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病了,鬼知道當媽的都經歷了什麼!

2021-01-12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我的乖寶寶萱萱

生娃前,看了那麼多育兒書,什麼科學餵養的,感覺自己研究的好透徹,經驗好豐富噠,偶爾還會在朋友面前當回老師。

但是,當娃真生病了……我立馬感覺,當媽的也是難度係數略高。

在過去的半個月裡,叮噹是結結實實地折騰了我一把,先是重感冒一周,再是發燒兩三天。感冒還好,我表現出老司機般的沉著和淡定,堅持沒給孩子吃藥打針,熬了四五天,他也就慢慢好了。

但是發燒就不那麼好辦了,當時懷疑是幼兒急疹,想著自己在各個媽媽群裡育兒貼子裡領悟到的幼兒急疹知識終於派上用場了。

第一天白天,38度,趕緊給物理降溫;到了晚上,升到39度,餵了美林,外加冷敷。

到了第二天早上,還見沒退燒,趕緊去醫院,確認了沒有細菌感染。又降到38度,不想孩子打針遭罪,又給帶回來了。

沒想到了傍晚,渾身又火燙,39度,整個人蔫蔫的,老是唧唧哼哼地哭,到了晚上,睡覺賊不踏實。半夜,體溫又飆升到39度5,強制性地餵了藥,餵了吐,吐了再喂,心狠地就像後媽。

第三天依然是這樣反反覆覆這樣折騰。

到了第四天早上,我迷迷糊糊中醒來,摸一摸叮噹額頭,竟然不燒了。娃一翻身坐起來,還開心地衝我咧嘴笑。我滴媽呀,這一笑,簡直就像早上9點的陽光,照進了我陰冷的心扉。

我激動的一把抱過孩子,又親又啃,惹得他咯咯直笑。我也笑,可不知怎的,卻笑得滿臉是淚。

放佛是幾天來的擔心、不安、焦慮、心疼,都化作這譁譁淚水傾瀉出來。

鬼知道這幾天我經歷了什麼!

連續三天,我的腦海就像裝了鬧鐘一樣,每個小時定時給孩子量體溫,一降溫,就掂量著什麼時候能痊癒了,一升溫就琢磨著是不是該換個療法。孩子一有風吹草動,就立馬渾身機警起來。晚上娃睡不踏實,一放就醒,要一直抱著,還指定要媽媽,上下左右升降搖椅循環動作一連幾個小時抱著,手臂僵硬了,腿也快抖斷了。餵藥的時候,娃使命掙扎,撕心裂肺的哭,簡直是我心頭上戳刀……

外表看著是淡定無比,內心其實都糊成渣渣了。幾晚都不敢睡,每一秒都在焦慮中度過,神經緊繃的隨時在崩潰邊緣。

上一次這樣的崩潰的時候,還是月子裡,叮噹黃疸過高,被關在保溫箱照藍光,老公怕我受不了,讓我留在家裡,糊弄我說寶寶睡得很香。

到了晚上,婆婆給我打電話,無意中說寶寶放進去就哭,哭了七八個小時,一直哭到抱出來,嗓子都哭啞了……瞬間我的眼淚就崩出來了,讓老公拍視頻,看到被窩裡孩子頭上滿是針管小小弱弱的樣子,心痛到無法呼吸,一個人悶在枕頭上哭到天亮,醒來都會有娃在哭的幻聽……

當時最大的人生心願,莫過於能分分秒秒能感受那一坨坨的肉在懷裡,就別無所求了。

孩子生病,當媽就像是被扒掉了一層皮。我還好,老公給力,關鍵時刻還能幫把手。要不要吃藥打針,要不要住院治療,都能站在統一陣線。想著我一個好友,每次孩子生病,婆婆都強勢地用最老套的方法用在孩子身上,老公基本是個擺設,還是個指手畫腳的擺設,想想好友那可真是孤軍奮戰啊。

娃病好後,我跟閨蜜吐槽,娃一生病,當媽的焦慮和擔憂,都不會因為心中儲備的育兒知識,而減弱半分啊。

閨蜜無比贊同,回道:「 而且看著娃難受的樣子,我就在心頭一直默念,寶寶快好起來吧,把病痛全都轉移到媽媽身上來,十倍二十倍都行......"

我馬上反駁她:那怎麼行 ?必須是

全都轉移到爸爸身上去呀

- 萱媽其他碎碎念 -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

相關焦點

  • 女子餵奶覺得娃是鬼,半夜睜眼盯人的娃,他的眼睛到底有多少秘密
    夜奶,對於家有娃的父母來說,可謂不是一個是新鮮的詞。因為寶寶身體發育需求,夜奶幾乎是每個新生兒都極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餐,但夜奶對寶寶很重要,對「要給寶寶餵夜奶」的父母來說,這活卻並不討喜,畢竟沒法繼續美美的跟周公約會了。近日就看到一起因夜奶導致的慘劇,一位女子在半夜給孩子餵夜奶時,突然覺得孩子不是人,而是鬼,於是活活把孩子摔沒了。
  • 當媽後學會了哪些技能?帶娃只是基礎階段,寶媽:知識都學雜了!
    當媽後學會的技能,帶娃只是基礎 人在什麼情況下能快速成長,學會很多事情?不是加薪、也不是比賽,而是因為身份的改變——成為媽媽。 3)會給娃看病的「半吊子醫生」 當媽後最怕孩子生病,在陪娃看病、照顧小病號的過程中,寶媽們幾乎成了「半吊子醫生」。
  • 女子餵夜奶覺得娃是「鬼」,評論區奇觀:寶寶盯著我看時特別害怕
    夜奶,對於家有娃的父母來說,可謂不是一個是新鮮的詞。因為寶寶身體發育需求,夜奶幾乎是每個新生兒都極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餐,但夜奶對寶寶很重要,對「要給寶寶餵夜奶」的父母來說,這活卻並不討喜,畢竟沒法繼續美美的跟周公約會了。
  • 網紅奶爸「全職帶娃」,一年後黯然收場:經歷過才知道有多累
    作為一個本來有些粗枝大葉的男生,他在剛接觸帶娃工作時,總是有些手忙腳亂,怎樣餵奶,怎樣抱娃,怎樣哄睡,這些他都是從0學習,正如每一個新手媽媽那樣。他獨自帶孩子在醫院看病時,那種疲憊、忙碌與深深的無助,曾經引起了屏幕前千萬寶媽的共鳴。
  • 寶媽深夜獨自帶大寶生孩子,有娃的女人都把自己活成了鋼鐵女俠
    身邊沒人幫忙,她只有堅強地獨自撐著,看著其他孕媽媽都是幾個親屬陪著,不免有些心酸。為了不讓老公擔心,這位堅強的媽媽給老公報平安的時候,只有四個字:一切都好!只有自己知道這四個字背後的艱辛和悽涼。都說女人一旦當了媽,就會能量暴增,仿佛長出三頭六臂,把自己變成了無往不摧的鋼鐵女俠。俗話說,女人是水做的,有句話形容女子柔弱似水,可是這句話只適用於沒生娃的女人。結婚前,你是爸媽的掌上明珠,是他們的小公主。
  • 「我剖腹產生娃,不敢讓我媽知道」女兒的話說出無數產婦的心聲
    文\好孕姐說起生孩子,大家似乎都覺得剖腹產比順產更加輕鬆省事。畢竟,順產要經歷陣痛、開宮口、胎兒娩出的疼痛,讓人想起來就倒吸一口涼氣。而剖腹產,就顯得「輕鬆」許多,產婦只用打上麻藥,在不疼的情況下就把孩子給生了,讓人羨慕。事實果真如此嗎?
  • 寶媽帶娃的一個動作,引起無數媽媽共鳴,當媽的才明白其中含義
    寶媽抱孩子時間長,太累了,她們藉助衣角,來讓自己能夠省點力。雖然,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但是,在很多家庭裡,孩子都是媽媽帶的比較多。很多寶媽甚至是獨自承擔起了帶孩子的重任。寶媽小芳的丈夫平時工作比較忙,所以孩子都是小芳一個人帶。小芳坦言,自己一個人在家帶孩子時,真的是連蹲廁所都是心驚膽戰的,總是怕孩子會醒。
  • 「荔枝病、芒果病、菠蘿病」,都不是傳說!4種熱帶水果,娃慎吃
    夏天到了,又到給娃吃水果的時候了。當媽前,吃到一顆好甜的荔枝: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當媽後,吃到一顆好甜的荔枝: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但有件事,科大大必須告訴你:吃荔枝時一定要注意看了TA你就明白了荔枝病其實是因空腹食用大量未成熟荔枝而引起的低血糖症。荔枝中存在2種物質:次甘氨酸 A(降血糖素 A)和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
  • 剛生娃就吃冰、外出吹風,百無禁忌的外國人,會得「月子病」嗎?
    文|秘籍君 坐月子時總會聽老一輩人苦口婆心地勸:要臥床休息不要走動;月子期間不要吃硬的,尤其要忌生冷;也不要洗澡洗頭,否則冷氣入體,會落下病根,得上「月子病」。年輕的產婦若不聽,老人們還會再加上一句「不聽勸年輕時還不顯,等老了月子病纏身,有你受的」,這話仿佛緊箍咒,一套上誰都不敢胡作妄為。
  • 娃出生,爸爸發朋友圈報喜卻惹怒寶媽,發圈注意事項你都知道嗎?
    寶媽看到丈夫發的朋友圈,被惹怒了,生氣地說:「你眼裡只有兒子,看不到我的付出。」粗心的小劉這才發現,自己只顧著給寶寶拍照,忽略了妻子。只見妻子頭髮凌亂不堪,痛苦的表情還殘留在臉上,十分疲憊,小劉趕忙安慰。家裡添了小寶寶,父母及家人的喜悅不言而喻。
  • 寶媽曬出生娃前後照片,差別太大,引發網友質疑:絕對不是一個人
    在第一個主題「出生」中有這樣一句旁白:「沒有生過人,還談什麼人生。」經歷過分娩之痛,看著寶寶一天天長大,是一個女性成為媽媽的必經之路。只有真正成為母親,才知道當母親有多不容易。寶媽曬出生娃前後照片,網友質疑:不可能是一個人若言是一個90後寶媽,生娃前比較愛美,每次出門前都要精心打扮,跟閨蜜出去玩,從來都是合照裡最「靚」的那個。生娃之後,每天忙著帶娃,就逐漸從閨蜜圈裡消失了。
  • 預產期將至,為何有的孕媽會提前生娃,有的孕媽則會推遲生娃?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按時」卸貨「的,很多孕媽即使到了預產期,也還是沒能如願卸貨,這讓很多有些孕媽有些著急。安安是一名孕媽,在離預產期還有1個月的時候,安安就休了產假。安安的閨蜜很好奇,就問安安為什麼這麼早就請了產假。安安回答說,自己的表姐就是在離預產期還有一周多的時候生的,安安怕到時候也遇見同樣的情況,所以安安就提前休了產假。
  • 一位媽媽的幾張漫畫刷爆網絡:當媽後,才能體會養娃究竟有多難
    人只有在當媽後,才能真正體會到養娃有多難!所以,每一位母親,都值得被尊敬、被理解與被認可!沒生孩子前,衣服化妝品,喜歡哪個買哪個;生了孩子後,買什麼之前都下意識的要克制:「不買了,這都夠給寶寶多買幾包尿不溼了。」唉!
  • 「生4個娃也不妨礙我當辣媽」,這屆寶媽帶娃,操作太令人意外
    新手媽媽們苦於育兒和個人生活失衡,令人沮喪的不只是帶娃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疲憊。不過,也有寶媽成功升級為辣媽,帶娃不僅累而且還樂在其中。以前總以為這只是誇張,看了她,我才知道這屆寶媽帶娃真的是太優秀了。
  • 從入金到爆倉,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來源:匯商Forexpress有沒有想過一名外匯交易者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他們又將會經歷什麼樣的過程?剛接觸交易時就聽人說這行當能賺很多錢,有的牛X的高手一天能賺好幾千美金,當時真是聽得流口水啊……一天幾千,還是美金啊!這要是學會了,我還上毛線的班啊,早就提著行李週遊世界去了。
  • 專家說坐月子可以洗澡,寶媽照辦卻留下「月子病」,到底該信不?
    文|秘籍君什麼是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也許就是懂得很多道理,覺得事情很簡單。但真實情況卻告訴你,這事情並非有那麼簡單。現代人都講究科學坐月子,不再像之前一樣坐月子期間不洗頭、不洗澡,有的連牙都不能刷。現在講究的是衛生、健康、舒服,不僅對寶媽好,也對孩子好。
  • 生娃之後,寶媽會多出5個「新習慣」,都符合證明是個合格的媽媽
    但等小糖果出生以後,糖媽才知道有時候不是想不變就不變的,媽媽這個身份會逼著你做出改變。在生娃前,糖媽的廚藝基本上屬於「小白」,平時家裡都是由糖爸做菜,但等孩子出生後,我卻學會了煲湯這種「高階廚藝」,而這都是為了讓娃可以多喝一口母乳。如果光是學一些生活技能,當然是好事,可當媽之後還多這些「新習慣」,各位寶媽快看看你有沒有。
  • 「子不嫌母醜,兒不嫌娘臭」,當媽的儀式感,你一定都經歷過
    有網友分享了一段當媽後特有儀式感的視頻:媽媽上廁所,3個孩子就這麼在廁所門口躺著等媽媽。網友戲稱這還真是:當媽後,上廁所都有種"眾星捧月"的感覺。帶著兩娃的孫儷曾感嘆,有了兩小隻後不僅生活品質差了很多,而且時刻都要經受他們的"噪音折磨",只有躲進廁所那一剎那,你才知道這個世界也有一個稍微安靜那麼一丟丟的角落。有媽媽說,有了娃後,突然發現自己超愛上廁所,圖的就是那片刻的安靜和放鬆。
  • 幼兒園開學一個月,哭泣,摔跤,尿床,甲流……丸子都經歷了什麼
    一個月之後,來給大家說說經歷了什麼當初擔心的事情,都發生了嗎?不過丸子真的超勇敢完全沒有哭,還自己堅持走當時褲子都破洞了後來老母親看到破皮出血了趕緊抱去幼兒園老師給上了紅藥水一滴眼淚都沒有的可以提前按照幼兒園作息調整04關鍵詞:甲流上周末老師突然發了消息班上有個小朋友甲流了突然就變成隔離班丸子媽也沒經歷過
  • 看看這些「么蛾子」就知道了,生娃不易心疼孕媽
    不同孕媽感受也不同。有的孕媽說:肚大如羅,不論站著、坐著還是躺著,都感覺「無處安放」!也有的孕媽說:四肢無比腫,腳腫、一按一個坑,腳踝處毛細血管都要腫破裂那種,腫得皮膚撐得很癢;手指頭關節腫脹,張開手掌木木的感覺,握東西都沒感覺。還有的孕媽說:白天難熬,晚上更難熬,有時凌晨三四點了還睡不著,睡不著也就算了,還一個小時上一趟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