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校長怎樣提高學校治理能力?如何做面向未來的校長?這場大會...

2021-01-09 騰訊網

12月26日-27日,由《教育家》雜誌社、光明日報基礎教育智庫委員會主辦的「現代學校治理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好校長盛典」在天津舉辦。12月26日上午,舉行了活動開幕式及「中國好校長」頒獎儀式(點擊回顧詳情)。

12月26日下午-12月27日,《教育家》五周年系列研討會舉行。會議由《教育家》雜誌社副社長李功毅主持。

李功毅

《教育家》雜誌社執行社長徐功明發表了《著眼十四五規劃,以刊聚智,服務教育》的主旨演講。徐功明表示,《教育家》三字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理解,一是《教育家》是教育者最高榮譽,也是最高境界;二是《教育家》是教育者之家,教育者的精神家園。三是《教育家》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培養萬千行家裡手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徐功明介紹了《教育家》5年來的成長的大事記,介紹了當下《教育家》開展的為校長服務的項目——以「光明教育家」app為依託的「教育家號」,為學校提供發布內容、宣傳學校品牌和內涵的平臺。並表示十四五期間《教育家》將開展「雲探校看不同」活動。

徐功明

《教育家》記者吳爽分享了《教育家》報導過的「人民教育家」於漪、青年舞蹈教師葛敏的故事,她表示,5年來《教育家》雜誌採訪報導了一大批這樣的良師,聚焦他們身上璀璨的光芒。她同時講述了《教育家》雜誌社發起「百部童書助成長」公益活動,向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完冒鄉跟沙村村委會、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地貧患兒捐贈了童書,彰顯了《教育家》雜誌社的媒體擔當。

吳爽

中國教育學會原常務副會長郭永福講述了他和《教育家》的故事。郭永福表示,他關心雜誌的成長,給雜誌社推薦過教育家,參加過雜誌社主辦的系列培訓、評選活動。他期望《教育家》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郭永福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原所長張世平講述了教育家與《教育家》,優秀的教師、教育工作者與《教育家》以及他自身與《教育家》的故事。張世平期待《教育家》能夠取得新的成績、新的輝煌。

張世平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副巡視員王岱介紹了我國義務教育的特點和當下面臨的新挑戰。他表示,義務教育普及邁上新臺階、提質步入新階段、治理形成新體系。同時發展面臨新挑戰:一是如何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二是勞動教育如何落地實施,三是在新一輪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標準教材修訂中,怎樣處理推陳出新,如何處理減負與增新的關係,四是如何建設線上教育資源應對疫情,五是如何進一步完善基礎教育的基礎設施,六是如何在中小學中根植核心價值觀。

王岱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一屆「中國好校長」獲得者翟小寧做了《讓創新之光點亮未來》的主題分享。翟教授認為,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這個動蕩的時期,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創新。教育人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來思考教育的使命、學校的使命、校長的使命和教師的使命。集中到一點就是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具體說來有三大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些都靠教育。對教育工作者來說,再也沒有比立德樹人、為國育才,培養有中國心的未來創新人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更重要的使命了。

翟小寧

《新時代,校長怎樣提高學校治理能力?》圓桌論壇上,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實驗小學校長方青、湖北省荊門市龍泉中學校長張金兵、山東大學附屬中學校長趙勇、上海市虹口實驗學校校長胡培華,就現代學校治理的內涵、如何推進現代學校治理以及在學校治理過程中校長面臨的困境做了分享。論壇由《教育家》雜誌主編王湘蓉主持。

左起:王湘蓉 胡培華 方青 張金兵 趙勇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盧曉中就《如何做一個面向未來的校長?》做了主題分享。他認為,未來學校將是教師與人工智慧教師協同共存的時代,面向未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很重要,教育的未來轉型,要做適應型的教育、超前型的教育、創新型的教育。

盧曉中

河南省基礎教育資源中心副主任劉新超做了題為《從數字校園走向智慧校園》的主題分享。他從「當好三種角色」「履行三種職責」「提升六種能力」三方面談了校長的信息化領導力。校長應是學校信息化工作的帶頭人、學校信息化工作的組織者、學校信息化工作的踐行者,校長應履行規劃設計、組織實施、評價推動的職責,校長應提升正確把握信息化政策的能力、創新建設模式的能力、轉變應用觀念的能力、編制信息化規劃和建設方案的能力、精心組織實施的能力、提煉輸出經驗模式的能力。

劉新超

洋蔥學院聯合創始人兼CEO楊臨風做了《如何用科技賦能校長信息化領導力?》的主題演講。楊臨風認為,科技賦能校長信息化領導力的關鍵要素是工具、資源與方法,戰略槓桿、數據管理、人工智慧是工具,系統的課程資源是,教師發展模型、融合課堂模型是方法,洋蔥學院以此助推校長提升信息化領導力。

楊臨風

《科技融合課程——新時代校長戰略思考的破局點》圓桌論壇上,中央電教館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項目專家組組長丁立,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學常務副校長徐雄,洋蔥學院教育研究院長、原人大附中西山學校數位化學習負責人金政國,就用科技引領教育的難點、如何通過信息化領導力來引領學校實現創新發展、科技融合課程的過程中教師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做了分享。論壇由《教育家》雜誌記者陳璠主持。

左起:陳璠 丁立 徐雄 金政國

《學習在走向個性化,如何更好地認識當下的學生?》圓桌論壇上,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申屠永慶、江西省南昌師範附屬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校長易豔丹、杭州市建蘭中學校長饒美紅、商丘市第一中學校長牛超,就教育工作者怎樣更好的去認識當下的孩子,五育並舉背景下,如何把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更好地相結合,個性化教育以什麼為抓手,如何利用評價促進個性化教育等問題做分享。論壇由《教育家》雜誌第二編輯部主任李香玉主持。

左起:李香玉 牛超 申屠永慶 饒美紅 易豔丹

臨摹效率低怎麼辦?老師做專業的示範難怎麼辦?教師缺少備課經驗怎麼辦?如何讓環境具有代入感?如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分層教學難怎麼辦?如何與啟發學生思維相結合?華文眾合董事長向大鳳以《「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智慧書法助力傳統課堂》,介紹了華文眾合的智慧書法教學系統。

向大鳳

12月27日下午,「中國好校長」代表教育分享會舉行。天卉教育集團總校長胡志民以《課堂改革助推天卉教育集團騰飛》為題,分享了學校的課改路徑。學校形成了大單元教學、5D課堂的模式,助推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從一所學校發展成名校集團。

胡志明

甘肅省積石山縣中咀嶺鄉中咀嶺小學校長李向龍以《網際網路+教育,助推鄉村教育均衡發展》為題,分享了學校的蝶變之路。通過雙師課堂,解決了多年來農村小學因藝術類、心理健康等專業老師缺乏,導致課程難以開齊、課時難以開足的瓶頸問題,實現了以「資源共享、教師共享、課程共享」為主體的教育均衡。

李向龍

湖南師範大學附屬頤華學校校長彭榮宏以《教育「拓荒牛」的治校探索與實踐》分享了他的援疆經歷和治校探索。援疆期間,彭榮宏全力推動吐魯番市實驗中學的教育綜合改革,學校教學質量穩步攀升;他創辦了5所新學校,都在短短幾年時間內成為了當地教育的品牌學校。

彭榮宏

山東萊州雙語學校校長趙福慶從課程目標「鏈條式」、課程內容「套餐式」、課程教學「三環式」、課程評價「軌跡式」、課程管理「分權式」、條件保障「升級式」幾個方面介紹了生命美育課程實踐的「萊州雙語模式」。

趙福慶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實驗學校校長許賢蘇闡述了「氣質教育」理念和自己踐行氣質教育品牌建設模式的故事。從一個鎮的一所學校、影響兩千學生,到兩三年內,形成氣質教育聯盟、氣質教育姊妹學校,影響了三個省四五十所學校的五六萬學生,形成蝴蝶效應。

許賢蘇

中國教育學會原常務副會長郭永福為大會致閉幕詞。他表示,現代學校治理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好校長」盛典自12月26日勝利開幕以來,與會校長、領導專家們積極討論了我國「現代學校治理」的相關問題,以高度的責任感和飽滿的分享、求知熱情,共議教育改革發展方向,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明確校長的角色和使命、強化校長領導力、真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言獻策。校長、專家們的高水平報告、探討、演講給予了我們豐富的學術享受,而校長們在與專家探討、相互交流中提升了專業能力,為應對未來學校的挑戰積蓄了能量。他期待校長們繼續深化教育改革,為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人才而不懈奮鬥。

活動現場

會場陳設了教育創新產品互動體驗區,與會嘉賓參觀、體驗

相關焦點

  • 「現代學校治理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好校長盛典」舉行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一屆「中國好校長」獲得者翟小寧做了《讓創新之光點亮未來》的主題分享。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盧曉中就《如何做一個面向未來的校長?》做了主題分享。河南省基礎教育資源中心副主任劉新超做了題為《從數字校園走向智慧校園》的主題分享。洋蔥學院聯合創始人兼CEO楊臨風做了《如何用科技賦能校長信息化領導力?》的主題演講。
  • 立德樹人 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
    陶行知曾說:「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的直接領軍人,廣大優秀校長為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壯大奉獻了重要力量。而在新時代教育改革創新發展過程中,他們的使命和責任尤其重大,不但要做好眼前的工作,更要有前瞻性的視角和戰略,面向未來。
  • 成都新格林學校總校長張曉華: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
    6月6日下午14:00,《公民同招 論道教育「新」未來》2020成都名校長高峰論壇在成都廣播電視臺雙林路演播大廳舉辦,九位成都名校長圍繞「新格局、新媒體、新視野」向成都家長展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學校的基本情況。
  • 「一天校長」不只是讓學生「過把癮」
    孩子們積極參與闖關活動中,最終有43名學生獲得了體驗「一天校長「的獎勵。 獎勵學生做「一天校長」,這個做法很新鮮。當「校長」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榮譽感,也是讓學生參與學校管理,促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一個途徑。所以這種探索也不只是讓學生「過把癮」。
  • 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這名女校長如何辦出學生心中的「魔法學校」?
    ,則直接把它們當做教材,讓學生了解學校建築是如何運作的。我們希望學生在這裡接受六年的教育後,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有能力的、有擔當的人。」 建築與空間設計的創新引發了學校教育的變革。中關村三小將「真實的學習」作為課程改革的價值目標。
  • 「2020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中小學校長大會」在青島舉行
    、青島西海岸新區教育和體育局協辦的2020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中小學校長大會在青島召開。他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全球教育視野中的人才培養規格、探索培養世界未來公民的教育模式、面向世界未來人才培養的思考等內容。他表示,全球化、開放性時代,要求未來學生具有國際交往能力、國際文化理解能力、國際文明素養以及國際思維品質。他提出,培養未來人才必須建立未來人才培養的教育坐標,站在國際教育看中國教育,立足未來教育認識當下教育。
  • 馬雲向百名名校校長分享領導力心得:用做CEO的方式做校長
    曾經用當老師的方式當CEO的馬雲,也為校長們送上了自己總結出來的心得:「要用做CEO的方式做校長,主要精力放在三個方面,一是要思考學校未來發展的戰略,二是老師的成長和組織建設、學校文化的培養,三是整合社會資源。」  馬雲最後不忘拜託在場校長們向鄉村教育伸出援手:「我們想建立一個校長培訓體系,帶動貧困地區、特別是山區鄉村學校校長提升水平。」
  • 一位好校長=一所好學校?盤點滬上國際學校明星校長圈!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一位好校長就等於一所好學校」。於學校而言,一位優秀的校長正如一位穩健的舵手,帶領著學校駛向更明朗開闊的海岸!校長對於一所學校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一所學校的理念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校長的教育理念,而現在的家長用來越來越關注學校的教育理念是否與自己的所契合,因此也越來越關注起其背後的校長履歷。
  • A.I.D.E | 共探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區域治理與學校治理論壇圓滿舉行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聶小林致辭「因材施教」是新時代教育體系構建的一大特徵,以人工智慧驅動的因材施教較之傳統教育,可以提升學習質量、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區域治理,對於區域教育能力提升,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價值明顯。」
  • 如何為校長勝任力提升加碼助力?——保定市「吳甡校長工作室」現場...
    2017年7月,北京市廣渠門中學教育集團吳甡校長工作室落地保定,首期吸納了來自全市8個貧困縣的20名校長參與。三年來,工作室成員獲得國家榮譽14人次,省級榮譽6人次;成員從不會做研究、開展課題研究數為零到個個有課題、人人做教研;從吳甡校長工作室開始,全市實現工作室從0到48的突破,教師、校長專業學習成長共同體不斷壯大。
  • 新時代,我們怎樣做教師
    新時代,我們怎樣做教師翟王鎮學區 張海珍今天我想從這樣三個方面與大家做分享交流:一、職場入門——做學生的重要他人【感性】二、踐行師德——做起來,就是成長【理性】三、接下來,兩年鄉鎮教研員工作經歷,專題做教學研究工作,通過學習積累,不但進一步提高了專業化水平,還提高了組織管理能力,有了教學改革經驗,為以後專業理論水平和學校管理能力提升擁有了深厚的基礎。2. 第一次做校長2003年,我27歲,通過競聘,當選為一所學區小學校長。
  • 12所大學校長共議中國高校未來:大學發展要打破專業壁壘
    但是,對於高校來說,如何在流行病防控正常化的背景下找到一條合適的發展道路已經成為許多大學校長思考的重要課題。 今天,我國已經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已經從普及階段過渡到普及階段。面向未來,中國大學將如何發展?12 位校長發表了意見。
  • 如何提升校長的價值領導力
    不管在新籌建的學校做校長,還是在百年老校做校長,她都能為學校「量體裁衣」,做足特色,產生放大效應;不管為她配備的是什麼樣的教師團隊,她都能帶領成員一起幸福成長,成就教育的快樂花園。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校長領導力?許多人都說,校長是一所學校的管理者,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 馬雲對話百名校長:今天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校長的領導力
    教育不是確保孩子沒有危險,而應該是教會孩子如何面對危險,如何解決問題。教育不是確保孩子成功,而是教會孩子如何面對失敗,面對挫折,面對成功和成功背後的失敗。 我們要告訴孩子,失敗了沒什麼。有時候失敗也挺好的,因為人生一定會有無數次失敗和挫折。人生這一輩子,成功的次數其實少得可憐,告訴孩子們這些真實的事情,他才會有自信面向未來。
  • 金華將啟用這所新學校!全國知名校長夏美絲任校長
    提示 近日,金報教育了解到,金華市區江南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將於明年9月開學。引人關注的是,金華市民熟悉的名師、名校長,省特級教師、原金華市東苑小學校長夏美絲已出任該校校長。
  • 汪培新|依法行政 自主辦學:西湖教育區域治理實踐與思考
    比如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已經對基礎教育階段起到了積極影響,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平均工資等同於或者高於公務員,在西湖區已成為現實。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相關文件精神,才會迎來更美好的發展前景。如何將文件精神真正領會、轉化落地?如何根據區域和學校實際激發辦學活力?答案在於五育並舉,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我們的好校長習近平同志
    我一邊介紹情況,一邊見他不時在本子上記著一些內容,其間他還詢問一些具體的情況和問題,並且問得很仔細,問得很深入,對學校的基本情況做了一次全面的了解。  任濤:我是1989年進入閩大學習的,專業是中文秘書。1990年9月22日上午,學校召開1990級閩大迎新暨軍民共建大會。在會議正式開始前,我們看到了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輕幹部從會場側面走進會場,同學們不由自主地鼓掌歡迎。
  • 做一位有水平的校長
    工作水平是校長素質的組成部分,是校長能力的具體體現。在校長的諸多可以用「水平」衡量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校長的知識水平、業務水平、管理水平。然而,水平並不是一個靜止的概念,而是校長自身知識不斷積累、對教育教學認識不斷深化的動態過程;水平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標尺,而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審時度勢、恰如其分地把握本校的教育教學實際狀況。因此,談論校長的水平問題,就離不開學校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實際。有水平的校長,是深諳教育規律,能在辦學過程中認識和把握教學及人才成長規律的人。
  • 李伯超任湘潭大學校長
    據湘潭大學官網7月2日消息,7月1日下午,湘潭大學召開幹部大會,湖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肖百靈出席會議宣布省委幹部任免決定,李伯超任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會議由校黨委書記黃雲清主持。她要求,學校黨委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功夫,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辦好湘潭大學的殷殷囑託,認真貫徹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和師資隊伍建設,堅持走內涵式發展之路,努力把學校辦得更好、更有特色。
  • 學有所獲|馬雲公益基金會2019年校長領導力圓桌論壇
    一、開篇:校長很重要,一個校長能力的高低、教育情懷決定了一所學校的發展,決定了孩子們的成長。◆繆華良:不要報怨學生和校長,校長首先解決自己的能力問題。(1)解決頂層思維,要辦什麼樣的學校?怎樣去辦這樣的學校?要培養什麼樣的學生?(2)解決課程方案的問題,因地制宜進行創新設計,同樣的心有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