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企業瘋狂燒錢,誰來為它們降溫?

2020-12-22 和訊

文/陳曦

來源/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

對於在線教育機構來說,暑假所在的第三季度的業績至關重要。

近期,各在線教育上市公司第三季度財報密集披露期,「螳螂財經」想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在線教育企業的第三季度究竟表現如何。

今天要對比的,是在11月下旬陸續披露2020年Q3財報的有道、流利說、51Talk和跟誰學。

1

誰的表現更好?

梳理有道、流利說、51Talk和跟誰學的Q3財報,從營業總收入上來說,跟誰學的表現最優,當季營業收入為19.66億元,增長率也是最高的,同比增長252.93%。

網易有道以8.96億元的收入位居第二,增長率也同樣可觀,達到了159.04%。

51Talk,這個號稱中國在線教育赴美上市第一股,其Q3營業收入同比僅增長31.61%,在行業增長率普遍高企、拉高平均值的環境下,實在不算表現優異。

值得一提的是,流利說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相比去年同期,營業收入降低8.6%。

收入的巨大差異,與四家在線教育機構的主營方向有關。跟誰學和有道的主要賽道是K12教育。跟誰學K12在線課程的收入為17.57億元,佔總營收的89%;有道K12課程銷售額為人民幣6.76億,佔總營收的75%。

51Talk和流利說的賽道主要在英語在線教育,其中51Talk主要關注K12青少年英語,流利說則從青少年到成人都覆蓋。

在線教育機構能夠做到盈利的不多,這四家教育企業中,2019年Q3,沒有一家盈利,到了2020年,51talk的稅前利潤由負轉正,流利說的虧損在收窄,反觀跟誰學和有道,一個虧得比一個狠。

是什麼在消耗在線教育企業巨額的收入呢?這就必須要說到最重要的一個指標——營銷費用。

對於在線教育企業來說,營銷費用就是續命費用,要想招到新生,就勢必要燒錢。有業內人士稱,目前的獲客成本已經達到3000元了。

那這四家企業的燒錢速度如何呢?

收入最高的兩家也是燒錢最狠的兩家,跟誰學和有道的銷售費用均高於了營業收入,有道的銷售費用佔總收入的128%,而跟誰學這一數字為114%。另外兩家總體銷售費用水平雖然不算高,但是一旦和收入相比,均超過了70%,也是高得驚人。

燒了這麼多錢,到底拉來了多少新增收入呢?誰燒的錢更有用呢?我們再來對比一下銷售費用增速和營業收入增速。

跟誰學和有道的銷售費用高的嚇人,跟誰學銷售費用同比增長522%,但只帶動了253%的收入增長,而有道的銷售費用同比增長397%,帶動的收入增長為159%。

51Talk的銷售費用和營業收入幾乎是同步增長的,均為31%左右。而流利說,罕見地減少了銷售費用支出,同比下降36%,收入也同比下降了9%。

2

誰的模式更優?

在投資者眼中,誰的模式更優呢?

從股價來看,截止到2020年11月28日收盤,虧的最多的跟誰學股價最高,63.61美金,市值152億,有道的股價是31.38美金,市值35億,51Talk是27.61美金,市值5.9億美金,而流利說的股價僅1.71美金,市值僅0.84億美金。

很明顯,從市值來看,在線教育領域K12全科>K12英語>全年齡段英語。

跟誰學和有道的賽道相近,打法也相近。它們的關注點都主要在K12全科上,模式也主打雙師大班。

雙師大班原本是跟誰學的特色課程。在2019年,靠著雙師大班,跟誰學是唯一獲得盈利的在線教育企業。

這是因為線上大班課具有規模效應,上課的教學成本攤到每一位用戶身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沒多收一名學生,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淨收入。

現在,跟誰學還在進一步擴大雙師大班的規模。今年2月,在跟誰學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陳向東表示,跟誰學的在線大班課平均一堂課在線人數達到1700人,屬於業內最高水平。而沈楠提供的最新數據是,平均班容量升至2800人。

跟誰學的這個模式獲得了主流認可,各個在線教育企業都推出了雙師大班。比如有道。

有道的CEO周楓一直在極力推廣這個模式,還專門在自己的公眾號發表過一篇名為《超越傳統教學:名師互動大班》的文章。在文章中,周楓大談「有道名師互動大班」的運營模式,力陳其合理性和優越性。

目前,有道的主流課程也均為雙師大班。比如一個針對六年級的寒假語文班,採取的方式就是雙師:

但不管線上大班的模式被吹得怎麼樣,都改變不了一個現實,那就是它無法兼顧用戶體驗。一個老師面對成百上千的學生,是無法做到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的,更不用說回應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了。而且這些學生,都還是坐不住的十來歲的孩子。

在線教育企業顯然深知雙師大班的弱點,所以它們還嘗試著用科技提升質量,通過AI、即時通訊、互動設計等手段實現更個性化的教學。但如果看看它們對研發費用的投入水平,就能發現,力度還遠遠不夠。

跟誰學的研發費用是2.2億元,佔營業總收入的11%,看著不少,但營銷費用是研發費用的9.3倍。

有道的情況也差不多,研發費用1.21億,佔營業總收入的13.5%,營銷費用是研發費用的9.48倍。看上去研發費用佔總收入比這個數字,有道要比跟誰學高,但不能忽略的是,有道還有硬體,也佔用了相當部分的研發費用。

51Talk採取的策略和跟誰學、有道不同,它顯然知道大班教學無法提供高質量的英語體驗,故而主打一對一口語戰略。

然而,一對一雖然提升了質量,但是在消費端價格不菲,在企業端又失去了規模效應。

為了拉低成本,51Talk採取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做法,那就是請菲教而不是英美加澳等英語主流國家的老師。

這種情況是否似曾相識?十年前外教剛剛進入中國時,大量線下培訓機構用黑人老師(非英美加澳籍)來教學。

51Talk稱之為「用平價享受高品質」。是否高品質,還有待驗證,但平價和擺脫「Chinglish」的模式,還是有不少家長買單。51Talk銷售收入的增長就能說明問題。至於會不會陷入「Phinglish」了?至少追求平價的家長也驗證不出來。

流利說相比於51Talk,很難說是更好或者更差,流利說主打的是「北美AI」,關鍵詞是「標準語言輸入」,只是對話的另一端是一個機器人。

這套北美AI為主打的產品,顯然花了流利說不少錢。2020年Q3,流利說的研發費用是0.46億,佔總收入的19.2%,遠遠高出跟誰學的11%,有道的13.5%。

但市場顯然並不買帳,流利說的股價和跟誰學、有道的股價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數量級。

流利說的定位其實是模糊的。

是語言標準輸入更重要還是情感交流更重要?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成人或許能接受AI,但成人的錢不好賺;少兒英語的目標群體是3-12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情感的交流、情緒的把控的重要性或許應當放到更高的優先級。

3

在線教育已經成為了燒錢的遊戲

人們對於網際網路公司,一直有一個這樣的邏輯:用戶的重要性高於營收,營收的重要性高於利潤。甚至很多公司都直言:規模比盈利更重要。所以它們不計成本地拉新,翻陳出新地花錢。

據QuestMobile發布的《2020移動網際網路廣告洞察報告》的數據顯示,教育行業目前處於燒金營銷模式階段。據第三方估計,在線教育頭部10家機構僅僅7月、8月的暑期市場投放量,可能超過100億元。像跟誰學,它的廣告已經打到了《極限挑戰》《中國好聲音》等知名綜藝節目上;而有道請了郎平做代言人,投放海量的線下公交站牌廣告和電影院線貼片廣告,今年還請了頂流王源做代言人。

以至於連幹了30年教育的俞敏洪都不得不發出感嘆:「在線教育之所以興旺,靠資本輸血。每收入1分錢,要花掉2塊錢,行業融了這麼多錢,收入只有幾百億元。」

很明顯,在線教育已經徹底成為了燒錢的遊戲,而且越是規模大的公司,燒錢越厲害,勢要燒出一片天地,燒出絕對的市場佔有率出來。

燒錢,到底有沒有用?能持續多久?

在線教育行業要做得好,拼的不是拉新,而是留存率。要留存率高,教學質量就要高。

家長們選擇在線教育,而不是線下培訓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圖它便宜和方便。不過便宜是把雙刃劍,便宜就意味著試錯成本低,轉換容易。一旦在線教育的收費標準向線下機構看齊,而家長和孩子的需求又無法被滿足時,回流線下就成為了一個備選項。事實上,線下教育正是一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行業,只要某個老師教得好,一傳十、十傳百,生源是不愁的。

俞敏洪曾說過,教育行業如果續班率低於80%,這個模型是跑不通的。然而,很多企業根本達不到80%這個標準,在公眾號「深燃」的報導中,一位在線教育業內人士曾提到:「行業內做得最好的企業,續班率也就是70%-80%,代表著到下個季度永遠會有20%-30%的學生流失。」

在線教育燒錢歸燒錢,就目前來看,還沒有誰燒出了一片天。據公眾號「深燃」披露的數據,這麼多年來,新東方和好未來兩家的市場份額加起來僅能達到5%-6%,那麼跟誰學、有道、51Talk、流利說這些後生們,在整個教育行業的市場份額就更小了。

目前在退錢還要五百年的ofo、將年輕人趕出殼的蛋殼紛紛暴雷之後,燒錢之勢是不是應該降降溫了呢?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歡迎來到財經愛好者聚集地,同好共同交流請添加微信:tanglangcaijing01

此內容為【螳螂財經】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網際網路業務利潤增長3倍,TCL電子走出第二增長曲線

廣告植入、電商導流……「變味」的線上演唱會

咖啡創業,沒有小資

螳螂財經(微信ID:TanglangFin):

?泛財經新媒體。

?微信十萬+曝文《「維密秀」被誰殺死了?》等的創作者;

?重點關注:新商業(含直播、短視頻等大文娛)、新營銷、新消費(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區塊鏈等領域。

我想你在看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螳螂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燒錢白刃戰:跟誰學狂砸近60億,在線教育掀起「搶地盤」浪潮?
    文|港股解碼 覃漢計編輯|彭尚京在線教育簡直瘋了。疫情為國內的在線教育提供了極佳沃土,於是,為了爭奪客源,在線教育企業們大手腳砸錢投廣告、搞研發,燒紙都沒如此快。這樣的瘋狂程度,不亞於十多年前的「千團大戰」和五年前的「千播大戰」。
  • 燒錢白刃戰:跟誰學狂砸近60億!在線教育掀起「搶地盤」浪潮?
    在線教育簡直瘋了。疫情為國內的在線教育提供了極佳沃土,於是,為了爭奪客源,在線教育企業們大手腳砸錢投廣告、搞研發,燒紙都沒如此快。這樣的瘋狂程度,不亞於十多年前的「千團大戰」和五年前的「千播大戰」。燒錢獲客、集流量擴規模、變現,這個步驟是當下絕大部分網際網路企業的經營途徑,在線教育在這方面更為明顯。跟誰學在這個業務模式上已經摸爬打滾有5年時間,在3年前,跟誰學將K12業務定位為「在線雙師大班直播」。大班直播課的優勢是,一名老師可以教多名學生,學生數量的增加產生規模效應,從而降低師資等方面的成本。
  • 在線教育燒錢是個堅硬的泡沫局
    文/螳螂財經作者/王文文2020年,諸行業艱難,本應受疫情利好的在線教育行業,也同樣冰火兩重天。在線教育頭部企業紛紛上演融資大戲,動輒以「億美元」為單位,行業頭部機構壟斷融資的聲音四起,但在「螳螂財經」看來,在線教育頭部機構燒錢大戲,是一場對未來不確定的困獸之鬥。
  • 跟誰學終結盈利「神話」 打響在線教育「燒錢」最終戰
    今年8月底,猿輔導被曝出融資12億美元,10月22日猿輔導官方確認了融資消息,真實的融資額其實為兩輪共22億美元;6月29日,作業幫完成7.5億美元融資。有了充足彈藥的在線教育機構開始瘋狂「燒錢」營銷,跟誰學加入了這場「大戰」,今年以來的營銷費用高達40億元,而2019年全年才10億元。
  • 通州在線教育教案_龍寶小掌門
    通州在線教育教案, 圓桌嘉賓丨格子匠CEO 周星:做不好在線教育,你真的只是缺流量麼?2018湖南在線教育產業峰會主辦方格子匠CEO周星幫你解答在線教育發展問題。通州在線教育教案, 以上就是格子匠為大家整理的教育局查書法班相關內容,格子匠新一代在線教育解決方案,可以幫助有教育資源的企業和個人搭建一套基於移動端獨立部署的在線教育平臺,一站式解決推廣傳播、課程變現、時空限制、學員運營、升級門檻高大痛點
  • 跟誰學巨虧:被流量費吞噬利潤,在線教育燒錢大戰無上限
    猿輔導、作業幫這兩家教育獨角獸企業成為2020年暑期兩個燒錢大戶,不僅在線上平臺進行了「刷屏式」投放,還對《嚮往的生活》《快樂大本營》等熱門綜藝和熱門影視劇進行了品牌冠名和投放大量的貼片廣告,可謂廣告狂轟濫炸,賺足了眼球。
  • 在線教育瘋狂擴張後 一飛沖天還是一地雞毛?
    為了競爭,多數企業不可避免地使用了低價競爭的策略,與此同時,多個機構的數十億資金砸向了營銷推廣。瘋狂擴張的背後,在線教育將走向何方?超強吸金賽道張華於2018年末入職在線教育機構,在他眼中,正是這一年,在線教育行業開始快速發展,到了2019年,他明顯感到公司開始了全方位、大規模投入。
  • 猿輔導將獲12億美金融資,但在線教育不需要一個獨角獸
    它們的很大一筆錢都花在營銷上。據子彈財經報導,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和跟誰學四家今年暑期營銷的推廣預算分別達到了15億元、12億元、10億元、8億元。這不得不讓人心生疑慮,在線教育平臺到底是教育平臺,還是營銷平臺呢?瘋狂燒錢打廣告是在線教育平臺唯一的出路嗎?
  • 跟誰學墮入「燒錢困境」
    而近日在線教育企業跟誰學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受到諸多關注,甚至有媒體稱跟誰學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意味著在線教育行業的競爭到了「賽點」。跟誰學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第三季度跟誰學淨營收為19.658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的5.570億元人民幣相比增長252.9%;淨虧損9.325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淨利潤190萬元大幅轉虧。
  • 停不下來的「燒錢」大戰 跟誰學的8.7億美金能笑到最後嗎?
    文|馬櫻來源|博望財經對於國內在線教育公司來說,2020年應該算個大年,不然,各家也不會瘋狂燒錢發起暑期搶生源大戰。但是,對於曾經的績優股跟誰學來說,今年卻不是那麼好過,甚至可以說有些坎坷。這樣瘋狂燒錢,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大夥的獲客成本都直線上升。2019年暑期K12在線大班課49元課獲客成本為200~300元,今年已漲到600~700元。這只是大班課的獲客成本,有第三方機構估計,考慮到其他課程及各種流量費用,各大教育機構平均獲客成本實際上更高。
  • 在線教育的狂熱與桎梏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國內線下教育培訓機構遭受衝擊的同時,在線教育卻迎來「高光」時刻。然而,在線教育企業光鮮的背後卻隱藏著重重危機。   融資「競賽」白熱化   對於不少行業來說,疫情籠罩下的2020年意味著資本寒冬。然而,在線教育行業卻一片火熱,融資「競賽」呈現白熱化態勢。
  • 在線教育行業現「搶錢大戰」 會引發下一個樂視嗎?
    對此,拼圖資本創始人王磊告訴未來網記者,資本之所以熱衷在線教育領域,一方面,在線教育處於崛起階段;另一方面,各大機構間的流量戰需要資本支撐,資金消耗之後,仍需要繼續融資。只是,人們擔心,資本如此瘋狂進駐在線教育領域,接下來,教育領域會不會再現當年的樂視?
  • 從賽點到終局:在線教育能「燒」出未來嗎?
    編輯導讀:毫無疑問,在線教育是今年最瘋狂,也是最受矚目的行業。巨頭先後加碼入局,好不熱鬧。誰會是最後的勝出者?在線教育現在處於什麼階段?未來又將走向何方?文章對此展開了分析討論,希望對你有幫助。
  • 在線教育競爭激烈:免費課、燒錢營銷捲土重來
    在線教育在疫情時期迎來前所未有的紅利期,教育機構入駐淘寶的動力也被激發。據淘寶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5月,在淘寶上入駐的教育機構達到了5000家,教育業務板塊迅速增長。「不能放過任何一個促銷、綜藝植入和直播間……」或許這樣形容每個在線教育行業玩家也並不為過。
  • 在線教育大戰逼近「賽點」
    而對於已上市的好未來和跟誰學來說,則都採用了定增融資模式。去年12月底,跟誰學宣布8.7億美元定增融資已全部到位,而好未來也表示與投資人已達成33億美元私人配售協議,其中23億美元為可轉換債券,10億美元為新發行的A類普通股,交易預計將在近期內完成。
  • 重估在線教育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11月20日,跟誰學發布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淨虧損9.33億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190萬元。財報發布後,跟誰學股價一度暴跌超過22%,當天收盤股價跌幅有所收窄,最終下跌約8%。而此前在10月21日,因券商看空,跟誰學當天股價暴跌31%。一個月時間,跟誰學的市值已蒸發超過三成。 無獨有偶,好未來在10月22日發布第三季度財報後,股價也下跌11%。
  • 在線教育2020:崩潰、理性與瘋狂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提起2020年的在線教育,足以用「瘋狂」二字來形容。 這一年,有玩家在短短7個月內累計吸金32億美元,也有10家機構在2個月內的市場投放額超100億元。 在線教育機構瘋狂撈金,也讓在線教育一改往年的低調,開始脫胎換骨。
  • 前端燒錢獲客,後端師資力量受質疑,猿輔導如何支撐李勇K12教育老大...
    猿輔導這個K12在線領域的新玩家,給人們的印象非常矛盾。一是公司很高調,鋪天蓋地的廣告讓成千上萬的家長、學生記住了猿輔導這個品牌;二是公司創始人李勇很低調,很少人見過,更多的人甚至不知道。但就是這個低調的老闆,在2018年夏季挑起K12在線教育燒錢大戰,2020年前3季度差不多就燒掉70億。看著猿輔導花錢如流水,不少人都在問:李勇是誰?這些錢來自哪裡?
  • 中門對狙2020,在線教育的瘋狂與慘烈
    2020年9月,掌門教育再次獲得4.5億美元戰略投資,投資方為軟銀願景基金、元生資本、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等,再次刷新K12在線1對1賽道的最大融資記錄。據行業預測,掌門教育2020年營收將達到60億元。第一名,掌門教育成為了K12在線1對1賽道唯一的贏家。
  • 猿輔導獲新一輪12億美元融資,或成最大在線教育獨角獸
    一家僅成立8年的在線教育公司,猿輔導卻獲得了12億美元融資,130億美元估值,當這些充滿商業色彩的標籤相重疊,人們不由地產生疑惑:作為在線教育的獨角獸企業,猿輔導究竟是做教育還是做營銷?「猿輔導在線教育全國累計用戶突破4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