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轟轟烈烈的阿拉伯之春如火如荼的展開來,導致阿拉伯世界劇烈震動,經濟、政治、軍事各方各面都亂成一鍋粥,數百萬的難民不知如何是好。德國倉促之下接收了60萬難民,結果引起國民強烈的抗議,這就是10年前的歐洲難民危機。
不過,近現代以來大規模的難民潮,其實不只2010年的歐洲難民危機。
二戰時期,希特勒認為純種雅利安人是這世界上最高貴最美麗最強壯的民族,與之相對的,猶太血統則會玷汙純種雅利安人的高貴。為了「淨化血統」,納粹決定清除所有猶太人,對於納粹人來說,這是一門科學——「優生學」。
前前後後,有將近600萬猶太人被納粹科學而高效的處死,在這種情況下,猶太人不可能乖乖留在德國引頸受死,於是,大批的猶太人紛紛外逃,形成了大規模的難民潮。世界和平時處理難民問題都如此困難,更不用說當時世界戰亂不斷的時候了,規模龐大的難民們後來都去哪了呢?
上圖_ 納粹正準備在處決一名猶太人
一、有能力出逃的猶太難民
這些難民的蹤跡遍布全球,當時正逢世界經濟危機,歐洲各國自顧不暇,更無餘力接收難民。1938年,歐美各國曾在法國舉行會議,討論有關猶太難民事宜,與會各國都對猶太難民的遭遇表示同情,但談及幫助難民等事項,卻不約而同的陷入緘默。
猶太難民們為了活命,先後流亡了多達75個國家,首先是路程較近的尚未遭受戰火的歐洲各國,譬如永久中立國的瑞士,但可惜,此時正值世界經濟危機,瑞士有大批公民失業,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可能允許猶太難民湧入爭搶就業機會。為了有限保全瑞士人自己的就業機會,瑞士政府規定,入境的外國人不得從事任何獲利的職業,同時法律上明確禁止僱傭任何外來難民。這就堵死了絕大部分猶太難民入駐的可能,當然,偶爾還是有那麼幾位手眼通天之輩或者恰巧在瑞士有親友可以投靠的猶太人留下。還有一些猶太難民則被瑞士人中良心未泯的人士秘密接納,《辛德拉的名單》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
上圖_ 二戰 受迫害的猶太人
之後,剩下的猶太難民們繼續流亡,地廣人稀的加拿大並不介意猶太人的拜訪,但加拿大人希望接收的廉價的勞動力,藝術家與農民、文人與伐木工、詩人與礦工、學者與石匠,加拿大政府歡迎的絕對是後者。
因此,猶太難民中的精英分子在加拿大的日子過得很是艱難,舉例來說,物理學家赫爾茨貝格,加拿大政府破天荒的同意了這位精英知識分子的入境避難申請,靠著過人的學識,這位老先生成功來到加拿大的一所大學教書。但僅僅兩年後,就遭到了加拿大政府的驅逐,校方千方百計的交涉,這才讓他留了下來。數年後,這位先生獲得諾貝爾獎,名震一時。
上圖_ 多米尼加的猶太倖存者們
上圖_ 菲律賓的猶太倖存者們
對猶太難民比較歡迎的國家其實也是有的,比如說土耳其,凱末爾在世的時候土耳其接收了190多名流亡科學家和藝術家進入土耳其的高校,但可惜這種歡迎態度僅限於高端人才。
在歐美國家中,美國收留了最多的猶太難民,但也幾乎僅限於高端的猶太人才,從猶太流亡的12000名文化精英中,有至少63%被美國接收,其中的科學家更是至少77%被美國接收。
這些人裡面包括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相對論的創立者愛因斯坦、「現代宇航之父」 馮·卡門、「氫彈之父」特勒、「原子彈之父」西拉德、物理學家玻爾和費米等等一大批寫在各種教科書裡的人物。
上圖_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
與之相對的,則是並不高端的猶太人的境遇。
1939年5月,載有900名歐洲猶太難民的「聖路易斯」號輪船被美國拒之門外,即使做出這一決定的官員十分清楚「聖路易斯」返航後這批猶太人將被殘忍殺害。1941年美國國會拒絕了一份提案——關於接納2萬名德國猶太兒童的提案。
這些被美國被加拿大被土耳其被瑞士拒絕了的猶太難民,又去了哪裡呢?
阻礙猶太難民進入的往往是籤證這一環節,在入境避難申請這一環節就會有大批猶太人被卡,但當時的大都市中,有這麼一個特立獨行的大都市——上海。上海的獨特之處就在於上海並不需要籤證,今天上海的猶太難民紀念館就是這麼來的。
當然,有出逃的猶太人,有被遣返的猶太人,但也有留下卻又九死一生的存活下來的猶太人。這些難民,又怎麼辦了呢?
上圖_ 被納粹士兵槍殺在街頭的猶太人
二、歐洲的猶太難民
早在諾曼第登陸之前,盟軍就意識到了戰爭結束後會爆發的難民問題,果然,1945年戰爭勝利之後,僅歐洲一地,即有3000萬難民,這些人大都是蘇聯人,其次是法國波蘭義大利人,還有很多其他國國民。
而當盟軍解放了納粹集中營、滅絕營、勞工營等等之後,尚且有20~30萬猶太人存活,在初步解放之後,這批難民的生存境地並沒有得到明顯的好轉,營養不良、疾病纏身、精神崩潰,遭受折磨的猶太人死亡率仍舊居高不下。
但你很難去指責盟軍不負責任,實際上來說,對於當時歐洲各國來說,負擔如此龐大的難民的衣食住,是難以想像的巨大開支。很多難民甚至因為沒有衣服穿而被迫穿上曾經他們所痛恨的黨衛軍軍裝。歐盟確實無力承擔,有心無力。當然,實際上即使歐盟拿得出這麼多物資,政府能不能拿出決心投入,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上圖_ 二戰集中營裡的猶太人
包括猶太人在內的3000萬難民要如何處理?
為了減少負擔盟軍選擇了迅速遣返,所有難民都被遣返回原籍,猶太人也是如此處理。但畢竟猶太的難民問題有其特殊之處。
簡單粗暴的按國籍將難民放在一起,就讓被迫害的猶太人不得不和他們最痛恨的施暴者待在一個難民營。猶太難民強烈要求將他們視作「猶太」,而不是「歐洲難民」的一部分,而與別的難民不同的一點在於,猶太人希望能移民去巴勒斯坦,而不是原籍所在。
很多猶太人覺得「他們僅在巴勒斯坦才受歡迎,才能找到和平與安寧。」
上圖_ 哭牆又稱西牆,是以色列耶路撒冷舊城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的一段
三、猶太問題的解決
猶太難民的最終結局,以少部分猶太人分散在世界各國,大部分猶太人回歸以色列告終。
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表決了《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33國贊成,通過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分為兩個國家,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別擁有大約55%和45%的領土。
以色列的建立為猶太人建立了一個心靈家園,百分之七十的猶太難民在以色列建立的一個星期即快速遞交回國的申請。
猶太難民問題的解決,為美國提供了機遇,讓美國全面介入中東,同時惡化了巴勒斯坦的局勢,使英國的委任統治快速結束。對中東的歷史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政治與人道交織,道德與痛苦並行。捫心自問,猶太難民的問題真的已經解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