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邱吉爾稱為英國史上最大的災難,新加坡保衛戰為何遭遇滑鐵盧

2020-12-16 銘蘇先生看世界

二戰時期,英國由於是「日不落帝國」,在全球各地擁有眾多的殖民地,所以在面對德、意、日法西斯的進攻時,英國需要進行在大不列顛、大西洋、歐洲、中東、遠東等多地作戰。

邱吉爾

新加坡作為英國在遠東地區的重要戰略要塞,英國駐新加坡部隊加上後續的增援部隊共有十萬多人,但是卻被日本3萬多人圍殲,最後宣布投降。英國首相邱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中寫道:「新加坡所發生的的一切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災難,從來沒有這麼多的士兵對敵人投降」。

那麼,一向戰力強大的英國軍隊,為何在新加坡遭遇如此重大的失敗呢?

一、英國對遠東在戰略上不夠重視

英國從法國敦刻爾克大撤退後,德國對英國本土發動了長期的空襲,英國忙於本土作戰防禦,同時英國在北非和巴爾幹半島地區同德國和義大利作戰。由於埃及控制著蘇伊士運河這條國際貿易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而這一地區遭受德國和義大利的軍事威脅,所以英國將現代戰鬥機、坦克、高射炮和反坦克炮等武器優先配備給了尼羅河流域的部隊,以確保該地區始終控制在英國人手裡。

對於遠東地區,這裡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在該地區的駐軍主要是用於維護殖民地的秩序,鎮壓殖民地暴動,所以該地區英軍配備的武器都是常規輕型武器,缺乏重型火力武器。而且,英國對於該地區的防禦只能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適度、部分防禦。換句話說,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保衛新加坡的軍艦

邱吉爾曾提出要放棄對新加坡的守衛和增援,這直接遭到澳大利亞政府的強烈譴責和反對(澳大利亞有一個師駐守新加坡),最後英國擔心從新加坡撤軍會引發國內民眾的反對和盟友的誤解,勉強執行繼續增援新加坡的政策。從英國當時的政策來看,就能看出英國對遠東地區的防禦不夠重視。

二、新加坡防禦工事存在致命弱點

新加坡與馬來半島隔著柔佛海峽,有一道石堤相連,此前英國對於新加坡的防禦主要是面向大海,也就是說主要防禦來自海上的艦船攻擊,所以新加坡城的大炮主要朝向大海,無法向內陸進行發動攻擊。

新加坡

在新加坡島與馬來半島之間的柔佛海峽地區幾乎沒有構建任何永久性的防禦工事,這是令英國政府高層很意外。邱吉爾在《第二次大戰回憶錄》中對這一事件是這樣描述的:「新加坡的內陸方向不設防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艘無底的軍艦要在海上起航,是絕對沒有可能的。」

由於英軍先後失去制空權和制海權,日軍從馬來半島方向一路向南進攻,英軍只能沿著海岸和叢林向新加坡城節節敗退,在敗退的過程中遭受嚴重的損失。英軍在撤到新加坡城以後炸毀石堤,試圖堅守孤城。但是,由於英軍未在新加坡城北側朝向內陸方向構建堅固的防禦工事,這導致日軍比較容易就登陸了。

三、英軍軍事指揮失誤

英國在遠東地區的盟軍最高司令是韋維爾將軍,此人曾在北非指揮英軍多次戰勝義大利軍隊,戰績卓越,是英國最有才華的將領之一。負責馬來亞防務的是珀西瓦爾總司令,此人曾被寄予厚望,不過令他出名的就是在新加坡率領10萬英軍向日軍投降。

像印度、馬來亞、新加坡、緬甸這些地區,作為英國的殖民地,之前並未受到戰爭的威脅,所以他們在該地區並未大力進行防禦工事的修建。即使在日本進攻馬來半島以後,他們也沒有著手在新加坡與馬來半島之間修建防禦工事。

日軍是從1941年12月8日凌晨發動對馬來半島攻擊的,而在1942年2月8日才發動對新加坡的進攻,在長達2個月的時間內,新加坡守軍是完全有時間在島的北側修建防禦工事的。

日軍騎著單車快速穿越叢林追趕英軍

英軍在日軍的進攻下可謂是兵敗如山倒,從馬來半島撤退到新加坡的過程中消耗巨大。一方面說明這些軍隊未經過戰爭的洗禮,作戰能力比較弱,不適應叢林作戰;另一方面也說明英軍缺乏有效的指揮,未能對日軍形成有效的抵抗。

在英軍撤往新加坡以後,韋維爾雖然命令珀西瓦爾戰鬥到底,但是當時的形勢來看,英軍難以形成比較強大的戰鬥力。如果英軍在柔佛海峽修築堅固的防禦工事,那麼以10萬英軍的戰鬥力至少可以抵擋一陣。但是,由於疏於防務,沒有修築堅固的防禦工事,在被日軍圍困以後,再加上日軍擁有制海和制空權,這使珀西瓦爾的內心動搖。所以,他沒有選擇繼續抵抗,而是選擇向日軍投降,10萬英軍在新加坡被3萬多日軍圍殲,而珀西瓦爾也做了俘虜。

英軍投降

其實當時的日軍由於連續作戰也很疲勞,而且炮彈儲備也將耗盡,如果英軍堅持抵抗下去,日本也不會那麼容易就取勝,只能說英軍的主動投降成全了日軍。

相關焦點

  • 邱吉爾到底是救了英國還是毀了英國?
    先說說他救了英國,邱吉爾帶領下的英國在二戰中表現的很剛,與德國為主的法西斯抗戰到底,最後贏得了勝利,但邱吉爾正面直剛的做法真的是最好的處理方式嗎?我看不一定。我們國家抗日是因為日本侵略者一直在佔領我們國家的領土,在我們國家的領土上殖民我們的人民,而德國從未踏入過英國本土,英國是為了他們的盟國而與德國正剛的,德國作為一個法西斯國家消滅他是肯定要的, 但用正面剛的方式過於激烈,損失肯定是最大的。其次:邱吉爾的前任張伯倫是不是真的那麼沒用呢?
  • 邱吉爾:坎坷的成功之路,英國史上最偉大的首相
    英國曾經進行過民意選調,評選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溫斯頓.邱吉爾名列第一,甚至超過了牛頓、披頭四、莎士比亞。除了他帶領英國取得世界第二次大戰的顯赫功績外,他還有鮮為人知的另外一面,他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和英國皇家學院的榮譽畫家。
  • 英國的鐵血首相邱吉爾,在大戰裡卻把自家的將軍坑了好幾次
    那既然如此,為何英國的將軍們總是顯得能力不佳,甚至於這些名將也經常被發配到非熱點地帶坐冷板凳呢?這實在就不是他們的鍋了,而是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的鍋,在這位"政治家裡蹩腳的軍人,軍人裡蹩腳的政治家"的胡亂指揮下,這些英國名將們確實就發揮不出太多了,反而還要被邱吉爾坑上一波。
  • 英國首相演講術:邱吉爾的「熱血、眼淚與汗水」
    英國媒體《衛報》和《旁觀者》的專欄作者也評價認為鮑裡斯的演講華而不實、空洞無物,對於解決脫歐問題和團結英國社會並無實質意義。鮑裡斯是93歲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第14位首相,她的第一任首相是邱吉爾。相較之下,邱吉爾的第一次演講也發生在內憂外患、危機重重的社會背景之下,他的演講持續了7分鐘,雖然現場反響不盡如人意,但這一演說如今已被視為史上最偉大的政治演說之一。
  • 哥倫布、邱吉爾雕像遭「極刑」,法國這些雕像也要...
    這股運動從美國燃到歐洲,一些我們從小在歷史課本中學到的名人都成為眾矢之的,哥倫布、邱吉爾都不能倖免。▲美國一座哥倫布像被推倒。(本文圖片皆為網絡截圖)▲一座哥倫布像遭斷頭。▲英國不少名人雕像也被推倒。哪裡有抗議,哪裡就有法國人。
  • 《齊木楠雄的災難:史上最大的災難!》搞笑廣告
    《齊木楠雄的災難:史上最大的災難!》萬達南夢宮娛樂今天放出了漫畫改編新作遊戲《齊木楠雄的災難:史上最大的災難!》的廣告第1彈「中學生的放學後篇」,以及超能力募集活動的獲獎名單。《齊木楠雄的災難:史上最大的災難!》
  • 這個日軍大將在二戰中用2個單詞羞辱英軍,戰後被英國點名絞刑
    這個日軍大將在二戰中用2個單詞羞辱英軍,戰後被英國點名絞刑。怎麼回事呢?這個大將叫山下奉文,1885年出生,日本高知縣人,後畢業於陸軍大學。七七事變後,他奉命率部到北京參戰,指揮所部攻南苑,戰長辛店,襲廊坊,大肆屠殺中國軍民,並晉升中將。
  • 核平英國才能世界和平?為何說德國若有原子彈必先轟炸英國?
    這就讓希特勒非常不爽了:大家都是成年人,為何一定要出選擇題?難道我就不能兩個都要?不過從希特勒面臨的內外處境來看,兩個都不要或許是最佳的選擇,因為相比於美蘇兩國,不共戴天的英國更有理由得到德國的「寵溺」,畢竟英國給德國添的堵,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德國足夠幸運,能夠率先研製出實戰原子彈,那麼英國一定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
  • 邱吉爾首相為何叼著煙卻一口也不抽?雪茄如何塑造邱吉爾的一生
    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以其在英國的演講技巧和政治領導能力而聞名。 但是邱吉爾以他的標誌性的雪茄而聞名,他一生中一直抽菸。「有關邱吉爾的文藝作品數不勝數。尤其在英國,他總被塑造成高高在上的雕像式人物,俯瞰國會廣場上的芸芸眾生。
  • 真人漫改為何總遭遇「滑鐵盧」?
    原標題:從《鬥破蒼穹》到《輝夜大小姐》,真人漫改為何總遭遇「滑鐵盧」?日本真人漫改電影《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簡稱《輝夜大小姐》)在國內上映已經一周,僅拿下350萬票房以及豆瓣評分5.9分的成績。《輝夜大小姐》中的女主角「四宮輝夜」的扮演者橋本環奈,近年來連續在《我是大哥大》《銀魂》《齊木楠雄的災難》等一系列漫改作品中擔任女主角,通過可愛的外表和具有爆發力的表演收穫了大批粉絲,被稱作「漫改專業戶」。《輝夜大小姐》選擇橋本,也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但最終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網友「我愛羅賓」給出兩星的評分,原因是:「原作中的四宮輝夜是一個知性、外冷內熱的女生,橋本環奈長相太甜美了。」
  • 滑鐵盧之戰中,拿破崙有可能戰勝英國,並最終瓦解反法聯盟嗎
    格魯希率領的這支部隊,只有一個目標,就是防止普魯士軍隊和英國軍隊集中起來,即,格魯希甚至不需要擊敗普魯士軍隊。隨後,拿破崙率領他其餘的將近10萬人大軍,在滑鐵盧與威靈頓的英國軍隊相遇,雙方展開了整個十九世紀最大規模的一場大決戰。
  • 名人故事:邱吉爾有多麼愛雪茄?險些成為影響英國的危險事件!
    邱吉爾是英國二戰時期的首相,他帶領英國人民贏得了最後戰爭的勝利,他也因此被英國人所愛戴崇敬,在戰爭結束之後他又連任了首相。在他的身上發生過很多有趣的事情,他那獨特的性格和幽默感也使得他的大名在全世界都如雷貫耳,很多人想到他眼前就會浮現出一個戴著禮帽,穿著黑西裝,叼著雪茄菸的搞怪老頭形象。
  •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酒畫拍出百萬英鎊,一生不羈放縱愛飲酒
    我可以一語以答之:勝利,不惜代價贏得勝利,不懼任何可怕局面贏得勝利,無論前路何其漫長艱險也要贏得勝利,因為,不贏得勝利,則無任何存續之機……」「你們應裝備起來,做勇敢的士兵,應準備妥當,明早向那些前來攻擊我們、毀滅我們和聖所的異民作戰,因為我們在陣上,寧願死也不願看見我們的民族與聖所遭遇不幸……」「我們將在法國戰鬥;我們將在任何海域戰鬥
  • 二戰英國邱吉爾AVRE特種坦克,炮管可摺疊,無線電員裝炮彈
    AVRE特種坦克是二戰中期英國與加拿大研製的特種武器,它們包括了舟橋坦克、噴火坦克等型號,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安裝290毫米炮的「290mm Petard Mortar」,不過這款坦克與常規裝備區別很大,它本身不屬於坦克部隊,成員組成也與常規坦克不同。
  • 滑鐵盧戰役為什麼這麼出名?
    在《滑鐵盧:決定歐洲命運的四天》中,克萊頓不僅採用了大量新近史料,列出了詳細的戰役序列,全方位還原戰鬥時間脈絡,還兼顧了從將領到普通士兵以及民眾的生活與思想,以求客觀公正的評價各方勢力。一、滑鐵盧戰役為何會發生?
  • 邱吉爾簡短精彩的演說:「永不放棄」!
    無數張興奮、期待的面孔正注視著這位曾經英勇地領導英國人民從納粹黑暗走向光明的老人,這位未上過大學,卻知識淵博、多才多藝的舉世聞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為政治家、詩人、藝術家、作家、戰地記者、丈夫、父親,邱吉爾走過了充實而豐富的人生之路,他被英國人稱為「快樂的首相」。不論在公開場合,還是與家人在一起,他的談話總是充滿幽默感。甚至在生命垂危之時,他也沒有忘記幽默。
  • 陶勇炮擊英國軍艦,邱吉爾揚言航母報復,主席:英國人道歉賠償
    3這個事件被歷史稱為「紫石英事件」,當時在國際上引起了轟動,成為世界各報的頭版頭條新聞。外國人感到驚訝的是,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掛著老牌殖民主義王國米字旗的軍艦向來在中國傲視一切,橫行霸道。然而,這一回,中國即將誕生的新政權卻敢於用炮彈來教訓英帝國主義,顯示了不凡的氣度。
  • 變異毒株襲擊倫敦,英國最大的真相暴露了
    二戰勝利後,邱吉爾的保守黨在選戰中滑鐵盧,選民們把好戰的丘爵爺當作夜壺,用完了就藏起來。好在邱吉爾多才多藝,偷閒著書,憑著豪橫的才華,混了個諾貝爾文學獎,聊以自娛。 自邱吉爾第二次中風起,英國政府就開始隆重安排他的葬禮,英女王放出口風,一定要把這位不世出的猛人的葬禮,搞得轟轟烈烈、驚天地泣鬼神。
  • 二戰兵器全集,英國「邱吉爾鱷魚」噴火坦克
    英國的噴火坦克研製工作由英軍總參謀部籌劃於1938年發起,此時並沒有專門的部門負責噴火武器的研發工作。這一局面隨著英國油料戰爭事務部的成立而改變,並開始了一系列系統化的研發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方向集中在用壓縮氫氣噴射汽油的方向上,研發工作的成果就是「鱷魚」。 「鱷魚」原本打算採用「邱吉爾」步兵坦克,即「邱吉爾鱷魚」噴火坦克。
  • 中國女被拐到英國、新加坡淪為性工作者,煉獄般的海外人生!
    7月5日,英國破獲了史上最大的現代奴隸案件,震驚全球!現代奴隸,不同於奴隸。她們噩夢般的遭遇,讓所有人都為之戰慄……誤入魔窟作為深受其害的流亡在英國的一名中國女性,Jing Lusi近日在媒體面前袒露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非常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