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數量眾多的猶太難民都逃去哪了

2020-12-10 騰訊網

2010年,轟轟烈烈的阿拉伯之春如火如荼的展開來,導致阿拉伯世界劇烈震動,經濟、政治、軍事各方各面都亂成一鍋粥,數百萬的難民不知如何是好。德國倉促之下接收了60萬難民,結果引起國民強烈的抗議,這就是10年前的歐洲難民危機。

不過,近現代以來大規模的難民潮,其實不只2010年的歐洲難民危機。

二戰時期,希特勒認為純種雅利安人是這世界上最高貴最美麗最強壯的民族,與之相對的,猶太血統則會玷汙純種雅利安人的高貴。為了「淨化血統」,納粹決定清除所有猶太人,對於納粹人來說,這是一門科學——「優生學」。

前前後後,有將近600萬猶太人被納粹科學而高效的處死,在這種情況下,猶太人不可能乖乖留在德國引頸受死,於是,大批的猶太人紛紛外逃,形成了大規模的難民潮。世界和平時處理難民問題都如此困難,更不用說當時世界戰亂不斷的時候了,規模龐大的難民們後來都去哪了呢?

上圖_ 納粹正準備在處決一名猶太人

一、有能力出逃的猶太難民

這些難民的蹤跡遍布全球,當時正逢世界經濟危機,歐洲各國自顧不暇,更無餘力接收難民。1938年,歐美各國曾在法國舉行會議,討論有關猶太難民事宜,與會各國都對猶太難民的遭遇表示同情,但談及幫助難民等事項,卻不約而同的陷入緘默。

猶太難民們為了活命,先後流亡了多達75個國家,首先是路程較近的尚未遭受戰火的歐洲各國,譬如永久中立國的瑞士,但可惜,此時正值世界經濟危機,瑞士有大批公民失業,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可能允許猶太難民湧入爭搶就業機會。為了有限保全瑞士人自己的就業機會,瑞士政府規定,入境的外國人不得從事任何獲利的職業,同時法律上明確禁止僱傭任何外來難民。這就堵死了絕大部分猶太難民入駐的可能,當然,偶爾還是有那麼幾位手眼通天之輩或者恰巧在瑞士有親友可以投靠的猶太人留下。還有一些猶太難民則被瑞士人中良心未泯的人士秘密接納,《辛德拉的名單》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

上圖_ 二戰 受迫害的猶太人

之後,剩下的猶太難民們繼續流亡,地廣人稀的加拿大並不介意猶太人的拜訪,但加拿大人希望接收的廉價的勞動力,藝術家與農民、文人與伐木工、詩人與礦工、學者與石匠,加拿大政府歡迎的絕對是後者。

因此,猶太難民中的精英分子在加拿大的日子過得很是艱難,舉例來說,物理學家赫爾茨貝格,加拿大政府破天荒的同意了這位精英知識分子的入境避難申請,靠著過人的學識,這位老先生成功來到加拿大的一所大學教書。但僅僅兩年後,就遭到了加拿大政府的驅逐,校方千方百計的交涉,這才讓他留了下來。數年後,這位先生獲得諾貝爾獎,名震一時。

上圖_ 多米尼加的猶太倖存者們

上圖_ 菲律賓的猶太倖存者們

對猶太難民比較歡迎的國家其實也是有的,比如說土耳其,凱末爾在世的時候土耳其接收了190多名流亡科學家和藝術家進入土耳其的高校,但可惜這種歡迎態度僅限於高端人才。

在歐美國家中,美國收留了最多的猶太難民,但也幾乎僅限於高端的猶太人才,從猶太流亡的12000名文化精英中,有至少63%被美國接收,其中的科學家更是至少77%被美國接收。

這些人裡面包括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相對論的創立者愛因斯坦、「現代宇航之父」 馮·卡門、「氫彈之父」特勒、「原子彈之父」西拉德、物理學家玻爾和費米等等一大批寫在各種教科書裡的人物。

上圖_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

與之相對的,則是並不高端的猶太人的境遇。

1939年5月,載有900名歐洲猶太難民的「聖路易斯」號輪船被美國拒之門外,即使做出這一決定的官員十分清楚「聖路易斯」返航後這批猶太人將被殘忍殺害。1941年美國國會拒絕了一份提案——關於接納2萬名德國猶太兒童的提案。

這些被美國被加拿大被土耳其被瑞士拒絕了的猶太難民,又去了哪裡呢?

阻礙猶太難民進入的往往是籤證這一環節,在入境避難申請這一環節就會有大批猶太人被卡,但當時的大都市中,有這麼一個特立獨行的大都市——上海。上海的獨特之處就在於上海並不需要籤證,今天上海的猶太難民紀念館就是這麼來的。

當然,有出逃的猶太人,有被遣返的猶太人,但也有留下卻又九死一生的存活下來的猶太人。這些難民,又怎麼辦了呢?

上圖_ 被納粹士兵槍殺在街頭的猶太人

二、歐洲的猶太難民

早在諾曼第登陸之前,盟軍就意識到了戰爭結束後會爆發的難民問題,果然,1945年戰爭勝利之後,僅歐洲一地,即有3000萬難民,這些人大都是蘇聯人,其次是法國波蘭義大利人,還有很多其他國國民。

而當盟軍解放了納粹集中營、滅絕營、勞工營等等之後,尚且有20~30萬猶太人存活,在初步解放之後,這批難民的生存境地並沒有得到明顯的好轉,營養不良、疾病纏身、精神崩潰,遭受折磨的猶太人死亡率仍舊居高不下。

但你很難去指責盟軍不負責任,實際上來說,對於當時歐洲各國來說,負擔如此龐大的難民的衣食住,是難以想像的巨大開支。很多難民甚至因為沒有衣服穿而被迫穿上曾經他們所痛恨的黨衛軍軍裝。歐盟確實無力承擔,有心無力。當然,實際上即使歐盟拿得出這麼多物資,政府能不能拿出決心投入,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上圖_ 二戰集中營裡的猶太人

包括猶太人在內的3000萬難民要如何處理?

為了減少負擔盟軍選擇了迅速遣返,所有難民都被遣返回原籍,猶太人也是如此處理。但畢竟猶太的難民問題有其特殊之處。

簡單粗暴的按國籍將難民放在一起,就讓被迫害的猶太人不得不和他們最痛恨的施暴者待在一個難民營。猶太難民強烈要求將他們視作「猶太」,而不是「歐洲難民」的一部分,而與別的難民不同的一點在於,猶太人希望能移民去巴勒斯坦,而不是原籍所在。

很多猶太人覺得「他們僅在巴勒斯坦才受歡迎,才能找到和平與安寧。」

上圖_ 哭牆又稱西牆,是以色列耶路撒冷舊城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的一段

三、猶太問題的解決

猶太難民的最終結局,以少部分猶太人分散在世界各國,大部分猶太人回歸以色列告終。

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表決了《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33國贊成,通過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分為兩個國家,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別擁有大約55%和45%的領土。

以色列的建立為猶太人建立了一個心靈家園,百分之七十的猶太難民在以色列建立的一個星期即快速遞交回國的申請。

猶太難民問題的解決,為美國提供了機遇,讓美國全面介入中東,同時惡化了巴勒斯坦的局勢,使英國的委任統治快速結束。對中東的歷史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政治與人道交織,道德與痛苦並行。捫心自問,猶太難民的問題真的已經解決了嗎?

相關焦點

  • 八旬猶太難民重返上海尋根 二戰期間在滬避難-難民 FredAntman...
    據《勞動報》報導,烘山芋,是上海街頭最尋常的小食,可在八旬猶太難民蘇珊心中,它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滋味,因為在70多年前,這是她過生日時才能在上海吃上的美食。昨日,蘇珊來到申城尋覓昔日歲月,讓她驚喜的是,終於又嘗到了烘山芋的味道。  昨日,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蘇珊。
  •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全新亮相:今日起向公眾開放,實行預約制
    12月8日,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舉行新館開館活動,並自當天起向公眾開放。上海猶太難民史料研究中心也於8日同時揭牌。以色列駐滬總領事:宣傳包容和友愛的最好課程為紀念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接納和保護猶太難民的這段歷史,2007年,虹口區以摩西會堂舊址為核心建立了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
  • 這裡有猶太難民在上海的珍貴記憶|在歷史的現場
    △布痕瓦爾德集中營歷史圖片(圖片源自網絡)這一年的夏天,一場討論猶太難民問題的國際會議在法國埃維昂舉行。32個國家的代表紛紛表達了對猶太難民的同情,但卻都提出種種理由,拒絕更多的猶太難民入境。當世界各國都將猶太難民拒之門外時,上海卻張開懷抱。只有8歲的伊芙琳和父母,啟程前往萬裡之外的中國上海,這是個完全陌生的東方城市。1933年到1941年,上海先後接納近3萬名猶太難民。
  • 美國前財政部部長回憶:一名猶太難民的上海歲月
    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來來去去,我們和中國人混在一起也能進出自由。而且,至少從理論上來說,有可能獲得離開這個地區的許可,然後出去工作或者去做其他日本長官認為「合法的」的事情。只不過,到後來,要想把這樣的事情付諸實踐,變數很大,而且極其浪費時間,結果很多人都懶得嘗試,而且試過的人遲早也會認輸。至於非法溜出去,令人驚訝的是,很少有人會這樣做。
  • 《倖存者之歌》紀錄片開拍,重現猶太民族在上海的生命圖卷
    「我希望自己不斷地去愛,去擁抱這個世界,發現他們更多的美,捕捉到被歲月埋沒的,被那些煙雲掩蓋的民族英雄,或者是上海無人知曉的人物。我希望這些故事挖掘出來,不斷升華,變成我下一部又下一部的作品。」1941年,邁克誕生於上海,二戰時期,父親大衛和母親朵拉在上海戀愛結婚,並和成千上萬的猶太難民一樣受到上海的庇護,度過人生最艱難的歲月。摩西會堂舊址是上海僅存的兩座猶太會堂舊址之一,二戰期間,是在上海的猶太難民經常聚會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在小說《倖存者之歌》中,大衛和朵拉在這裡舉辦婚禮。
  • 在二戰期間,400000歐洲人逃亡中東當起難民
    一般而言,只有中東難民逃離歐洲的情況,逃離中東的歐洲難民實屬罕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入侵東歐南歐,導致大量平民逃離家園,尋求生存。一座四萬人的難民營,解決日常的食物是個大問題。英國的難民營在最艱難的時刻只能提供英國軍隊一半的糧食,這已經是相當艱難的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6年中東營地撤銷,40,000歐洲人返回祖國。
  • 二戰時,猶太少年被50多個國家拒籤,獲得中國籤證後,救了全家人
    二戰期間,作為極端的種族主義者,希特勒將猶太人視為自己的敵人,多次對他們進行迫害,尤其是他們會將一批又一批的猶太人送到集中營去。猶太族著名的人物也沒有因此抵抗住戰火,如弗洛伊德的家就被人搶劫過,而茨威格、愛因斯坦等人更是逃到其他國家。
  • 二戰期間,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德軍去哪了?
    諾曼第登陸是二戰時期盟軍發起的一場大規模登陸作戰。將近300萬盟軍士兵通過英吉利海峽登陸法國諾曼第,從而拉開了盟軍在西線戰場上的大反攻序幕。那麼問題來了,諾曼第登陸時,德軍去哪了?有人認為,諾曼第登陸時德軍已是強弩之末,所以無力抵抗300萬盟軍的攻勢。這種說法雖然聽上去頗有道理,但卻不符合客觀事實。諾曼第登陸前夕,德軍在西線戰場上共布置了58個師,其中有10個裝甲師。
  • 中國的猶太后裔:曾想買下東北來建國,還計劃成為我國第57個民族
    猶太民族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好在這個民族並沒有完全的滅亡。現如今猶太子民們異地而居,但大家懷抱的信仰從未發生過變化。即便生活在別國的領土之上,他們還是努力地去訴說自己的語言,堅持民族的文字。可見信念之堅固。當年,二戰期間,中國也是最早接受猶太人政治避難的國家。
  • 猶太藝術家大衛·布魯赫作品回歸上海
    >     猶太藝術家大衛·布魯赫之子迪恩·布魯赫醫生攜家人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合影。 湯彥俊 攝   中新網上海12月29日電 (湯彥俊)12月29日,猶太藝術家大衛·布魯赫之子迪恩·布魯赫醫生攜家人從美國紐約來到上海,親自將父親遺留的一批珍貴作品贈予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做永久收藏陳列。32件贈品,包括21件紙質作品,3件大衛·布魯赫生前的作畫工具,8件木質作品,展示著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老上海的民俗風情。
  • 二戰期間,哪個戰勝國對戰俘最好?
    德國發動二戰時,是帶著強烈的種族歧視情緒的,在德國人眼中,日耳曼人是最優秀的,所以,他們對丹麥人、荷蘭人,態度都不錯,因為這些國家有大量的日耳曼人,次一等的就是盎格魯.薩克遜人,雖然比日耳曼人檔次低些,可還不至於引發德國人對他們的仇恨。
  • 二戰時期,猶太民族做錯了什麼,為什麼德國一定要針對猶太人?
    對於猶太民族來講,二戰是一段永遠不會忘記但也是不願回憶的歷史。因為納粹德國對猶太民族進行慘無人道滅族迫害,在二戰期間,差不多有600萬的猶太人被納粹殺害,佔到歐洲猶太人總人數的2/3,其罪行罄竹難書。像股神巴菲特、索羅斯、馬克扎伯等人都是猶太人後裔,美聯儲連續三屆主席:格林斯潘、伯南克、耶倫都是猶太人後裔。猶太人不僅影響著美國的經濟,還控制著美國的輿論導向。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猶太民族的厲害之處。那麼二戰時,納粹德國為什麼要迫害猶太人呢。一,宗教歷史原因。
  • 上海市資訊|尋訪二戰猶太人「諾亞方舟」的遺蹟——上海市虹口區...
    尋訪二戰猶太人「諾亞方舟」的遺蹟——上海市虹口區猶太人難民區二戰期間,全世界都對猶太難民關上大門時1937年之後,進入上海租界不需要辦理任何手續、更無需繳納任何保證金,這對於猶太難民來說無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歐洲的猶太難民開始大量湧入上海,尤其在1939年之後,德國在歐洲吞併的土地越來越多,湧入上海的猶太難民也隨之成倍地增長。2、
  • 為何猶太人會被眾多國家反感?是何原因?專家:你看他們都做了啥
    大多數人對於猶太人的印象,首先是「聰明」,因為富豪榜上猶太人太多,其次,大家還對二戰時期希特勒殘害猶太民族的事情印象深刻,當時,不少德國籍的猶太人被迫離開了自己從小生活的國家,就因為自己是猶太族人,這也是很讓人嘆息的事。相傳,猶太人的祖先名叫雅各,後來改名為以色列。
  • 曾經戰無不勝的二戰德軍裝甲部隊,為何最後屢屢戰敗?輸在了哪?
    今天咱們聊的這個話題,來源於一位網名叫「邦邦」的觀眾在我後臺留言提的問題,他說:「葦哥您好,我是一個大學生,從小就特別喜歡二戰的歷史,您能不能抽空講一下各國坦克的對比呀!除了數量和補給方面,德軍裝甲部隊到底輸在哪了呀!」
  • 關於德國納粹黨屠殺「猶太民族」的幾部電影
    該片講述了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父親利用自己的想像力扯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遊戲當中,最後父親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傷害,而自己卻慘死的故事。1999年該片在第71屆奧斯卡獎獲得了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配樂三項獎項。
  • 為何西方都不待見猶太人,二戰時甚至要趕盡殺絕?看他們都做了啥
    而愛因斯坦、扎克伯格、娜塔莉波特曼等各行各界的精英,都是來自於猶太。相比之下,歷史上西方對於猶太人,卻抱有十分的偏見,而在二戰的時候,更是要到了趕盡殺絕的地步。這又是什麼原因?不妨讓我們看看過去的猶太人做了啥,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 旅遊:布拉格猶太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由Josefov的六座猶太人紀念碑組成:Maisel Synagogue ; 在平卡斯會堂 ; 在西班牙會堂 ; 在克勞斯猶太教堂 ; 在禮儀大廳 ; 和舊猶太公墓。還有舊新猶太教堂,它仍然用於宗教服務,需要單獨的門票或額外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