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官方微信
又一家公司已提前鎖定面值,這家公司便是*ST大化B,一家在1997年即已上市的純B股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與A股市場的一些績差股和殼股相比,B股市場一些績差公司面臨的情況似乎更為嚴峻,原因在於這類公司不僅有基本面帶來的壓力,還有B股市場逐漸邊緣化帶來的壓力。
又一家純B股公司提前鎖定面值退市 近萬名股東踩雷
6月5日,*ST大化B(900951.SH)再次牢牢封死跌停,報0.078美元,這已是這隻B股連續第9個交易日收盤跌停。
值得注意的是, 由於股價的連續下跌,該股已連續19個交易日低於1元人民幣的面值。根據風險警示板日漲跌幅5%計算,即便接下來一個交易日漲停,公司股票仍將因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股票面值,觸及終止上市條件。
如果不出意外,這將是史上第二家因觸發麵值退市條件而強制退市的純B股上市公司。
在此之前的2020年5月28日晚間,深交所發布公告,決定東灃B終止上市,東灃B成為史上首家觸及面值退市標準的純B股上市公司。
更早之前的2019年11月15日,神州長城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被深交所終止上市,該公司股票同時包括A股(證券簡稱:*ST神城,證券代碼:000018)和B股(證券簡稱:*ST神城B,證券代碼:200018)。2020年1月7日,該公司A股和B股股票均被深交所摘牌。
資料顯示,*ST大化B於1997年10月上市,上市時間已超過20年,上市時是一家國有控股公司。2019年3月,公司實際控制人由大連市國資委變更為銘源集團實際控制人紀洪帥。
根據公司2019年報,公司屬於基礎化工行業,主要產品為純鹼、粗銨(農業氯化銨)、精銨及碳酸氫銨,主要生產裝置為同時生產60萬噸純鹼及60萬噸氯化銨的聯鹼生產裝置,主導產品純鹼主要的下遊行業為玻璃、冶金、化工等諸多相關行業,主導產品氯化銨為氮肥的一種,廣泛用於農業。
據公司歷史資料,公司上市幾年後營收就曾超過10億元,但此後便停滯不前,甚至下滑。
近些年來,*ST大化B反覆陷入虧損和微利的循環,最近兩年公司虧損再次加大,2018年和2019年公司虧損額分別達到1.39億元和2.37億元。2020年一季度,公司營收僅實現944萬元,虧損2797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扣非淨利潤在2012年到2016年間甚至曾連續5年虧損。
在經歷連續虧損後,公司股東權益持續縮水,目前已為負值,今年一季末公司股東權益為-2.12億元。
數據顯示,*ST大化B目前股價已較歷史最高價下跌96.08%。公司近年股東戶數有所減少,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仍有近1萬戶。
B股逐漸邊緣化 未來何去何從?
事實上,隨著各項制度變革逐漸推進,內地證券市場生態已發生深刻變化,各類股票之間的分化更加明顯,一些流動性較差的市場,以及一些殼公司面臨逐漸被邊緣化的窘境,這裡面B股市場尤為突出。
從上市證券數量來看,對比A股市場逐年擴容,B股市場證券數量在近20的時間裡不僅未增加,反而減少,早年B股數量一度達到110隻,目前已不到100隻。
從成交規模來看,目前滬深B股市場日合計成交額在折算成人民幣後,很少超過10億元人民幣,這與A股市場的成交規模相差甚遠。
以今天情況為例,滬深兩市B股合計成交額不到2億元人民幣,而兩市A股合計成交額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A股市場的成交額已為B股市場的數千倍。
從多數B股近年走勢來看,賺錢效應也非常缺乏。以上海B股指數為例,該指數總體持續下跌,從年線上看,已連續收出5根陰線,同時伴隨著成交量的持續萎縮。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不少市場人士已在探討B股市場的出路,甚至出現建議關閉B股市場的聲音。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近日在其微博中提到,一直悄無聲息的B股市場,人們甚至忘記了它的存在。如今的B股市場已成為了一個雞肋、累贅和包袱,何去何從?出路只有一條:儘快、儘早關閉B股市場。
董登新提到,20世紀80年代,我國外匯儲備基本上為零。由於當時外匯資金極度短缺,而部分外向型企業急需外匯融資,因此,在A股市場剛開門不久,我們創設了B股市場。在本國股市,採用外幣標價本國公司股票,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例外。
董登新指出,據統計,1991年至2000年底,共有114家上市公司發行B股,募集資金大約為206億元人民幣。114隻B股十年全部募資額只有區區200億元人民幣,尚不及今天一家大型企業IPO募資規模。這就是過去B股市場存在的全部意義和價值。
董登新認為,大部分B股一天的成交量約合人民幣十幾萬元,它根本無力承接大資金的進出。B股市場已是一個毫無人氣、毫無投資價值的小眾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