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戰無不勝的二戰德軍裝甲部隊,為何最後屢屢戰敗?輸在了哪?

2021-01-09 騰訊網

敢說真話,只講事實,我是王銘葦!

今天咱們聊的這個話題,來源於一位網名叫「邦邦」的觀眾在我後臺留言提的問題,他說:「葦哥您好,我是一個大學生,從小就特別喜歡二戰的歷史,您能不能抽空講一下各國坦克的對比呀!除了數量和補給方面,德軍裝甲部隊到底輸在哪了呀!

關於二戰時期各國坦克的橫向對比,其實真的沒辦法比,也沒辦法搞個排行榜。如果非要比,也只能對比紙面上的性能參數與產量,這個對比放在實際戰爭中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成天把二戰時期的坦克或者輕武器搞排行榜的,那基本就是軍盲了。

至於第二個問題:除了數量和補給方面,德軍裝甲部隊到底輸在哪了?

我覺得這個問題,倒是值得討論。您能提出這個問題,那一定是一位資深軍迷了!至少您知道二戰時期從坦克數量上講,德軍遠遠少於蘇軍。同時,您也一定知道二戰德軍坦克屢屢缺油而戰敗。

二戰德軍的戰敗是多方面因素的,這包括了綜合國力、兵源、戰略縱深......哪怕作戰的氣候,都是要算上的。而二戰德軍裝甲部隊從巔峰到跌落神壇,也是多方面的因素導致。數量和補給僅僅是其中的部分因素,今天我較為全面地來給大家做一個分析

第一,德軍裝甲部隊人員的作戰素質逐步下降

真實的戰爭不像我們打電子遊戲,建個車輛廠造坦克就直接開人家主基地了。坦克性能固然重要,但是操作坦克的專業作戰人員更重要,比如坦克的駕駛員、機槍手還有炮手等等。

二戰期間,裝甲兵的傷亡率還是很高的。許多朋友聽說「坦克被擊毀」時,腦海裡呈現的景象是坦克「殉爆」乘員逃無可逃。事實上,二戰時期被擊毀的坦克發生「殉爆」的不到8%!80%以上的坦克被毀是因為履帶等行走部件、發動機部件嚴重受損而「被毀」的。此時乘員會迅速撤出坦克,其餘被毀是複合型的:不僅行動部件受損,乘員有傷亡,火炮及觀瞄被損等等。

只不過一旦裝甲兵脫離了坦克,其戰鬥力和戰鬥意志往往比一般步兵差很多。更何況在二戰歐洲戰場的東線,德軍坦克一旦被擊毀,裝甲兵幾乎逃無可逃。被譽為德軍裝甲兵團「鋼鐵尖刀」的德軍第三裝甲師在參加完莫斯科戰役後,原參加波蘭戰役的老兵已不到全師人員編制的30%,由此可以看出裝甲部隊人員損失的驚人。

二戰時期,德軍兵員本身就不足,在數量上幾乎從頭到尾都在打「劣勢戰爭」。到戰爭後期,已經無法支撐如此巨大的專業人員損失了。雖然二戰德軍裝甲兵還有像魏特曼、卡爾尤斯這樣的裝甲王牌存在,但整體作戰素質的下滑已成趨勢,戰場屢屢受挫成必然。

第二,德軍裝備部隊的優勢隨著戰爭發展逐步減小

貌似這是在說了句廢話,其實不然。很多觀眾認為二戰德軍裝甲兵超級厲害,都是因為坦克的性能。其實哪怕放在二戰早期,德軍坦克的性能都是比不上盟軍的。二戰德軍裝甲兵的厲害之處並不完全在於裝備,更多的都是作戰素養,比如坦克間的配合,歩-坦、空-坦還有炮-坦之間的配合相當成熟,因此能夠在數量處於劣勢的情況下,迅速取得前期的勝利。

到了二戰中期,德軍搞出了豹式虎式等中、重型坦克後,才能在性能上和T-34為代表的盟軍坦克平分秋色。但到了後期,盟軍推出了T-34/85以及M-26等等,虎式坦克基本上就沒有優勢了。

在盟軍絕對的裝備優勢壓制面前,德軍高超的作戰技巧也不過是能夠儘可能減少損失,但對於整個戰局來講,並沒有太多的作用了。

第三,後勤供給不足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如果有汽油,隆美爾應該不至於在北非戰敗;如果有汽油,德軍不至於在庫爾斯克大會戰中一拖再拖;如果有汽油......

當然了,一切都是如果,現實不允許。其實德軍缺少的不僅僅是汽油了,包括彈藥、配件還有上述提到的第一點,專業裝甲兵作戰人員。

第四,喪失制空權

史達林格勒戰役是德軍制空權的轉折點,等到庫爾斯克大會戰結束後,德軍幾乎完全喪失制空權了。在盟軍的轟炸下,德軍的工廠幾乎無所遁形。尤其是二戰後期的德軍西線部隊,頭頂上壓根得不到空軍的援助。在這樣的情況下,上述第三點,也就是後勤供給也就完全喪失了。

說個很有代表性的事情,國防軍130裝甲教導師是二戰德軍後期實力最強的裝甲師,但是他們在法國西北部聖洛防線遭到盟軍的重點轟炸後,全師60%的裝甲車輛在這次轟炸中損失,全師僅剩7輛坦克,並被迫在兩個月後退出戰場整編。

第五,不得不說說數量了

還是那句話,二戰德軍把閃擊戰發揮得淋漓盡致,並不是因為二戰德軍的坦克有很多。

1941年6月,德軍入侵蘇聯,德軍動用19個裝甲師,共計3500輛坦克。而對面的蘇軍坦克,你們知道有多少嗎?我告訴大家,總共是22750輛,比德軍多出了6倍還要多。雖然,當時蘇軍坦克的質量還是差點火候,但多出6倍多,而且還是在本土作戰,也是有優勢了。

雖然蘇德戰爭前期,德軍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但當時的德國人也確實是蒙了。

在短短的數月時間內,德軍就平均深入蘇聯國境600多公裡,最多達1000公裡。但是,德軍發現蘇軍怎麼打都是打不完,3500輛坦克不夠在蘇聯折騰的。原以為蘇軍僅有200個師,後來都發現300多個還是打不完!德軍架不住耗,何況還有俄羅斯的冬天並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

因此,在蘇德戰爭中上述所說的四個問題全部出現了。所以,德軍在東線對陣蘇聯紅軍作戰最終失敗,那是顯而易見的。估計有觀眾就會說了,二戰後期德軍裝備差盟軍實在太遠了。我認為,不是裝備差,而是數量實在是少。

德軍豹式坦克對盟軍坦克的戰損率是1:5,這足夠厲害了吧?但是,德軍生產豹式坦克也僅僅有6000輛,對面的盟軍方面,光一個「謝饅頭」就生產了5萬輛。德軍虎式坦克和虎王坦克總共生產1800多輛,加上維修、戰損等原因,一般情況下能在戰場一線保持機動的,不會超過600輛。

你們說,這仗還能怎麼打?

總結

因此,拋開二戰時期的國際關係和德國的內部政治以及德國的戰略縱深,單單從裝甲兵作戰的角度上講,個人認為二戰時期德軍裝甲部隊從戰無不勝到最終的屢屢戰敗,就是以上五點原因。

縱觀整個二戰的歐洲戰場,德軍裝甲兵團從二戰的開始到結束,在各個戰役之中,幾乎一直是在數量上處於劣勢。個人認為,如果同等條件下一對一的單挑,無論是美軍巴頓的第三裝甲師,英軍蒙哥馬利的第七裝甲師還是蘇軍的近衛坦克師都不是德軍任何一個裝甲師的對手。德軍王牌指揮官魏特曼中尉,駕駛虎式坦克一次戰役便擊毀英軍23輛坦克以及28輛裝甲車和軍車,超級英雄的劇本在二戰德軍身上屢屢成真。

如果非要讓我用一句話,來總結二戰德軍裝甲部隊為何跌落神壇,我想四個字足以說明白:非戰之罪。

敢說真話,只講事實,我是王銘葦!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的二戰德軍歷史,記得關注我!

相關焦點

  • 二戰德軍獨特的兵種—裝甲擲彈兵,二戰步兵的最高境界
    比如有天下陸軍第一精銳之稱的「大德意志師」其全稱也叫「大德意志裝甲擲彈兵師」。除此以外還有在二戰末期,頑抗到最後,死守柏林國會大廈的一支納粹部隊——黨衛軍「諾德蘭」第11裝甲擲彈兵師。可以說不管是德軍的國防軍,還是德軍的黨衛軍,都有「裝甲擲彈兵師」的身影。而且德軍中的精銳部隊,大多都會被冠以「裝甲擲彈兵師」的稱謂。這也可以說是在二戰歷史中一個比較有趣和新奇的事情了。
  • 二戰蘇德戰爭,第4裝甲集團軍為何參加戰役最多?戰鬥力強
    提到二戰蘇德戰爭,必然離不開德軍閃擊蘇聯的4支裝甲集團軍,由於它們是戰場進攻的主力,所以有些人好奇,這4支裝甲部隊到底哪支最厲害?為什麼第4裝甲集團軍參加戰役最多呢?實際上,這與德軍調整戰場打法有關。01裝甲快速打擊是德軍閃擊戰的靈魂,4支裝甲部隊各有所長翻開二戰德軍閃擊戰的歷史,裝甲部隊的組建時間並不長,但其作用卻是非常巨大的。
  • 二戰最後的裝甲列車曾經服役過蘇聯後來又被德軍繳獲
    說到二戰時期蘇聯裝甲列車可是鼎鼎大名,二戰初期蘇聯的裝甲列車曾經一度是史達林格勒戰線一條無法輕易的攻下的鋼鐵防線,由於是裝甲列車可以隨著戰場進程機動布防運送兵力,所以一度成為了二戰初期德軍斯圖卡轟炸機,最重點打擊的蘇聯重型裝備,即使在1941年6月22日到7月22日一個月的時間內,
  • 裝甲部隊是二戰時陸戰的主角,為何波蘭還要裝備那麼多騎兵
    文/寂寞的紅酒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隨著德國閃電戰席捲歐洲,裝甲部隊成為二戰中的明星角色,成為二戰中陸戰的主角。在波蘭戰役中,德國的裝甲部隊在48小時內碾壓波蘭數十萬騎兵,號稱「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波蘭騎兵被德國裝甲部隊打的落花流水,直到現在還經常遭到人們的嘲笑。
  • 二戰德國黨衛軍裝甲部隊和國防軍裝甲部隊的不同,誰更強悍一些?
    說到二戰時期的德國的裝甲部隊,黨衛軍裝甲師和國防師裝甲師確實有很大的不同,但誰更強悍一點呢?要從兩個階段看,比如1940年的法國戰役,德國國防軍第7裝甲師和第十裝甲師最為耀眼,在從阿登森林繞過法軍馬奇諾防線戰略穿插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當時的德國黨衛軍裝甲師的戰績還沒有那樣耀眼其它部隊總數都還在建設階段,所以法國戰役中主要是國防軍裝甲師負責主攻,黨衛軍裝甲部隊負責戰場協助同時幹一些髒活,比如以抓遊擊隊的名義進行殺人放火,維護員治安等,相當於憲兵部隊。
  • 二戰蘇德戰爭,德軍火箭炮投入戰場早,為何沒有喀秋莎名氣大?
    1936年,德軍火箭炮正式列編國防軍部隊,他們被統一了標誌,酒紅色的肩章和領章。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支火箭炮部隊,雖然只有100名軍官、332名軍士和1612名士兵組成,裝備有484輛車。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擴編了這支隊伍,將其變成7個營,配備有224門41式6管150毫米火箭炮,全部配屬給了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用於進攻莫斯科方向。
  • 二戰日本裝甲部隊的1000輛坦克,相比德國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日本裝甲部隊在作戰編制上也大大落後於德國裝甲部隊,在1941年德國已經組建了數支進攻能力強大的裝甲集群(一個裝甲坦克數量高達800-1000輛)時,日本裝甲部隊才組建了幾個戰車集群
  • 二戰德軍步兵師有哪些精銳?德軍一個師為何戰鬥力超蘇軍三個師?
    我們不談那20來個比較精銳的裝甲師和裝甲擲彈兵師,他們是靠寵愛和大量重型裝備。真正的步兵師可以擔任救火隊員,到處封堵突破口,才是真正的精銳部隊。說實話,德國步兵師當中的精銳部隊,確實不多,畢竟機動力,裝甲突擊力,運輸能力都比較差。
  • 二戰羅斯託夫戰役,第1裝甲集團軍被阻,蘇軍打贏首場圍殲戰鬥
    發生於1941年11月到12月間的羅斯託夫戰役,是蘇軍自德軍閃擊蘇聯以來,打贏的首場圍殲戰鬥。那麼,在當時德軍氣勢正盛,三路大軍大踏步向蘇聯縱深挺進的關鍵時刻,南方集團軍群為何在羅斯託夫受阻,第1裝甲集團軍差點被圍殲,龍德施泰特元帥要辭職不幹呢?
  • 二戰德軍裝甲師和裝甲擲彈兵師、摩託化師的區別
    第二次世界大戰,可以說是裝甲部隊的大決戰,融合了機動力和火力的裝甲部隊在戰場上面馳騁,無論是德軍,還是同盟國的裝甲部隊,都是各自軍中的絕對主力,沒有裝甲部隊參與的進攻,是根本無法想像的,甚至可以直接判定勝負了。
  • 二戰高加索戰役,為何第4裝甲集團南下北上都是錯誤的?貪大求全
    二戰蘇德戰爭,發生於1942年夏天的高加索戰役,可以說是蘇德戰場的命運之戰。因為這場戰役關乎兩軍對高加索戰略資源的爭奪,誰擁有了這些資源,誰就獲得了戰場的主動權。但是,本來完全有可能打贏這場戰役的德軍A集團軍群,卻因第4裝甲集團軍的加入和撤離,最終錯失了良機。而德軍統帥部也因第4裝甲集團軍的南下和北上,導致史達林格勒戰役和高加索戰役兩場皆輸,這是為什麼呢?
  • 二戰各國戰機的介紹和優質油畫圖片鑑賞
    二戰日軍戰機高清圖片三架日本零式戰鬥機,1943年時期隨著美軍的地獄貓戰鬥機的服役,日本零式戰機前期的所建立的技術優勢基本被美軍逆轉,即使後來日本相繼研發出了紫電戰鬥機也於事無補,隨著日本海軍太平洋艦隊覆滅,日本最後變成了一座沒有任何海防的孤島而已,沒有了制海權,日本也就喪失了與美軍太平洋聯合艦隊抗衡的能力
  • 從破碎至勝利,二戰中的蘇聯裝甲部隊,如何在戰火中浴火重生
    如果提起二戰中蘇聯裝甲部隊,相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無窮無盡的T-34中型坦克組成的鋼鐵洪流。確實,很多戰史裡都提到了蘇軍裝甲部隊在數量上的強大,而德軍則享有質量上的優勢,往往蘇軍能夠出動數倍於德軍的坦克數量,形成強大的戰略優勢。
  • 二戰時,莫斯科面臨德軍重兵壓境,希特勒的德軍為何慘敗?
    前言二戰時,德軍的「閃擊戰戰術」打遍天下無敵手!希特勒幹掉西歐諸國之後,他立刻將德軍兵鋒指向了蘇聯。希特勒一直將蘇聯作為自己最大的敵人,希特勒做夢都想佔領蘇聯,在東方為德意志帝國的人民爭取生存空間。1941年6月,希特勒突然派出大軍閃擊蘇聯。10月,180萬德軍精銳部隊殺至莫斯科城下。
  • 二戰第聶伯河戰役,崔可夫使用裝甲夜襲,首創聲光心理戰
    扎巴羅熱之戰是二戰蘇德戰爭第聶伯河戰役中,蘇軍在南線對德軍反攻的重要戰役。由於扎巴羅熱是曼施坦因的指揮中心所在地,德軍已經將這裡作為「東方堡壘」防線的中樞來防守。但這場仗,雖然蘇軍佔據著兵力和裝備多個方面的優勢,打的並不順利。直到崔可夫第8近衛集團軍上來後,他使用了三招,用了半個月時間才解決了戰鬥。那麼,崔可夫用的哪三招呢?
  • 冷歷史:二戰德軍只靠7個人,兵不血刃佔領貝爾格勒
    在整個二戰期間,納粹德國一度所向披靡,佔領了歐洲許多國家的首都,從華沙到哥本哈根到巴黎,整個歐洲大陸都風聲鶴唳。但是沒有一座城市如貝爾格勒一樣,德軍只用7人就兵不血刃地佔領全城。這一戰例在全球戰史上恐怕都很難找出第二個。
  • 淺談二戰德軍部分裝甲裝備(1)
    二戰時期德國的軍事裝備十分出彩,其中以其陸軍裝甲部隊的裝備更為出彩。縱觀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德國裝甲部隊陸續裝配了大量製造精良的坦克、突擊炮、自行火炮、坦克殲擊車、裝甲車等,其中虎式、豹式等坦克在許多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今天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一起認識一下德國軍隊曾經裝配過的那些裝甲武器。
  • 二戰德軍五大王牌部隊,骷髏師只能排第五
    二戰爆發後,帝國師參加了除挪威和北非的所有重大戰役,特別是作為唯一的武裝黨衛隊師級戰鬥部隊參與了奪取莫斯科的「颱風行動」。不管是作為進攻時的急先鋒還是敗退時的救火隊,帝國師在戰爭中的出眾表現最終贏得國防軍同袍的尊敬。排名德國二戰陸軍戰鬥力之首我想不應該又任何爭議。
  • 二戰中為何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依舊沒有擋住德軍的鋼鐵洪流
    在德軍強大的攻勢之下,波蘭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便被德國佔領。德國佔領波蘭後,又將侵略矛頭對準了西歐。1940年5月10日,德國向法國、比利時、丹麥、荷蘭等西歐國家發動大規模進攻。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在抵抗了44天之後向德國投降,1940年6月22日,德軍開進巴黎,法國宣布停止了抵抗。我們可能都知道,在二戰西線戰場打響之前,法國政府曾耗費巨資打造了一條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
  • 二戰時波蘭騎兵真是拿馬刀和長槍,迎戰德軍坦克嗎
    對二戰有所了解的人們,大多聽過這樣一個段子,那就是當德軍向波蘭發起「閃擊戰」時,不知坦克為何物的波蘭騎兵勇敢地揮舞著馬刀和長槍,向德軍裝甲部隊發起了潮水般的衝鋒,卻最終覆沒於坦克的履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