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公主地位尊貴,但大多不幸福|公主的家庭地位隨朝代升降

2020-12-19 春秋硯

公主作為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也得出嫁。在男尊女卑的社會,這時候不講"夫為妻剛",要論君臣之道。因為公主是君,駙馬就只有乖乖做小男人的份。

到了夫家,自然要面對與公、婆的關係,古稱"舅姑之禮"。兩相見面,是公主給公、婆行禮,還是公、婆給公主行禮,這個平民百姓沒有的問題,在駙馬家裡卻是個大問題。

清代之前,這件事經常搖擺。強調皇權尊嚴一個樣,重視人倫教化時則是另一個樣。

唐朝就很混亂,大體上公主下嫁,王妃送婚,駙馬的父母要"降禮答拜"。

"舊例,皇姬下嫁,舅姑反拜而婦不答。"《舊唐書》

可見唐朝的公主大過公公婆婆,舅姑大抵是要向公主行禮的。到唐宣宗時,規定公主出降時行見舅姑之禮。

北宋初期,公主的地位極大提升,尚主後"駙馬升行",將駙馬在家族中的輩分提高一級,父子變成兄弟,這樣公主就避免了婆媳義務

"柴宗慶,字天佑,大名人,祖禹錫,鎮寧軍節度使。父宗亮,太子中舍。宗慶尚太宗女魯國長公主,升其行為禹錫子。"《宋史》

這一制度在宋神宗時,又被廢止:以後公主都要行"舅姑之禮"。

從唐、宋時期,公主與公婆地位的交互升降可知,建國之初,大抵以皇權為重;國勢平穩後,則更強調人倫婦道。

明朝,對公主與公婆的關係進行了規範,更強調長幼秩序,同時也不忽視公主的地位。出降駙馬後:

"明日,見舅姑。舅姑坐於東,西向。公主立於西,東向,行四拜禮。舅姑答二拜。"《明史》

清朝,中央集權到了空前的程度,公主的地位也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峰。公婆、駙馬見到公主要下跪,公主有賞賜,還要磕頭。

"額駙及其父母見公主俱屈膝叩安,有齎賜必叩首"。《清史稿·禮志》

可見,清朝公主的地位是歷代中最高的。直到道光年間,額駙及其公公、婆婆的地位才有所提高:

"仁宗以為非禮所宜,稍更儀注,額駙見公主植立申敬,公主立答之,舅、姑見公主正立致敬,公主亦如之。"《清實錄》

禮節體現了家庭地位,但並不能提升生活的幸福感。清朝公主看著光鮮的特權,其實受到很大制約,以致與額附相見都要申請。

公主出嫁,單賜府邸。額駙入住府中,卻是居住在外舍,非招不得入內。也就是說,駙馬要見妻子,需公主宣召。但公主也不能自主宣召,她得向從小服侍(也是變相管教)的保姆申請,必須要得到她的同意才行。保姆的這個權力,成為其索賄的工具,公主如果靦腆、弱勢一點,見額附就難了!網上廣為流傳的一個故事:

道光帝的大女兒與符珍成親,一年了卻沒見過額附,因為每次試圖宣召都為保姆拒絕,甚至指責她不知羞恥。

一次回宮,見到父皇,故意詢問: "女兒嫁的是誰呀?"

道光帝疑惑地回道:"你不是嫁給符珍了嗎?"

公主輕輕地嘆息:"不知道符珍長什麼樣兒?女兒出嫁一年,還沒見過呢!"

道光帝問明原委,非常震驚: "為什麼不自己做主,你們夫妻的事兒保姆管不著"。

公主等的就是這句話,殺回府去,把保姆罵了個狗血噴頭。從此與駙馬過了上幸福的生活,孩子就生了八個。

首先聲明:這是個假故事。嫁給一等雄勇公符珍的是鹹豐的獨女,第一年結婚,第二年病故,不可能生8個孩子。

故事雖假,但公主們的身不由己卻是真的。頂著尊貴的光環,她們生活的大多很不幸。順治以後的31位公主中,大部分沒有後代,30歲前死亡的佔了一半。

所謂"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本意也許應是:沒有人會為出嫁的公主費心考慮,她們自求多福吧。

相關焦點

  • 唐朝公主的地位比其它朝代公主的地位要高嗎?
    在封建統治社會下女子都是學習這些的,而公主作為皇家女子中的貴族女更是不可少的。但是在唐朝,很多女性在家裡面都是要讀書學習的,不過,數字號明白很多道理,尤其是唐朝更是出了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唐朝的女性受教育程度高,甚至於在政治方面都有女性的一席之地,太平公主、上官婉兒、韋後、安樂公主,這些都是手握重權的女人們,自然可以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 清朝的格格和公主是怎樣區分的?稱呼不一樣,地位卻大不相同
    格格與公主,在影視劇中最常見到,大家最直觀的認知就是都為清朝皇帝的女兒。其實關於這個說法可以說正確的也可以說是錯誤的。正確的是公主確實屬於皇帝的女兒,但是格格卻不一定。關於兩者的關係,格格未必是公主,是公主就一定有格格身份,為何會存在這類差別呢?原因在於,格格是清朝也就是滿族貴族人家對女子的稱呼。翻譯成漢語即為小姐的意思。其實在滿族中,對於女子的稱呼最初都是格格,包括皇帝的女兒也包含其中。
  • 《清平樂》徽柔婚後遭受家暴|駙馬升行,隨君權搖擺的公主地位
    仁宗以為,這樣的親上加親,既能保證公主的幸福,又能報答母親的生育之恩。我們在《清平樂》中可以看到,公主不喜歡李瑋,但拗不過父母之命,出嫁後與駙馬沒有共同語言,又有個搬弄是非的婆婆,其不幸婚姻在家庭中的演繹,古今並無太大差別,只是,被施加於身的那些、可置人於死地的虐待卻不曾廣為人知。
  • 古代公主封號不同,代表著地位不同,什麼封號地位最高?
    女子也將子嗣作為自己證明地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正是因此才有了重男輕女的觀念。並且到了如今,已經是21世紀,有些老觀念依然沒有被摒棄掉。在中國的某些地區,女子懷孕時會去驗性別,只要是女孩就打掉。所以該地區的難人很難娶媳婦。
  • 已經娶了身份尊貴的公主,古代的駙馬爺是否還能納妾?
    比如清朝,在公主出嫁之前,皇家會選擇一位身家清白的宮女先送到額駙家,跟額駙提前「實習」一下、滾滾床單什麼的,看看額駙的各項生理機能是否「達標」。順帶著,也讓額駙多練習練習,以免跟公主圓房時手忙腳亂……這就是清朝著名的「試婚格格」。這些女子已經很駙馬爺「實習」過了,在那個大時代背景下再嫁他人顯然是不合適的。
  • 日本公主地位尊貴,為何會被同學任意欺凌,最後都不敢去上學?
    《春秋公羊傳》:「天子嫁女於諸侯,至尊不自主婚,必使同姓者主之,謂之公主。」在古代,公主乃是皇帝的女兒,身份尊貴,地位崇高,舉國上下沒有幾個人敢對公主如何。到了現代,人人生而平等,沒有尊卑可言,曾經不可一世的公主也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然而,日本的菊花王朝卻歷經2680年不倒,作為天皇的女兒,日本公主至今仍享受著古時的待遇。
  • 小時候的零食沙琪瑪,與努爾哈赤有關,在清朝地位尊貴
    小時候的零食沙琪瑪,與努爾哈赤有關,在清朝地位尊貴其實這種沙琪瑪,在以前的時候,則更多的被叫做薩其馬。它早在清朝時期便已存在,而且在清朝的時候,更是處於很重要的地位。主要原因則是在於這個薩其馬在當時是屬於祭品的存在。
  • 妻子的地位,決定了一個家庭的幸福
    因為愛他,所以承認並尊重妻子在家庭的地位。捨不得她受委屈。把女人當公主寵,這個家必然是溫馨的。相反如果你把女人當保姆使喚,那麼這個家庭以怨氣積多了,氣氛也壓抑,還有什麼幸福可言。一個對妻子好的男人,會理解妻子的付出。懂自己女人的不易才是愛她最好的方式。所以男人賺錢支撐一個家不容易。一個女人經營一個家更不容易。
  • 古代的公主和格格差異有多大?地位和權力為何天差地別?
    公主與格格有區別嗎?有!這是肯定的,而且非常明顯。格格這個稱呼的出自於清朝,存在的時間非常的短,而公主的稱呼出現於周朝,歷史是比較久遠的。兩者雖然看似都一樣,但是其內涵卻完全不同,古代公主的地位遠高于格格,其差異也是天差地別。
  • 公主嫁到蒙古為何都難以生育?只因蒙古有一習俗,讓人很難接受
    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的時候,處於男尊女卑的大環境下,女人被看成是男人的附屬品,地位是比較低下的,但是這卻只存在於平民百姓中,出生於皇家的公主,地位是非常的尊貴的,畢竟是皇帝的女兒。作為皇帝的女兒,從小就錦衣玉食,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從小無憂無慮,衣食無憂。
  • 為什麼古代公主大多不能生育?專家驗屍後,一切真相大白
    但是也有人會說,帝王家的孩子整天爭權奪位的,一不小心就沒有命了,也非常的危險,所以相比較帝王家的皇子,公主就幸福很多。公主不用卷進那些奪位之爭中,從小錦衣玉食,長大了以後就嫁出宮去,所以古代的公主大多數生活還是挺幸福的。但是實際上,公主雖然是女兒身,不用背負江山的使命,但是身為皇室成員,不管是皇子還是公主,都有自己的使命。你享受了皇帝子女的榮譽,自然而然也要為皇帝的江山社稷出一份力。
  • 真實的清朝公主到底長什麼樣 犯花痴的都醒醒吧
    對清朝公主樣貌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趣歷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時下清宮劇異常火爆,這部才剛開播,那部就又上映,大家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整個電視屏幕幾乎都被清宮劇給霸佔了,也惹得無數人入戲太深,看著劇裡的人物王子格格直犯花痴。
  • 清朝的「公主」和「格格」,身份差別到底多大?別被古裝劇誤導了
    看多了,大家心裡肯定會對清朝的歷史有個大概了解,甚至能把清朝十二帝的名號挨個背出來,但與此同時,必然也有很多地方被電視劇給忽悠了,誤解至今,比如《還珠》裡,乾隆的女兒居然全被稱「格格」,這就不符合歷史了。 再看《甄嬛傳》,裡面雍正帝的女兒又不稱「格格」,而是稱「公主」,看多了把觀眾都給攪迷糊了,這兩者到底有啥區別?是不同身份嗎?
  • 古代駙馬身份高貴,千金公主的丈夫,敢不敢納妾?
    清朝時期,朝中重臣和珅之子豐紳殷德,這傢伙做了乾隆最小女兒固倫公主的駙馬,之後還納了一房妾侍。後來乾隆駕崩,豐紳殷德因為國喪期間與侍妾行房,還因此生了個女兒,被削去了散秩大臣職務和伯爵爵位。 由此可見,古代的駙馬確實是可以納妾的。
  • 為何古代公主大多都沒有子嗣,千年後屍骸出土,專家終於揭開真相
    古代公主的身份地位是非常尊貴的,畢竟公主是皇帝的女兒。即便古代女子身份地位低,但是投身於達官貴族家庭,哪怕女子的婚姻不能由自己做主,但一輩子至少吃喝無憂了。對於吃不飽穿不暖的家庭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不錯的命運了呢?然而,對於公主來說,卻全然不是如此。
  • 葉羅麗:一句話表明,靈公主生靈之母的地位,更勝於時間公主
    在《精靈夢葉羅麗》動漫當中靈公主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她在仙境當中擔任著生靈之母的作用,其地位本應該是尊貴的,畢竟生命是時間最寶貴的東西。而生靈之母可是掌管著世間所有的生靈,可以說任何生物的新生和逝去都與靈公主產生聯繫,所以在仙境當中基本上沒人敢傷害靈公主。
  • 清朝最美麗的公主,一生經歷三位皇帝,為清朝做出卓越貢獻
    只不過當時的清朝在國力上並不強大,同時剛剛入關的清軍並不順利。清軍能夠順利入關,與明朝的吳三桂有很大關係,正是因為吳三桂的倒戈,才讓清軍打敗了李自成。話說回來,皇太極的目光長遠,當時皇太極就籠絡人心,有很多明朝的漢人大臣追隨皇太極,之後清朝入關之後,更是出現了數不勝數的漢人大臣。
  • 清朝十公主:乾隆的愛女,嘉慶的寶貝,道光的好姑姑
    清朝時期,在偌大的紫禁城中,有一位公主被稱為「波羅公主」。這位公主是乾隆的掌上明珠,平日裡最為乾隆所鍾愛,在乾隆心中這位女兒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即使是在乾隆這位皇帝龍顏大怒之時,這位公主也有辦法能夠讓乾隆的怒氣打消,一時間這位公主成為了皇宮中人見人愛的「寶貝」。這邊是清朝時期大名鼎鼎的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
  • 在清朝,皇帝的普通妃子和親王的正妻之間,誰地位更高?
    清朝是封建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統治長達二百九十六年,各個朝代的皇室為了江山能夠代代相傳,會生很多的子女,然後子女再繼續生育後代,形成了源源不斷且複雜的人物關係網。顯然是皇帝的妃子的級別更高些,即便是王爺在朝中的地位再高,畢竟還是皇帝的臣子,那麼作為王爺的正妻,也就是嫡福晉,自然是臣子之妻,而皇帝的妃子,是作為皇帝的妻妾,即便是封號低一點,也是高於王爺的嫡福晉的。
  • 和敬公主憑什麼對如懿指手畫腳?她嫡公主的身份比如懿尊貴多了
    ,而且家世顯赫,所以和敬公主從出生就非常尊貴,作為嫡公主她自然無比榮耀,其他公主的地位根本就不能和她比,而且她和母親感情深厚,富察皇后去世後,那拉氏上位,和敬公主內心自然會不服。無論家世容貌還是才能,那拉皇后都不如富察皇后,所以和敬公主對於這個繼母自然沒有太多的好感,而且在《如懿傳》中如懿確實做了傷害和敬公主的事情,當時和敬公主不願意去準葛爾和親,但是如懿卻去勸她,讓她一個女子承擔江山興亡的責任,其實這一點如懿的思想境界還不如甄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