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的風骨,敢直接上表對剛皇帝,卻也招來佛門對他的詆毀

2020-12-04 雲溪隨筆

西安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在法門寺裡有一塊展板,裡面展示的是我國唐代著名文學家、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的作品《論佛骨表》。在這篇文章中韓愈以事明理,從古到今,由遠及近,用一系列史實作證,讓歷史事實說話。對比鮮明,環環相扣,從而起到振聾發聵、引人深省的作用。著文時,由於義憤在胸,故不僅義正辭嚴,說理明晰,而且感情激越,語言尖利,格調雄壯,文勢奔放,不失為一篇值得稱道的排佛力作。

元和十四年(819年),唐憲宗派遣使者去鳳翔迎佛骨,京城一時間掀起信佛狂潮。韓愈不顧個人安危,毅然上《論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將佛骨「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唐憲宗見表,龍顏震怒,要將韓愈處以極刑。

那麼韓愈究竟在這篇文章中說了些什麼,為什麼就惹得唐憲宗龍顏震怒。等看了《論佛骨表》之後,不由想給韓公鞠個躬,嘆一聲——太剛了,真的是太剛了,而且是直接剛皇帝,就差指著鼻子罵了。這才是中國文人應有的風骨!我特別佩服儒家的一點是,在全世界大多數古代文明都對鬼神處於未知的敬仰和膜拜之時,孔老夫子一句「敬鬼神而遠之」,論語中一句「子不語怪力亂神」,奠定了中國士大夫階級不信鬼神的基本世界觀,儒家和宗教是不相容的。即使底層信鬼神而恐慌到如此地步,真正的官僚階級對這一套都是不信的——這都是兩千年前儒家打下的底子。

拋開這篇文章中濃烈的感情色彩,依舊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議論文。開篇點題「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旗幟鮮明。然後從佛教傳入中國的歷程以及歷史上尊佛造成的種種禍端,暗示皇帝,尊佛必將導致國家出問題。再然後,以看似把皇帝摘出來的語句,狠狠地罵了皇帝愚昧信佛,「安有聖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估計皇帝看了都手抖。

最後一段,是真的剛,韓愈直接把佛骨視為「朽穢之物」,應該丟到水中淹了,扔進火裡燒了,從皇帝到朝廷不作為的群臣,罵了個遍。「今無故取朽穢之物,親臨觀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舉其失,臣實恥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聖人之所作為,出於尋常萬萬也。」

然後他講,如果真有佛祖,讓他把所有的罪過都加到我頭上來吧,我絕不怨悔。多少現代人都不敢講的話,韓愈能夠在給皇帝的奏摺中理直氣壯地講出來。豈不盛哉!豈不快哉!「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鑑臨,臣不怨悔。」韓愈也因為這篇文章招來很多佛門對他的詆毀和污衊。

要知道韓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歲才因參與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然而僅僅兩年的時間,就遇到唐憲宗迎取佛骨的事情。韓愈絲毫不考慮自己的仕宦生涯,面對皇帝執意迎取佛骨的舉動,挺身而出上表勸解。結果觸怒了唐憲宗,幾乎被處死。經裴度等人幾度說情,才免於一死,最後被貶為潮州刺史,責求即日上道。韓愈遭此大難,情緒十分低落,滿心委屈、憤慨、悲傷。潮州州治潮陽在廣東東部,距離當時的京師長安有千裡之遙。韓愈隻身一人,倉促上路,走到藍田關口時,他的妻兒還沒有跟上來,只有他的侄孫子跟了上來。前路茫茫,生死未卜,鬱憤之中,韓愈提筆寫下這首詩: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也許在韓愈上表之前已做好了「好收吾骨瘴江邊」的準備吧!

相關焦點

  • 韓愈晚年結識一高僧後,真的信佛了嗎,韓愈:我一成不變!
    韓愈畫像他無法阻止皇帝信佛,但唐憲宗大張旗鼓迎佛骨,不知鼓動了天下多少人變成信徒。韓愈忍不住寫了那篇著名的《諫迎佛骨表》,言辭激烈,惹得唐憲宗大怒。幸好宰相出面講情,韓愈才被從輕發落,貶謫到荒遠的潮州去了。據野史記載,韓愈初到潮州時,在路上遇見一個老和尚,一對門牙翹出了嘴唇。韓愈頓時大起憎惡之心,恨不得敲掉對方的齙牙。不料,韓愈剛安頓好,次日就有人送來一個小包裹,打開一看,竟然是一對門牙。來人告訴他,這是大顛禪師自己敲落的牙齒。
  • 韓愈:剛柔並濟的生命韌性,成就不凡的人生
    韓愈三十歲時所作的《復志賦》,追憶這段生活寫到:值中原有事兮,將就食於江之南;始專專於講習兮,非古訓為無所用其心。小小年紀的韓愈,就專心於古文與古訓,對於嬉戲娛樂並不掛心。 幼年韓愈,命運多舛的時光,不斷飄來的生活陰霾。這些不但沒有打垮韓愈,相反暴風驟雨成了滋養其追求卓越的洗禮養料,賦予他他堅忍不拔的品格,助他面對後面更艱難的遭遇和生活。
  • 韓愈:事關國計民生,退之不退;論及文道忠勇,文公愈高
    危急時刻,一位衰朽的書生站了出來,他長鬚弓背,手託奏章,面色堅毅,步履堅定地迎向高高的九重玉階之上意得志滿的皇帝,呈上了那篇名傳千古的《論佛骨表》。這位敢拂聖意,敢觸逆鱗的書生,便是韓愈,韓退之。那時的韓愈因在平定淮西之亂中立功剛被擢升為刑部侍郎,那是他此前人生中的最高官職,距離宰相之位也僅是一步之遙,可他卻絲毫沒有韜光養晦的自覺。
  • 甄嬛傳:難怪皇帝不敢深究滴血驗親的幕後主謀,你看他在恐懼什麼
    導語:滴血驗親事件讓甄嬛受了「如此大的委屈」,差點就令母子三人死無葬身之地之地,皇帝為何只處置了一個靜白就了事了?而那個檢舉揭發甄嬛私情的祺嬪,卻也沒有當場杖殺或者被刑訊逼供。很多人以為發動這次「滴血驗親」件事的幕後主謀就是皇后宜修,所以皇帝只能點到為止,祺嬪至死也不敢供出他人,怕得罪了皇后。
  • 韓愈:一個孤兒憑什麼當唐宋八大家之首?因為他一輩子都是硬漢!
    說回正事,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位「超熱門」詩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憑什麼韓愈能當上八大家之首?孤苦無依韓愈,出生名門世家,他的祖輩要麼在朝,要麼在地方當官,父親韓仲卿時任秘書郎。按說,韓愈一生應當衣食無憂,可惜,命運和他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在韓愈3歲的時候,父親去世,韓愈只得跟著兄長。沒想到,兄長又在韓愈9歲的時候病逝。從此,他跟隨寡嫂避居江南宣州。自貞元三年起,韓愈前前後後參加了三次科舉考試,最終都失敗了。如果你以為是韓愈才華不夠,那就大錯特錯了。
  • 早晨朝堂進諫晚上被貶千裡之外,韓愈這首唐詩七律可謂字字泣血
    韓愈的唐詩創作也有經典之語,比如那「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千古流傳,很好地體現了韓愈的詩歌才華。但是要說到他最具代表性的唐詩,當屬這首和歷史、和他自己命運密切相關的七律之作: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 女子出生時不哭也不笑,方丈見後:佛門淨地,你怎敢來!
    女子出生時不哭也不笑,方丈看後:佛門淨地,你怎敢來?這名女子的父親是一家染坊老闆,她的妻子在懷胎十月後,生下了一名女嬰,這名女嬰打生下來就十分可愛美麗,惹得大家都讚嘆不已,但奇怪的是,這名女嬰不哭不笑,幾乎面無表情,從呱呱墜地的那天起,從來不發出一點聲音。她就像一個來到人間的旁觀者一樣,靜靜地觀察著這個世界,仿佛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與她無關。
  • 韓愈:我曾經是長安第一窮,後面變成了富一代,想學習跟我來!
    韓愈所處的時代是中唐,在當時人們非常重視養生之道,多喜歡用一些草藥、補藥等來滋補身體,例如說韓愈的伯兄韓會就是這樣一個人。韓會吃飯之前往往都要看一下《唐本草》,判斷食物的食性然後再吃,頗有我們今日吃飯之前先查一下食物相生相剋表的感覺。韓愈嘲笑自己的兄長:"食必視《本草》,年止於四十二。"韓會雖然非常注意飲食,但是最後只活了四十二歲。
  • 白居易與韓愈的交往啟示錄:要想進入大咖圈,首先自己得有實力
    直率的白居易急切上表主張嚴緝幕後兇手,以肅法紀。卻被政敵攻擊為「越職言事」。隨即,他又被誹謗:母親看花而墜井去世,白居易卻著有「賞花」及「新井」詩,此舉有害名教。不孝就可能不忠。因而,他被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這是五品官,著青衫官服。
  • 韓愈一生沉浮,夢見兩位天神,一個往他嘴裡塞書,一個帶他降妖
    家道衰落,韓愈小小年紀便明白,唯有勤奮讀書,方能再振門楣。他「自以孤子,幼刻苦學儒,不俟獎勵」。不用寡嫂催促,每天勤學苦讀。可惜這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貧苦日子也沒過幾年,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長安兵變,唐德宗出奔奉天,中原大亂,韓家再次舉家南遷,逃往江南宣城,時年韓愈17歲。
  • 韓愈一首名詩,但第一句,許多人就讀不對
    韓愈曾經堅決反對皇帝把佛的舍利骨,迎到大內加以供奉。他寫了一封奏章,語言特別犀利。他毫不留情地說,這樣做是非常不正確的。他還舉了許多皇帝的例子說,這些皇帝信佛,但是並沒有帶來什麼好運,很多還短命死掉了。
  • 韓愈一首令人感慨萬千的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其實韓愈除了散文之外,那麼他的詩,也是同樣寫得非常不錯。韓愈也正是由於在散文方面的成就,使得他成為了「唐宋八大家」裡的第一位大家,他的散文對於後世,可以說是起到非常深遠的影響。那麼小編今天不與大家聊他的散文,來分享一首他的詩,這首詩同樣是一首非常經典的作品,那便是他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這也首詩相信有很多的朋友,也都是非常的熟悉。
  • 他剛出生時全家被殺,在獄中長大,竟然完美逆襲當上皇帝
    弄死他!漢武帝一聽,好大的狗膽。不但詛咒皇帝,這公孫敬聲膽大包天,還與陽石公主不清不楚。查,狠狠的查!寵臣江充得令。既然狠狠的查,那就上刑吧。酷刑和栽贓,引發大規模的恐慌,群臣百姓為了自保,胡亂指認。公孫賀父子下獄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
  •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兩度被貶,韓愈真的認命了麼?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韓愈上書《論佛骨表》,力諫唐憲宗,應燒毀佛骨,不再沉迷佛事。惹得憲宗勃然大怒,要將其處以極刑。經眾人求情,韓愈被貶潮州。他在路上遇見了侄孫韓湘,發出了「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的感嘆。在唐朝中後期黨爭不斷,稍不留意就會被打擊,被貶更是家常便飯。
  • 李太后:萬曆皇帝的生母僅用三招就輕鬆搞定了張居正
    高拱認為明穆宗駕崩後,十歲的新皇帝朱翊鈞和他的生母李太后只有依靠自己才能穩住局面,於是他決定乘機扳倒司禮監太監馮保,然後再將司禮監的批紅與掌印之權收歸內閣。 批紅與掌印之權是皇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後來隨著明代內閣權力的不斷膨脹,明宣宗將其交給了司禮監代管,並以此來制衡內閣。
  • 歷史上不失風骨的亡國之君,國破家亡之際,帶著妻子孩子一起自縊
    實際上,在數千年的歷史之上,雖然出現了數百位君王,但是在這些君王當中,如果真要細數那些有風骨的君王,當真是沒有幾個,就比如曾經有一個皇帝在危險來臨之際,甚至嚇得全身哆嗦,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歷史上有這麼一個不失風骨的君王,危難時刻他並沒有逃跑,反而是選擇帶著妻子和孩子一起自縊,不失風骨。這個皇帝也就是崇禎帝,實際上,在數代亡國之君當中,很多人並沒有過多的辱罵他,反而是非常的同情他。
  • 韓愈的詩有哪些?韓愈的詩詞全集121首
    唐代詩人韓愈,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
  • 雍正王朝中雍正登基後說誰想當皇帝讓給他,如果裝x失敗咋整?
    當時康熙喪事剛辦完,雍正第一次上朝,諸阿哥都參加了。雍正對他們說,當皇帝是天下頭等苦差事,無奈聖祖爺託付,我也只好勉為其難,接下這個擔子。現在呢,如果誰想坐這個皇位,我立刻讓位給他坐。這時候,底下鴉雀無聲,無人應答,只有十阿哥故意放屁,用這種辦法來表達對於雍正此番裝逼行徑的不滿,並沒有人敢直接站出來,說自己想坐這個皇位,你讓給我吧,就連八阿哥胤禩都不敢。
  • 西遊記後傳:如來轉世後,無天才明白,世尊佛祖為什麼把他趕出佛門
    無天雖然有一頭飄逸的長髮,但也改變不了他們出自佛門的事實。當時他受的世尊佛祖之命去傳教,但是當地的大祭司卻要求他,完成三件常人不能完成的事情,才可以在當地傳教。但是當地大祭司卻要求他,完成三件常人不能完成的事情,才可以在當地傳教。
  • 52歲韓愈早晨上了奏摺,下午就被貶8000裡外,一首唐詩寫盡心酸
    但是兩年以後因為一件事,他早晨上了奏摺,下午就被貶8000裡外,仕途受到重大打擊。唐憲宗好佛,決意將佛骨迎入宮中祭拜,韓愈極力反對,寫出了著名的《諫迎佛骨表》。唐憲宗為之大怒,下令將其貶往距離京城8000裡之遙的潮州。52歲的韓愈年過半百,一片忠心受到如此待遇,苦心無人理解,寫下了這首令人心酸的唐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