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亮相的無人機之中,攻擊-11是唯一因為長得過於漂亮被質疑是模型機型。攻擊-11是中國首款公開的飛翼布局無人攻擊機,其最大特點是對尾部進行了徹底的隱身化處理,配備的二元噴口可以大幅抑制雷達和紅外輻射信號,是現役軍機中隱身性能最好的。攻擊-11和攻擊-1、攻擊-2都屬於解放軍裝備的無人攻擊機,為什麼會使用雙位數呢?實際上,該機是中國首款應對高烈度戰爭的無人攻擊機,也是唯一有實力面對軍事強國的機型。
中國最早裝備的是攻擊-1、攻擊-2無人機,也就是翼龍無人機的自用版,主要定位是低烈度戰爭,主要任務是反恐。從敘利亞和利比亞戰場的情況就能看出,翼龍-II這類不具備隱形能力、飛行速度慢、飛行高度低的無人攻擊機在面對正規防空部隊時非常脆弱。無人作戰飛機正在改變弱國之間的戰爭,但是仍然難以在高烈度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中國非常需要發展能夠攻擊有完善防空系列對手的無人機,也就是可以利用隱身性能攻擊敵方防空陣地、通訊中心、雷達站、指揮中心等關鍵目標的無人攻擊機,打得敵人毫無還手之力。
攻擊-11實際上是中國在2013年曝光的利劍無人機,到現在已經發展了9年。也是中國第一款自主設計製造的隱身無人作戰平臺,在戰爭中可以承擔起最危險的第一輪攻擊任務,其意義不亞於殲-20對於空軍的重要性。攻擊-11能在閱兵中亮相自然不是只有模型,證明已經正式定型並裝備部隊。攻擊-11為什麼會引發質疑呢?主要就是太漂亮了,一款武器是不是美觀往往就意味著戰鬥力是否強大,但是完美的不像話又被懷疑是個模型。
攻擊-11採用隱身性能更出色的飛翼+無尾翼氣動布局,發動機尾噴口菱形線條優美,機翼後緣機翼上還有阻力舵,還有6個氣流導引槽,所有天線都融合到了機身背部和機翼前緣,做工之完美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隱形無人機的確需要更為完美的做工,從而獲得比殲-20還強大的隱身效果,可以執行更為危險的作戰任務。
攻擊-11從氣動布局來看是一款亞音速攻擊機,載彈量估計在一噸左右,可以攜帶兩枚500公斤級別的制導炸彈,也可以換成輕型反艦飛彈。攻擊-11可能會在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服役,有可能部署到076型兩棲息攻擊艦上。利劍無人機從亮相之時採用了雙前輪設計,說明已經考慮到了成為首款艦載隱形無人機的可能。早前公開的一個宣傳片中還出現了外形與攻擊-11極為相似的可摺疊機翼無人機,說明該機還是首款艦載無人攻擊。
攻擊-11為了突出隱身性能犧牲了機動性能,說明其不具備任何空中格鬥能力,但是仍然可以在中遠距離上發射空空飛彈對空中目標實施打擊,因此也可以稱之為準無人戰鬥機。該機的操控系統非常複雜,其主翼只有一個舵面,要控制各種飛行姿態就比較困難,說明中國已經克服這些難題。殲-20與攻擊-11共同組成隱身突擊作戰體系,擁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攻擊-11項目據說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說明擁有極高的技術含量,其作戰定位又決定了是「殺手鐧」武器,不太可能經常公開亮相。
在實際作戰時,攻擊-11主要任務是攻擊敵方防空網,或者在載人戰鬥機的指揮下發射中程空空飛彈。由於其隱身性能超過了包括B2在內的任何機型,可以建立起非對稱精確打擊能力,甚至成為戰爭遊戲規模的改變者。攻擊-11因為飛行速度過慢、機動性能差,仍然無法成為殲-20的「忠誠僚機」,中國還需要發展真正的無人戰鬥機負責空中格鬥任務。無人機已經改變了低烈度戰爭的生態,而攻擊-11將改變高烈度戰爭的遊戲規則,可以在戰場上如入無人之境,打得敵人懷疑人生。因此,就算該機因為某些原因展示的是過於完美的模型,也完全值得國人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