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終於明白了,為何有那麼多中國人愛日本

2020-12-06 匯客廰文旅

為了應對這次嚴峻的新肺疫情,全國各地的力量都動員起來了。

所幸,中國並不是孤立無援。

傾盡所有的巴鐵兄弟、悶聲送物資的俄羅斯,還有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除了用一批批急需醫用物資刷爆中國人民的好感,更用"又美又有力量"的古詩詞,再一次為「中文之美」所驚豔!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我們不在同一個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當我們抬頭時,看到的卻是同一輪明月。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你我一路相連的青山共沐風雨,同頂一輪明月又何曾身處兩地呢?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誰說你沒有軍裝啊?我與你同穿那套罩衣。修理好鎧甲與兵器,我同你一道去殺敵!

還有一些地方捐贈物資,寫上了原創的中文詩。

「崎嶇路,長情在。」

藏進了捐贈城市長崎的名字。

「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則是藏進了捐贈地富山縣和受捐地遼寧的簡稱。

這些或出自在日留學生、或在日華僑的詩句,居然能在特殊時期,迸發出如此溫柔而堅定的力量。

事實上,日本在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上,一直秉承嚴苛甚至偏執的程度。就連源自於中國的「匠人精神」,也在日本被發揚光大,再「出口轉內銷」流行回了國內。

壞的地方我們要引以為戒,好的地方我們也要學習借鑑。

日本的魅力不止於此,這次我終於明白了,為何有那麼多中國人一去再去日本。

01

電器城、藥妝店不是日本的全部

全世界百年老店,它獨佔80%

據東京商工研究機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全日本超過150年歷史的企業竟達26000+家之多,還有7家是千年老店。

每一家老字號歷史的精彩程度,都足以拍一部百集長度的晨間劇。

日本被譽為「匠人的國度」,這些傳承幾代人的老店,再一次印證了日本文化中的「職人精神」和對傳統的堅持。

而日本匠文化的存在,不僅傳承著傳統技藝,也在日本的支柱產業,科學技術、服務、文化領域大行其道。

對低效傳統工藝的堅持

創立於公元578年(中國南北朝時期)的金剛組,不僅是日本最早、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企業千年來只做一項業務,那就是建造、修繕寺院。

直至今天,他們仍在堅持手工打磨寺廟的大梁、立柱、雕花和楔子。

由金剛組主持修建的四天王寺

木柱和橫梁的接駁關節沒有使用一顆釘子

「金剛組出品」的建築作品,在檢修拆開時經常可以看到例如「堅固田中」的字樣。

這是金剛組師傅長久以來的習慣,是標記給後來的人看的,要傳達:這個時代是我創造的。

數百年後無論何時改修,工匠後輩們都可以感受到前人的用心。

對品質自負的堅持

位於茨城縣的須藤本家

釀酒技術自中國傳入日本後,日本誕生了清酒品牌。雖具體成立日期不可考,但須藤本家是日本公認最古老的酒窖。

須藤本家酒造的位置相當偏僻,但是環境極好,被很多櫸木包圍著,被譽為「森林中的酒廠」。

酒廠的第55代傳人Yoshiyasu Sudo

一直堅持自己種植有機大米、養護樹木和水源

為了能夠生產出最好的酒,須藤本家講究酒米土水木——品嘗這裡釀造的美酒,就如同感受這片土地。須藤本家將此作為家訓,每個家族傳人都需倍加遵從。

目前須藤本家一年只生產800瓶古法清酒,每瓶180毫升,唯有這個數量才可以保證每一瓶手工製酒的品質。

對服務不斷升級的堅持

創業於公元705年的慶雲館是日本最古老的溫泉旅館,它坐落在日本南阿爾卑斯山脈的深處,客房外就是大裂谷。

慶雲館坐擁甲斐山巒環抱在山谷中的秘泉,千年來未曾斷流,包括德川家康在內的名人都是慶雲館的客人。

慶雲館傳承至今,更多的是一代代經營者在守護傳統的同時求新求變。

慶雲館第52代家主面對經營危機,果斷將其徹底更改為現代旅館模式,並一舉在館內挖掘出了新泉。

慶雲館不僅成為「全球最老民宿」和「民宿館內自然噴出溫泉量第一」兩項吉尼斯紀錄的保持者,服務和口碑更是常年蟬聯當地最佳。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

金剛組第四十代首領金剛正和曾經說過:

「生存這麼久其實沒有什麼秘密,堅持最最基本的業務才是生存之道。」

即便知道自己的天賦不足,作品也賣不出高價,但依然保持謙遜,將這看作是一場修行。這樣生存下來的職人,會得到所有人的尊重。

在這個事事都追求效率的時代,看似被拋棄的「匠人精神」,也許才是通往未來的鑰匙。

02

繁瑣且死板的傳統

卻是日本人引以為傲的自尊心

前兩天的奧斯卡頒獎典禮,日本女星松隆子與各國為「艾莎公主」配音的演員一同登上了紅毯。在紅毯這樣人人身著華服爭奪焦點的場合,松隆子卻選擇了自己國家的傳統服裝。

這份歲月帶來的自信和東方特有的典雅氣質讓人忍不住讚嘆,日本網友也是一邊倒的好評。

而且有細心的網友注意到,松隆子出身於被視為「日本國寶」的歌舞伎世家,這套和服上的圖案就是她家屋號高麗屋的家紋——四枚花稜,將國家的文化自信和家族榮耀一起穿在身上,真是驕傲得令人側目。

和服、歌舞伎還只是日本文化的縮影,日本人對於傳統的堅持、日式美學的認同,更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世襲制的「國粹」

之前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的日本歌舞伎界耀眼美少年

襲名「八代目市川染五郎」,他的姑姑就是松隆子

誕生於江戶時代的歌舞伎,迄今已有400 多年的歷史,類似於中國的京劇,以絢爛的舞臺效果、複雜的程式與講究著稱。

雖然嚮往學習的人不在少數,但歌舞伎講究「世襲制」,且能夠繼承的多是家族裡的逸才。

歌舞伎世家擁有一家一門的特徵稱號,也就是屋號,與之對應的還有家紋,是出身、家族、血統、地位的象徵。

在日本,歌舞伎只能由男演員來表演,而主角的位置通常掌握在「名門之後」手中,日本人也通常會將「歌舞伎世家」當作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享受極高的社會地位。

國粹並不是「過時」的代名詞,歷久彌新才是傳統藝術的魅力所在。

「季節限定」的時令美食

日本飲食文化起源於中國,但在後期逐漸發展出了自己的特色。

日料的時令性很強,從食材的選用、美食的製作、再到擺盤裝飾,總是給人和自然、節氣緊密相連的感覺。

尤其像刺身這類對食材新鮮度要求高的料理,幾乎都是不令不食的。

比如像賞櫻之類的聚會場合,日本人喜歡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和果子和同伴一起分享。

一些講究的老字號,還會根據季節天氣的不同,創造應季的和果子,從食材搭配到色彩組合都有對應的變化。

400+種「日本傳統色」

中國有自己的傳統色系,日本同樣也有。源於對自然色彩的迷戀與珍重,最初1100+種日本傳統色傳承至今,還保留了400多個。

名稱大都來自可以獲取該顏料的花草、動植物、或含有這些顏色構成元素的自然事物,一直滲透於日本的藝術與生活點滴。

《源氏物語》中的權貴「藤原氏」即有高貴的意思

不同的季節對應不同的配色,不同的顏色對應的性別年齡都有講究。

比如經常被用在女孩子夏日浴衣上的「撫子色」,寓意秋季涼爽的「女郎花」,還有從平安時代就被日本女子認為是高貴典雅的「藤色」,不僅顏色很美,就連名字都極富詩意。

一年四季熱衷於各種祭典

日本很熱衷於傳承與保護他們的傳統文化,其中就包括對「祭り文化」的傳承。

不得不說,日本人真的是一個非——常喜歡熱鬧的民族,每年大大小小的祭典從冬天排到夏天,滿滿當當。

札幌雪祭、京都大文字送火、東京隅田川花火大會……你能想得到的各種主題都能成為一個祭典。

而且參加祭典的小哥哥小姐姐們,一般都會穿上日本傳統的浴衣,這大概就是很多人心目中最「日本」的畫面了。

許多陳舊的傳統,被許多人年輕人看作是「老年人的興趣」,但正是有了京劇、有了中餐、有了中式建築,才有了一個民族的鮮明個性。

「傳統這個東西,好像是用來傳承的,又好像是用來打破的。我們無需對其過度崇拜,但絕不可隨意踐踏。」

03

這些傳統源於中國

卻在日本得到了發揚

唐代木結構建築

奈良東大寺

京都本願寺

唐代是中國建築史上的重要時期,建築莊重大氣,外觀高大宏偉,在整體規划水平上也有飛速的提升。

公元710年,遣唐史仿照唐都長安,按1/4的比例在奈良修建了平城京。

公元794年,又在如今的京都仿照唐代長安和洛陽城的建築式樣建立了新都,並命名為平安京。

日本同時期的建築,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國內唐朝建築數量稀少的遺憾。

圍棋

中國人發明了圍棋,有人卻說「日本人重新發明了圍棋」。

1963年日本圍棋代表團訪華

圍棋傳入日本後,經織田信長、德川家康等多位名人的大力支持,日本出現了職業化制度和四大家族,圍棋水平突飛猛進。

現在的日本不僅有專業的棋院培養專業棋手,民間也經常組織比賽,高社會地位和高收入讓日本圍棋選手在國際上始終保持著高水準。

和菓子

最初自唐朝傳入日本的唐果子,在日本人的改造後,逐漸演變成日本的特色甜點。

和菓子以其精緻的造型完美地表現了日本人對飲食美學的追求,在原料與造型上通常都結合了「五味」和「五感」,以展現四季、時令之美,使得這枚小小的日式點心裡,也蘊含著說不盡的日式美學。

漆器

在西方世界,"China"意為瓷器、代表中國,"Japan"意為漆器、則代表日本。秦漢時期,民間大多將漆器作為日常用具,後來有了瓷器才逐漸不再流行。

漆器傳入日本,在技藝上不斷突破,有了更加華麗的審美。

從日常的碗碟、食盒,到高級的藝術品,漆器的身影無處不在。

中國有璨若星辰的歷史文明,有一些在歷史的長河中漸漸被人們遺忘,它們或許會以另外一種形式繼續閃耀下去。

「傳統是需要很長時間慢慢建造起來的,就算是很小的一步,也會在歷史上留下確實的痕跡。」

祈願疫情可以快點結束,掃除陰霾的日本、武漢可以共賞櫻花。

到時我們可以站在櫻花樹下大方回應對方,「天台立本情無隔,一樹花開兩地芳!」

【匯客廰文旅】一個「任性、好玩、有態度!」的文化旅遊社群新媒體。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為什麼這麼愛生吃雞蛋?看完終於明白:難怪日本人普遍長壽
    日本人為什麼這麼愛生吃雞蛋?看完終於明白:難怪日本人普遍長壽!去過日本旅遊的同學可能會發現,在日本的各大餐館裡,很容易看見生雞蛋的菜品,甚至是點了一份菜,然後叫老闆給個生雞蛋,然後就打在碗裡,一起吃。這讓沒有吃生雞蛋的中國人很難理解,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愛生吃雞蛋?生雞蛋真的可以吃嗎?答案是可以的。那麼為什麼中國人卻不喜歡吃呢?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沒吃習慣,第二就是雞蛋不一樣。到底雞蛋怎麼不一樣呢?
  • 日本網友炸鍋!那麼多侵略中國的國家為何中國人唯獨恨日本?
    2015年,有日本網友在網上發布主題為「明明25個國家侵略過中國,為什麼就恨日本」的帖子。在下面評論的日本網友個個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他們不滿的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近80年了(1937年算起),為何中國人始終放不下依然憎恨著日本。
  • 看完泰國和日本粉絲評論後,終於明白《魔道祖師》在國外有多火!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嗶嗶。《魔道祖師》是我國近年來最優秀的古風動畫之一,精良的製作配合引人注目的劇情,深受無數漫迷的喜愛。尤其是魔道祖師中的兩位主角魏無羨與藍忘機,秉承了原作小說中豐富飽滿的個性,在動畫裡完美地還原了出來,他們波瀾曲折的感情故事是所有魔道粉絲最大的關注點。
  • 俄羅斯經典歌曲那麼多,為何中國人只認《喀秋莎》?
    俄羅斯經典歌曲那麼多,為何中國人只認《喀秋莎》?「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山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每當《喀秋莎》的旋律再次響起,不只是俄羅斯人,就是大部分中國人都會為之精神一振,不自覺地哼唱起來。
  • 為什麼日本很少有胖子?看過他們的一日三餐,終於明白其中原因
    為什麼日本很少有胖子?看過他們的一日三餐,終於明白其中原因。很多人去日本旅遊的時候會發現日本的人,其實他們的身材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勻稱的,並不會出現特別肥胖的人,可是在其他國家就不太一樣了,因為在其他國家可能肥胖人的比例就會比較高,而在日本這個肥胖比率就會特別的低,那麼很多人都非常的疑惑,為什麼日本很少有胖子呢?當我們看過他們的一日三餐之後,終於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 再看八佰和金剛川,終於明白為何金剛川票房少了20億
    年初疫情導致的影市低迷也在八佰、金剛川、我和我的家鄉、奪冠等大片的火熱上映下有了往日的熱鬧跡象。如今,10月23日上映的《金剛川》也已放映滿月,最終票房險過10億大關,票房31億的八佰也可以免費在線觀看了,再看兩部電影後,終於明白了,同樣優秀的電影,為何金剛川票房少了20億。
  • 99%的中國人都不知道,看完終於明白了……
    99%的中國人都不知道,看完終於明白了…… 說起國寶 大家都知道是熊貓
  • 中國人不明白:日本人如果家裡有洗衣機
    在中國中,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臺洗衣機,洗衣服都是在家裡完成的,其實,公家洗衣店比較少見,大多數人會認為公家洗衣店沒有家裡那麼乾淨,衛生也不達標。中國人不明白:日本人如果家裡有洗衣機,我為什麼要去公共洗衣店?
  • 日本人到底有多矮?看這些老照片就明白了,為何叫「小日本」了
    導語:日本人到底有多矮?看這些老照片就明白了,為何叫「小日本」了在我國古代時期,稱日本為「倭」,在之後才變成「日本」。原本「倭」這個字在古漢語當中是一個具有褒義含義的字。但在抗日戰爭中,日軍侵略了我國國土,有很多愛國英雄都奮起反抗,對日軍的稱呼也就變成了「倭寇」。在一些抗日電視劇中,我們也會發現「小日本」這一個稱呼,那麼,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原來早在日本奈良時代,就已經禁止老百姓吃肉食。當時佛教傳入當地,主張不殺生,所以才會有營養跟不上的情況出現。
  • 巴西國力一般,為何還有那麼多日本人愛去?背後還有一段淵源
    在19世紀末,巴西湧入了大批日本人,這場移民熱潮給很多人留下了疑惑,要知道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距離有兩萬多公裡,而且那時候的交通運輸行業比較落後,這些日本人都是經過很長時間的跋山涉水才抵達巴西境內。雖說日本是個島國,國內資源不充足,但那時巴西國力也就一般,經濟情況不比日本好不到哪裡去。那麼為何還有那麼多日本人愛去呢?了解完背後還有一段淵源,其實也就明白了。眾所周知,在舊社會黑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是被剝奪了受教育權,為了生存被迫充當各國的勞動力,平時的苦活也只能換取一些食物維持生計,根本不會得到金錢的饋贈。
  • 全球知名旅遊勝地夏威夷,美國最年輕的州,為何有那麼多日本人?
    即便遠在美國本土千裡之外的夏威夷也未能倖免,目前也已經感染了500多例,可見美國疫情的形勢有多嚴峻。說實話,這次距離美國近4000多公裡的夏威夷州都能有如此嚴重的疫情,出乎我的意料。夏威夷目前感染的人數已經超過了500,作為一個只有一百多萬人口的州,比例不算低。
  • 這次!日本為何如此「真誠」幫助中國抗擊疫情?
    中國突發新冠病毒疫情並沒有嚇倒人,反而通過這次疫情,見證了人間大愛:「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在嚴重的疫情面前,日本的大力援助令人感動,無論是政府機構第一時間運送價值不菲的醫療物資抵達武漢,還是民間組織主動幫助災區募捐,他們都都用實際行動表明了病毒無情,人間有愛。
  • 同樣都熱愛泡溫泉,為什麼日本人看起來比中國人更「愛乾淨」?
    日本人熱愛泡溫泉 說起泡溫泉,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日本一直都有著溫泉王國的稱號。在日本,有超過2600座溫泉、7.5萬家溫泉旅館,不要以為這麼多溫泉會浪費,因為對於日本人來說,泡溫泉可是生活的必需品,甚至很多日本家庭都會選擇在家裡面布置一個可以泡溫泉的地方。
  • 《春嬌與志明》:多年後我才明白,其實志明並沒有那麼愛春嬌
    這段期間我趁著空閒時間又重新刷了第二遍,並從其中看出了端倪。我發現其實志明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愛餘春嬌,這可以從以下三個細節便可看出。NO1.餘春嬌因為誤解回娘家時,志明只找了她一次。首先張志明連餘春嬌母親的生日聚會都忘記了,之後也沒有過去向丈母娘賠不是。春嬌心裡已經有了隔閡。
  • 中國人為什麼那麼愛回家?離開家鄉後,更懂得家的意義
    圖|葫蘆小金剛 物道君語: 中國人為什麼那麼愛回家?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你回家了嗎? 有一天,她找到了一家很正宗的新疆菜館,興奮地跑去吃。七拐八拐後,在一家小店裡,她一口氣點了兩份大盤雞,菜一上桌,她一個人吃得津津有味。 吃到一半,她突然說:「我想家了,我想回家。」
  • 日本人有個困惑,當年那麼多國家侵略過中國,為啥中國人只恨日本
    近期,日本人有一個大大的困惑,全世界那麼多的國家都侵略過日本,為啥中國人就只恨日本。我們大家都知道,因為在晚清時期人民的生活因為清政府的弱小貪婪,導致了西方很多的國家來侵略中國。近期有日本人發表了這樣的話,這麼多的國家都侵略過中國,為什麼你們只恨我們日本。有的一些中國人民也回覆說到,因為我們當時清政府的無能軟弱,因為閉關鎖國的政策,所以才導致我們中國非常的落後貧窮。西方國家把我們中國國門打開後,只是想拿到我們中國人的財富。
  • 美食大比拼:日本我有壽司,韓國我有飯糰,中國人:看好了
    美食大比拼:日本我有壽司,韓國我有飯糰,中國人:看好了米飯,主食,南方人基本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米飯不止在中國盛行,與我們相鄰的國家他們也是非常愛吃米飯的。不過他們對於米飯有不同的吃法,這主要是由於不同的文化導致的。
  • 日本有姓氏叫我孫子,中國人笑了,日本人急了:不是中國想的那樣
    眾所周知,國與國之間由於文化的差異往往會鬧出一些笑話,就比如日本有個姓氏叫我孫子,看到的中國人很多都情不自禁地笑了!其實在日本不僅有姓氏叫我孫子,甚至還有個城市叫我孫子市,而我孫子作為姓氏在日本使用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
  • 為何愛林徽因?若有詩詞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人品比顏值難忘
    很多人不明白,為何林徽因緋聞滿天飛,還有那麼多人喜歡她。為了一次性說清楚林徽因的故事,我們準備了「喜歡林徽因的五大理由」系列文章,一共6篇,這是第6篇。八寶山素來是革命先烈被下葬的地方,但民國才女林徽因也埋葬在其中。
  • 為何日本人常吃生魚片,卻不見他們擔心有寄生蟲?看完就明白了
    隨著世界關係的緊密連接,我們了解到世界上有許多個國家吃的東西和我們都不一樣,對待食物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各個地區的美食文化也都相去甚遠,例如日本的「吃文化」,就是好吃「生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