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二戰時期蘇聯裝甲列車可是鼎鼎大名,二戰初期蘇聯的裝甲列車曾經一度是史達林格勒戰線一條無法輕易的攻下的鋼鐵防線,由於是裝甲列車可以隨著戰場進程機動布防運送兵力,所以一度成為了二戰初期德軍斯圖卡轟炸機,最重點打擊的蘇聯重型裝備,即使在1941年6月22日到7月22日一個月的時間內,蘇聯累計有上千列火車被毀,其中有500列屬於真正意義上的裝甲列車,遭到了德軍戰機的摧毀,但仍舊保留下來了相當一部分數量的裝甲列車,作為守護當時蘇聯紅軍鐵路暢通的鋼鐵巨獸。
其中最著名的一列有稱號的裝甲列車叫「謝列茲尼亞科夫」的裝甲列車,被德軍譽為綠色幽靈。
1941年11月4日,在塞瓦斯託波爾海軍工廠,蘇聯建造了一列名為「謝列茲尼亞科夫」的裝甲列車,主要用來保衛塞瓦斯託波爾。這輛裝甲列車的基礎是個平板車,其外部焊接了15-30毫米厚的裝甲鋼板,並進行連接加固。列車由蒸汽火車頭驅動,可達600馬力,最高時速50公裡。火車上搭載14挺馬克沁7.62毫米重機槍,三門76毫米可自由360度旋轉的列車炮塔,兩門82毫米迫擊炮,兩門76毫米高射防空炮,以及一門放在列車尾部12.7毫米的重機槍,薩哈肯上尉是該裝甲列車指揮官。
1941年到1942年,「謝列茲尼亞科夫」的裝甲列車累計執行任務140次左右,執行任務時經常神出鬼沒,要知道當時塞瓦斯託波爾已經被德軍重兵包圍,很多鐵路中樞德軍佔領,而「謝列茲尼亞科夫」的裝甲列車在執行運輸任務,作戰任務時,就會與德軍部隊正面遭遇。
德國老兵奧斯朗茨軍士回憶,當時他們指揮部隊剛剛進入一個駐防地點換防,那個駐防地點位於塞瓦斯託波爾外圍的三號鐵路樞紐,那天那與士兵們正在抽著煙,突然一陣列車轟隆隆聲從鐵路拐角處傳來,經驗豐富的奧斯朗茨軍士一聽就知道來者不善,因為當時這條鐵路是不會德國裝甲運兵列車的,馬上命令手裡的士兵準備手雷彈,但隨著蘇聯這些鋼鐵巨獸突然從拐角處衝出時,奧斯朗茨軍士就認為自己讓手下士兵做的一切都是多餘的,只能趴在據點之中,眼睜睜看著蘇聯這列鋼鐵巨獸從眼前經過。
「謝列茲尼亞科夫」的裝甲列車在塞瓦斯託波爾戰役期間累計造成1500人名德軍傷亡,擊毀德軍坦克20輛,擊落戰機五架,1942年6月30號隨著塞瓦斯託波爾戰役蘇聯紅軍的全線撤退,「謝列茲尼亞科夫」的裝甲列車隨後被蘇軍自行炸毀在火車隧道裡面。
但蘇聯「謝列茲尼亞科夫」的裝甲列車的二戰軌跡並沒有迎來終點,「謝列茲尼亞科夫」的裝甲列車的殘骸隨後被德軍繳獲,德軍根據列車殘骸的基礎上進行了二次改裝,最終命名為「尤金」裝甲列車,其主炮也換成了一門105毫米榴彈炮,另外之前蘇聯人炸毀列車時那兩門蘇聯76毫米列車炮,並沒有完全炸毀可以繼續使用,兩個四聯裝20毫米防空機炮,裝備機槍MG08機槍也是14挺,另外還有MG42機槍兩挺,放在裝甲列車中間,德軍設想過全部用MG34機槍和MG42機槍替代,但最終德軍覺得成本太高,所以大量使用了MG-08型馬克沁機槍。
德軍「尤金裝甲列車」很容易辨認,因為其車廂還是蘇聯方面特色裝甲車廂,1944年五月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全面敗退,德軍「尤金裝甲列車」加入到了最的後阻擊掩護作戰,幫助德軍兩個集團軍安全撤退到了波蘭境內,隨後德軍自主炸毀「尤金裝甲列車」,全員撤退,在撤退途中被大部分德軍列車作戰人員被蘇聯紅軍消滅,從德軍俘虜的口中,蘇聯指揮官得知德軍的「尤金」裝甲列車,就是兩年前保衛塞瓦斯託波爾的「謝列茲尼亞科夫」的裝甲列車改裝而成的。
蘇聯最終不計前嫌又把「尤金裝甲列車」給改裝了回去,參與到後來作戰當中,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蘇聯「謝列茲尼亞科夫」的裝甲列車,在二戰中軌跡可謂是極具傳奇色彩,作為一列曾經效力德蘇雙方的裝甲列車,對蘇聯也好德國也好都有一定警示意義和教育意義,於是二戰結束後「謝列茲尼亞科夫」的裝甲列車被送回塞瓦斯託波爾,作為塞瓦斯託波爾戰役最具有代表性的紀念品,讓遊客參觀銘記那段令世界不堪回首二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