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簡直是天才的政治家,玩弄洪秀全、韋昌輝、石達開於股掌

2020-12-19 沉墨I方之城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立刻進行了權力蛋糕的劃分。楊秀清與洪秀全是明裡暗裡的爭權奪位,最終洪秀全這個秀才幹不過楊秀清這個燒炭工,楊秀清掌管了太平天國的大權。

楊秀清能夠將洪秀全死死地按在「神壇」,不讓其管理太平天國的「俗務」主要是藉助的宗教力量,他是天父附體,隨時都有可能以天父下凡的身份「糾正」洪秀全任何不利於楊秀清的決定。

洪秀全雖然在神壇上隨時都受到楊秀清的壓制,他的地位卻是楊秀清無法取代的,畢竟「拜上帝教」是洪秀全一手創立起來的,整個太平天國運動的信仰基礎就是宗教,而宗教的核心就是洪秀全為靈魂。楊秀清利用洪秀全營救馮雲山的空檔期,趁機大搞「天父下凡」穩定了教眾,保留了組織的火種。

洪秀全吃了個啞巴虧,好不容易確定下來的唯一宗教領導地位,憑空出來一個天父,一個天兄(西王蕭朝貴),這兩個人都可以在宗教領域裡制約天王洪秀全。

定都天京後,洪秀全自己不管俗務政事,但也不希望楊秀清大權獨攬。雖然自己幹不過他,但也想找個自己人來牽制楊秀清。

洪秀全最開始的布局很合理:行政權和軍務權分別由楊秀清和韋昌輝掌管。太平天國政權建立,管理各個縣郡,任命各個官員,制定各種制度等等都歸楊秀清;而太平天國的軍務,包括天京城的防務,前方戰報的匯報等等都歸韋昌輝。

楊秀清心裡肯定不樂意啊,要說打仗韋昌輝不是楊秀清的個兒,要說管理地方,韋昌輝更不及楊秀清的十分之一。一切都好說,軍權不能讓,燒炭工楊秀清看得很透徹,必須要拿下太平天國的軍權。

對楊秀清來說,要掌控太平天國的軍權很簡單——跳大神,天父下凡。渾身顫抖:「兵機政要,皆由天定,人莫得違……楊秀清是天下萬國軍師,大權盡歸掌握!」

地下跪著是天父之子洪秀全,洪秀全毫無辦法,「老子」發了話,「兒子」必須要遵守,這是洪秀全自己定的規矩。楊秀清輕鬆的裝神弄鬼的就把軍權、政權弄到了手。

楊秀清用宗教的手段拿到了太平天國的大權,卻又礙於宗教原因,無法徹底的確保大權不失。因為韋昌輝的副軍師也是天父下凡封的,那還是在永安建制時期。

永安封王共有五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正軍師楊秀清和蕭朝貴,還有副軍師韋昌輝和馮雲山。太平天國實行的是軍師負責制,正軍師為天王洪秀全負責,副軍師為正軍師負責。

到定都天京的時候,蕭朝貴和馮雲山皆戰死了,只剩下正軍師楊秀清、副軍師韋昌輝。歷史地位確定了楊秀清無法廢了隨時覬覦東王權力的韋昌輝,他是唯一的副軍師,連翼王石達開都還不是軍師。

無法廢了韋昌輝,那就打壓他,極力的打壓韋昌輝,這是楊秀清的策略。對付神壇上的洪秀全只需要跳大神,而對付朝政中的韋昌輝卻頗費腦筋。

打壓韋昌輝很簡單,就是極力地降低他在太平天國的影響力;既要降低他的影響力,還不能外派出去帶兵,這很危險(的確危險,後來楊秀清就死於外出的韋昌輝),那就強力打壓吧。於是,就有了湘潭水營激變與韋昌輝安排有關,被楊秀清抓住了把柄,結結實實的打了韋昌輝幾百板子,而且通告全軍,深怕太平天國管轄地不知道韋昌輝被楊秀清打了屁股。

韋昌輝數次被打壓,數次被侮辱,的確讓韋昌輝在太平天國地位受到極大地降低,但是同時也在韋昌輝的心裡種下了極度仇恨的種子。

楊秀清既對韋昌輝進行全方位的打壓,同時又要拉攏永安建制的另外一個巨頭——翼王石達開。拉攏石達開的目的更明確,在軍事方面對韋昌輝進行分權。

唯一的正軍師為了防範唯一的副軍師,拉攏太平天國的元老石達開到天京參與朝政,這一招很厲害。石達開是個能力非常強的將領,而且只是個將領,能徵善戰,卻不精於政務。楊秀清用他的長處——軍事,重要的徵伐用石達開,重要的政務假模假樣的與石達開商量。朝中徹底地將韋昌輝邊緣化。

就這樣,太平天國的朝中局勢基本被楊秀清掌握住了。跳大神排除洪秀全對他的幹擾;全力打壓韋昌輝確保最後一位副軍師對軍政大權的覬覦;拉攏元老翼王石達開發揮他的才幹。太平天國政權就這麼的晃晃悠悠的一路發展下去,直到「天京事變」發生。

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運動的轉折點,楊秀清、韋昌輝死於內鬥,石達開逃離天京,最後死於大渡河,只有能力最弱的天王洪秀全得到了該得的一切權力,卻無法掌舵太平天國這艘失去了大副、二副的破船一路駛向驚濤駭浪的汪洋大海。

相關焦點

  • 用「天父」做幌子,楊秀清連洪秀全都敢打,為何卻不敢惹石達開?
    之後的金田起義,楊秀清也同樣靠著這招立下大功。正因為如此,太平天國正式成立之後,作為天王的洪秀全論功行賞之時便立楊秀清為東王,直接掌管天國軍隊的指揮權,逐漸成為天國實際的掌權人,而洪秀全則成為精神領袖,完全成為了一個傀儡。
  • 洪秀全不務正業,是如何扳倒大權在握的楊秀清的?原因令人咋舌
    而楊秀清死後,北王韋昌輝主持太平天國的大局,哪知道這個北王比楊秀清更加的囂張跋扈,在天京城大開殺戒,直接導致石達開和北王韋昌輝決裂,石達開負氣出走,而洪秀全則趁此機會誅殺了韋昌輝和秦日綱,從此太平天國的大權真正握在洪秀全手裡了。
  • 關於楊秀清篡位,有很多版本,這個版本最為可信,但可惜石達開
    ,於是,大家都以為在東方的命令一定要服從,洪秀全卻被晾在一邊楊秀清掌握大權,視洪秀全不僅存在,而且其他楓沒有好的態度對於這種情況,為了自保,韋昌輝主動向楊秀清示好一次,楊秀清韋昌輝病了)四處尋找大夫,表達自己的好意因為,被打了的韋昌輝楊秀清站不起來,不過,他的發作也沒能太平天國內部表面上非常安靜,但實際上隱藏著巨大的危機楊秀清是一個借神罰貶低他的人,他在內部給了我
  • 太平天國有楊秀清、石達開,為何最終仍舊失敗?
    東王楊秀清主持軍政大局,熱衷於樹立個人崇拜。 他假託天父下凡時,洪秀全也要下跪聽令。每次出行,要用一條36節的龍燈開路,儀仗隊多達千人,那可真是紅旗招展,鑼鼓喧天,比遊神還熱鬧,後來甚至還要洪秀全封他為「萬歲」,企圖獨攬大權。
  • 石達開只帶2人回京,為何敢當面斥責韋昌輝?不是正義感
    ,是打著「奉詔討賊」之旗號,也就是執行洪秀全之聖旨。但是,楊秀清死後,洪秀全為了繼續削弱實力派,以便大權獨攬,並未在第一時間出來公布詔書,斥責東王楊秀清之罪行,承認事變之合法性。如此一來,北王韋昌輝就得獨自承擔誅殺東王之責任,自己就是亂臣賊子,挑起兄弟間自相殘殺之罪魁禍首。為了活命,韋昌輝只能先下手為強,繼續擴大事態,靠「陰謀」誅殺東殿6000精兵。此時,韋昌輝就成了太平天國軍民眼中的「賊」,是典型的「陰謀家」。
  • 石達開一生中最大的錯誤,洪秀全要負主要責任
    在太平天國內部,後人對石達開的評價普遍要比其他幾個人要高。如果不出意外,石達開或許會有更大的歷史影響,可惜,歷史不能假設。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年輕的將領,他用兵如神,所向披靡,因為戰功卓越,二十歲就被封為冀王,五千歲,在太平天國內部,地位僅次於北王韋昌輝,位列第六位。石達開真有這麼神嗎?
  • 太平天國西徵:楊秀清與石達開權力博弈,沒有誰是贏家
    太平天國權力分配格局熟悉太平天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洪秀全只是「虛位」元首,臨朝不理政,軍國大事都是「首義五王」決定。「首義五王」,即是東王九千歲楊秀清、西王八千歲蕭朝貴、南王七千歲馮雲山、北王六千歲韋昌輝、翼王五千歲石達開。
  • 石達開16歲,洪秀全為何「三顧茅廬」請他?不是驍勇善戰
    石達開年僅16歲,還是未成年人,為何洪秀全親自登門拜訪呢?與石達開驍勇善戰沒有關係。 1847年,馮雲山已經發展了3000餘人,為金田起義贏得第一桶金;包括楊秀清、蕭朝貴等核心要員,都是此時入會。 馮雲山混得風生水起,洪秀全從廣東「空降」而來,一起打理教務。那麼,馮雲山是如何拉起3000餘人呢?簡又文《太平天國全史》說他是天才的組織、宣傳能手,有著堪比蕭何、諸葛亮之才華。
  • 洪秀全忍無可忍才絕地反攻?1856年9月2日天京事變爆發殺死2萬人
    自然,楊秀清不只是單純會裝神弄鬼,他確實有著極為高超的軍事、政治和組織能力。這個大字不識幾個的燒炭工,是個卓越的軍事家、政治家和組織大師,更是一個宣傳家。其實,從營救被捕馮雲山,就可以看出楊秀清的厲害之處。
  • 洪秀全臨死前有多瘋狂?
    可是,這洪秀全他們太不爭氣了。本來他們就沒有多少人才,還搞內訌,互相看不起。洪秀全和楊秀清,這兩個人就不對付。他們兩個是太平軍的老大和老二,兩個人相互算計,互相殺戮。洪秀全的權利被楊秀清給架空之後,洪秀全就不開心了,他若是想要重新掌權,就必須要幹掉楊秀清。
  • 東王掌控實權,為啥鬥不過「徒有虛名」的洪秀全?網友:自己作的
    公元1856年,在中國大地上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對當時統治清朝的滿族,對當時太平天國實際意義上的首領楊秀清、洪秀全,以及對當時東王府慘遭殺害的幾千人,都是哀痛欲絕。可惜的是,東王楊秀清死後,北王韋昌輝掌管太平天國大局,誰知道北王比楊秀清更囂張跋扈,在天京城大開殺戒,直接導致石達開與北王韋昌輝決裂,石達開負氣出走。
  • 太平天國中諸王的實力如何,為何東王楊秀清被稱為天國第一名將?
    東王楊秀清。如果說洪秀全是太平天國的精神領袖,那麼楊秀清在率領軍隊攻破清軍的江南大營之後就成為了這個政權中的實際領導人,此時的楊秀清已經集所有的權力於一身。蕭朝貴的地位在天平天國中是僅次於洪秀全和楊秀清的三號人物,此人極其有智慧,在洪秀全創立上帝會時,蕭朝貴就秘密組織革命力量,並且在短時間內為上帝會吸取了大量有生力量。在金田起義後,蕭朝貴協助洪秀全動員教徒,鼓舞和指揮太平軍奮勇殺敵,後來洪秀全當上天王之後,蕭朝貴就被封為了正軍師和前軍主將,肩負著軍事指揮的重任。
  • 天京事變:對石達開「忠、勇、信、義、智」的一次考驗
    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說:東王囂張跋扈,目無法紀,韋昌輝、石達開不服氣,於是密謀誅殺楊秀清,及東王的兩個兄弟楊原清、楊輔清,其餘的人都不可濫殺無辜,要懂得克制。韋昌輝、石達開密謀要殺楊秀清,好明白,是誰讓東王過頭了。韋昌輝,實力派的第二把手,楊秀清在公共場合不動聲色地鞭打他幾百下,有時幾天也不能下床。何謂杖打?
  • 揭秘太平天國石達開轉戰十餘省兵敗大渡河之謎
    例如作為導火線的封萬歲,在今天許多人看來,楊秀清是觸犯大忌招來洪秀全嫉恨,然後秘密通知和楊秀清有矛盾的韋昌輝痛下殺手,韋昌輝趁此機會大肆報復,造成災難,這就是天京事變的主要過程。 萬歲這個稱號在太平天國真的那麼敏感嗎?太平天國雖然有嚴格的等級,但很多制度一方面是復古先秦,一方面又帶有宗教色彩,和傳統的封建王朝還不完全一樣。
  •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中威望最高的領袖,為何在現實中人緣最差?
    可是一個人在很多時候可以對自己要求高,但是對別人的要求太高,性質就不一樣了,很容易適得其反,比如石達開寄託希望在洪秀全身上,覺得洪秀全殺掉楊秀清之後,就會好好著手管理太平天國,他寄希望於韋昌輝身上,覺得自己單刀赴會,韋昌輝就會就此收手,結果導致韋昌輝殺了石達開全家。
  • 天京事變,楊秀清死得慘,從外國當事人披露真相來看,還死得冤
    即楊秀清在大勝之後居功自傲,得意忘形,威迫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意欲取代天王。洪秀全忍無可忍,密詔北王、翼王及燕王剷除東王。北王韋昌輝與燕王秦日綱心狠手辣,不僅盡誅東王府內數千男女,還以搜捕「東黨」為名,大殺異己,血洗天京城,致使兩萬餘人在這場變故中喪生。翼王石達開指責北王韋昌輝濫殺,北王不滿,又盡屠翼王一家。
  • 名為翼王,石達開卻沒能飛出「忠義」二字的末路陷阱
    ,韋昌輝北王,石達開翼王,洪大全天德王。」從平民百姓到起義軍領袖這樣一個飛躍,石達開在年僅21歲時就完成了,可謂少年得意。彼時洪秀全對他尚且信任,特別委任石達開為進軍南京的開路先鋒,統領左軍圍攻長沙城,殲滅清軍千餘人。從廣西到金陵,石達開親身經歷大小上百次戰爭,為洪秀全所率大軍平定了前進道路,並在十日內攻下金陵城,使得太平天國得以定都金陵,後改名為天國。
  • 若洪秀全不殺韋昌輝,石達開真的敢「攻滅天京」嗎?
    1856年11月,石達開回京勸阻韋昌輝,結果引來殺身之禍:北王派秦日綱追殺石達開,本人則親自帶兵屠殺翼王府千餘人。石達開來到武昌,立刻組建「靖難之師」,親率4萬人浩浩蕩蕩殺向天京,並揚言:「不得韋昌輝頭,則班師回朝,攻滅天京。」
  •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忠王李秀成,誰的軍事才能更厲害?
    1851年9月太平軍攻克廣西永安(今蒙山)後,確定官制,天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封了五個王,分別是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所封諸王,皆受東王節制。
  • 石達開為何帶走10萬大軍?他的目的地在何方?如果北伐是否能成功
    他們能夠維持13年的統治,絕對有理由,比如楊秀清、石達開這些人,就具有天才的軍事才能。可惜天京事變過後,楊秀清被殺,石達開被逼離開,太平天國的力量就大大削減了。讓人不解的是,石達開帶走的10萬大軍,目的地到底在何方?他們為什麼向西走呢?如果他們選擇北伐,有沒有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