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戰「疫」人物專訪|陳娟:在武漢,我收穫了一位「父親」

2020-12-24 瀟湘晨報

簡介

陳娟,六盤水市中醫醫院針灸科主管護師,承擔護理工作10年。2020年2月6日,陳娟支援貴州省職工醫院;2月15日,陳娟出徵武漢,在武昌方艙醫院參與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工作。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是我的天職,挺身而出是我的責任。」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每個人的心,也激起了陳娟想要支援一線的想法。

於是,陳娟寫下了支援一線的請戰書。

陳娟婆婆說:「你安心去吧!我會為你照顧好孩子的,在一線要照顧好自己,平安回家。」陳娟愛人說:你是黨員,請戰在先,起到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國家有困難時,能出點力,我們都為你驕傲。」……家裡人的支持,成為了陳娟堅強的後盾。

2月6日,陳娟接到支援貴州省職工醫院的通知,來不及享受春節團圓的喜悅、來不及考慮自己的安危、來不及安慰擔心自己的家人,陳娟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是黨員,我先行。」

抵達省職工醫院後,陳娟與戰友們開始了穿脫防護服的培訓,並立即進入了戰鬥狀態。

然而,看到湖北一線關於疫情的新聞時,醫務人員疲憊的身影、患者臉上渴望生命的神情、醫用物資緊缺等各種畫面在陳娟腦海中揮之不去,她要到最前線去戰鬥。

就這樣,2月15日,陳娟再次請戰出徵武漢。

在武漢一線,陳娟被安排進入武昌方艙醫院進行新冠肺炎疫情的醫療救治工作。

在三八婦女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陳娟遇到了一位叔叔,叔叔女兒與陳娟同名,「叔叔第一眼看到我防護服上的名字時,就很驚訝地問我怎麼會叫這個名字,他要和我多拍幾張照片,我也被叔叔的熱情感動到了。」陳娟說,後來我才得知,自從感染新冠肺炎在方艙醫院被隔離治療以來,叔叔再也沒見過女兒,他很想念女兒,我的出現給他帶來了女兒般的親切感。

遺憾的是,在叔叔出艙那天,陳娟因工作上的需要,沒有親自送他出艙,「但就像叔叔說的一樣,我們會有機會再見面的!」陳娟回憶著。

叔叔出艙到隔離點後,陳娟每天早晨都會收他父親般的問候信息,「對於遠在他鄉的我,叔叔的舉動真的讓我感覺很溫暖、很感動。」陳娟說,叔叔還給說等疫情結束後,找機會帶我和戰友們玩遍武漢的所有旅遊景點、吃遍武漢所有小吃。

「最讓我感動的是武漢人民的熱情和善解人意,最難忘的是與叔叔的相識。」當戰「疫」取得階段性勝利,陳娟和戰友們離開武漢那天,叔叔像往常一樣給陳娟發來問候信息,看著信息,陳娟淚如雨下,可是陳娟當時並沒有及時回復消息,因為自己不辭而別,因為有太多的不舍。

回到貴陽的住處後,陳娟第一時間給叔叔發了一條已回來的信息,並報了平安,叔叔仍然像父親般對她噓寒問暖。

「他愛女兒,同時,我也得到了他的愛,我收穫了一位『父親』。」陳娟含淚說道。

雖然今年的新年不能像往年一般陪在父母的身邊,但是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和這個特殊的地方,讓陳娟在武漢又多了一位親人,對陳娟來說,這輩子都值了。

【來源:省中醫藥局綜合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醫戰「疫」人物專訪|葉倩:我最驕傲的樣子,是俯首為他們檢查的...
    「別擔心,我會很認真、很仔細的幫你檢查,保證穿戴沒有任何問題後才會讓你進艙,並且我也會進艙,如果在艙內出現任何問題,隨時來找我。」進入武漢方艙醫院的第一天,葉倩發現一名90後的護士在穿戴防護服時一直流汗,葉倩一邊幫她穿戴防護用品,一邊對她進行心理疏導。「我個人覺得最驕傲的樣子,是每次俯首為他們檢查的瞬間。」回憶起在武漢方艙醫院進艙前的準備工作,葉倩堅定且自信地說到。
  • 玉門人在武漢自帶「鐵人範」——最美勞動者陳娟
    讓她選擇了奔赴疫情中心, 也正是相信 讓她成功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 任務使命, 滿載武漢人民的感激與淚水順利而歸 她就是玉門市中醫院西街分院 護士長——陳娟。
  • 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丨「肺炎1號方」療效顯著 中醫戰「疫」因時因地...
    我覺得中藥是可以放心用的,特別是針對一些早中期的患者。中醫戰"疫"見效明顯但在這次的疫情救治工作中廣東、湖北、浙江等各地有著"不同"的中醫藥方"不同"在哪?國醫大師:中醫治療要因時 因地 因人從中醫角度來講,方子的"不同"和症候學的認識有關,除了環境因素的影響,個體也存在差異。
  • 中醫戰疫人物專訪|宋國林:一想到我正在守護一個家庭的希望,便充滿...
    2月11日15:30,宋國林接到上級選派自己支援武漢的指示後,要求在2小時內完成所有行李的準備,「雖然我之前就做好了隨時支援武漢的準備,但沒有想到真的到出發時這麼突然。」宋國林說,但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 陳娟:我願是舞臺上的聆聽者
    在陳娟看來,這是中國演出界對自己的鼓勵,「我的藝術家園—中國東方歌舞團是我藝術理想實踐和實現的芳草地,這裡曾有非常優秀的主持人,她們被稱為那個時代的『囯家報幕員』,成為大家美麗的記憶。我剛剛開始,未來會博採眾長與時俱進,感謝中國演出界送來的一份溫暖榮譽,這更是我新的開始。」
  • 看孝感中醫戰疫記!
    服用它們的,有醫務人員、執勤幹警、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志願者等等。 醫院原有的8臺煎藥機已超負荷運轉了5日,「七味湯」訂單像雪花一樣飛來,藥劑科主任餘亮卻是心急如焚:儘管年前貯存了大量中藥材,但疫情忽至,加之物流不通,熬製「七味湯」的藥材用光了!尋遍了孝感市所有大型醫藥集團,所需藥材均不齊全。
  • 中醫戰「疫」人物專訪|王志洪:我願做一名逆行者,以自己的信仰守護...
    「媽媽,您明天要走了,我想送給您一樣東西,只要你答應我兩件事,我就送給您。」這是支援省將軍山醫院的前一天晚上,女兒哽咽著對王志洪說的話。看到王志洪在收拾行李,5歲的小女兒並沒有多問,躲進房間在奶奶給她買的水果堆裡,挑選了一個「紅蘋果」,然後一手牽著2歲的弟弟來到王志洪身邊:「一是媽媽您要平安歸來,二是爸爸說您這次去不知要多久才回來,今天晚上必須陪我睡,還要為我講兩個故事。」看到女兒如此乖巧,王志洪眼眶溼潤了,她立即點頭同意,於是,女兒將蘋果「極不情願」地塞進王志洪的電腦包裡。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豆豆先生在武漢為中國加油刷屏
    2月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滾動播出的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豆豆先生在武漢為中國加油」刷屏了,不僅上熱搜,而且僅一天內閱讀次數高達3.9億,討論次數11.7萬,創造了紀錄頻道微9播出以來和融媒體傳播的新紀錄。也從另外一個視角詮釋了全世界人民的情感相通,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也是在為全人類戰勝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加油!
  • 戰「疫」實錄:陪武漢「過關」的行業類媒體人
    這次執行的任務非常特殊,是一個特別的生日禮物,我收下了,這讓我更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責任」。而對羅乃瑩來說,她曾在武漢度過了人生中最重要的4年大學本科生活。牽掛武漢的她,把自己的微信頭像也改成了「武漢加油」四個字。
  • 美文|武漢抗「疫」,我想起了李漁……(作者:張奎高)
    經過深思,此事還真是緣起抗「疫」情,念從心底生。李漁還真是到過武漢,停留時間還不短:一年;李漁在武漢還真是經歷了人生滄桑:輝煌、冷眼、病魔、死別。故,李漁與武漢確有不解之緣;李漁的故事雖說與武漢的抗擊疫情並無直接關係,但對武漢、特別是武漢文化、特別是疫後文化重建卻有著啟示、幫助甚至促進改變的作用!
  • 支援武漢一線人員當主講 湖南師大樹達學院舉行主題線上團課
    3月23日晚,湖南師大樹達學院以「同心戰『疫』春暖花開,同『屏』共振英雄歸來」為主題的線上團課正式開課。樹達學院黨委書記周玉波、黨委副書記曾南雁等參加了此次團課。此次團課,學院邀請了剛隨廣東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救援隊凱旋歸來的樹達學院2014級醫學系護理專業優秀畢業生胡桂花、陳娟以及剛結束一線防疫志願工作來自樹達學院2017級生物科學專業的王玲媛三位擔任主講人。
  • 【「疫」線家書】白慧麗:父親的支持 助我走上抗疫之路
    【「疫」線家書】白慧麗:父親的支持 助我走上抗疫之路 2020-03-22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武漢戰「疫」記:藏曆新年,在武漢祈福平安
    增援或留守武漢的多位藏族同胞將傳統佳節的喜慶藏於心底,用各自方式為這座城市祈求平安。圖為武漢西藏中學高三學生普布羅桑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戰「疫」記:藏曆新年,在武漢祈福平安中新社武漢2月24日電 題:武漢戰「疫」記:藏曆新年,在武漢祈福平安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2月24日是藏曆鐵鼠年初一。
  • 爸爸曾奮戰在抗疫一線,女兒作文寫的是自己的父親,「我也想像他一...
    楚天都市報記者國倩 通訊員陳可 攝影記者黃士峰今天上午,在武漢市第十六中考點門口,有一位特別的送考父親,他戴著一枚中學校徽,迎接剛剛考完語文的女兒歸來,「孩子平時都是愛人一直操勞陪伴,今年自己忙著抗疫與孩子很久沒見,
  • 陳娟:居家練拳 保持良好心態
    祖籍河南的陳娟練習家傳的太極拳已經三十多年 全民健身日前夕,陳娟來到農講所的紅牆前演示了一套太極拳。在自然環境中練拳,讓她感受到身心的愉悅。陳娟說,疫情期間,她依然堅持每天練拳一小時左右。在她看來,太極拳不受場地限制,十分適合居家練習,是非常好的全民健身運動。因為每天打拳,陳娟說前段時間雖然整天宅在家裡,自己也沒有出現過焦躁、不安的情緒,始終保持了健康良好的心態。
  • 習近平致敬的戰「疫」英雄丨壯哉,大武漢——獻給英雄的武漢人民
    習近平致敬的戰「疫」英雄丨壯哉,大武漢——獻給英雄的武漢人民 2020-03-31 22:24:30   來源:新華社
  • 【武漢最美抗疫家庭】我的爸爸媽媽都是打怪獸的超人
    【武漢最美抗疫家庭】我的爸爸媽媽都是打怪獸的超人 2020-03-11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實錄:設備受限 新媒體記者盡顯「十八般武藝」
    編者按:在戰「疫」報導第一線,活躍著一支新媒體的精兵勁旅。他們藉助新技術新手段新平臺,運用短視頻、Vlog、慢直播等方式,將一個個平凡人物、溫暖故事和淚目瞬間定格呈現,讓戰「疫」報導更加及時、鮮活、走心。今天推出的四篇新媒體記者戰「疫」手記,記錄了他們在設備受限的情況下,如何因地制宜,捕捉細節、還原現場,第一時間傳送信息的採訪經歷,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借鑑。
  • 「我的父親,是赴塞爾維亞抗疫專家組的組長」
    南航機務工程部航材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彭華的父親彭志強,是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也是本次中國馳援塞爾維亞醫療專家組的組長。早在今年春節期間,彭志強就已投入到國內的戰「疫」工作中,收集統計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的數據,指導廣東省各市、區疾控中心一線防疫工作,併到現場對新增病例作流行病調查。
  • 人物專訪寫作指南
    在曾經的工作中遇到多數這樣的場景對話,老闆說:「小王,給我寫一個深度的人物專訪稿吧,為了品牌的傳播策略,我們可能要做一些相關的媒體曝光」。 人物專訪分為「現場對話類型」「直接提問類型」和「不見面式語音採訪類型」,問題的設計可以從人物的出生,工作,家庭,慈善,依次的進行升華。 我通常在寫專訪稿件問題的時候,人物的出生背景問題會故意設計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