化碳處理金槍魚,這樣會保持金槍魚紅色的肉質不變色,但不能保證肉不變質。
這種低劣的金槍魚,我們稱之為CO金槍魚。雖然能保證顏色看起來新鮮,但是口感會差到無法忍受的地步,跟嚼塑膠一樣!連我們家黃毛都嫌棄!
這可能就是影響金槍魚口碑的罪魁禍首,明明是黑心商家的鍋,卻交給金槍魚來背,啊~呸~
最最最重要的是,CO金槍魚保色不保鮮,吃多了會導致慢性中毒,對腎臟不好!
以上,即使你碰巧沒被CO金槍魚坑過,解凍後的金槍魚,依然會影響口感~
那怎樣才能吃到新鮮的金槍魚呢?
答案…你們認為我會說別的麼?
當然是EATTA的極鮮金槍魚啊~
這可能是最新鮮的金槍魚了,不需要做過多過久的保鮮處理,到店就開殺,殺完就零售~
從大海到你口中,絕未超過72小時~
至於口感……你來EATTA嘗嘗啊~
嗯,這個瞬間,小E覺得自己膨脹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