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應政變:肆意廢立幕府將軍的「半將軍」細川政元

2020-12-24 指尖看日本

細川政元出生於文正元年(1466年),父親是「三管領」之一細川勝元,母親則是山名熙貴之女、山名宗全的養女。因為這層關係,細川政元出生後就被冠以「聰明丸」小名,這是細川京兆家家督代代相傳的名字,宣示著細川政元的繼承人身份。

細川勝元

細川政元出生的第二年,也就是應仁元年(1467年),應仁·文明之亂爆發。細川政元的外祖父山名宗全組建了西軍與其父親細川勝元組建的東軍在京都展開激戰,由於細川家與山名家陷入戰爭的緣故,細川勝元廢掉了細川政元的繼承人之位,迎接了細川野洲家的細川勝之為猶子,準備將其立為繼承人。

不過,隨著應仁之亂的推進,原本是盟友的山名家與細川家逐漸厭惡了戰爭。為了與西軍主力山名家議和,細川政元再度被立為了細川家的繼承人,向山名家示好,山名家隨即也開始準備與細川家和談,山名宗全退位隱居,將家督讓給孫子山名政豐。

文明五年(1473年),山名宗全與細川勝元相繼去世,細川政元正式繼承了家督之位,年僅八歲而已。按照前例,由細川典廄家的家督細川政國輔佐他處理政務。次年,山名家與細川家達成和睦,西軍的主將搖身一變加入了東軍,此後西軍的主力便變成了畠山義就與大內政弘。

文明十年(1478年),十三歲的細川政元元服,八代將軍足利義政親自下賜偏諱,這才開始使用細川政元的名字。細川政元的父親細川勝元長於調略,細川政元與父親比起來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時應仁之亂雖已結束,但是地方上畠山義就、畠山政長的戰爭仍舊在繼續。畠山政長是父親細川勝元的盟友,但是其軍事能力卻比畠山義就差了幾個檔次,導致畠山政長方雖然佔據著大義名分,卻始終無法消滅「朝敵」畠山義就。兩畠山的戰場逐漸由大和國、河內國轉向了京都所在的山城國,為了徵集民夫與兵糧,兩畠山不斷地侵犯山城國的村落與莊園,給當地的住民帶來了巨大的災禍。

文明十七年(1485年)十二月,山城國的民眾們終於忍受不了兩畠山的戰爭,締結了「國人一揆」,驅逐了畠山政長與畠山義就。此後,國一揆不再接受守護的統轄,自己制定了《國中掟法》推行山城國的自治。不過,這次「山城國一揆」表面上看起來是國人眾不堪重負發起的「起義」,實際上國一揆的主要成員「國中三十六人眾」裡的大部分人都是細川京兆家的家臣出身。也就是說,細川政元在幕後操縱著國人們,最終成功地將三管領之一的畠山家的勢力驅逐出了山城國。

長享元年(1487年),由於近江國守護六角高賴侵蝕了幕府的「御料所」(直轄領),九代將軍足利義尚決心出陣近江國,討伐六角家。幕府軍的主力由幕府將軍的直轄軍隊「奉公眾」以及細川政元、斯波義寬、富樫政親等守護大名組成。

足利義尚與文化人父親足利義政不一樣,是一個武德充沛幕府的將軍。大概由於以前足利義政處置地方守護軟綿綿的態度,六角高賴一直都不重視幕府的警告,直到幕府組建了討伐軍以後,六角高賴才慌忙地派出使者前往管領細川政元陣中請求調解。細川政元也不想興起戰事,但是幕府將軍的意願也不是自己能夠左右的,因而只能回復六角家到:「先前多次勸說,你也不聽,如今是自作孽不可活。」

細川政元

在幕府的攻擊之下,六角高賴很快就放棄了抵抗,流亡甲賀郡。不過,足利義尚為了擺脫父親足利義政、管領細川政元的影響,一直停留在近江國而沒有返回京都,足利義尚所在的「鉤之陣」,也成為了當時室町幕府實際上的行政中心。不過,由於長期出陣在外負擔過重,斯波義寬很快就率領軍隊返回了尾張國,富樫政親也因為領國鬧起一向一揆而撤軍,再加上足利義尚本人沉迷酒色,沒多久就在鉤之陣暴斃而死。

足利義尚去世時只有二十五歲,沒有留下子嗣,室町幕府的將軍之位便空了出來。此時有權繼承幕府將軍位置的,分別是足利義政的兩個侄子——應仁之亂時西軍之主足利義視之子足利義材、堀越公方足利政知之子香嚴院清晃。

細川政元自然是不喜歡曾經細川家的敵人足利義視一系,支持香嚴院清晃繼承將軍之位,但是足利義尚的母親日野富子卻不這麼看。足利義材的母親日野良子是日野富子的親妹妹,日野家代代與足利家聯姻,靠著這層關係成為公卿階層中的一霸,如果讓沒有日野家血統的香嚴院清晃繼承將軍之位的話,就將改變這個傳統。因此,在日野富子的支持下,幕府最終立足利義材為新任幕府將軍。

可惜的是,足利義視、足利義材父子根本就不買日野富子的帳,日益驕橫,絲毫不把日野富子放在眼裡。為了打擊足利義材父子,日野富子將已故的足利義尚的住所小川御所讓渡給了香嚴院清晃,在京都引起了軒然大波——日野富子是不是想改立香嚴院清晃為幕府將軍?得知這件事之後的足利義材立即收買了京都的一批地痞無賴,將小川御所砸毀,與日野富子產生了對立。

日野富子

延德三年(1491年)四月,為了要宣誓自己幕府將軍繼承人的身份,足利義材下令再次出陣近江國,此次響應幕府號召前來的大名多達十餘家,人數遠超前將軍足利義尚時代。足利義材任命細川政元為幕府軍前鋒,又命赤松政則、武田元信為「軍奉行」,負責指揮軍隊。可是,作為前鋒的細川軍在這次出陣中由於孤軍深入一度被六角軍打得大敗,最終靠著赤松政則等人的援軍才挽回敗勢。細川軍的失利讓足利義材產生了「細川政元也不過如此」的錯覺,開始輕視細川京兆家。

明應二年(1493年)二月十五日,嘗到了出徵討伐逆臣甜頭的足利義材決定討伐畠山義就之子畠山基家,率領幕府軍出陣河內國。幕府軍的組成與前次六角徵伐時幾乎沒有兩樣,說是幾乎,其實就是少了細川政元為首的細川京兆家。

就在足利義材離京後的四月二十二日夜裡,細川政元、日野富子以及伊勢貞宗聯手發動了政變,將香嚴院清晃接到了細川京兆家的宅邸之中,下令廢掉足利義材的將軍之位,擁立香嚴院清晃為新任幕府將軍,也就是足利義澄。

明應政變

「明應政變」發生以後,許多在河內國參陣的大名、奉公眾紛紛離開,返回京都歸降足利義澄與細川政元。足利義材與畠山政長籠城抵抗一番以後,畠山政長自盡而死,足利義材則放下武器投降。

細川政元發動政變的理由之一,便是足利義材窮兵黷武,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大名們普遍的厭戰情緒。除了已經討伐成功的六角家、正在討伐的畠山總州家外,足利義材還準備出徵越前國,討伐朝倉家。討伐六角家是因為六角家侵佔幕府、寺社的領地,這無話可說,可是討伐畠山總州家、朝倉家均是足利義材擅自答應畠山政長、斯波義寬的,這兩家大名在當時實力強勁,即便能被順利討伐,真正獲利的也只有畠山政長和斯波義寬,其餘參陣的大名能夠分到的蛋糕則非常有限,所以大家都不想再打仗了。

政變之後的細川政元成為日本炙手可熱的人物,甚至被人稱為「幕府的半將軍」,可是就在細川京兆家如日中天的時候,卻開始出現了不穩定的現象。

本文作者:北條早苗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兩細川之亂:促使日本戰國大名細川家衰弱的內戰
    細川京兆家的內訌,主要原因是因為家臣們的分裂。在細川勝元時代,細川京兆家的家臣們主要由藥師寺氏、內藤氏、安富氏等譜代家臣組成,可是到了細川政元時期,為了更好地掌握幕政,細川政元吸納了許多幕府奉行人、奉公眾出身的武士為新晉家臣,這些新晉家臣與原本的家臣因為利益不同而出現對立,導致細川京兆家分裂。
  • 細川家的戰國時代:硬生生被細川家拖垮的室町幕府
    次日,細川高國帶著幕府將軍足利義晴流亡近江國,許多幕府的奉行人、評定眾也隨著將軍一起離開,室町幕府實質上停止了運作。二月二十二日,細川晴元、三好元長擁戴足利義稙養子足利義維渡海進入堺港,由於細川晴元方的勢力在瓜分細川高國領地時侵佔了不少寺院的領地,導致朝廷對他們有些不滿,剛繼位不久的後奈良天皇一度拒絕了足利義維的任官申請。
  • 16世紀日本細川之亂,因為位高權重的他開始自以為是,才有了好轉
    三好長慶是京都幕府管領細川家的家臣。三好家的發跡與細川家在戰國早期的興衰密切相關,而細川家的最輝煌時代就是明應變化,在戰國時期,下克 上克到將軍的,細川家是第一人。當然,和齋藤道三一樣,下克上玩出火,燒到自己的可能性很大,特別是細川家這樣自己家都有一大筆扯不清糊塗帳的複雜家族,被下克上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 幕府將軍足利義教遭暗殺,原已飄搖的幕府名存實亡,戰火熊熊燃起
    室町時代中期1441年,室町幕府第六代將軍足利義教遭暗殺,使得原已飄搖的幕府名存實亡。從此以後,戰火便熊熊燃起。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來了解一下這些歷史吧!在這期間,山名宗全逐漸擴張勢力,成為九國守護大名。守護原為統率各地武士團的大帥,日後演變為擁有一國或數國統治權的領主,室町幕府可以說是各國守護大名的聯合政府。日後,這些守護大名有些成為新興戰國大名,有些則漸趨沒落。六代將軍遭暗殺後,由年方九歲的長男足利義勝繼位七代將軍,但在位八個月即過世。接位的義政是義勝的同母弟弟,年僅八歲。當然兄弟倆都是傀儡將軍,真正的掌權者是幕府三管領(地位相當於宰相)斯波氏、畠山氏、細川氏。
  • 解密大將軍足利義輝的暗殺事件始末
    當時權傾近國王諸國的三好家當家三好義繼(當時稱為「義重」)和重臣之一的松永久通等率重兵包圍並突擊將軍足利義輝(1536-1565)的御所,義輝伴隨母,側妻,么弟與隨從的三十多名直屬家臣,全數被殺,史稱「永祿政變」或「永祿八年政變」。
  • 日本德川幕府,末代將軍德川慶喜,為何與倒幕派開戰?
    摘要:日本德川幕府,末代將軍德川慶喜,為何與倒幕派開戰?末代將軍德川慶喜一行人,在進入大阪城後,略作休息於翌日先接見立場親近幕府的法國公使侯許。由於慶喜並未參與政變過程,很多細節他無法清楚交代,只能敘述已知的部分。慶喜說完之後,詢問兩位公使該如何因應接下來的政局。兩位公使先是講了漂亮的場面話安慰慶喜,接著話鋒一轉,質疑慶喜撤出京都、轉進大阪的目的。兵庫在慶應三年十二月七日正式開港,慶喜卻在開港後數日離開京都,來到大阪,是否有以政治力阻撓兵庫開港的意圖呢?
  • 足利義輝:戰國時代「劍豪將軍」悲劇的一生
    不過,雖然當時的幕府將軍家分裂成了兩支,但是足利義晴的這一支家族卻被日本大多數大名所認可,因而細川晴元與三好元長在奪取京都之後產生了分歧——細川晴元想要捨棄不被大多數人承認的足利義維,而三好元長則想力挺足利義維出任將軍。 細川家的內訌給足利義晴提供了機會,天文元年(1532年),細川晴元與本願寺勾結,發動一向一揆襲殺了三好元長,隨後便想迎接足利義晴返回京都。
  • 北條早雲:幕府小公務員出身的戰國大名
    當時的政所執事伊勢家地位顯赫,代代都是作為幕府將軍的乳父撫養將軍長大,伊勢盛時雖然只是庶流備中伊勢氏出身,但是由於其父迎娶了京都伊勢氏的女兒,因而地位也自然水漲船高。文明三年(1471年),伊勢盛時十六歲時出現在了備中國的荏原莊,這裡也是備中伊勢氏的根據地。伊勢盛時在此地修築了父親的菩提寺長谷法泉寺,並在同寺下髮禁制。
  • 日本鎌倉時代徵夷大將軍!
    徵夷大將軍在日本歷史上,原為大和朝廷為對抗蝦夷族所設立的臨時的高級軍官職位,本應於停戰時即功成身退。「夷」其實是指曾在本州和北海道居住的蝦夷族(阿伊努族),而「將軍」一詞指軍階中的高級領導職。徵夷大將軍的衙門稱為幕府,故中文俗稱徵夷大將軍為「幕府將軍」,也常簡稱其為「將軍」。
  • 《全面戰爭幕府將軍2》將軍技能加點攻略 將軍好用技能推薦
    幕府將軍2全面戰爭將軍技能怎麼加點?
  • 《全面戰爭:幕府將軍2》開啟免費領取 幕府將軍2領取地址
    目前特別好評」即時戰略遊戲《全面戰爭:幕府將軍2》開啟了免費領取活動,玩家們在5月2日前,都可以在指定頁面領取遊戲。領取頁面:點擊進入本作是《全面戰爭:幕府將軍》的續作,背景設定在16世紀的日本,是《全戰》系列第七代作品,這代作品首度強調多人連線模式
  • 幕府將軍2:全面戰爭_幕府將軍2:全面戰爭新聞_3DM新聞
    慶祝世嘉60周年 《全面戰爭:幕府將軍2》DLC「河越夜戰」免費領 為慶祝世嘉成立60周年,《全面戰爭:幕府將軍2》DLC「河越夜戰」宣布免費贈送玩家,這款DLC原本在2011年只對預購玩家贈送的。
  • 德川幕府末代將軍,四個歷代第一,創下德川將軍之最
    而在近代日本,德川幕府的最後一任統治者德川慶喜,同樣被人研究,後人對他也是褒貶不一。不過他創下了四個歷任第一,堪稱德川將軍之最。繼任十五代將軍的德川慶喜,在歷任德川將軍中,擁有好幾個「歷代第一」的紀錄。首先,他擔任將軍的時間是十五人中最短的。他在慶應三年(公元1866年)十二月五日成為將軍,第二年十月十四日即大政奉還,將軍的寶座只坐了十個月。
  • 幕府將軍2:全面戰爭
    慶祝世嘉60周年 《全面戰爭:幕府將軍2》DLC「河越夜戰」免費領 為慶祝世嘉成立60周年,《全面戰爭:幕府將軍2》DLC「河越夜戰」宣布免費贈送玩家,這款DLC原本在2011年只對預購玩家贈送的。
  • 日本戰國時代,失去權力的將軍家,是如何得以延續的?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失去權力的將軍家,是如何得以延續的?鎌倉幕府滅亡後,室町幕府順利創建,幕府的新主人就是足利將軍家。不過,打從足利將軍家成立伊始,權力基礎就極不穩固。只是因為各種巧合加上利益糾葛,這才保住足利將軍家。
  • 德川幕府將軍的「後宮」——大奧是怎麼形成的?
    德川幕府將軍面見外臣的空間為「表」,將軍執行政務、辦公起居的地方為「中奧」。將軍的生母、正室、側室、子女以及服侍她們的女眷活動的場所就叫「大奧」。它建立於德川秀忠時代,隨著江戶時代的滅亡而消失。簡單來說,大奧就是後宮,女人們活動的場所。接下來,我們就以兩個女人的故事來講述大奧制度的形成與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