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康師傅財報:方便麵市佔率連年下滑,包裝水收入驟降28.99%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節點財經

編輯 | 森淼

2020年第一季度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方便麵線下線上「一面難求」。根據數據顯示,自從2月份以來,天貓平臺方便麵銷量同比暴漲700%。蘇寧方面,2月3日至3月2日,方便麵銷量同比增長237.2%。

昔日「垃圾食品」,如今迎來大反轉。而作為國內方便麵知名品牌的康師傅近日也發布了2019年年報。據財報顯示,2019年康師傅實現收入619.78億元,同比增長2.13%;公司股東應佔利潤33.31億元,同比增長35.22%。

事實上,近幾年康師傅控股的業績增速呈現放緩的趨勢。

從2017至2019年,康師傅控股年度營業額分別為589.54億元、606.86億元、619.78億元,2018年、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2.94%、2.13%。

而淨利潤方面,2018年淨利潤為24.63億元,同比上漲56.59%,2019年淨利潤為33.31億元,雖同比上漲了35.22%,但是增速卻幾近「腰斬」。

另據財經網報導,康師傅淨利潤增速明顯大於營收增速的原因,或與康師傅近年來採取的資產減負相關。2016年,康師傅生產線達到719條的高峰,而2019年這一數字為604條,短短三年時間生產線減少了115條。

對於2020年,康師傅方面表示,食品飲料行業是剛需,相比其它行業來說抗風險能力更強。2020年公司的方便麵業務或將進一步成長;飲品業務亦或將隨著疫情結束在下半年迎來反彈。

截至3月27日收盤,康師傅股價微跌2.44%,報收12港元/股,總市值674.85億港元。

/ 01 /

新官上任首份年報

方便麵營收增長市佔率反降

根據福布斯中國網站消息,2020年中國臺灣50大富豪榜中,郭臺銘不再是榜單第一,排名跌落第四。而力壓郭臺銘,奪得榜首的是魏氏四兄弟,根據榜單顯示,魏氏兄弟的財富為72億美元,成為臺灣新首富。

魏氏兄弟中的老大為魏應州,是頂新國際集團的創始人,一手創立康師傅品牌。2018年底,魏應州辭去康師傅執行董事長兼董事會主席職務,其子魏宏名自2019年1月1日起接任,2019年報是魏宏名上任後的首份年報。

此後,康師傅還進行了一些人事調整。2019年8月,康師傅控股公告稱70歲的長野輝雄辭任集團執行董事,由高橋勇幸接任。2019年12月,康師傅控股發布公告,林清棠已辭任公司執行董事,曾倩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

一系列高管調整後,康師傅在2019年拿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其中首當其衝的仍是方便麵業務。

財報顯示,2019年為康師傅貢獻了253億元的營收,佔公司總營收40.82%。具體來看,2019年,康師傅容器面的銷售額為123.21億元,同比增長4.46%;高價袋面的銷售額為101.98億元,同比增長6.89%;中價袋面的銷售額為25.9億元,同比增長8.66%;乾脆麵及其他的銷售額為1.91億元,同比下滑3.50%。

圖片來源:康師傅財報

此外,2019年因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康師傅方便麵毛利率同比下降1.22個百分點至29.01%。

除了毛利率微跌,2019年康師傅方便麵銷量市佔率也進一步下跌。2017年、2018年、2019年康師傅方便麵銷售額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50.6%、48.2%與46.6%。

/ 02 /

飲料收入欠佳

包裝水收入驟降近三成

除眾所周知的方便麵業務外,康師傅另一大營收來源為飲品業務。據了解,康師傅控股旗下的飲品種類眾多,除自有品牌包裝水、茶飲料外,還包括百事可樂、果汁、星巴克即飲咖啡及貝納頌旗下即飲咖啡、乳酸菌等多款產品。

財報顯示,2019年,康師傅控股飲品業務帶來的營收為356億元,同比增長0.81%,佔公司總營收的57.44%。報告期內,公司通過優化產品組合、產品升級,加上部分原材料價格下降等因素,公司飲品業務毛利率同比上年增長2.43個百分點至33.69%。2019年,飲品業務為公司帶來的淨利潤為9.46億元,同比增長72.39%。

圖片來源:康師傅財報

從細分品類來看,2019年康師傅果汁飲料、碳酸飲料的銷售額有所提升。其中,果汁飲料的銷售額為46.70億元,同比增長8.51%;碳酸飲料及其他飲料的銷售額為122.37億元,同比增長11.91%。與此同時,茶飲料、包裝水的銷售額卻出現了下滑。數據顯示,2019年康師傅茶飲料的銷售額為155.79億元,同比下滑0.7%;包裝水的銷售額為31.14億元,大幅下滑28.99%。

同時,康師傅包裝水的市場佔有率也在下滑。尼爾森數據顯示,按銷量計算,2019年康師傅包裝水的市場佔有率為5.4%。而2018年,康師傅包裝水的市場佔有率為8.7%,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

尼爾森數據顯示,2018年10月,中國瓶裝水市場格局前六名分別為農夫山泉、華潤怡寶、百歲山、康師傅、冰露、娃哈哈。2019年,康師傅瓶裝水市佔率大幅下滑,如今很有可能被冰露和娃哈哈所取代。

/ 03 /

布局高端收效甚微

方便食品不再方便?

自2018年以來,國內方便麵市場連續三年銷售下滑的局面得到遏制,行業利潤略有上升,特別是零售價較高的高端面被行業視為「救命稻草」。

據思略特發布的《方便麵行業的轉型:通過網際網路思維實現升級》報告顯示,在方便麵調整升級的大背景下,高端產品增長趨勢將更勝,預計到2020年,中端和低端產品的零售額將比2016年同比減少2%和15%,而高端產品銷售額則會增加約15%。

走向高端也成了康師傅的選擇。康師傅在2019年年報中提到,報告期內,公司方便麵事業部以鞏固高價、高端市場為核心,同步拓展超高端市場,實現銷售額增長,以多規格、多口味產品滿足不同消費場景和多元化消費需求,並通過多媒體營銷和IP合作,吸引年輕消費者及年輕家庭。

截圖來自:京東商城

2018年,康師傅推出超高端面「Express速達麵館」,主打電商、便利店等現代渠道及長途客運站等特殊渠道,目前在京東平臺售價為25元/盒。康師傅稱,「Express速達麵館」推出一年以來,銷量快速增長,在此基礎上,公司又在2019年下半年又推出了「速達煮麵」「速達自熱面」等。

財報顯示,康師傅高價袋面的銷售額為101.98億元,同比僅增長6.89%。

康師傅的老對手統一也在今年發力高端市場,2018年3月,統一就已經打出「生活面」的概念,計劃實現從「方便麵」到「生活面」的轉型。2019年下半年,統一「湯達人」的升級系列「極味館」上市,單價20元/杯左右。統一在年報中提到,2019年,公司方便麵業務增長,主要歸功於中高價位品牌「湯達人」持續受到市場肯定,收入較上年同期達雙位數增長。

二者相比來看,康師傅高端產品的增速要低些。

「2019年方便麵市場除了持續回暖,還會出現兩極分化的趨勢:在大眾市場中,消費者將持續追求更加實惠的產品;而在高端市場,消費者的認知出現了升級,不再滿足於不同口味的方便麵,而開始對方便麵的口感和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未來,方便麵將迎來正餐化時代。」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

不過從消費者角度來講,提高了價位的高端方便麵,最直接的競爭對手就是外賣和快餐。隨著網絡訂餐平臺補貼活動的大量舉行,目前國內外賣用戶總數已超3億,平均客單價在20-40元,雖然在價格上不佔優勢,但外賣送餐在口味、飯菜量上都要勝過方便麵,未來方便麵能否在競爭中勝出,目前還不好預言。

/ 03 /

總 結

此份年報披露後,機構意見出現分化,一方面,瑞銀認為該業績大致符合預期,上調康師傅目標價至14.85港元,並給出「買入」評級。滙豐則上調康師傅目標價至13.74港元,維持「持有」評級

另一方面,康師傅被花旗銀行維持「沽售」評級。花旗銀行認為,康師傅控股去年核心盈利表現符合預期,市場對其即食麵業務增長看法為正面,但相信市場低估其飲品業務所受到的負面影響,即食麵向低均價產品發展對產品組合不利。

對於2020年表現,康師傅表示,疫情期間集團的方便麵業務、飲品業務因品類特質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影響。整體而言,預計2020年方便麵業務將有好的增長,而飲品業務上半年的營收和出貨量將有短暫壓力,但下半年會高速反彈。

然而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卻不這麼認為,他指出「這是疫情帶來的暫時性的增長,但產業端還沒有太大的創新升級,加速迭代的過程。」的確,如果不從根源開始創新,不能更好滿足消費者的日常需求,無論是任何企業恐都難以實現高速反彈的目標。

相關焦點

  • 兩巨頭相愛相殺:統一賣不動方便麵,康師傅賣不出包裝水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統一方便麵業務收入85億元,同比增長0.9%,在公司總收入中佔比為38.6%;飲品業務收入127.31億元,同比增長0.9%,在公司總收入中佔比為57.8%。對此,統一稱方便麵業務及飲料業務的增長主要由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原物料價格下跌以及中國政府推行一系列減稅降費等影響所致。
  • 「口罩、雙黃連、日清食品(01475)方便麵」 一場搶購炒作
    二級市場上,方便麵生產商日清食品(01475)應聲上漲,目前暫時領跑包裝食品板塊,並再次與同樣做方便麵的康師傅控股(00322)拉開了距離。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由於內地業務的超預期增長,日清食品斬獲76%漲幅,市場關注度也隨之提升。
  • 統一方便麵去年收入85億元僅為康師傅1/3 高端面拉動行業增長
    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另一家方便麵巨頭康師傅也於近日披露了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該公司方便麵業務的收入達253億元,同比增長5.79%。計算下來,2019年,統一的方便麵收入僅為康師傅的1/3。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統一和康師傅在收入上有較大差距,但二者對於方便麵業務的布局方向卻高度一致,即越來越高端化。
  • 康師傅方便麵「泡」情人的實驗
    乍看起來,「在情人節送方便麵」都是一件特別「不營銷」的事情,因為產品無法與話題搭上界。然而,這確實是傳統方便麵巨頭康師傅網際網路模式與年輕化上目前邁開最大步子的一次。如何搭界?在這次方便麵包裝上,康師傅愛鮮大餐分別推出了單身、情侶、女女、男男四款,發布會還邀請了比較「另類」的時下熱門脫口秀節目《奇葩說》著名辯手姜思達一起暢談90後的新想法。
  • 方便麵又熱銷後 康師傅這款麵餅被指「短斤缺兩」!最新回應來了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布「關於2019年度定量包裝商品淨含量省級計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的通告」。其中,江門頂益食品有限公司香菇燉雞面(康師傅牌)麵餅(85克×5包規格,生產日期2019年9月15日)淨含量不合格。
  • 財報解讀|疫情影響下,方便麵三兄弟之「日清」的機會到了嗎?
    財報表示,收入增長主要受惠於年內中國的優質即食麵銷量的有機增長及地理覆蓋範圍的擴張,但部分被人民幣匯率的負面影響所抵銷。疫情下以速凍食品、方便麵為主營收的日清食品曾走出一段高光時刻,然而隨著近期股市震蕩,股價接連下挫,距離其高光時的7塊多已經跌去近30%。本期日清財報如何?
  • 中國方便麵出現新物種,令康師傅始料不及
    提起方便麵,很多人會聯想到價廉、低端、不健康等標籤,在收入水平較低的時候,人們關心的是方便的便宜食品。而隨著消費升級,關注的重點就轉移到高端和健康方面。七年前,國內方便麵銷量創下462.2億包的輝煌戰績。但自此之後,銷量連續多年出現下滑。
  • 「新」方便速食當道,方便麵去哪兒了?
    但隨後幾年,方便麵似乎逐漸「被遺忘」了。世界方便麵協會(WINA)的數據顯示,從2013~2017年,中國市場的方便麵需求從462.2億份下滑至389.7億份,累計下滑了約15.7%。
  • 方便麵、榨菜成香餑餑「消費降級」是認真...
    其中,康師傅的方便麵業務成為亮點,營收實現253億元,同比增長5.79%;淨利潤實現22億元,同比增長28.74%,佔公司淨利潤的66.05%。不過,根據其半年報可以看到,統一企業2019年上半年收入114.7億元,方便麵業務收益為42.68億元,較前一年年同期增長2.8%。根據尼爾森數據顯示,2019年方便麵市場整體銷量同比成長1.5%,銷額同比成長7.2%。康師傅銷量市佔43.3%,銷額市佔46.6%,居市場第一位。
  • 戰「役」宅在家 方便麵銷量猛增!900億巨頭康師傅控股火了
    大和發布研究報告稱,由於麵條業務收入增長及營業利潤率改善,將2019年每股盈利預測上調了4%,預計下半年的麵條業務收入由於市場份額增長而加速,認為公司淨利潤潛力有望上揚,甚至高於管理層預測。同時,大和將康師傅控股目標價由13.2港元升至15.6港元,評級同時由「持有」提升至「跑贏大市」。
  • 最前線|統一企業2019年營收同比增長僅1.1%,方便麵業務增速明顯下滑
    業績公告顯示,統一企業中國2019年錄得收益220.19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1%,市場預期為222.97億元;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為13.662億元,同比增長32.7%。同時,毛利率為36%,較上年上升2.5個百分點。公司表示,「統一阿薩姆奶茶」及方便麵「湯達人」的收益持續雙位數增長,成為收益增長引擎。
  • 香菇醬「老大」仲景食品過會:營收穩步增長 毛利率連年下滑
    同年11月,仲景大廚房首次提交招股書,因存貨增長較快、三方支付在收入中佔比較高等原因未能成功。2017年6月,因控股股東信息披露違規、生產許可存疑、生產許可存在問題等,公司IPO上會最終未獲通過。上市夢碎後,2018年,仲景大廚房更名為「仲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對輔導機構、保薦機構和審計機構也進行了集體更換。2019年6月,仲景食品再次更新了招股書。
  • 華創:方便麵消費升級 「鼻祖」日清帶來什麼啟示
    從發展歷程來看,公司最開始銷售袋裝方便麵,因此初期袋裝方便麵佔比較大,從1971年銷售杯麵開始,杯麵佔比逐步提升,現在公司杯麵佔比高於袋裝。在日本市場,整個日清控股杯麵市佔率接近50%,袋裝市佔率接近30%。二、方便麵市場:全球方便麵市場容量大,日本國內日清整體市佔率高全球方便麵市場容量大,中國是最大市場。
  • 康師傅殺入熟水市場,以「喝開水」PK今麥郎「涼白開」
    按產品介紹,康師傅「喝開水」瓶裝水採用UHT135℃超高溫瞬時殺菌、全封閉無菌灌裝,號稱「最大限度還原家庭燒水過程」、具有「溫和、安全、甘甜」的特典,產品包裝規格分550ml和380ml兩種。 界面新聞搜索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均為找到康師傅「喝開水」的產品連結;聯繫的多家飲料經銷商,也均表示產品尚未鋪貨。
  • 香天下戰略投資滬小串,海底撈上半年虧9.65億,康師傅上半年收入...
    上半年,海底撈期內利潤由上年同期的9.12億元驟降為-9.65億元,降幅超過200%,收入同比下降16.5%至97.61億元。 海底撈稱,由於受疫情影響,海底撈在中國大陸地區餐廳翻臺率從3.9降至2.6;大陸地區以外翻臺率從4.8降至3.3,中國大陸地區人均消費價格由100.4元漲至108元,中國大陸以外人均價格由104.4元,漲至112.8元。
  • 日清食品(01475.HK):高端方便麵龍頭,穩步成長可期,首次「買入...
    日清食品的母公司日清日本是世界 方便麵鼻祖和行業龍頭。公司布局於香港、內地兩大市場,依託「日清」「公仔」2 大核心品牌和 5 個旗艦品牌,專注高端方便麵市場。目前香港市 場整體佔有率已超 60%,杯碗裝佔有率已超 80%,在內地華南部分省已居行業第 3。2016-2019 年收入複合增速達 5.5%,利潤複合增速約 37.6%,淨利 率持續改善,毛利率逐步回升。
  • 被格力舉報、市佔率下滑,奧克斯谷底求生
    據奧克斯集團董事長鄭堅江在會上透露,去年奧克斯實現營收735億元,其中家用空調共計銷售了1480萬臺;在巴西、泰國、越南等近30個國家市佔率第一,在全球12家製造大客戶(松下、伊萊克斯、三星、約克等)的合作中,ODM份額均為第一。而今年,他坦承公司「業績有點下滑」,「但我們充滿信心、未來是可期的。」
  • 康師傅推「喝開水」入局熟水市場
    此次康師傅高調入局,可以說是正面與「涼白開」搶生意。從價格上看,今麥郎「涼白開」在天貓超市的售價為一箱15瓶28元,雙方單瓶均價都在2元左右;從技術上看,雙方都以「超高溫瞬時殺菌技術」等為宣傳點和賣點。
  • 日本方便麵「鼻祖」日清食品的「中國夢」
    但由於中國地大物博,日清食品在內地的擴張進程較為緩慢;加之內地方便麵市場一直由康師傅和統一把持,日清在內地所佔市場份額很小。時至今日,日清已經成長為香港最大的即食麵公司,按零售額及零售銷量計算,2016年,日清分別佔香港即食麵總體市場的約65.3% 及62.6%。但如果將內地計算在內,日清的市場份額便沒有那麼樂觀。
  • 方便麵成為後疫情時代最靚的仔 康師傅統一日清白象從價格戰打向...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侯雋)疫情之下方便麵企業交出一張令人吃驚的成績單。隨著半年報陸續發布完畢,康師傅和統一等方便麵行業在上半年的業績亮相。2020年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麵業務實現營收149.1億元,同比增長29.16%,佔公司總營收的45.27%;淨利潤16.94億元,同比增長93.54%。統一集團食品業務上半年實現收益52.07億元,同比增長22.0%。日清食品上半年收入17.35億港元,同比增加15.9%,香港市場和中國內地市場收入分別增加13.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