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首席來了 中國氣象局
每年初夏,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都會進入梅雨季,今年的梅雨有什麼特點?它會變身成「暴力梅」嗎?梅雨是否會引起流域性洪水?
為此,我們邀請了
中國氣象局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
做客直播間為我們解讀梅雨
▼
快戳視頻了解
01
五月以來,我國的天氣氣候特點是什麼?目前,哪些城市已經入梅了?
周兵:五月以來,我國天氣氣候形勢複雜,極端強降水頻發,部分地區出現了階段性乾旱、高溫等天氣。主要有四個特點:降水總體偏多、暴雨過程頻繁;降水集中期偏早,階段性強;強降水過程持續時間長、重疊度高;階段性區域氣象乾旱明顯。
梅雨是東亞季風的重要產物,從目前來看,我國江南、長江中下遊等地已經先後入梅,我國與梅雨相關的省份都相繼宣布了入梅信息。
02
入梅的標準是什麼?什麼是梅雨監測指標?為何要有這個指標?
周兵:梅雨標準具有複雜性和科學性,梅雨的監測指標與入梅情況和梅雨到底在哪些地方出現是密切相關的。入梅的標準一直是氣象業務和科研中的難點,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就開展了有關梅雨問題的大討論,以氣象臺為代表的專家注重以環流因素來考慮梅雨,以氣候和研究部門為主的專家注重以氣象要素來考慮梅雨,一直沒有明確的結論。
2008年開始,中國氣象局開始準備制定梅雨的監測指標,歷時10年,在2017年5月12日正式頒布了梅雨監測指標。
03
什麼是「暴力梅」?今年的梅雨「暴力」嗎?
周兵:「暴力梅」是網友們智慧的象徵,是大家提出的一個通俗易懂的概念,使一個複雜的、難以解釋的科學問題變得讓大家更好理解。我認為「暴力梅」就是在梅雨階段降水強度明顯增強、暴雨頻繁的意思。
04
什麼是「二度梅」?空梅又是什麼?
周兵:進入梅雨期後,第一個雨期確認結束,出現梅雨期中斷,隨後又出現持續性降水,進入第二個滿足條件的雨期,稱之為「二度梅」。
「空梅」指在應該出現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沒有出現梅雨。儘管梅雨在我國每年都出現,但在某些特定的區域,由於雨帶可能會出現南北擺動和東西進退,因此降雨不是很明顯,去年我們監測到江淮區域出現了「空梅」。
05
長江中下遊何時進入梅雨期?
周兵:根據梅雨監測指標,江淮流域的梅雨區主要被劃分為三個部分:江南區梅雨、長江中下遊區梅雨、江淮區梅雨。目前,江南地區的梅雨比往年偏早了7天,原因是今年南海夏季風爆發時間偏早,夏季風爆發以後華南、江南等地的降水明顯增強。長江中下遊一直是梅雨的「主戰場」,經過分析研判長江中下遊地區在6月9日已經入梅了。
06
今年梅雨期降水量較常年是否偏多?特點是什麼?
周兵:長江中下遊地區從今天(6月12日)開始將要進入強降水極其明顯和頻繁的階段,有可能在梅雨季出現極端強降水情況。通過中期預報來看,6月下旬副熱帶高壓位置在向北推進的過程中,又會有一次南落的過程,可能導致梅雨持續時間變長,總降水量增多,所以今年防汛形勢不容樂觀。
07
梅雨是否會引起流域性洪水?是否有一些防洪減災的建議?
周兵:梅雨季常年平均6月8日入梅,7月18日出梅,平均梅雨量343毫米。入梅的早晚與梅雨量有密切的關係,梅雨量最多的三年分別是1954年(789毫米)、2016年(662毫米)和1998年(596毫米)。綜合分析發現梅雨強度最強的三年分別為1954年(強度指數2.7)、1996年(強度指數1.7)和1998年(強度指數1.3),都出現了傳說中的「暴力梅」。其中,1954年和1998年長江中下遊流域的「暴力梅」舉世聞名。1954年長江流域有76%以上區域出現過大暴雨,日最大降水量出現在安徽安慶,達262毫米,出現百年罕見的全流域性大洪水。8月18日,長江漢口站最高水位達29.73米,比歷年最高水位(1931年)高1.45米。
在防災方面,作為公眾,可以及時查閱天氣預報,尤其是未來三天天氣預報,同時還要提高氣象災害防禦知識,對洪水來臨和地質災害發生都有規律性的認識。
08
各地梅雨入梅出梅預報準嗎?
周兵:實際上,我們判斷梅雨時並不只是單一判斷某一天的降水。梅雨是一種天氣氣候現象,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天氣過程,在這種天氣氣候現象裡,它有可能是由多次明顯強降水和暴雨過程組成的。
各地梅雨監測都需要考慮多個因素,比如降水、副高脊線、500百帕位置、溫度條件、印度季風等,而每個省也都有各自的指標。
09
梅雨季潮溼悶熱,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周兵:梅雨季節由於溼度高,因此很多用品容易因為潮溼而發黴,同時對身體健康也有影響,梅雨天是皮膚病和關節炎等疾病高發期,潮溼天氣會增加婦科疾病的發病率。家庭要經常除溼和更換乾燥劑,女性尤其要做好皮膚健康保護。
日常生活應該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注意,梅雨天衣服要常洗常換,最好選擇易幹且布料滑爽的衣物。梅雨天是細菌性食物中毒多發期,切記不宜過食生冷、油膩的食物,同時要注意房間通風透氣。
下次直播
約嗎?
你希望首席再帶貨(jiě dú)什麼?
推 薦 閱 讀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作者:中國氣象報記者唐淼 劉佳 新華網記者 郝多
視頻拍攝製作:李根 李子碩
原標題:《「暴力梅」又來?首席進直播間帶貨(jiě dú)梅雨》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