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提到:權勢世所重,桓溫役孟嘉。這句話主要是描寫,其實人人心中對於權勢都有一種嚮往之心,但是一定要好好把持平衡度,切勿做錯了事情。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大家會發現有一個現象,社會越動亂的階段,追求權勢的組織就會越來越多。
比如說秦朝末年有很多農民起義軍,劉邦,項羽,陳勝吳廣等等。在我國清朝末年時期,由於政治腐敗各種追求權勢的組織,也如雨後春筍一般迅速崛起。其中太平天國運動,也是我們歷史教科書中的一大篇章。太平天國運動是指公元1851年到1864年期間,農民起義軍所建立的一個政權。
領導者主要是洪秀全和楊秀清兩人。打出來的口號,要是為了反清朝的統治,並且在公元1853年時,在南京這個地方建立了政權的都城。在1872年時,太平軍最後的有生力量也被連根拔起。
雖然太平天國運動經歷了十幾年的起義,對資本主義和對清政府的統治都具有強烈的挑戰性,但是最後太平天國還是以慘敗而告終。太平天國內部其實也有很多矛盾,比如說洪秀全曾經將楊秀清在組織中的勢力全部斬除。大家可以在英國博物館收藏的這120封聖旨當中找到兩位領袖之間為何相互殘殺的原因。
因為太平天國運動和外國的帝國主義列強的利益直接掛鈎,當時英國自然也參與了鎮壓太平天國的組織裡面去。而英國後來也收藏了很多太平天國運動的一些歷史文物,其中就有120封洪秀全所寫的聖旨。這120封聖旨裡面,大部分主要是講該如何斬除楊秀清。
說到楊秀清,最令洪秀全感到頭疼的一點就是,楊秀清是一個敢挑戰洪秀全權威的人。楊秀清是一個特別好色的人,不論是處理工作事宜還是處理府中事,楊秀清裡裡外外全部都是由女官來把控。自己也和多名女官生活在一起。
但楊秀清的部下們卻不可以和自己的妻子、任何的女色混在一起,這讓楊秀清部隊內的情況已經處於很難治理的狀態。楊秀清又總是用同樣的嚴格要求去對待洪秀全,並表示洪秀全也不應該和女官私混在一起。如果需要用到女官,也得去挑選那些老成穩重的女官。
所以在這樣的壓迫之下,洪秀全等人終於認識到楊秀清自命天高,給洪秀全留下的感覺就像是楊秀清已經成為了太平天國的最高領袖,最後在權勢的壓迫下,洪秀全還是將楊秀清的勢力給全部剷除了。
太平天國曆時14年,達到了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南方興起而波及全中國的農民戰爭,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農民戰爭,經過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研究考證,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許多太平軍將士及其親屬為躲避清廷迫害,流亡海外,在海外發現不少太平天國時期的鑄造的紀念金幣,這本《太平天國興亡錄》,就記載了很多這個時期的傳奇故事,原價119,現價僅69元,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