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黑作坊」豆芽屢禁不止,如何破解

2020-12-19 澎湃新聞

檢察日報3月4日第8版法律生活

門診問題

「黑作坊」豆芽問題為何層出不窮?

銷售劣質豆芽由誰監管?

如何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

門診專家

青島市黃島區檢察院

副檢察長 楊翠華

山東倡通律師事務所

律師 周坤

青島市黃島區檢察院

員額檢察官 丁沈華

專家觀點

◇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部分小豆芽生產作坊鋌而走險;加工豆芽的「黑作坊」往往規模較小,違法行為隱蔽,違法人員一般為家庭成員,穩定性強,這也給打擊帶來一定難度。

◇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規定,處於生產環節的豆芽由農業相關部門監管,處於流通環節的豆芽由市場監管部門監管。

◇如果發現相關職能部門不作為、濫作為等怠於履職行為,根據行政訴訟法、《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規定,檢察機關可以通過訴前檢察建議督促相關部門依法履職,如果經督促後仍不依法履行職責,則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最大限度促進依法行政,切實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2019年10月,山東省青島市檢察院聯合青島電視臺對青島市部分農貿市場和豆芽加工作坊進行暗訪,發現了與青島市黃島區扒山批發市場一牆之隔的豆芽加工作坊。這裡存在生產環境髒亂差、在豆芽生產過程中違規使用添加劑,並將違法加工的豆芽拿到扒山批發市場對外銷售等違法行為,嚴重損害到不特定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危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青島市黃島區檢察院掌握上述情況後,迅速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固定關鍵證據,明確監管主體,依法發出檢察建議,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職,取締非法加工豆芽的作坊,並在全區範圍內開展豆芽安全全面排查整治工作。

「黑作坊」豆芽為何屢禁不止

圖片源自網絡

黃豆芽、綠豆芽因其產量高、價格便宜、有利於消化,並且加工方便,成為市民餐桌上經常食用的產品,受到廣大市民的普遍歡迎。但在豆芽生產過程中,各地多次出現了黑作坊生產的「毒豆芽」,嚴重危害著廣大消費者的健康,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對此依法予以嚴厲打擊,但卻屢禁不止,原因何在?

據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檢察院副檢察長楊翠華介紹,近年來,黨和政府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問題,老百姓也對食品安全要求越來越高。但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存在部分小豆芽生產作坊,不僅生產環境不合格,甚至使用違規藥物加工生產豆芽並對外銷售,嚴重損害了老百姓的身體健康。此外,加工豆芽的黑作坊往往規模較小,違法行為隱蔽,違法人員一般為家庭成員,他們進行封閉管理,穩定性強,這也給打擊該類違法行為帶來一定難度。

銷售劣質豆芽由誰監管

圖片源自網絡

「豆芽在監管中存在的困難和出現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多頭監管。豆芽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屬於初級農產品,如果沒有出售的意願和目的,即未在公開市場進行交易,應當由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來調整;如果豆芽在市場上對外出售,或者加工生產的目的是為了在市場上銷售、牟利,即具有了商品的屬性,則應當由食品安全法來調整。豆芽在生產環節和流通環節的監管部門不盡相同,確定豆芽是屬於農產品還是屬於商品,需要根據具體的案件事實和證據加以認定。」山東倡通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坤告訴記者。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檢察院員額檢察官丁沈華則向記者介紹了最近查處的扒山批發市場黑作坊豆芽的處理情況,「在對豆芽作坊經營人徐某的調查過程中,徐某以豆芽加工是其公公劉某負責為由,推脫其不知情。為打破僵局,我們及時調整訊問策略,一是不與其交談生產加工過程,而是轉向銷售,從銷售側面證明其生產豆芽的事實。二是向其反覆說明利害關係,引導徐某打消顧慮,如實說清問題。在不斷轉換調查內容的情況下,徐某最終承認其公公生產豆芽交由她到扒山批發市場對外銷售的事實。三是在其加工作坊生產能力不夠的情況下,詢問其如何對外銷售綠豆芽的過程,其透露了部分綠豆芽由他人供貨、由其對外銷售的事實。調查發現,這部分豆芽無來貨和對外銷售記錄,這樣的豆芽更加無法保證質量和安全。」丁沈華說。

楊翠華還向記者介紹,在調查過程中,他們了解到豆芽的監管曾經存在農業、市場監管等多部門管理的問題。他們通過梳理法律和案件事實,釐清了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職責。

記者了解到,為了及時固定證據,防止證據滅失,專案組兵分幾路:一路到豆芽加工作坊拍照取證,一路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調取行政相對人的工商資料,一路走訪周圍居民業戶了解該豆芽加工作坊的生產銷售情況。在調查過程中,通過詢問豆芽作坊經營人徐某,其承認生產黃豆芽並在扒山批發市場對外銷售的事實,並承認採購了來源不明的綠豆芽對外銷售。

丁沈華指出,根據《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2條規定,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本辦法所稱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是指通過集中交易市場、商場、超市、便利店等銷售食用農產品的活動。本辦法所稱集中交易市場,是指銷售食用農產品的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含農貿市場)。食品安全法第2條規定,供食用的源於農業的初級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遵守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但是,食用農產品的市場銷售、有關質量安全標準的制定、有關安全信息的公布和本法對農業投入品作出規定的,應當遵守本法的規定。根據以上法律規定,確定徐某的行為屬於市場經營行為,即屬於市場監管局的監管職責,從而明確了市場監管局應該監管且必須監管的依據。

「從該案來看,黑作坊豆芽從生產環節轉換到銷售環節的監管空隙是導致多頭監管的問題所在,因此明晰監管責任、強化部門銜接是解決多頭監管的關鍵。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關規定,處於生產環節的豆芽由農業相關部門監管,處於流通環節的豆芽就應該由市場監管部門監管,職責劃分清晰,部門執法銜接到位,監管自然就不會缺位。但是如何保證豆芽在不同環節轉換過程中的監管到位,需要相關職能部門探索建立銜接協作監管機制,切實形成豆芽監管的整體合力,不給監管留下死角和盲區。」楊翠華說。

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全面履職

圖片源自網絡

既然監管環節存在問題,如何才能敦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

對此,楊翠華指出,如果發現相關職能部門不作為、濫作為等怠於履職行為,根據行政訴訟法、《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相關規定,檢察機關可以通過訴前檢察建議督促相關部門依法履職,如果經督促後仍不依法履行職責,則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最大限度促進依法行政,切實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記者了解到,黃島區檢察院在全面調查取證的基礎上,第一時間向市場監管部門發出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並積極加強與市場監管局的溝通,督促其針對全區內的豆芽安全進行全面排查整治工作。同時,該院以此為契機,在落實前期會籤的《關於在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加強協作配合的意見》的基礎上,與市場監管局進一步建立了檢察公益訴訟監督和行政執法信息雙向交流和共享機制,共同打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保障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市場監管局全部接納檢察建議,在全區開展了豆芽制發加工戶的摸底和排查工作,並將「黑作坊」「黑窩點」等難點、堵點、痛點進行了深挖和取締,摸排檢查食品小作坊190家次,發現問題24起,整治24起。同時,對豆芽制發加工場所周圍環境、衛生狀況、進銷貨臺帳進行檢查,檢查豆芽銷售業戶199家次,抽檢11批次,取締了1家,對7家銷售業戶進貨手續不全的豆芽,下架76公斤。

近日,黃島區檢察院結合該案件前期的調查情況開展「回頭看」活動,辦案人員隨機到黃島區域內的市場上購買了黃豆芽、綠豆芽各5斤,然後送至第三方鑑定機構進行檢測,經檢測,結果均為合格。在訴前檢察建議的推動下,市場監管局組織區食安委成員單位集中開展「全區食品安全問題聯合整治活動」,嚴厲查處黑作坊豆芽、小作坊保健食品、學校(幼兒園)及周邊、食用農產品、網絡訂餐等重點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

來源丨檢察日報

文字丨郭樹合、袁榕

統籌 | 王蓉蓉

原標題:《【媒體聚焦】「黑作坊」豆芽屢禁不止,如何破解》

相關焦點

  • 屢禁不止的地溝油,還在禍害中國人|原創
    前幾天,小龍坎一門店被媒體爆出兩年製售2噸地溝油鍋底,將「地溝油」這一令人震顫的名字又帶回到我們的視線之中。隨後,小龍坎在官微發表聲明,稱對餐廳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深感自責並誠摯道歉」,還保證在9月1日前在全國門店上線「5G智慧廚房」,落地門店360°無死角監控系統,由總部進行24小時監管。
  • 明確電商平臺責任、切斷黑作坊 最高法司法解釋聚焦食品安全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共14條,對涉網絡購物食品安全糾紛中電商平臺的責任承擔、「黑作坊」等現實問題都作出了規定,並明確不以人身受到損害為懲罰性賠償要件。《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手遊外掛為什麼屢禁不止
    為什麼外掛屢禁不止還越來越猖獗呢? 遊戲外掛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這是一個非常賺錢的行業。 有不少人都在認為除了部分的付費外掛外,其他的外掛都屬於非盈利的,那麼這個行業是如何賺錢的?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盜取遊戲帳號,在玩家使用外掛後,外掛方知道帳號上的裝備等級等,就會被「洗號」;還有就是盜取個人信息。
  • 「小雨衣」黑作坊被查,現場不忍直視,使用的時候你們要注意了!
    「小雨衣」黑作坊被查,現場不忍直視,使用的時候你們要注意了!「安全防護」是大家會注意的,不想要一夜喜當爸或者一夜喜當媽的話,各位在同房的時候時候都是會選擇「小雨傘」來進行防護。目前在市場上的小雨傘的價格在幾十到幾百,這其中的利潤也是被很多的不法商家盯上,這些不法之徒利用黑作坊製造低價的小雨傘,然後流向市場。在大家使用的小雨傘中,其實有可能就會使用到一些冒牌的小雨傘,在不久之前某地的公安查獲了一個黑作坊。這個黑作坊製作後的小雨傘面向全國各地。當地的公安在該黑作坊查獲的小雨傘的品牌有大家熟知的「杜蕾斯」、「傑士邦」等一些著名品牌。
  • 如何在塑料瓶中種植豆芽,綠色環保無公害,關鍵是沒有添加劑
    市面上也曾經爆發毒豆芽事件,為了讓豆芽長得又快又漂亮,黑心商人添加工業用化學藥劑。長期食用危害身體健康,如何才能吃到放心的豆芽呢?那就親手種植吧。豆芽:也稱芽苗菜,又名巧芽、豆芽菜、如意菜、掐菜、銀芽、銀針、銀苗、芽心、大豆芽、清水豆芽,是各種穀類、豆類、樹類的種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稱「活體蔬菜」。品種豐富,營養全面,是常見的蔬菜。食用的主要部分為下胚軸。
  • 媒體聚焦|「醫苑新星」孫寧霞如何幫患者打破「遺傳魔咒」
    媒體聚焦|「醫苑新星」孫寧霞如何幫患者打破「遺傳魔咒」 2020-10-26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綠色豆芽金鳳造 「豆芽婆婆」傳幫帶
    陳賓惠(左)溫素瓊(右)每天到社區關心豆芽的生長。豆芽工坊正在研發的豆芽花籃。「豆芽婆婆」教你識別「毒豆芽」:一般來說有一點根的是零添加豆芽,一大把豆芽都沒長一點根的就可能有問題。一捧豆芽四十年一生傳承匠人心「清甜、豆香味十足,是小時候的味道!
  • 辣條產業加速撕掉「黑作坊」標籤
    綜合媒體消息來看,零食巨頭鹽津鋪子於2019年推出了「粗糧健康」旗號的「小新王子」粗糧辣條。糖果企業金絲猴則推出「辣辣怪時空」系列辣條產品。還有之前的很多老牌辣條生產企業的繼續發力,衛龍的競爭壓力並不小。  除了涉足企業和產品種類不斷豐富,食品安全監管不斷加強,法律法規不斷完善,都讓辣條產業逐漸擺脫黑作坊的固有印象,助力行業轉型升級。
  • 宅在家自製豆芽,400克綠豆生了十幾斤豆芽
    她貼出的幾張圖片順帶表達了她的一路歷程,剛開始她和我一樣的想法,那就是如果斷菜,可以吃點兒迅速能長起來的菜,選了一下五天生長期就可以吃的豆芽獲得第一名,她開始著手諮詢方法,然而這就走上了巔峰路,一切太順利。
  • 聚焦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
    會議聚焦如何有效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來自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最高檢等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及業內專家學者從法律、心理、生理、管理等角度剖析問題癥結,提出可操作的有效解決對策。為了解決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問題,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多次出臺規定,重拳整治網絡空間秩序、規範青少年網絡使用,針對網路遊戲違法違規行為和不良內容進行集中整治。
  • 曝光丨注意啦 →我市一地6批次豆芽抽檢不合格!_媒體_澎湃新聞-The...
    曝光丨注意啦 →我市一地6批次豆芽抽檢不合格! 2021-01-08 1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豆芽是食品還是食用農產品?豆芽誰來管?
    豆芽是食品還是食用農產品?豆芽誰來管?其中,黑龍江省有關單位反映,由於有關部門對豆芽的類別認定不一致,原衛生部和原質檢總局認為豆芽屬於初級農業產品,原農業部認為豆芽屬於食品,導致地方在監管方式上還不完全統一。按食品進行管理的需要取得食品生產許可,按食用農產品進行管理的在市場銷售不需要取得許可。
  • 豆芽生產「秘籍」
    在育芽浴水過程中,注意觀察浴水從容器中流出時的顏色,依此判斷豆芽有無病害發生和發病程度等情況。如流出水為清白色,則豆芽生長正常。如流出水渾濁,則說明豆芽患有紅根病或褐斑病。如流出水嚴重渾濁,則豆芽已患熟芽病或根腐病。
  • 中央媒體聚焦天津掃黑除惡戰役
    連日來,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新社、法治日報等中央主要媒體聚焦我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奏響我市掃黑除惡最強音。  一場徹底的殲滅戰,戰略戰術是制勝的關鍵,這也是媒體關注的熱點。
  • 打野如何!老豆芽闡述個人觀點
    蹲人(這裡就不詳細說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看豆芽的上個問答,邊路篇有詳細介紹蹲人)。 團戰進場時機把握,打野凱沒閃現,如果你不會拉小地圖,那麼建議後進。這裡順便分享下豆芽自己的出裝和銘文吧!銘文:十個狩獵、十個鷹眼、七個禍源、三個無雙裝備推薦: 豆芽也想偷懶大家將就看。
  • 豆芽炒粉絲玩成豆芽清脆,很好吃的家常菜
    導語:歡迎來到言語美食說,豆芽炒粉絲玩成豆芽清脆,很好吃的家常菜。今天又這盤黃豆芽和這盤粉絲做一個家常美食,這個粉絲是提前半小時用涼水泡,其他食材還有蔥、姜、蒜、雞蛋、紅辣椒、八角、花椒。用鍋內底油、下了蔥、姜、蒜等輔料,煸炒出輔料的香味,朝鄉後像黃豆芽大火爆炒一分鐘左右,把黃豆芽炒至斷,生豆芽炒軟後加入三克蠔油,加入兩顆老樹增體色,把調料翻炒劃開,使豆芽入味,接著加入粉絲,粉絲會吸收水分,在鍋邊淋入適量清水,然後翻炒片刻,讓粉絲吸收湯汁。
  • 五家電鍍黑作坊涉嫌汙染環境罪案,8名嫌疑人被刑拘
    因黑作坊一直緊閉大門在夜間偷偷生產,執法人員從4月1日起,會同海門市公安局開始夜間蹲守,並對電鍍窩點展開外圍調查,沿河摸查非法排汙口。4月6日凌晨,窩點工人向滲坑倒入廢水,被蹲守的執法人員抓獲。經查,該舊廠房內聚集了五家電鍍黑作坊,每家都在地面挖了一個滲坑,將電鍍廢水倒入滲坑中排放,隨後,環境監測人員對窩點內外的多處滲坑進行採樣。
  • 自己在家發豆芽,1斤黃豆出8斤豆芽,這個味道要比買的好吃太多了
    我們平時在家裡做菜,有一種食材是最常用到的,那就是豆芽。豆芽由各種豆類發制而成,最常見的就是黃豆芽和綠豆芽了。豆芽適合做很多菜,炒肉絲、燉粉條、燉肉、燉魚甚至是火鍋都能用到,另外豆芽清洗方便,並且是由各種豆類發制而成,營養豐富,很適合日常食用。豆芽在市場上的價格雖然不高,但是很多人還是擔心裏面有添加劑之類的東西,所以都希望能在家裡自己發制豆芽,下面就教給大家具體的發制方法。自己在家發豆芽,1斤黃豆出8斤豆芽,這個味道要比買的好吃太多了。
  • 你在夜市吃的烤雞翅可能來自這家「黑作坊」,藏在雁塔城鄉結合部...
    一家沒有《小作坊生產許可證》和《食品加工許可證》、不具備加工壞境的「黑作坊」藏匿在西安市雁塔區等駕坡街辦白楊寨村非法加工醃製雞翅等長達三四年時間。昨日,接到記者反映後雁塔區等駕坡市場監督管理所執法人員迅速介入並現場叫停了該作坊。目前,該部門正在對此進一步調查。
  • 豆芽誰來管?國辦督查室建議進一步明確豆芽等產品的類別
    其中,黑龍江省有關單位反映,由於有關部門對豆芽的類別認定不一致,原衛生部和原質檢總局認為豆芽屬於初級農業產品,原農業部認為豆芽屬於食品,導致地方在監管方式上還不完全統一。按食品進行管理的需要取得食品生產許可,按食用農產品進行管理的在市場銷售不需要取得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