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烏雲密布,為什麼夏天會打雷,冬天不會打雷?

2020-12-05 華箋流香

雷一定是和閃電聯繫在一起的,是由於閃電擊穿空氣以後,高溫引起空氣急劇膨脹,帶來的震耳欲聾的衝擊波。

一次閃電的電流可以高達3萬到30萬安培,閃電經過的空氣溫度會被加熱到8000到3萬度,發出耀眼的白光。因為能量是在突然之間釋放的,所以雷電可以摧毀樹木甚至是房屋。

我們在家裡面拔電源插座的時候,有的時候會聽到啪的一聲,這就是電流擊穿空氣的聲音。

》雷、電不分家,正因為有了閃電,才有了隆隆的雷聲。

那麼閃電是怎麼形成的呢?首先要有大量電荷的聚集,電場在電荷的聚集過程中會不斷的升高,高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擊穿空氣引起放電。

我們所處的地球整個都是帶電的,而且電荷分布每一處都不均勻。總的來說地球是帶負電的,這是因為太陽是帶正電的。

離我們地球1.5億公裡遠的本星系的母恆星~太陽,不僅是我們地球上的天然巨大照明光源,還是一個巨大的等離子發射器。

太陽內部的溫度高達1500萬度,它外表的溫度也有5000多度。高溫把電子從原子核周圍剝離,形成原子核與電子的混合等離子漿。這些等離子噴射到外太空就會形成太陽風。由於電子的質量較輕,所以最容易被噴射到外層空間。

由太陽風帶來的大量電子,讓地球帶上了負電,所以我們腳下的大地是帶負電的。

大氣帶正電,天氣越是晴朗,大地和空氣的電壓差越高。在陸地上空每米電壓差可以達到120伏,在海面上空每米電壓差可以達到130伏。

》地面上的水蒸氣蒸發到高空,形成雲。雲頂帶正電,雲底帶負電。

這種正負電荷分離形成的電壓差,就是閃電產生的物理背景。

但是光有電壓差,還不能構成閃電。只有當電壓差高到能夠擊穿絕緣層的時候,閃電才會發生。

夏天溫度高,地面有強烈的上升氣流,把大量的水蒸氣帶入空中。雲高且厚,雲底和雲頂形成的電壓差有足夠的高,所以在雲層內會有放電產生。

高溫帶來了空氣溼度的增加,空氣的絕緣效果變差。強大的雲底電場擊穿了絕緣變差的空氣,就形成了從雲底延伸下來的閃電。

閃電放電時候的電壓可以高達1000萬到1.2億伏特。一個典型的閃電放電時長一般在1/100~1/1000秒,釋放出的能量有幾百億焦耳,相當於10噸TNT炸藥在瞬間爆炸。

155毫米口徑火炮,炮彈內部的裝藥也只有8公斤。在閃電行進的通路上,相當於排列著很多門大口徑火炮在同時發射。

》冬天空氣乾燥,絕緣性好,沒有強烈的上升氣流,雲層的厚度和體積都不大。

閃電形成的兩個條件:強大的雲底電荷積聚以及絕緣變差的空氣,都不存在。所以在冬天不會出現打雷。

但是,冬天也並不是絕對不打雷。只要符合閃電形成的條件,首先就會放電,然後就會聽到隆隆的雷聲。只是這種現象在冬天極少。

在地球上越靠近兩極,雷電發生的概率越少。南緯65度以南,北緯82度以北,就很少聽到雷聲了。

地球上雷電最多的地區是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每年會發生1400多次雷暴。這裡空氣炎熱,大氣活動劇烈,雨水充沛,每年的降雨量高達4000多毫米,符合形成雷電的所有條件。

除了雲層放電形成的閃電以外,還有一種特殊的球形閃電,沒有辦法用本文中的知識來解釋。一般認為球形閃電是一團高溫的等離子漩渦,科學家至今沒有完全弄明白球形閃電產生的規律。

》2020年3月5號是農曆的驚蟄,在中國傳統曆法裡面,驚蟄就是第1聲雷響起的時候。

因為雷聲的響起,驚動了蟄伏在地下的昆蟲,故名為驚蟄。

落地雷和球形閃電擊中人和建築物都會引起損失。全世界每年都有超過1萬人被閃電擊中,這其中90%的人會活下來。

但是人類的文化裡面並沒有痛恨閃電和打雷,神話傳說裡雷代表著公正的裁決,那些作惡多端的人會被雷劈。

實際上雷電帶給人類社會的好處遠遠大於它給人類帶來的損失。閃電高溫加熱空氣,可以讓氧原子和氮原子結合,並且隨著降雨落到地面,形成氮肥。在閃電頻繁的地區,植物的生長明顯茂密很多。閃電會形成臭氧,淨化空氣,所以雨後的天氣才會格外的清新。

冬至是北半球日照時間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日照時間不斷的增長,長江中下遊一帶氣溫回升雨水增多,強烈的上升氣流把雲層堆高堆厚。潮溼的空氣引導著閃電,於是就有了春天裡的第1聲雷。

但是北方來說,打雷的時間要推遲到至少一個月,到清明節以後才會慢慢地聽到雷聲。

相關焦點

  • 冬天為什麼會打雷?是正常現象嗎?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是一句諺語,在古代,人們認為冬天打雷是一種「不詳」的徵兆。但是,有許多諺語是由於古代科學不發達,人們認知較差才形成的,缺乏科學依據。那麼,冬天打雷是不是正常的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冬天為什麼不打雷?莫非天太冷,雷公也貓冬?
    而且,和下雨不同的是,下雪似乎從來不打雷,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雷公也怕冷,不想出門?顯然不是……首先我們要搞明白:雷電到底是怎麼產生的。也就是說,想要打雷,就要有雷雨雲。那麼,雷雨雲又是怎麼出現的呢?一般來說,想要形成雷雨雲,需要兩個條件:充足的水汽和劇烈的對流運動。從第一點來看,就是冬天不易出現雷電的原因之一。我們知道,冬天的氣候比夏天要乾燥得多,尤其是北方。
  • 冬天打雷下冰雹是什麼徵兆?
    打雷一定是夏季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自然現象之一,尤其是狂風暴雨的夜晚,閃電夾雜著雷聲總會驚醒不少夢中人。正如大家所觀察到的那樣,打雷閃電一般多發於夏季。那些在天空中漂浮的雲朵,雖然在我們的眼裡除了形狀以外並無差異,但它們卻存在正極和負極之分。我們之所以會聽見雷聲,是因為這兩種不同的雲在碰撞之後產生了大量的熱量,而位於它們周圍的空間在被加熱之後造成了爆炸式振動。
  • 夏天經常打雷下雨,打雷時你會關閉家裡的各種電源插頭嗎?
    夏天經常打雷下雨,打雷時你會關閉家裡的各種電源插頭嗎?這兩天雨水天氣特別多,而且有時候下雨經常會伴隨著打雷閃電。有種說法說是在打雷閃電時要及時切斷家裡各種電器的電源,拔掉插頭,甚至連手機最好也別玩。你在打雷時會拔掉電器插頭嗎?對於這種說法,很多年輕人覺著沒必要,純屬大驚小怪,這麼多年打雷時沒拔插頭也沒見怎麼樣,總是覺得麻煩,他們打雷時不會選擇拔掉插頭。但也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認為這樣做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對此深信不疑,他們認為打雷時拔掉插頭可避免電器受到損害。
  • 又打雷了!「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靠譜嗎?冬天打雷咋回事?
    有人擔心,冬天打雷,氣候異常,容易發生某些災害,可以說這也符合大多數人思維的常理。打雷是大氣中的一种放電現象,雷聲也是在積雨雲放電時發生的。打雷的現象容易在氣候溫暖的春、夏、秋三季的降雨天氣裡發生,冬天之所以很少會打雷,只是因為冬天的氣候與春、夏、秋不同,不容易構成打雷的氣象條件。一旦條件成熟,冬天照樣可以打雷。按照氣象學上的說法,這是不值得大驚小怪的。
  • 冬天打雷預示著來年自然災害會是真的嗎
    臘月打雷刀兵動,十個牛圈九個空。古時戰事平凡,瘟疫時有發生,就是臘月不打雷,仍然避免不了天災人禍,既然臘月出現了異常的天氣現象,在人們不能理解的情況下,怨天怨地,也是情有可原。回憶當年非典,也有許多人指東道西!
  •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冬天打雷咋回事?分析:與暖冬有關
    也就是說冬天打雷以後預示著來年農業欠收,自然災害頻多。一般是春季出現倒春寒,使得農作物種植受到凍害,會影響後期作物的生長和產量。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老百姓根據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了不少諺語,這些俗語能夠流傳至今,自然有存在的道理。那麼冬天冬天打雷咋回事?打雷到底好不好,這種說法靠譜嗎?」冬天打雷咋回事?
  • 奇聞;兇兆 冬天打雷預示有兩件大事發生
    根據中國的歷史記載,冬天打雷表明有邪惡之人,小人橫行,甚至要逆反篡位。(圖片來源:Adobe stock)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天人感應和天人合一。古人認為,春夏秋冬各有所政,都必須順天道而行。如果冬天打雷,那麼來年恐怕會發生瘟疫或者兵變、叛亂。
  • 冬天打雷預示來年自然災害會多,這是真的嗎?看看老農怎麼說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冬天打雷預示來年自然災害會多是真的嗎?看看老農怎麼說說到冬天打雷,真的是一件非常罕見的天氣情況。在我自己的記憶裡面,好像還沒有遇到過冬天打雷,但是在昨天,我們湖北大部分地區就出現閃電和雷鳴現象。一聲突來的雷鳴,把家裡的小娃都嚇得大哭。很多人都說冬天打雷預示來年自然災害會多,這是真的嗎?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宜昌前日夜晚冬雷滾滾 冬天打雷,天氣陰冷,冰雪多
    其中包括冬天打雷。6日晚,宜昌天空響起冬雷。雷聲雨聲 聲聲入耳記者從宜昌市氣象臺了解到,5日夜間至6日宜昌大部中到大雨,五峰、長陽、秭歸等地出現暴雨,高海拔地區雨夾雪和雪,據統計,5日20時-7日08時,除當陽外,宜昌其他國家站降水量均突破歷史同期(1月上旬)極值。6日晚9點多鐘,伴著雨聲,天空雷聲滾滾,冬天打雷,俗稱「冬打雷」或「雷打冬」。
  • 古人如何認為「冬打雷」現象?這種天氣現象在什麼情況下會發生?
    由於已經處於立冬之後,算是「冬天打雷」。根據《禮》的說法「仲春,日夜分,雷乃發聲。秋分之日,雷乃收聲」。就是說打雷這一天氣現象,正常的話應該是農曆二月春分前後開始出現,到秋分前後消失。如今距離秋分已經兩月,仍然出現了打雷現象,這種冬季打雷在古代的「天人感應」的觀點中,肯定是會有些說法的。打雷首先說一下「雷的形成」。
  • 為什麼會下雨/打雷/閃電?
    就趁機給小朋友科譜了一下為什麼會下雨?又為什麼會打雷?哪裡來的閃電?剛剛又找了一下資料,比較簡單易懂的那種,可以給小朋友一起科譜學習下吧!為什麼會下雨?陸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後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 冬天下雨又打雷,農村俗語說:十個牛欄會九個空
    在農村,冬天打雷,俗稱雷打冬,很容易出現十個牛欄九個空,牛死掉的壞年景。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說法呢?我們知道,冬天打雷是違反自然的反常現象。人們常說凡事異常,事出有妖。在冬天,天氣是由乾燥的冷空氣控制,並且多為反氣旋,很難形成上下對流,更別說降雨,打雷更是少之又少。
  • 明天立冬,「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冬天打雷為啥不好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秋天就要結束了,本周六,也就是明天,就要立冬了,立冬是24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自此,秋幹少雨氣候漸以退去,而寒冷的冬天進入了。像大家所知的「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雨防春旱」,意思是說,如果立冬落雨,整個冬季天氣就很糟雨雪較多,而無雨則會導致一冬乃至來年春天發生乾旱,這對農民都是不利的,不得不防。就下雨來言,是一種很正常的自然現象,而且常伴有雷聲,但打雷一般在春夏時節,尤其夏天,有時聲音還特別響,不免讓人為之一驚。但冬天好似不常聽見。
  • 農村老話講「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是什麼原因?
    正是農曆和一月和二月交接的日子裡,按說不應該出現打雷的現象,對此村裡的老人講,「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今年的年頭不好呀,應該多做一些準備。那么正月打雷和二月打雷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在過去,人們對於閃電有著盲目的崇拜,若不是正常的時節打雷,總以為有著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正月裡打雷預示著和節氣不符合,很容易影響莊稼的生長。
  • 「撫典識慧」由「正月打雷人骨堆」說起
    冬天打雷或夏天下雪,或者天地相交聚合為一,這都是自古以來難得一見的天候現象。《黃帝內經》講「驚蟄始雷」,按照中國傳統黃曆,正月處於廿四節氣的立春和雨水之間,還沒到驚蟄,天上就冬雷震震,崇尚天人合一的古人認為,反常氣候是天垂異象,是兇兆。
  •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立冬打雷好不好?聽聽老農怎麼說
    通過上述說法,也說明如果立冬當天打雷是不好的,但是,畢竟以前的科學不發達,一些極端的天氣都是靠猜想,有句歇後語說「冬天打雷——沒有的事」,可以看出冬天打雷,並不常見。但是,現在的科技已發達,一些不常見的天氣,已經得到證實,據氣象專家說,雖然冬天打雷不常見,但是它並不是一種「異象」,也屬於正常的天氣,打雷並不是只在夏天出現,是否打雷和氣溫的高低沒有直接的關係,不是說氣溫低,就不會打雷。
  • 農村俗話說,「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冬天打雷是怎麼回事?
    在冬天裡下雪是最正常不過了,上段時間裡各地都迎來了大範圍的雨雪天氣,使得冬天的味道十足。不過在這其中發生了件比較奇怪的事情,一些地方裡在下雪的同時居然打雷了。通過這些俗語中可以看出來,都描述這冬天裡打雷對於農作物的生長是不利的,預示著來年可能出現自然災害和歉收的情況。實際上一年四季打雷,都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只不是冬天裡比較難以見到。如果冬季天氣偏暖,暖溼熱空氣勢力比較強,當遭遇到強冷空氣的時候,暖溼熱的空氣就會被迫抬升,造成對流加劇,因此就會出現「雷打冬」的現象。
  • 農村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說的啥意思呢
    按照正常的天氣走向,冬季是幾乎不會打雷的,冬季天氣雖然寒冷,但並不會出現電閃雷鳴的天氣,按照農村老人的說法,這段時期是雷公電母不上班的時間,按照我們現在的說法是人家休年假去了,不當差自然就不會幹事情,所以冬季就不會出現打雷現象發生,這也是民間一種說法,冬季主要是很少有上升的氣流,所以雲的電荷積累不多,再加上冬天裡空氣溼度明顯不如夏天大,大家知道,只有溼潤的空氣才能夠容易導電
  • 夢見打雷閃電下大雨地震 夢見打雷下雨電閃雷鳴地震
    夢見打雷閃電下大雨地震 夢見打雷,表示面對它時,此刻你內心深處感覺有些脆弱,甚至有些灰心。也許堅持下去,你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農民夢見下大雨,是祥瑞,會喜獲豐收。 夢見下大雨,事業會遇到障礙,夢見狂風暴雨,所從事的工作會有好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