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般的香氣中,帶有巧克力的醇厚、回甘以及堅果般的甜感。
酸橙般的風味,伴隨綠色草本植物般的香氣,尾韻如巧克力般的順滑口感。
以上這些風味描述,均來自雲南咖啡……
2019年,來自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等9個國家的品質鑑定師,在對雲南六大咖啡產區的133支豆子完成杯測品評後,發布了比賽結果:最高85.725分,精品率95.49%。
獨特的草本風味、優良的品質,讓不少人對雲南咖啡讚譽有加。
◆2017年2月20日,外交部在藍廳舉行雲南全球推介活動,外交部部長王毅在發言中盛讚雲南咖啡。
◆2020年12月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社交平臺為雲南咖啡打call!
華春瑩打call的這杯雲南咖啡
講出了怎樣的「中國好故事」
一百年前,法國傳教士第一次把咖啡種子帶到雲南,從此咖啡在茶葉之鄉落地生根。今天,優質的雲南咖啡豆在政府的幫助下克服種種困難,遠赴重洋,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也帶領著雲南咖農們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近日,一條短片在海內外社交媒體刷屏。短短3分34秒,生動地展現了中西方因小小的咖啡豆而產生的文化與經濟交融,更讓海外觀眾對中國的扶貧理念產生共鳴。
12月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轉發了這條動人的短片:「很高興能夠分享這條精心製作的視頻,介紹了雲南精品咖啡豆給世界。小小的咖啡豆環遊世界,提升了當地人的收入,也將中國和世界各地緊密相連。」
華春瑩在海外社交平臺轉發評論後,《一杯咖啡裡的脫貧故事》又相繼得到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中國駐美大使館官方帳號、中國駐南非大使陳曉東的轉發。
中國駐美大使館官方帳號寫道:「一杯來自雲南的醇香咖啡生動地講述了中國精準脫貧的故事。」
中國駐南非大使陳曉東說:「在中國種植茶葉的核心地帶,咖啡也正在迅速發展成為人們新的口味偏好,咖啡的發展提升了雲南普洱地區咖農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
中國駐伊朗大使常華、中國駐巴基斯坦喀拉蚩總領事李碧建等多名外交官也一一化身「代言人」。
國內外網友更是好評不斷
「小小咖啡豆、大大有作為!」「看感動了,中國咖啡走向世界」……國內網友的語氣中透著自豪。有網友評價,這是其「迄今為止看到的最具詩意且最接地氣的中國故事」,為視頻「點一百個贊」。「扶貧就應該這樣幹,故事就應該這樣講」。
《一杯咖啡裡的脫貧故事》也成功打動了海外網友的心,增進了他們對中國脫貧攻堅事業的認可程度。不少外國網友對雲南咖啡表現出了濃厚興趣,有網友動情地寫道:很高興看到喜愛的雲南咖啡被用來扶貧。
在不少外國網友看來,《一杯咖啡裡的脫貧故事》講活了中國故事,讓中國經驗能被更多國家看見、學習:
「這是個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動人故事,為中國政府的遠見和努力點讚,也感謝你們與世界分享中國的精彩」;
「這是一個甜蜜又溫馨的小故事,中國故事就應該像這樣對世界講,期待看到更多中國文化方面的故事」;
「這是中國國家形象柔性塑造的典型,作為外國人我很願意看到這樣的視頻」;
「中國智慧為世界減貧提供了很好的方案,我們國家應該學習中國的經驗,早日讓自己的人民擺脫貧困」……
一杯醇香的雲南咖啡
講述了中國精準脫貧的生動故事
打造了世界減貧事業的範例樣本
咖啡作為雲南省著力發展的八大重點產業之「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中的優勢產業之一,其出口創匯僅次於蔬菜、菸草,居出口創匯農產品的第三位。那雲南咖啡的發祥地在哪裡?發展如何?一接下來,讓我們衝上一杯獨特果香、醇厚口感的雲南小粒咖啡,一起聊聊雲南咖啡故事……
一百年前,法國人田德第一次把咖啡種子帶到雲南朱苦拉,從此咖啡在茶葉之鄉落地生根。
1952年,科技人員將鮮果帶回保山試種,保山成為產業化種植最早的地區。
1978年,農墾系統摸索種植咖啡。
1988年,雀巢公司將目光從巴西轉移到普洱,此後二十年雲南咖啡穩定發展。
2010年,雲南出臺《雲南省咖啡產業發展規劃(2010~2020年)》,提出將雲南「建設成為世界優質咖啡豆原料基地、全國最大的精加工生產基地和貿易中心」的總體目標。
2012年,星巴克在雲南普洱建成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
2016年12月29日——雲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揭牌暨籤約儀式在普洱舉行,翻開了雲南咖啡邁向精品、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2017年2月20日,外交部在藍廳舉行雲南全球推介活動,外交部部長王毅在發言中盛讚雲南咖啡。「這個咖啡不是誇張,是我走遍全球,喝過全球各個國家咖啡當中最好的。」
2018年8月,《紐約時報》的美食專欄對雲南咖啡進行專欄報導,美食作家盛讚雲南咖啡「帶有飽滿的醇度,和令人愉悅的黑巧克力口味」,雲南咖啡再次引起了世界極大的關注。
2020年12月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社交平臺為雲南咖啡打call!
火塘、三角架、漆黑的茶壺
小方桌上一大盆磨好的咖啡粉
咖啡特有的香味從茶壺嘴裡噴湧出來
瀰漫在小小的灶房裡
煙煙嫋嫋,經久不散
這是朱苦拉村的清晨
雲南咖啡的故事從這裡開始
清晨的賓川縣平川鎮朱苦拉村,靜靜地包圍在1134棵中國最古老的咖啡樹叢間。村邊穿過金沙江的支流漁泡江,在山下奔騰不息。
1904年,法國人田德能來到這裡,將他從越南帶來的咖啡種子種在了朱苦拉。慢慢地,一顆咖啡豆成長為咖啡樹,咖啡樹又衍生成一大片咖啡林,密密匝匝地將整個村子包圍起來。
朱苦拉現存古咖啡林13畝1134株,其中100年以上的古咖啡樹有24株,其餘樹齡均在60年以上。經查證,這裡的咖啡樹為我國現存波邦(旁)蒂(鐵)皮卡咖啡樹齡最高的咖啡樹,該品種在我國十分稀少,加之品質十分優異,堪稱中國咖啡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歷史文物保護價值和科研價值。
雲南的西部和南部地處北緯15°至北回歸線之間,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2000米,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豐富、晝夜溫差大,這些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了雲南小粒種咖啡「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味」的獨特品質而聞名於世。
當你慢慢咽下加工後雲南小粒咖啡,帶著香氣沿著喉嚨暖入心田,濃鬱的汁水柔滑地拂過味蕾,不留下一絲苦澀,只在唇齒間留下淡淡的果酸滋味,這是雲南小粒咖啡的味道。
2017年2月20日,外交部在藍廳舉行雲南全球推介活動,外交部部長王毅在發言中盛讚雲南:我喝了雲南的咖啡,中國95%的咖啡是來自雲南,不僅僅是中國,雲南的咖啡原料還大量出口到國外,給雀巢公司、星巴克使用,我剛剛喝的咖啡品牌叫後谷,這個咖啡我不是誇張,是我走遍全球,喝過全球各個國家咖啡當中最好的。
2016年,雲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揭牌成立,包括一個咖啡交易總部、三個咖啡集貨中心、一個咖啡交割倉。運用「產業+網際網路」思維,採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廣大咖啡企業提供集信息、展示、交易、結算、倉儲、物流、金融等為一體的「一站式」配套服務。
經過4年發展運營發展,目前已成為連接咖農、承接市場、銜接消費、對接國際的發展新路徑的重要渠道。「2019年雲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共實現交易5.02萬噸,交易額7.1億元。」雲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市場部經理劉海峰說。
咖啡豆除了能做成咖啡還能做什麼?
在賓川朱苦拉村,這裡的咖啡樹雖已百年高齡,仍能正常生長並年年開花結果。據了解,賓川縣將對朱苦拉村進行規劃打造,營造青山綠水環境,培植農家樂,加快咖農由單一生產型向生態旅遊、探險、探秘、提供文化產品等多功能轉化,把朱苦拉村建設成為集科考、觀光、探險為一體的旅遊特色村。
在普洱,位於思茅區振興大道上的北歸咖啡通過這些年的發展給出了答案。作為當地市級龍頭企業,北歸咖啡通過延伸產業鏈,在咖啡廢料中尋求經濟效益,用咖啡果皮釀造果醋、果酒;把咖啡果膠用作天然化妝品原料;把咖啡豆殼用於加工包裝板……打破了咖啡產業附加值低的局面。
在保山,隆陽區潞江鎮新寨村是「中國咖啡第一村」。近年來,該村黨總支堅持黨建引領,按照「不變的是產業,改變的是理念」的思路,推動咖啡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咖啡產業與民俗旅遊的融合發展,有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此外,新寨村一改過去紅豆綠豆「不分優劣」一起烘的粗放生產理念,優質咖啡生豆價格從每公斤15元提高到60元,讓農戶收入翻了4倍多,每年增加群眾收入600餘萬元。
目前,新寨村入駐咖啡企業10餘家,建成咖啡體驗館3座,帶動發展民宿農家樂8戶,已逐步發展成為集咖啡觀光、手工體驗、農家休閒於一體的旅遊目的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國咖啡第一村」。
根據云南省農科院相關數據,目前國內98%的咖啡產自雲南,主要分布在普洱、保山、德宏、臨滄和西雙版納等產區。2019年,雲南省咖啡種植面積達158.92萬畝,產量14.62萬噸。
據昆明海關統計,2019年,雲南全省咖啡原料豆及深加工產品遠銷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55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咖啡豆及相關製品5.61萬噸。
即便如此,雲南咖啡在全球咖啡總產量中的佔比也僅為1.5%左右,對於國際咖啡期貨價格影響有限。要想更多人知道雲南產好豆子,在整體產量變化較小的情況下,走提升品質、打造品牌的精品化之路勢在必行。
據雀巢咖啡中心總經理王海介紹,從雲南採購的咖啡豆,目前在全球市場處於中上等水平。要想與其他國際競品同臺競爭,質量或者產量必須滿足其一。要麼質量特別好,好過別的國家的豆子很多。要麼產量特別大,但相較之下,雲南地區的產量和巴西、越南等主產區相比偏小。
要想形成雲南咖啡自身的產業競爭力,僅靠1.5%的佔比怎麼影響世界?只有通過品質解決這個問題。
努力打造「一站式」交易平臺
通過在雲南咖啡原產地打造「以咖啡交易為核心,以金融服務為支撐,以產業上下遊為重點,實現咖啡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目標」的全產業鏈服務平臺,雲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正努力打造面向內地、港澳臺地區、亞洲及歐美消費市場的主要交易平臺和構建全球咖啡產區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渠道。
積極培育優質品種
今年年初,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木本資源發掘與農林複合系統構建團隊許建初研究組在對雲南咖啡種植地區咖啡農林複合種植模式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優選了3種咖啡複合種植模式,這一研究成果為優質咖啡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與科技支撐。
企業方面,以愛伲咖啡為例,愛伲咖啡在位於普洱市思茅區的種植基地打造了咖啡良種基因庫,其中試種著包括瑰夏在內的34個來自世界各咖啡產地的當家品種。2019年,經過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的齊頭並進,愛伲咖啡一年的銷售額達九千多萬元。
那麼,未來雲南咖啡怎麼走?產業該如何發展?聽聽他們怎麼說。
原雲南咖啡廠廠長董志華董志華認為,可以從改變單一品種局面、更加注重咖啡豆質量等方面入手。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要逐步實現咖啡種植的多品種。「全球平均畝產大概在五六十公斤左右,而雲南有的地方可以達到兩三百公斤,過度追求單產只會導致對品質的忽視。」
另外,要努力建設生態化咖啡園,大面積單一物種的咖啡園,往往面臨更大的病蟲害風險。相信隨著國內市場的逐漸拓展,加上大力宣傳和咖農、咖企的努力,未來雲南咖啡會有更大名氣。
雲南農墾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智勇認為,應從基地、初加工、收儲、銷售等環節著力。
建設示範基地。扶持龍頭企業加大基地建設力度,打造規模、規範的「雙規」種植示範基地,以點帶面,整體提高雲南咖啡種植水平。
針對初加工環節的規模小、散、弱,加工質量參差不齊的現象,扶持龍頭企業對初加工廠進行整合,並制定相關政策,逐步實現初加工的集中化、規模化和規範化,以保障質量。
制定雲南咖啡標準,以穩定咖啡質量,增強買家信心,樹立良好的雲南咖啡品牌形象;實行標準化銷售質量管制,杜絕非標咖啡流入國內國際市場,進一步提升雲南咖啡的整體質量水平,形成以質量求生存,消除惡性價格競爭。
加快推出國內咖啡期貨。目前,中國咖啡行業從業者缺乏期貨套保工具,無法有效對衝價格風險,保障持續盈利,尤其是產業鏈前端從業者,虧損現象普遍,發展後勁嚴重不足。應儘快推出國內咖啡期貨,為實體經濟保駕護航。
一百多年前種下的這粒咖啡種子,如今已經成為中國農產品接軌國際的主要品種之一。
雲南咖啡走向世界的新徵程,也是山區咖農脫貧致富、開闊視野、在國際市場中磨礪成長的進程。
為雲南咖啡打call!!!
福利來啦
在下方留言區
說出你與雲南咖啡的故事
留言點讚數前五十名的粉絲
我們將送出
由雲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贊助
精品咖啡豆一包
重點是:包郵!包郵!包郵!
點讚統計截止時間為12月9日12:00
聚焦雲南咖啡
後續還有更多福利活動
雲南日報微信號綜合自:新華社、經濟參考報、雲南發布、觀察者網、春城晚報、文旅頭條
責編:李喜翠 美編:李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