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誰學終結盈利「神話」 打響在線教育「燒錢」最終戰

2020-12-03 新浪科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跟誰學主動終結盈利「神話」 打響在線教育「燒錢」最終戰

文/王峰

在線教育公司跟誰學近日交出了一份令人大吃一驚的財報,在2020年第三季度,跟誰學的淨收入達到19.658億元,但「燒」掉了20.558億元的營銷費用,直接導致淨虧損9.325億元。

這是跟誰學8個季度以來首次淨利潤虧損,上一次還是在2018年第二季度,虧損40萬元。

跟誰學是一家連業內人都「看不懂」的公司:在2019年6月上市後,既保持了3-4倍的收入增長,又是當時唯一一家規模化盈利的在線教育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跟誰學的淨利潤達到了1.745億元。

正當外界認為跟誰學在2020年將繼續保持高增長和高盈利時,形勢在夏天卻發生了劇變。今年第二季度,跟誰學的淨利潤只剩下1862.7萬元,第三季度則巨虧逾9億元。

在11月25日晚上的一檔直播節目中,跟誰學CFO沈楠道出了其中原委:「在今年暑假,情況有了一些變化,我們忽然看到很多資本進入直播大班課賽道,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的戰略和策略是要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的。」

這樣的變化顯而易見。今年8月底,猿輔導被曝出融資12億美元,10月22日猿輔導官方確認了融資消息,真實的融資額其實為兩輪共22億美元;6月29日,作業幫完成7.5億美元融資。

有了充足彈藥的在線教育機構開始瘋狂「燒錢」營銷,跟誰學加入了這場「大戰」,今年以來的營銷費用高達40億元,而2019年全年才10億元。

跟誰學第三季度財報發布後,有業內人士認為跟誰學是在用短期虧損換取長期高速增長,這隻說對了一半,跟誰學在第三季度確實收穫了同比252.9%的淨收入增長。與此同時,沈楠在直播節目中說出了另外的原因:「我們投入的越多,意味著別人流血流得越快。」

這是因為整個賽道雖然都在瘋狂「燒錢」,但「燒錢」的效率卻有不同。「當我們花1元錢能換來1.3元,而別人花1元錢只能換來7毛錢的時候,我們就是最應該進行大規模投放的公司。」沈楠說。

當然,這樣的投放不可能持久。實際上,當跟誰學主動結束了既高速增長又高額盈利「神話」時,意味著直播大班課賽道將迎來最終的天王山之戰。

跟誰學創始人兼CEO陳向東對21世紀經濟報導稱,整個市場「燒錢」到現在已經不理性,但2022年可能是市場重回理性的時候,「如果一家機構效率低的話,更多的投放會導致更大的虧損,投資人是不會同意的。」

在瘋狂中失敗的案例,已在網際網路行業,甚至在線教育行業不斷出現,明年之後,誰會是直播大班課賽道的出局者,現在誰都說不清。

越來越貴的廣告流量

剛剛過去的暑期大戰,直播大班課賽道的「燒錢」營銷可謂瘋狂。跟誰學在7-9月花掉了20億元,好未來在6-8月花掉了3.8億美元,規模稍小的網易有道也花掉了11億元。

但它們可能不是花錢最多的公司。跟誰學創始人兼CEO陳向東在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說,「我們通過第三方的數據看到,有的公司在今年第三季度的營銷費用可能會超過45億元。」

在線教育的營銷渠道格外同質化,集中在電梯、公交地鐵站臺、綜藝節目贊助,以及字節系和騰訊系的網絡流量,而在幾乎每個渠道,猿輔導和跟誰學的曝光量都處於領先。

所有的網際網路流量池都在翹首等待在線教育的狂歡。在並非教育營銷傳統陣地的電商平臺,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淘寶將在12月啟動教育行業IP營銷活動。在剛剛過去的「雙11」,有在線教育機構通過一場直播賣出了30萬訂單。

對於在線教育機構來說,不好的消息是,流量越來越貴。流量費漲價直接導致在線教育機構的ROI(投入產出比)降低,過去的兩個季度,跟誰學的ROI先是降到2,又降到了1.3。今年第三季度同去年第三季度相比,跟誰學多招了32.7萬正價課學員,但多花了17.25億元營銷費用。

只不過,陳向東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跟誰學的ROI仍是賽道最高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花錢效率是最高的」。

跟誰學花錢的效率為何高?這可以從歷史中找答案。

就在今年年初,跟誰學CFO沈楠還公開表示,跟誰學沒有付費做過任何路牌廣告、燈箱廣告和電視廣告等,在廣告端投入要比行業頭部少很多。

跟誰學以前沒錢打廣告。2018年底,跟誰學的帳上只有2.36億元現金,這一年,跟誰學的營銷費用是1億元。

在這個階段,跟誰學抓住了難得的微信紅利,通過上千個公眾號矩陣、社群裂變等方式引流變現,通過精準運營私域流量,獲得了爆炸性增長。

但陳向東在今年5月時介紹,「跟誰學確實在2017年、2018年有一波微信紅利,但是這波微信紅利在2019年4、5月份已經不見了。」

原因很簡單,「如果把一家公司放到一個快速成長的中局來看,很多情況下內部流量是可以忽略的,所以即使是阿里,今天也得全世界買流量。」陳向東說。

財務數據也顯示,跟誰學在2019年6月上市後,銷售費用開始水漲船高,2019年後三個季度,從1億元漲到3億元,再漲到4億元,而到了2020年第一季度,銷售費用直接飆升至7億元。

2019年的第三季度,是跟誰學經歷的第一個暑假大戰,戰果堪稱優秀,用3.304億元的銷售費用收到了8億元現金收入,ROI高於3,也就是說,跟誰學每投入1元錢,就能收入超過3元錢。這個暑假過後,跟誰學轉化了大約80萬名正價課新學員。

其中的關鍵在於,跟誰學在行業率先推出了9元促銷課。在此之前,直播大班課行業的主流促銷班型是49元課。

「這個模型是我們精心打磨了15個月的促銷課模型。」沈楠在今年第二季度財報會上說,「理論上9元班門檻更低,轉化率也更低,但我們探索下來發現,9元班的獲客成本甚至不足49元班的一半。」

不過,雖然跟誰學精打細算,但因為在線教育擁有廣泛的潛在客戶和流量池,使得教育機構採取粗放的方式也可以實現快速增長。

在11月25日的直播節目中,跟誰學CFO沈楠說,「其他機構曾試圖跟隨過跟誰學公眾號投放的策略,但因為這個活太累了,大家都去花錢找那些最快的方式,比如去信息流平臺投放,正所謂『花錢能解決的問題就是小問題』」。

也就是說,跟誰學當前的策略是用高效率同時大規模的營銷投放,來消耗競爭對手粗放的營銷投放,在一年之後,逼迫行業達成平衡。這一策略能否奏效,不僅取決於自己的執行能力,也取決於競爭對手背後資本的態度。

增長還是王道

「在線教育盈利這個題目挺難的,因為但凡哪個創始人要是提盈利,估計會被董事會批評,這麼早提盈利,是不是有一點小富即安,不求上進的意思?畢竟對於在線教育來說,增長還是王道。」在線教育機構51Talk CFO徐珉近日在公開場合說。

在三季度淨虧損8.78億元後,網易有道CEO周楓仍然明確表示,「我們的戰略是以健康穩定的增長節奏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關注盈利時間表的問題。」

至少在現金儲備方面,各家機構的「彈藥」都足以支撐繼續「燒錢」。跟誰學擁有超過27億元現金及等價物,還有超過19億元遞延收入已經預收。好未來帳上的現金及等價物高達27億美元。剛剛完成融資的猿輔導和作業幫自然也不缺錢。

而且,各機構第四季度的增長規模將明顯提升。「直播大班課行業的招生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在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都是招新比較多,在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除了招新還有續費學員。」陳向東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

因此,直播大班課機構第四季度的收入和新增學員人次,一般都高於第三季度。

此外,如果第三季度招到的新生在第四季度實現續費,還意味著第四季度花在這名學員身上的營銷費用為零。

由於在線教育機構在同質化的營銷渠道瘋狂「燒錢」,導致在線教育的獲客成本不斷攀升。徐珉在上述公開場合介紹,「今年暑假獲客,幾家頭部公司獲取一名1000元長期班用戶的成本超過了3000元。」

在2019年第四季度,跟誰學的獲客成本還只有399元。到了今年第三季度,獲客成本已上升至1600元,而每名新增付費學員的平均售價也是1600元。也就是說,跟誰學該季度收取的學費全部用在了招新,至於招生以後該階段課程的服務、教材等,將虧損承擔。

如此獲客成本可能仍處於行業低位。在某上市教育公司一次財報會上,該公司CFO既未否認,也未承認對於該公司獲客成本是否已升至4000元的提問。

這已經走到危險的邊緣,維繫「燒錢」求增長鏈條的關鍵在於續班率。在11月25日的直播節目中,跟誰學CFO沈楠說,今年4月時,跟誰學個別學部和個別學段的續班率超過80%,這已經超過了很多線下機構的續班率。

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近日公開表示,「80%的續班率是在線教育機構的生命線,不管是大班還是小班,還是一對一,只要是在線教育,續班率沒有超過80%,基本上不可能賺錢。」

因此,教育機構真正可持續的增長,是通過高質量的服務實現續班,而非盲目招新。

一位業內人士介紹,對在線教育機構有利的是,「家長為孩子選擇哪家在線教育機構時,決策過程很長,可一旦選擇了一家機構,再遷移到另一家機構的可能性也較低。」

對於跟誰學來說,實現大規模增長的同時,還需要實現增長結構的轉變。跟誰學主打名師,直接造成初期相當大的學員群體是高中生,這帶來兩個問題:學員續費空間有限;學員選購課程中應試的短期課、專題課比重大。

因此,在過去兩個季度,跟誰學大規模獲客的重點是小學生。當一個機構的小學生學員人數佔相當比重後,後續的續班、擴科空間都隨之大大提高。

AI課持謹慎態度

跟誰學的運營模式也存在風險。此前ALL IN 直播大班課的決策,從有利的方面講,可以使內部組織聚焦於一項業務,從而實現效率最大化,從不利的方面講,過於單一的業務不利於分散風險。

目前,跟誰學正在擴展業務。今年10月,跟誰學將旗下所有K12業務全部整合至高途課堂,跟誰學平臺專注於考研、考證、公考等成人業務。三季報顯示,成人業務實現了10萬新增學員以及2億元淨收入。

同時成立的還有針對低齡學員的小早啟蒙,提供語文、數學、英語的思維類AI課。這是一個火熱的賽道,幾乎成為頭部教育公司的標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作業幫也在準備思維類AI課產品。

猿輔導旗下的斑馬AI課是這個賽道市場佔有率最高的產品。11月25日披露的數據顯示,其用戶已超過150萬,月營收5億元。

思維類AI課其實是錄播課,通過AI技術實現學員與錄像的互動,因此,其內容以提供入門級的學科素養為主,學員群體主要是學前兒童。

跟誰學儘管推出了小早啟蒙,但對這個賽道的看法卻極為謹慎。「我們做了大量測試後發現目前這個賽道還不行,所以我們在控制規模。」陳向東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

陳向東認為,思維AI課是一個獨立的市場,無法讓低齡學員一路續費到小學階段,學前階段的學員進入小學後,就不會再學思維類AI課,也不會被導流到同一家公司的直播課產品,「因為家長肯定會選這個市場裡最好的產品」。

目前,思維類AI課的價格較低,每年約2000多元,如果此類產品無法打通向小學階段的續費,就意味著每名學員最多只能續費3次左右,全生命周期價值只有6000多元,這對於如何盈利提出了挑戰。

不過,如果思維類AI課如果與其他產品實現融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情景。比如,可以作為直播課的教輔產品,亦可以作為開發低價直播課的配套教學手段,用於高頻度的練習等。

相關焦點

  • 燒錢白刃戰:跟誰學狂砸近60億,在線教育掀起「搶地盤」浪潮?
    千團大戰的贏家美團(03690-HK)和千播大戰末期的虎牙(HUYA)鬥魚(DOYU)合併,都可以證明網際網路領域燒錢也許能燒出未來。跟誰學(GSX)將在線教育燒錢大賽推向了高潮。12月7日,跟誰學發布公告,幾家價值投資者已約定購買總計約8.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56.8億元)的公司新發行股票。
  • 燒錢白刃戰:跟誰學狂砸近60億!在線教育掀起「搶地盤」浪潮?
    千團大戰的贏家美團(03690-HK)和千播大戰末期的虎牙(HUYA)鬥魚(DOYU)合併,都可以證明網際網路領域燒錢也許能燒出未來。跟誰學(GSX)將在線教育燒錢大賽推向了高潮。12月7日,跟誰學發布公告,幾家價值投資者已約定購買總計約8.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56.8億元)的公司新發行股票。
  • 跟誰學巨虧:被流量費吞噬利潤,在線教育燒錢大戰無上限
    財報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跟誰學營收19.6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2.9%,但是卻虧損9.325億元,去年同期盈利190萬元。這是跟誰學2019年6月上市以來第一次虧損,而且這次巨虧吞噬了此前幾個季度的盈利總和。財報發布後,跟誰學的股價一度暴跌22%,各方也都關注巨虧的原因。為什麼跟誰學在二季度盈利,去年同期盈利的情況下,今年三季度出現如此巨虧?
  • 跟誰學墮入「燒錢困境」
    此前,跟誰學一直被認為是在線教育中的「優等生」。據跟誰學2020年Q2財報顯示,經調整後淨利潤7271萬元,同比增長133%,是唯一一家保持連續9個季度盈利的企業,今年第三季度剛轉虧損。當初的行業「優等生」由盈轉虧,墮入行業內的「燒錢」困境。
  • 在線教育企業瘋狂燒錢,誰來為它們降溫?
    在線教育機構能夠做到盈利的不多,這四家教育企業中,2019年Q3,沒有一家盈利,到了2020年,51talk的稅前利潤由負轉正,流利說的虧損在收窄,反觀跟誰學和有道,一個虧得比一個狠。那這四家企業的燒錢速度如何呢?收入最高的兩家也是燒錢最狠的兩家,跟誰學和有道的銷售費用均高於了營業收入,有道的銷售費用佔總收入的128%,而跟誰學這一數字為114%。另外兩家總體銷售費用水平雖然不算高,但是一旦和收入相比,均超過了70%,也是高得驚人。
  • 停不下來的「燒錢」大戰 跟誰學的8.7億美金能笑到最後嗎?
    文|馬櫻來源|博望財經對於國內在線教育公司來說,2020年應該算個大年,不然,各家也不會瘋狂燒錢發起暑期搶生源大戰。但是,對於曾經的績優股跟誰學來說,今年卻不是那麼好過,甚至可以說有些坎坷。之前,因為連續盈利,即使是微薄的盈利,跟誰學在一溜虧損的同行中鶴立雞群,特別顯眼,並遭受海外做空機構的強烈質疑。這一次,一次虧損9億多,將之前的盈利一次性虧光,跟誰學也不得不捲入到了整個行業的「燒錢大戰」中。
  • 跟誰學:一個在線教育公司的商業模型
    編輯導語:在線教育在近幾年比較火熱,特別是受今年疫情的影響,基本市面上的教育企業都開展了在線教育業務;在線教育跟傳統教育模式上有什麼不一樣?本文作者解析了「跟誰學」在線教育公司的商業模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今年二級市場表現最亮眼的在線教育公司,無疑是跟誰學。
  • 在線教育燒錢是個堅硬的泡沫局
    而其他在線教育機構,也沒選擇沉寂,猿輔導冠名《最強大腦》,跟誰學冠名則《極限挑戰》,作業幫更是《嚮往的生活》合作夥伴,有道精品課冠名《叮咚上線!老師好》,字節跳動的瓜瓜龍英語成為為《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廣告主。活脫脫一方唱罷我登場,唯一相同點是,錢如流水。營銷廣告滿天飛,真的賺到錢了嗎?
  • 跟誰學員工大批離職,精簡背後是輕裝上陣,還是入不敷出?
    當然了,對於企業來說,「271」這種淘汰制度或許能為企業帶來活力,但是自疫情以後,在線教育就一直處於風口,企業或多或少都能得到資本青睞。此番大規模裁員,難道跟誰學出了問題?是什麼造成跟誰學的「冰與火之困」跟誰學發展受困,或許根據其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 我發現了跟誰學盈利的秘密
    跟誰學2018年TOP 1老師貢獻收入佔比12.21%,這個老師屬於第三方合作老師。第一條信息的解讀:名師不是跟誰學的員工,跟誰學其實充當的是名師經紀人的角色,這是財務上能盈利的直接原因。跟誰學官方對盈利的解釋是「我們每個環節都比別人做的好一點,整體的效率就高很多」——這簡直等於什麼都沒說。但我們對比在線教育上市公司的成本結構,就能發現,跟誰學盈利的原因不是獲客成本低,而是是主營成本低。
  • 連續15 次被做空後,跟誰學真的虧了 9 個億
    但最新財報數據卻表明,跟誰學的增長引擎正在失靈。11 月 20 日,跟誰學發布 2020 財年 Q3 財報,連續九個季度盈利的局面就此終結,在巨額虧損下,市場情緒遭到嚴重衝擊。在外界看來,跟誰學所有的問題都指向了一個詞——燒錢,果真如此嗎?
  • 接盤優勝開啟併購,虧損燒錢的跟誰學能否破中概股信任危機?
    即便它是第一家實現盈利的在線教育公司,在市場上有著其他同行還未取得的輝煌成績,但同時它也是目前國內第一家遭遇了做空機構連續狙擊的企業,更何況從第三季度財報來看,跟誰學也沒能逃過用虧損燒錢來卡位的命運。淨虧損擴大,燒錢不可避免對市場來說行業前景和業績數據是其衡量投資與否的準則。
  • 公司與行研|連續15次被做空後,跟誰學真的虧了9個億
    但最新財報數據卻表明,跟誰學的增長引擎正在失靈。11月20日,跟誰學發布2020財年Q3財報,連續九個季度盈利的局面就此終結。巨額虧損下,市場情緒遭到嚴重衝擊,當日跟誰學盤中最高大跌22%。在外界看來,跟誰學所有的問題都指向了一個詞——燒錢,果真如此嗎?
  • 跟誰學創業5年成功上市:或為中國K12在線教育公司美國上市第一股
    2019年6月6日,跟誰學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GSX」。其發行價為10.5美元,以發行價計算,跟誰學市值達27億美元。2019年毋庸置疑是跟誰學發展裡程碑,恰逢成立五周年,且成功上市,跟誰學或成赴美上市公司中增速最快且規模化盈利的公司,將以更雄厚的實力及影響力,迎接在線教育黃金期。
  • 華爾街之狼為何緊追不捨 揭秘跟誰學盈利之謎
    2019年6月6 日,跟誰學在美國上市。上市後公司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其旗下專注K12在線教育品牌高途課堂,被業界稱為在線教育的「一批黑馬」。這次回歸大眾視線,跟誰學還交出了盈利的成績單,成為首家實現規模盈利的在線K12上市公司。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同樣都是中概股,跟誰學怎麼就被多家做空機構盯上了呢?
  • 「不燒錢」的跟誰學加入暑期營銷大戰?
    與線下教育遭遇疫情的強烈衝擊不同,線上教育卻因為「停課不停學」迎來高速發展。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絕大多數機教育構仍處於虧損狀態,這就讓「唯一一家上市以來始終持續盈利的K12教培上市公司」跟誰學(NYSE:GSX)顯得格外亮眼。但該公司最近發布的三季報卻結束了這一局面。
  • 跟誰學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羅斌:在線教育,如何把握擴張和盈利的平衡...
    羅斌在演講中提到,教育行業是一個現金流非常健康的行業,只要能服務好學生和家長,就能實現很好的現金流。跟誰學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羅斌以下是羅斌的演講實錄,經36氪整理編輯:今天跟大家探討關於內卷式空轉。
  • 21世紀教育集團許敏:運營、市佔、盈利策略是在線教育必贏之戰
    「2020AI在線教育大會」,並發表「在線教育制勝的核心要素拆解」主旨演講,就在線教育的四個關鍵環節、在線教育的三大制勝策略、教育OMO策略及集團教育科技的戰略布局做了深度解讀和闡述。 同時,運營效率策略、市場佔有率策略、盈利策略是在線教育能否獲得市場認可的的三大必贏之戰。
  • 一年連續被做空15次,跟誰學真的底氣十足嗎?
    對於多數公司而言,遭遇做空可能是驚天動地的重大變故;但對於2020年被做空15次的跟誰學來說,可能已經感到麻木了。市值大起大落的一年2014年6月,從新東方出走的陳向東創立了跟誰學。這是一家神奇的公司,僅用短短6年的時間,不僅成為第一家僅完成A輪融資就上市的教育公司,也成為第一家實現盈利的在線教育公司,且是唯一一家保持連續9個季度盈利的企業。
  • 在線教育的狂熱與桎梏
    實際上,進入12月以來,包括好未來在內的在線教育機構紛紛披露了最新融資計劃,大有融資「競賽」的意味。   12月7日,以K12為主的在線教育機構跟誰學發布公告稱,幾家價值投資者已約定購買總計約8.7億美元(折合約56.8億元人民幣)的公司新發行股票。近日,跟誰學創始人兼CEO陳向東表示,該項定增融資已經全部到位。另有消息稱,在線教育品牌猿輔導獲得3億美元融資,投資方為雲鋒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