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後我每秒都在後悔」,全亞洲的媽媽都因她的經歷又哭又笑!

2020-12-11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媽咪OK ,作者OK媽

媽咪OK

港大心理學博士指導的育兒號,0-6歲寶寶大腦發育、早期發展,吃喝拉撒睡等靠譜育兒知識全都有。

來源:媽咪OK(ID:mami-ok):港大教育學博士主創的原創育兒號。美國幼兒教育協會專家指導,關注0-6歲寶寶的大腦科學、早期發展,也分享有關睡眠、餵養、疾病等最有細節、最具參考價值的育兒心得。

「孩子結束了哺乳期,隨著奶瓶空的,還有媽媽的頭髮。」

「沒有人會告訴你,生產完之後那最後5KG再也減不回去了,乳房耷拉向下,和地板在打招呼。」

「月子中心的鄙視鏈,看的就是你的產奶量。」

「生完孩子,馬上從C位淪為配角。」

「成為媽媽開始,每一秒都是選擇。」

「時時刻刻為自己沒有做好媽媽自責!」

......

這些句句扎心的話,都出自我最近刷的一部韓國爽劇《產後調理院》。它把女人成為媽媽的過程中,分娩、餵奶、產後修復、以及孩子到來後微妙的家庭關係變化、和自己的事業受阻等,殘酷冰冷赤裸裸的真相都巨細無遺的呈現出來,把我們這些當媽的,一直想說又覺得不合適的話,一股腦兒狠狠地都倒出來了。

但是這部劇最讓我欲罷不能的點就是,講的是這麼血淋淋的主題,看起來卻非常輕鬆下飯,把所有汙糟糟的事情都用最高級的幽默來化解。

比如生孩的十級陣痛,是一場動物大遷徙,上萬頭野獸奔騰呼嘯著從產婦的肚子,脊柱,五臟六腑上急速踐踏。��

有了孩子之後,世界就完全變了樣,到處都是要閃避的槍林彈雨,細菌肆虐。��

所以雖然眼下我已經是小學生的媽了,但是仍然著迷於這本劇,邊看邊笑邊哭。電視劇節奏挺快,分分鐘砸中我們曾經經歷過的每一種感受。

這部電視劇還沒有更新完,我就迫不及待想要分享給大家了!一定記得去看,也記得到時候來分享觀後感哦~

01

孩子出生第一份禮是「籤下大單」

烈焰紅唇,金絲邊眼鏡,一絲不苟的貼頭皮髮型,剪裁得體的OL套裝......

女主吳賢真一出場這架勢和犀利的眼神,感覺自己看的是職場「宮鬥劇」。

女主剛剛成為大型化妝品集團最年輕的常務,開心不過一秒,一陣作嘔的感覺襲來,讓她的心情瞬間降到了冰點。

原來是懷孕了。

42歲已然是高齡產婦了,這個孩子盼了很久,得之不易。但是另一邊,職場也是她的生命。怎麼辦,咬咬牙,挺著唄!

只有小孩才做選擇,我們成年人就是全部都要!

就在臨盆前,她還一路狂飆去機場攔截客戶,場面簡直堪比」生死時速「。

外國客戶看到這位拼命三娘也佩服的五體投地,馬上說「籤,我肯定籤,就當給新生兒的禮物了。」

女主大喜過望,當場羊水就破了。

這點小事完全難不倒她,交代下屬繼續跟進,優雅轉身,電話醫院,告知老公。一系列操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老公緊張得像沒頭蒼蠅,她還要勸老公冷靜一點,沒事的。

02

生孩子的過程,羞恥心被扔在了地上

可她的颯,到進入產房的那一刻,就結束了。骨子裡再硬核的女人,經過生產

的蹂躪,也會被活脫脫虐瘋。

首先要經歷的劫難,就是把高高在上的自尊心、羞恥心一點一點地從身體剝離,再扔在地上。

第一步是灌腸,轟天響的屁聲嚇得老公一激靈,老公眼裡的女神形象徹底over了;接著,就是更囧的剃毛,承受被陌生人捅刮拔剪的,羞恥感一陣陣襲來。

但殊不知,這些完全都還是小兒科,主治醫師過來巡房,看都沒看她一眼。還帶著兩個個實習醫生,一番演示、研討:來,你摸摸,幾釐米?到你了,幾釐米?

猝不及防的,淪為一塊案板上的豬肉。

第二關的劫難,是從人變成了野獸。

排山倒海的陣痛,會讓你徹底忘記自己還是個人,什麼隱私自尊都顧不上了,只是個哭嚎著求饒的禽獸。

「我感覺我會因為生孩子死掉。「」快點把無痛針拿來。「這是理智還殘存的時候。

到後來只有聲嘶力竭的哭喊,身體裡藏著一萬隻犀牛在發足狂奔,活生生的就要把脊柱撕成兩半。

最後的劫難,是去鬼門關上走一遭。

被架上產床之後,醫生不會去管你是否已經苟延殘喘,他只會用冷言冷語一次次的把你拍醒,明明已經用盡了洪荒之力,還要被陰陽怪氣的數落,教育。

「你得像排便一樣用力啊,不知道嗎?要往外推寶寶啊!」

」你幹嘛咬著牙齒,要把牙齒咬碎嘛?』

整個九死一生的過程,就像在看不到盡頭的苦海裡,一個人苦苦的咬死掙扎。��

女主終於從鬼門關裡逃出生天,孩子降生了。無力的看了一眼剛出生的娃,這時候好像必須要開心,但是,哈?好像有點醜……糊糊的一團,還帶點紅。

很多人覺得對孩子的愛——所謂的母性,是女人生來就有的,但實際情況卻是,大部分的媽媽第一眼看到孩子的感覺是,陌生。

女主此時唯一的想法:屬於吳賢真的人生,結束了!

03

生完孩子,馬上從C位淪為配角

孕婦都會有一句口頭禪:快點卸貨吧,卸貨就解放了。

然而事實的真相是,悲劇的序幕才剛剛緩緩拉開。

生完第一天,女主身心俱疲,嘴唇乾裂,無力的躺在床上,艱難的喊著「水,水」。

沒人搭理她。

老公,婆婆,公公都興高採烈的圍在嬰兒床邊上,恨不得用放大鏡來研究孩子的眉眼口鼻有沒有繼承家族優秀的基因。

就像一場派對,所有人都在狂歡,只有媽媽一個人在尬舞。這生無可戀的表情,真是太格格不入了。

婆婆還不鹹不淡的挑挑眉毛:「順產辛苦啥,當媽的不都是這樣嘛。」

這時候,女主的親媽推門就是一句凌厲的回懟:「沒什麼順產,我女兒九死一生呢。」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孩子降臨的喜悅時,只有一個人關心自己累不累,疼不疼,渴不渴,用相同的心情望著我。」

04

月子中心居然有鄙視鏈

出院之後,女主住進了像皇家庭院一般的月子中心,護工專業,環境一流,配置齊全。

第一眼的印象就是:這簡直是產婦的天堂。

但馬上就被殘忍的現實啪啪打臉。

原來在媽媽的王國裡,有一條涇渭分明的鄙視鏈。

這裡沒人關心你的名字,年齡,工作,她們問你的名字,問的只是你孩子的乳名,好用xx媽媽來稱呼你。

在媽媽國裡,有著一套嶄新的制度和規則,就像一趟疾馳中的」雪國列車「:

坐在一等座的媽媽,是最有母性的媽媽:不打麻藥忍受陣痛自然分娩,母乳完整餵滿2年。

頭胎產婦、沒有母乳、年紀太大、職場媽媽等,則是末等座媽媽。

順產生了一對雙胞胎,母乳餵養到孩子24個月大,在家全心照顧孩子的小愛媽媽,妥妥的就站在了鄙視鏈的頂端。

像女主這樣高齡產婦,先天乳房條件也不太好,到現在還沒開奶的媽媽,無疑就只能坐進末等艙了。

但起初,女主對這套規則嗤之以鼻,可隨著一次次餵母乳失敗,她開始愧疚、自責,她發現了一個無情的真相:自己是末等座的媽媽沒有關係,但是她的孩子,也和她一起坐在了末等座啊。

不能因為自己就耽誤了孩子!

為了能成功餵奶,她向曾經結過梁子的小愛媽媽諂媚的討教了開奶的妙招——吸奶器;還努力的學習,如何當一頭合格的「奶牛」:為了奶而吃,為了奶而運動,為了奶而喝,一切吃喝拉撒圍繞產奶轉……

但女主無時無刻的都在迷茫著,自己到底是什麼呢?好像一半是人,一半是餵奶的牛。

自己不是好媽媽,但過去那個在職場上拼殺的、出色的吳賢珍卻再也回不去了。

從女孩到母親,必然有這樣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歷程,要脫下曾經的光環,把自己徹底清零,去一步一步適應這個原本和自己格格不入的、陌生的、甚至被自己嗤之以鼻過的,媽媽們的世界。

05

跟著奶瓶一起空的,還有媽媽的頭髮

成為母親的真相就是,這個孕育過生命的軀殼,在耗盡了自己的能量之後,被全然拖垮了。

生完之後覺得自己會瘦回原來的樣子,結果肚子還是那麼大。那些生產完一夜回春的女明星,都是假懷孕吧。

坐下去都要緩緩的,下體支離破碎,這種不堪都無法和丈夫傾訴。這狼狽的樣子被老公看透了,還會對自己有興趣嗎?

產婦打個噴嚏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會漏一褲子的尿。

沒錯,產後兩三年還是有很多媽媽恢復了不了,輕微的顫動,都是一場急雨如注。

孩子的哺乳期結束了,和奶瓶一起空的,還有媽媽的頭髮。很多媽媽產後都會因為不分晝夜的哺乳,造成斑禿,一低頭就不小心露餡了。

原本以為生完就重新變漂亮了,其實是開始變醜了,再優雅的媽媽最後5KG始終減不回去,脫掉內衣乳房會耷拉下來,在和地板打招呼。

但這些殘忍的真相,沒有人會提前告訴準媽媽們,大家期待的,只是你滿懷喜悅的把孩子生下來,而並不關心,早一點打好預防針,也許產後抑鬱的媽媽就會少一點。

06

產後的每一天都在和

燦爛的過去背道而馳

我們總是會不自覺地強撐,害怕曾經光鮮亮麗的自己,在成為媽媽之後,會出盡洋相。但只有要在成為媽媽後,才能看明白為什麼人是無法完美的。

比如看起來完美的媽媽,小愛媽媽,在INS上每天曬著陪雙胞胎兒子一起彈鋼琴、畫畫、玩顏料。人生贏家,育兒高手,妥妥滴!

但事實的真相是,兩個兒子頑劣不堪,氣走了好幾個保姆,連婆婆都不肯臨時過來搭把手;生日的時候只有商家的祝福簡訊,更慘的是還要去幼兒園給兩個娃賠禮道歉。

老公呢?打電話來不是祝她生日快樂,而是問她事情有沒有搞定,不要給他惹麻煩。

再比如我們的女主,看起來是身居高位的女強人,但是她家境草根,一路打拼:加班、酒局、拍馬屁、被誤解、被拒絕......一天的睡眠時間從沒超過四個小時。

看起來什麼都打不倒的女強人,也會有被擊垮的時候。懷孕產子哺乳,以及接下來可能要長時間造成職位空缺的產假,都會讓她好不容易拼殺出來的地位岌岌可危。

她忍不住坦言:一直想著,要是沒生孩子會怎麼樣?!生了孩子卻還在後悔,我是個壞媽媽吧?!

再比如曾經的國民女神孝琳,一直在產後院裡躲躲藏藏,害怕自己產後走形臃腫的身體會被記者曝光。

旁人忍不住問,產後發福不是很正常的嗎,為什麼要這麼自卑自責呢?

她說,在大眾的眼裡,當媽媽的只有看起來幸福的,美美的,才是正常的吧,像她這樣產後發胖又抑鬱的樣子,是女明星的負面例子,肯定會挨罵的。

一直沉浸在燦爛無比的過去,會讓成為媽媽的女性更悲傷,因為我們每一天都在和燦爛的過去背道而馳。

07

成為媽媽後失去最重要的東西:自由

成為媽媽之後最大的痛苦,並不是顏值的崩塌,而是要殘忍的和自由告別。

比如,吃吃喝喝的自由。

女主最愛喝的冰美式,對她而言並不是咖啡或者飲料那麼簡單,是她每天習以為常的,疲憊生活的滅火器。

但是自從肚子大起來之後,每次去咖啡館想喝一杯冰美式,都會被店員甚至路人的指指點點:"當媽的就不能自覺一點嘛?不知道咖啡對胎兒不好嘛?"

人人都是育兒專家,只有當媽的最不懂事。

她只好默默的把冰美式換成無咖啡因的冰美式,再到獼猴桃汁。

比如,奶粉餵養還是母乳親餵的自由。

餵奶對有些媽媽是幸福,但是對女主這樣的人來說不幸。

女主的乳房條件先天不好,奶量和其他媽媽相比還是天差地別。

她一直想用奶粉餵養,但是話到嘴邊,好幾次又生生的咽回去了。

但以後孩子出了什麼事,是不是因為我沒有給ta餵母乳的關係呢?

比如新聞裡常說的,皮膚過敏、抵抗力差、甲溝炎、M型脫髮……都可能是孩子沒喝足母乳造成的。

特別是脫髮,真是毀了孩子的一生,年輕時孩子自卑,成年了還耽誤找對象,當媽的一輩子都要自責的呢!

周遭總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像無形的枷鎖一樣,讓她無法跨出這一步。

比如,回歸職場的自由。

女主從來沒有想過,要為孩子放棄職場,這也是她曾經很不理解同事的行為,那些女同事生完孩子就一個個辭職了,那孩子長大了不需要你了,你該咋辦呢?

但是當她的媽媽告訴她,自己肩周炎要去手術,希望她請一年的產假再回去上班的時候,她第一時間想到的,並不是「媽媽的身體沒事吧?」而是「這下完了,沒人給我看孩子了。」

感覺自己不僅是一個不合格的媽媽,也是個很不孝的女兒。

雖然這樣的想法很罪惡,但是卻無比真實。自己唯一可以依賴的媽媽,也會變老,也會力不從心。

女主這時候才知道,在成為媽媽的一瞬間,人生中可以自己決定的事,已經不存在了。

當一個生命沉甸甸的重量,都壓在媽媽一個人的肩膀上時,只能把她們逼得無路可退……

OK媽最後說:

其實我一直還挺喜歡韓國的一些家庭和女性題材的電視劇,看得輕鬆、但直戳內心,還挺深刻。這本片子最大的意義是會讓我們重新思考,去定義「媽媽」這個角色。

現在回頭看,我們都會想得清楚,作為媽媽,在扛起所有責任的同時,咱們應該坦然面對自己的平凡、軟弱和無助、逃避和自私,大方承認失去自由會有不那麼些「不心甘情願」。而日復一日的疲倦也一定會讓我們做不到永遠情緒穩定。

沒有什麼是「本應該」和「天經地義」的。敢於成為母親的女性,本身就是偉大的,至於成為什麼樣的母親,自己來決定。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生娃後我每秒都在後悔」,全亞洲的媽媽都因她的經歷又哭又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讓誰帶娃6年後見分曉:老人帶先笑後哭,自己帶先哭後笑
    文|文兒各位寶媽們,你們的孩子都是誰帶大的?在這個過程中你辛苦嗎?我的孩子是自己帶大的,孩子出生後因為沒人幫帶,我就辭職回家當了全職媽媽,直到孩子三歲多才出來。與此同時,跟我同年生娃的好友則把孩子留在了老家由公婆幫帶,自己在城市繼續上班打拼。前幾年我們倆的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因為在同一所城市,又住得不遠,周末她常常約我外出逛街。可我卻總是爽約,原因無非是帶娃不方便,或者孩子需要打防疫針了等等。
  • 娃病了,鬼知道當媽的都經歷了什麼!
    我滴媽呀,這一笑,簡直就像早上9點的陽光,照進了我陰冷的心扉。 我激動的一把抱過孩子,又親又啃,惹得他咯咯直笑。我也笑,可不知怎的,卻笑得滿臉是淚。 放佛是幾天來的擔心、不安、焦慮、心疼,都化作這譁譁淚水傾瀉出來。 鬼知道這幾天我經歷了什麼!
  • 「我愛媽媽,我不想當媽媽」是自私嗎?不想生娃的女孩招誰惹誰了
    「我愛媽媽,我不想當媽媽」是自私嗎?不想生娃的女孩招誰惹誰了?導讀:今天去師姐家聚餐,參觀了她新買的別墅,院子裡奼紫嫣紅開遍,進屋後的感覺就想到了一個詞形容「氣派」。,獲得了600多萬的點擊量,上萬條評論,其中有名網友的話讓人印象異常深刻:「我愛媽媽,但是我不想成為媽媽」這條評論引起了許多人的抨擊:孩子都不願意生,還結婚幹嘛,人家娶你幹啥?你是天仙還是王母?
  • 職場媽媽血淚史:生娃7個月後,我放棄做自私的媽媽,上了一堂課
    然而,許是沒有受到太多生理上的折磨,我的注意力全都被生娃之後的「可怕場景」支配著。沒錯,我的恐懼是遠遠大於憧憬的。3月,我打電話給一個剛剛生了孩子的朋友,本想和她聊一些輕鬆愉快的話題,但聊完之後,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 「兩個孩子我真的帶不了」二胎媽媽準備工作,婆婆帶倆娃太辛苦
    總不能把兩個娃都扔給公婆吧,他們同時照顧兩個娃確實比較吃力,可能丈夫工作的事又要泡湯了。生兩個孩子確實非常不容易,如果你是帶個倆娃的寶媽或婆婆,其中滋味與心酸,一定會歷歷在目。小珠同樣是一名二胎媽媽,她三年期間生了一兒一女,婆婆偶爾從外省趕過來幫忙帶一陣孩子,其餘時間都是她獨自帶娃。
  • 產婦生娃時疼得「死去活來」,胎兒會有啥感覺?看完憋住別笑出聲
    文|西紅柿媽媽哪個女人生娃,不是在拿命賭?有個網友說,她生娃的時候,大出血、DIC、羊水栓塞,全碰上了,這條命都是幸運撿回來的啊!還有個網友說,她31周胎盤早剝,出血1500毫升。孩子出生後,自己幾經搶救才撿回來命。除了危險外,絕大多數的女人生娃,最受不了疼。尤其是順產生娃時,真是疼得死去活來。但凡經歷過這種痛苦,都可能會「十年怕井繩」,不打算再生了。
  • 「我剖腹產生娃,不敢讓我媽知道」女兒的話說出無數產婦的心聲
    文\好孕姐說起生孩子,大家似乎都覺得剖腹產比順產更加輕鬆省事。畢竟,順產要經歷陣痛、開宮口、胎兒娩出的疼痛,讓人想起來就倒吸一口涼氣。而剖腹產,就顯得「輕鬆」許多,產婦只用打上麻藥,在不疼的情況下就把孩子給生了,讓人羨慕。事實果真如此嗎?
  • 產婦分娩時,寶寶都是怎麼出來的?5個步驟帶你了解生娃全過程
    文|小萱媽媽育兒經(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寶寶都是父母愛情的結晶,是父母生命的傳承,承載了父母美好的祝願和希望,但產婦經歷了「十月懷胎」的辛苦後,最期盼的應該就是寶寶平安順利的出生了,據「世界人口時鐘」顯示,全球每秒會出生4.1人,那麼,你們知道嬰兒都是怎麼出生的嗎?
  • 「我後悔給女兒帶娃了」,63歲老人帶娃的經歷,讓人唏噓
    很多年輕人工作比較忙,根本就沒有時間帶孩子,於是就讓老人來帶,如果可以選擇,我想大多數的女人會讓自己的母親來帶孩子,畢竟這樣可以免去婆媳矛盾,而且自己的媽媽,說話也可以更隨意一些。從年輕人的角度來說,讓媽媽看孩子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是對於老年人來說,給女兒看孩子也是一件苦差事,帶孩子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女兒對母親,口無遮攔,讓母親很難受。63歲的王阿姨的女兒生了孩子,女兒的婆婆走不開,女兒一個人帶孩子。心疼女兒,於是王女士去給女兒看孩子,女兒對於王女士的到來很開心。
  • 「超能生媽媽」走紅,34歲生了7個娃,媽媽:不想浪費丈夫好基因
    計劃生育前,一個家裡有個6、7個孩子,都很正常。如果說現在的家庭有這麼多娃,還真稀罕。不得不讓人臆想,是不是家裡有礦?「超能生媽媽」走紅,34歲生了7個娃網上有個媽媽因此走紅,到現在已經生了7個孩子了。
  • 生娃之後,寶媽會多出5個「新習慣」,都符合證明是個合格的媽媽
    以前常聽老人說,生孩子會改變一個女人,對此糖媽也曾不屑一顧,當時我天真的覺得,生孩子並不會改變我。但等小糖果出生以後,糖媽才知道有時候不是想不變就不變的,媽媽這個身份會逼著你做出改變。在生娃前,糖媽的廚藝基本上屬於「小白」,平時家裡都是由糖爸做菜,但等孩子出生後,我卻學會了煲湯這種「高階廚藝」,而這都是為了讓娃可以多喝一口母乳。
  • 高圓圓生娃後首次出現在雜誌封面上:那些嘲諷她的人被狠狠打臉了
    即使她比之前有一點點發福,可是也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寶媽的形象。可是,高圓圓遭到了全網的攻擊:女神生娃也胖了一圈啊、高圓圓的臉是不是有點老啊?你可是明星啊!帶一個孩子算什麼,婆婆在催你生二胎呢?「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句話出自梁啓超《新民說》中的「婦人弱也,而為母則強」。女人都是水做的,從古至今都是弱者的角色。可是做了媽媽以後,女人就成了「水泥」做的,刀槍不入、百毒不侵了。
  • 夫妻吵架鬧離婚,寶媽後悔生下了孩子,聽完這句話後寶媽淚奔
    每一位女孩從小都有自己的公主夢,長大後遇到自己心儀的男人,也是懷著美好的憧憬走進婚姻的殿堂,然而在婚後的柴米油鹽中,逐漸地,消磨掉了美好的夢想,尤其在生完孩子以後,每天又要帶娃又要辛苦賺錢養家餬口,每天又累又煩,再得不到家人尤其是丈夫的理解,慢慢地積怨就會越來越深,當積累到一定程度時,遇到一點小事,可能就會爆發,導致婆媳不和、夫妻吵架等,甚至離婚
  • 90後寶媽生女兒後被婆婆催生,生下雙胞胎兒子後,婆婆卻後悔了!
    家裡有一個寶寶的朋友們,基本都被問過要不要生二胎?很多人確實是被家裡催生的,而這種自己沒有想好而被人勸說著去生二胎的最後基本都要後悔。90後寶媽小唯和丈夫已經有一個可愛的女兒了,可自打女兒出生的那一天起,婆婆就開始嫌棄孫女是個女兒。
  • 「媽媽是要嫁給我的」,4歲娃看父母結婚錄像哭成淚人,笑翻網友
    「媽媽是要嫁給我的」,4歲娃看父母結婚錄像哭成淚人前段時間,寧波的一個4歲小男孩在家裡看父母結婚錄像,不僅沒有送上祝福,反而很傷心,坐在沙發上哭成一個淚人。還一邊哭一邊質問媽媽:「媽媽怎麼可以跟爸爸結婚,媽媽是要嫁給我的!」臉上寫滿了被媽媽背叛的傷心,但網友看到之後都「不厚道」的笑了。覺得孩子的表現太可愛了。
  • 她生了二胎,家人都很高興,可她哭了,有個秘密她只能放在心裡
    她生了二胎,家人都很高興,可她哭了,有個秘密她只能放在心裡 文/心岸姐姐 女人這一輩子的路比男人更要自律,因為女人若糊裡糊塗就會釀出來大錯。
  • 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女人都不想生娃了,男人還想娶個保姆?
    可當人們真正生娃之後,才發現幸福這個課題,究竟有多麼難完成。就連不走尋常路的Papi醬,也沒能躲過有娃後的生活質量降低。有娃前,她是連老公呼吸聲音大,都可以頤指氣使地讓老公「小聲呼吸」的帥氣女性。可看了她在復出後的第一個視頻,就展現了她一落千丈的地位。
  • 「全職帶娃一年後,那個抖音28歲的網紅奶爸離婚了. 」
    一個人帶娃的苦和累,經歷過的人都懂。有一位朋友,名牌大學畢業,之前是一家創業公司的高管,老公事業有成,給孩子買了最好的學區房。直到有一天,婆婆的一句話給了她當頭一擊——「當媽光想著掙錢,孩子不用教育的嗎?」原來,由於工作需要經常出差,她平時幾乎沒有時間管孩子,孩子從出生後大部分時間都是交給婆婆帶。
  • 生娃需要勇氣,放棄生娃同樣需要勇氣
    甚至結婚多年,不願意早生娃的女人,也會被鄰裡親友說三道四。社會並沒有給女性一個公平的生育環境,比如分娩前後及帶娃期間,一般沒人給工資,她們等於拿著自己的儲蓄在養娃。瑞軒媽媽:突然查了剖宮產術後的風險,意識到一個女性從懷孕開始,就要經受各種不適,包括噁心、嘔吐、厭食、水腫、你笨一重,無法平躺、呼吸困難、產檢,再經歷生娃疼痛,產後還要經歷各種風險,排惡露,子宮復舊不全,切口癒合不良……一點點把娃撫養長大,每個媽媽都要經歷。還要請老人幫忙帶娃,養兒方知父母恩,儘可能多陪伴老人與孩子。
  • 凌晨4點餵奶後,二胎媽媽突然怒摔親生兒子:「我抱的不是人」
    但很少有媽媽還能重新回到以前的生活,她們被迫失去自己的名字,活在一個叫做「XX媽媽」的頭銜裡。而活在這個頭銜裡,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前陣子,馬伊琍分享了自己生完二胎後,作為一個普通職場媽媽的帶娃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