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格格和公主是怎樣區分的?稱呼不一樣,地位卻大不相同

2020-12-12 李好說歷史

格格與公主,在影視劇中最常見到,大家最直觀的認知就是都為清朝皇帝的女兒。其實關於這個說法可以說正確的也可以說是錯誤的。正確的是公主確實屬於皇帝的女兒,但是格格卻不一定。關於兩者的關係,格格未必是公主,是公主就一定有格格身份,為何會存在這類差別呢?原因在於,格格是清朝也就是滿族貴族人家對女子的稱呼。翻譯成漢語即為小姐的意思。其實在滿族中,對於女子的稱呼最初都是格格,包括皇帝的女兒也包含其中。

之後滿族統治了國民,為了能拉攏漢人,同時也為了學習漢族的制度,清朝就設立了公主,但是通常在一般場合中,仍舊以格格進行稱呼。

除了皇帝的女兒被稱之為格格外,格格的稱呼也能被用在王公貴族和親王的一些側房生的女兒上。蒙古格格其實就是蒙古王生的女兒,清朝為了和諧,因此在對待蒙古的政策上是實行和親政策,而蒙古王公貴族也因此而誕生了。而漢人格格有所不同,它只存在在清朝初期,因為只有清朝初期的時候才設立了漢人藩王,之後因為政治因素,沒有了藩王一說,因此也就沒有了漢人格格的存在。

而公主的叫法,清朝之前的朝代中就已經在使用,眾所周知,公主是皇帝的女兒。不過,也不是所有的女兒都是皇帝的親生女兒,也可能存在一些因為某種原因而被封為公主。比如在漢朝就有和親的政策,皇帝不想自己的女兒遠去和親,但是對方又要求是公主和親,因此就會認相貌理想的未婚女子作為公主,代替真公主進行遠嫁。

而公主,在以上的稱呼中,細心點就可以發現,公主類別有和碩公主也有固倫公主。其實在公主的類別中,固倫公主的級別應該算是比較高的。固倫在滿語中的意思是天下,因此在帝王制度中,只有皇后生產的女兒才能有資格被叫做固倫公主,而和碩在滿語中的意思就與固倫截然相反,暗指區域的意思,通常妃嬪所生的女兒或者皇后認養的女兒才會被叫做和碩公主。可見,是不是被稱作工作要看是不是皇帝生的,是被成為和碩公主還是固倫公主得取決於被誰生產,是中宮皇后還是妃嬪。可見古時候的拼爹拼娘才是真材實料的。稱呼都受到直接的影響。

而清朝末期,慈禧太后為了獲得政治後盾,封恭親王的女兒為固倫公主,可見慈禧對恭親王的重視程度,給予其女兒公主最高檔次的稱呼,雖說清朝末期的公主也不是那麼好當的。但是作為固倫公主,地位還是在那擺著的。從中可以看出,公主也會被拿來作為政治交易品。

從這些內容的分析上可以看出,格格與公主雖說是稱呼,但是也是跟身份相關的,而其中關於身份的部分又是可以隨著政治等因素進行改變的。

相關焦點

  • 清朝時期,「格格」和「公主」有何區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在清朝影視劇中,常常會發現其中有格格這個稱謂。像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某電視劇中,小燕子是還珠格格,紫薇是明珠格格,此外,還有一個晴格格,像還珠格格和明珠格格都是皇帝所生之女,被稱為格格,也是常理中事。但晴格格只不過是愉親王所生之女。
  • 公主都是格格,格格不都是公主?皇族的女兒到底怎麼稱呼?
    相信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是格格,這一定是受到部分清宮劇的影響,那我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不說小說和電視劇,歷史上皇族的女性,到底怎麼稱呼,就比如這個公主和格格,到底有什麼分別。可見「公主」不是與生俱來的地位,而是封號,是需要冊封的,如果是沒出嫁就早早夭折的皇帝之女,那也沒有公主封號。那麼格格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我想很多人對于格格的印象來自於清宮劇,比如瓊瑤的作品《還珠格格》,也真是瓊瑤誤導了大家。
  • 古代的公主和格格差異有多大?地位和權力為何天差地別?
    公主與格格有區別嗎?有!這是肯定的,而且非常明顯。格格這個稱呼的出自於清朝,存在的時間非常的短,而公主的稱呼出現於周朝,歷史是比較久遠的。兩者雖然看似都一樣,但是其內涵卻完全不同,古代公主的地位遠高于格格,其差異也是天差地別。
  • 清朝的「公主」和「格格」,身份差別到底多大?別被古裝劇誤導了
    其實「公主」和「格格」在清朝的確不一樣。 比如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當汗王之前也是貝勒,他的大女兒就是東果格格。但皇太極接任汗王后不滿足於當王,要當皇帝,於是他建立了清朝,新王朝自然要完善一些前朝後宮制度,其中就包括這爵位封號。過去混著叫「格格」,類似漢語叫「小姐」,尊卑不明肯定不行,要保證皇帝權威,皇帝的女兒怎麼能和一般王室宗親的女兒一樣?
  • 清朝有眾多公主,為什麼還有格格的存在?格格的真正含義讓人驚訝
    很多喜歡看清宮劇的朋友都知道,清朝有許多格格,各種格格看的人眼花繚亂。格格原為滿語的譯音,翻譯成漢語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即婦人之爵名。格格,是滿族和清朝對女性的一種稱謂。作為正式稱號使用時,在後金時期,國君和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漢人習慣,重新規定了封號。作為非正式稱號時,被用於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另外,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
  • 看清宮劇,別再把格格和公主混為一談了!原來有很大的差別的!
    其實在清朝入關前室沒有「格格」這一稱呼的,清朝入關後,格格稱呼逐漸多起來,但其實還是有嚴格分別的首先:公主和格格稱呼的歷史起源不同公主,是中國古代對皇女、王女、宗女的稱號,簡稱為主公。公主一詞最早起源於西周,《公羊傳》記載『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意思就是周天子嫁女兒是有爵位為公的諸侯主持婚禮,簡稱公主,再後來皇帝的女兒都被稱為公主,成為一種尊貴身份地位的象徵,一直延續到清朝。而格格是滿清特有的稱呼,是王爺女兒的統稱,相當於現代有錢人家小姐,女士的尊稱,起初滿洲的貴族人家的女兒都可以叫做格格。
  • 清國皇帝的女兒到底是公主還是格格,公主與格格有什麼區別
    九七的一部《還珠格格》第一次讓清代宮廷的生活,禮節還有種種規矩走進當代的大眾視野。我們也從影視劇中知道在清代皇帝的女兒稱為格格,可是在後來的影視劇如《甄嬛傳》皇帝和曹貴人的女兒就稱為公主。那麼在真實的清代,皇帝的兒女到底是稱為公主還是格格呢?
  • 古代稱呼中,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和格格等有什麼區別?
    這是因為皇宮的構造十分複雜,不像平常人家一個小四合院就行了,皇宮的構造複雜當然也是因為皇宮中的人員多,皇帝、皇后、皇帝的嬪妃們、皇子公主等等,人員很多,除了構造複雜之外,皇宮中人員的稱呼也是十分複雜的,就拿公主來說。
  • 古代的格格和公主有何區別,到底誰的官更大一些呢?
    正如我們所看的還珠格格一樣,裡面把皇帝的女兒稱之為了格格,正是因為這樣的無良電視劇造成了我們的錯覺,以為清朝的公主就叫格格,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 在滿清入關之前,他們的國號還稱之為金,但為了跟與宋相對的金朝區分開來,所以後世的史家將其稱之為了後金,在後清時期清人的主宰者大汗的女兒和其他的皇親貴胄的女兒一樣被稱之為格格,當時還沒有格格與公主的區分。
  • 公主、帝姬、格格、皇女,皇帝的女兒的這些稱呼有什麼不同?
    「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公侯伯子男,最尊貴的自然是公,那某公來主持婚禮,理所應當就稱王姬為公主了。 至於為什麼請公不請王來主持,因為一開始周天子是王,而其他的諸侯不敢擅自稱王。到戰國時期七雄爭霸,諸侯都稱王了,但公主的稱號也已定型。
  • 「格格」的稱呼已深入人心,但實際品級不是很高
    受影視劇的影響,很多人認為格格就是皇帝的女兒,認為尊貴的很,現代有些人給自己女兒起名也可能佔一個「格」字,被人叫作格格時,估計內心也是快意滿滿吧!但實際上格格的品級在清朝貴族女兒中為倒數,這又從哪說起呢?
  • 還珠格格中真正的紫薇,在清朝歷史中為什麼被稱為佛手公主
    還珠格格中講的就是,乾隆有一個流落到民間的女兒,夏紫薇進入宮中尋找自己的父親,與自己的夥伴小燕子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雖然說歷史上沒有這麼個人,但是,歷史上他還是有原型的,在歷史上他就是被稱為佛手公主的碩和嘉公主。
  • 清朝格格出嫁後,為何很少生孩子?有一原因真的羞於出口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是清朝真正的一把手,始終處在權力的核心區域。論知名度,慈禧絕對是一流。但是慈禧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說起清朝的女人,清朝末期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自然是慈禧。大家對清朝後宮的皇后和妃子比較熟悉,可是對清朝的格格們並不是那麼了解,畢竟格格們的數量還是很多的,她們的境遇也不是那麼快樂,下面聽我慢慢道來。
  • 清朝公主地位尊貴,但大多不幸福|公主的家庭地位隨朝代升降
    公主作為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也得出嫁。在男尊女卑的社會,這時候不講"夫為妻剛",要論君臣之道。因為公主是君,駙馬就只有乖乖做小男人的份。到了夫家,自然要面對與公、婆的關係,古稱"舅姑之禮"。兩相見面,是公主給公、婆行禮,還是公、婆給公主行禮,這個平民百姓沒有的問題,在駙馬家裡卻是個大問題。
  • 清朝的格格,為什麼大多數都不能生育?原因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還珠格格》可能大家都看過吧,那可是伴隨著我們成長的一部電視劇。我們都知道這裡的格格就是紫薇和小燕子了,在這部電視劇中皇上的女兒叫格格。可以另也是很火的一部電視劇《甄嬛傳》中卻叫皇帝的女兒為公主。其實在清朝的皇太極之後皇帝的女兒都仿明制叫公主了,可能瓊瑤老師聽著《還珠公主》不好聽吧!
  • 清朝皇帝的女兒,並非格格,竟被電視劇騙了這麼多年
    裡面有還珠格格,明珠格格。然而,清朝皇帝的女兒,並不稱為格格。首先,「格格」是滿語的譯音,譯成漢語的意思是小姐、姐姐。清朝富貴人家女兒的稱謂,也就是婦人的爵名。清朝前身的後金初年,皇帝、貝勒的女兒(有時也包括未出嫁的女兒)均稱「格格」,但是沒有明確的規定。
  • 歷史上清朝格格為什麼在結婚之後都不能生育
    歷史上清朝格格為什麼在結婚之後都不能生育本文由寧寧說文化獨家發布,歡迎關注。因為在自己出生的時候,就是這個國家地位最為崇高的女子,後期的婚配按理來說也應該十分幸福而已。而且還有一個非常尷尬的事情,那就是就算當時的公主和駙馬結婚了之後,但是公主府住的只有公主自己一個人,而平時如果想要見自己的妻子一面的話,也是要等著公主的召喚,如果公主不讓你來的話,你連和公主同床共枕都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這樣也是為了保護皇家的尊嚴以及公主的地位。
  • 真實的清朝公主到底長什麼樣 犯花痴的都醒醒吧
    對清朝公主樣貌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趣歷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時下清宮劇異常火爆,這部才剛開播,那部就又上映,大家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整個電視屏幕幾乎都被清宮劇給霸佔了,也惹得無數人入戲太深,看著劇裡的人物王子格格直犯花痴。
  • 為什麼皇帝的閨女叫公主?
    皇帝家的閨女出嫁,自己身份原因不能擔任主婚,公主皇帝閨女你找身份不夠的人當主婚也不行,所以皇帝閨女出嫁都是由三宮來主婚,所以秦漢之後給皇帝的閨女起公主,由此得來公主這麼一個稱呼。另外我還要說現在影視劇動不動的就說這個皇室宗親家的閨女或者說是諸侯的閨女叫郡主,其實這個不能一概而論,皇帝的閨女出嫁時用三宮主婚,因為皇帝身份太高不能親自主婚。
  •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什麼意思,他們到底是怎樣一群人,地位如何?
    本文主要是討論清朝的包衣奴才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有著怎樣的地位,又履行著怎樣的職責。「包衣奴才"即是"家生奴才" ,"家生奴才"是滿語"包衣阿哈"的譯稱。將「阿哈」譯為漢文就是"家奴"、或"奴才",因此就出現了「包衣奴才」這個專屬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