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己派 編輯/ 陳曉平
「不能免俗地加入網課大軍,光是試聽課,安排了一個月還沒聽完。」文冬的孩子正處在幼小銜接關鍵期,1元、9元以及免費的課程,他帶孩子聽了個遍,一一測評。
K12網校的低價引流課價格戰升級,各家紛紛推出超低價課時包,文冬貨比三家「薅羊毛」背後,教培機構承擔昂貴代價。有分析稱,投放一個9元課,林林總總算下來成本至少130元,賣一單賠上百。
賠本賣課不夠,必須以廣告投放相配合。
2020年,暑假在線教育投放預計超過60億元,獲客成本平均上漲預計超過50%,各家明顯強化品牌廣告投放,預計佔比40%-60%。
移動營銷數據平臺App Growing提供給《21CBR》的數據顯示,6-9月的暑期,K12教育絕對霸屏,高途課堂(跟誰學旗下K12在線教育品牌)、有道精品課、作業幫等投放猛烈。
一擲千金,不可避免反映在各家的財務報表上。
《21CBR》記者挑選四家主營K12教育的頭部上市公司,其最新季報均覆蓋暑假獲客旺季,其中,好未來和新東方已披露6-8月的財報,網易有道和跟誰學最近接連披露Q3(7-9月)的數據。
在搶奪生源的最新一個賽季,4家教育公司共計花掉65億元的銷售費用,比去年大增30億以上,新進者尤其兇猛。
身陷做空風暴的跟誰學,投放最為彪悍,在Q3,其K12在線課程的收入為17.57億元,同比增長282.7%,銷售費用則達到20.56億元,平均每四五天燒掉1個億,2019年同期的營銷支出僅為3.3億,同比大幅提升522%,銷售支出已超19.66億的總營收。
跟誰學之前注重私域流量,2019年正價課平均獲客成本僅476元,現在也抵擋不了營銷投入的飆升。Q3淨虧損超9億的財報披露後,股價一度下跌1/4。
網易有道與跟誰學同在2019年上市,同樣加碼品牌營銷,Q3也虧掉了約9個億。
K12業務同樣是其主要增長引擎,Q3收入為6.76億元,同比增長368.9%,其總體淨收入為8.96億,創下上市來單季營收的最高速度,市場營銷總費用則達人民幣11.48億元,去年同期僅為2.31億元。
暑秋班課程發布前,有道精品課就請來郎平擔任代言人,借勢《奪冠》上映,大規模投放線下公交站牌和院線貼片廣告。CEO周楓在電話會中透露,僅學習服務業務在Q3的品牌和效果廣告投放,就累計達到8.81億元。
在線教育賽道的挑戰者們如此生猛,教培行業的兩大在位者也不得不增加營銷投入,防守反擊。
好未來布局網校業務已10年,疫情之後,在線投入陡然提速。新一季度淨收入達到11億美元,在線課程收入約佔整體營收的40%,核心的學而思網校該財季的報名人次(長期正價課)超過290萬,同比增長116%。
同期,好未來銷售營銷費用達到3.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95億元),同比增長44.3%,上一財年同期為2.63億美金,難得的是,其依然保持了千萬美金級的盈利。
四家上市教育公司裡,新東方投放最為保守,其銷售費用約為1.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68億元),同比僅增長15.5%,遠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一個背景在於,其在線業務佔比較小,2020財年,新東方在線10億左右的營收僅佔集團營收的4.5%左右。
頭部公司大量資本砸向在線教育,推升獲客渠道水漲船高。伴魚創始人兼CEO黃河透露,英語AI課程的投放,年初時,一個小課包的投放成本200多元左右,現已漲到近千元,翻了三、四倍。
在參與者眼裡,賽點未至,沒人願意中途退場。周楓認為,在線教育處在資本的投入期,而非賺錢階段,佔據市場主流份額的玩家已屈指可數,只有5、6家,「做生意不應該被視為簡單的算數問題,投入多少市場費用等於獲得了多少招生,這是錯的。」
一位教育產業的資深投資人告訴《21CBR》記者,K12教育區別其他賽道的最大特點,在於跨越人群年齡周期長、服務周期長,只要服務足夠好,用戶願意持續採購,最開始花的獲客成本,在後續的用戶留存周期會被攤薄。
「在拉長的用戶生命周期裡,前期的獲客投入不見得是虧的,當然也與公司的運營能力、供應鏈建設、服務水平等掛鈎。」他解釋說,眼前的巨額獲客成本,財務處理上只能在當下確認,這惡化了帳面的利潤表現。
也有人對此深表質疑。黃河評論說,「很多所謂收入模型,已不是規模經濟與否的事情,導致企業價值非常低,或者『失血』非常快。」
現在,寒春班招生的營銷戰也已開始,業內預計競爭烈度不會下降。屆時,文冬可以再幫孩子申請一波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