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伊比利亞半島兩個獨立的國家,上溯歷史卻是由一個民族分化而成,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而兩個國家在二戰中的態度也出奇的一致,選擇中立不站隊,那麼他們是出於什麼考慮才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西班牙
1939年西班牙剛剛結束內戰,佛朗哥政府取締了一切反對政黨,實行法西斯獨裁統治,由於義大利和德國在西班牙內戰中旗幟鮮明的支持佛朗哥政權,從情感上佛朗哥政府傾向於軸心國,而蘇聯則站在佛朗哥的反面。
但剛剛結束內戰的西班牙民生凋敝,國內經濟形勢一塌糊塗,黃金、外匯儲備短缺。政治方面,共和派、君主派右翼集團和共產主義者左翼集團所組成的社會力量及其影響不容忽視。佛朗哥根本無力參加另一場戰鬥。加之英國名義上反對獨裁政權,私底下和佛朗哥政權卻保持密切接觸,這一切都讓佛朗哥難以決斷,權衡之下,佛朗哥選擇中立。
當然,西班牙的中立也並非絕對,出於對蘇聯政權的仇恨,佛朗哥以志願者的名義派出一隻部隊穿著德軍制服跟德軍一起作戰,但在對蘇作戰中損失慘重,此後佛朗哥再也沒有直接出兵參戰。
而英美為了阻止西班牙參戰也是煞費苦心,由於西班牙擁有直布羅陀、丹吉爾這些特殊的地理位置,直接參戰則大西洋和地中海的航路將被切斷,為此,1940年3月,英國同意貸款給西班牙200萬英鎊,並允許它從盟國進口某些禁運的工業原料。1941年初,美國又以紅十字會的名義給西班牙送去食品和藥物,價值150萬美元。羅斯福還設法讓國會同意放鬆對西班牙的石油進口管制。
軍事上中立的西班牙在戰爭期間大發橫財,由於西班牙盛產鎢礦,而鎢是軍工產業必備的戰略資源,英美德都選擇從西班牙進口鎢礦砂,西班牙1943年鎢礦產量是1940年的5倍,價格也從戰前的每噸75美元飆升至16800美元。
葡萄牙
葡萄牙的情況與西班牙類似,薩拉查在經濟大蕭條前後任葡萄牙財政部長,因為其不凡表現和強硬手段很快先後成功兼任葡萄牙內閣總理、陸軍部長、外交部長,可以說集大權為一身,並宣布其政黨為國家唯一合法政黨。
經濟學教授出身的薩拉查視義大利獨裁者墨索裡尼為偶像,從情感上傾向於軸心國,但葡萄牙國土面積狹小,國力有限,經濟水平不高,無力參與戰爭,加之葡萄牙與英國同盟的關係,薩拉查明智的選擇獨立。
相對兵源充足國土廣大的西班牙,葡萄牙自保中立更加困難,不光要防軸心國和同盟國,還得防著西班牙渾水摸魚打過來。所以薩拉查把軍隊數量翻了一番,做好了各種準備,一旦情況有變,就把政府撤離到大西洋的亞速爾群島上。到了戰爭後期局勢明朗,葡萄牙也就順理成章地開放港口給盟軍艦隊停靠了。
兩個國家處於自身實際的考慮,躲過了一場劫難,伊比利亞半島也成為二戰中許多歐洲人的避風港和中轉站,電影《北非諜影》中英格麗褒曼所飾演的角色就是從卡薩布蘭卡飛赴葡萄牙裡斯本轉機,進而去美國遠離戰爭。時至今日,依舊被許多觀眾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