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塑料,重新定義可降解塑料技術

2020-12-12 天壯環保生態塑料

提起「生態塑料」,很多人僅僅知道它是一個「綠色材料」,但是如何「綠色」,如何環保卻不得而知。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天壯環保研發的生態塑料,重新定義了可降解塑料技術。

發展起源

天壯環保的降解技術路線成型於2006年,但是要說起起源怕是要追溯到上個世紀,可見今天你所看到的每一項前沿技術,無一不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才得以實現的,無一不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生態塑料技術也是如此。

核心技術原理

生態塑料的核心技術原理是在普通聚乙烯製品生產過程中添加公司具有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EBP降解母料,在不改變原有塑料製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使原本在自然界需要幾百年才能被降解的聚乙烯塑料在短短數年內,通過光/熱氧化作用及環境微生物作用,加速降解為水、二氧化碳和土壤有機質,回歸生態圈,實現完全降解。

質量保證

生態塑料技術通過由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以王佛松院士為組長的專家鑑定組進行的技術成果鑑定,認為該技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榮獲了中國農業農村部「中華農業科技獎」、山東省科技進步獎、山東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綠色生產力種子技術、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等多項榮譽獎項,質量可靠。

環保並非一日之功,我們希望您可以與我們一同努力,拒絕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使用生態塑料技術研發的可降解塑膠袋,共同為環保出一份力!

相關焦點

  • 可降解塑料將推廣,分類時怎麼辦?
    2020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提出分步驟、分領域禁限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降解包裝膜、塑膠袋、地膜等替代產品。可降解塑料製品似乎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人們的生活中,一些質疑的聲音也隨之產生:同樣都是塑料,可降解塑料就不會產生汙染嗎?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可降解塑料廢棄物「大潮」,城市生活垃圾處置體系準備好了嗎?
  • 可降解塑料的競爭力分析
    隨著限塑政策的不斷加碼,塑料行業將面臨一次蛻變,可降解塑料將陸續替代傳統塑料,有消息稱,未來5年,在禁塑令的推動下,我國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將大幅增加,到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有望達到130萬噸。那麼綠色環保的可降解塑料在行業發展中將會遇到哪些問題?  下面我們用SWOT分析法來簡單分析一下可降解塑料在行業發展中的競爭力。
  • 韓國計劃推動「可降解塑料」技術及產業發展
    有專家指出,沾上食品等異物的塑料產品大部分只能被用作燃料回收使用,循環利用比例不到10%,亟需引進「可降解塑料」技術。  目前,全球各國均在關注生物塑料製品的「可降解塑料」技術研發,包括可在泥土、海水中降解的「可降解塑料」以及使用玉米、甘蔗等自然材料生產的「生物基塑料」。
  • 可降解塑料不是「萬靈藥」,各地減塑限塑還有什麼靈丹妙藥?
    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暉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0個省市出臺相關塑料汙染治理政策法規。從3月19日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發布《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名錄(第一批)》的公告,到11月23日湖南省發改委和湖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湖南省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持續近一年的限塑浪潮與以往相比有何不同? 「就目前出臺的相關文件來看,涵蓋範圍比80號文要求更廣。
  • 可降解塑料風口再起 可降解塑料產業鏈全景圖及投資機會深度剖析
    中商情報網訊:可降解塑料是指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性能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中央連續兩次出臺限塑禁塑相關政策,24個省份也陸續發布了當地的「禁塑令」,可降解塑料的風口再起。
  • 「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
    原標題:「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這一板塊蓄勢待發丨行業風口近日,商務部的一則消息引爆可降解塑料板塊行情。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鼓勵環保替代產品供應商依據本辦法規定報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環保替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
  • 環保科普|可降解塑料是什麼?一起來揭秘
    環保科普|可降解塑料是什麼?一起來揭秘 今年1月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了 《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
  • 必須釐清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別被「偽降解」蒙蔽了!
    針對這些問題,歐美和我國都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來制約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我們稱其為限塑令或禁塑令。進入今年,我國在禁塑方面的舉措明顯提速。首先是新修訂《固廢法》中要求:依法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鼓勵和引導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
  • 可降解塑料將推廣 國家和上海正加快建立相關標準
    2020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提出分步驟、分領域禁限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降解包裝膜、塑膠袋、地膜等替代產品。可降解塑料製品似乎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人們的生活中,一些質疑的聲音也隨之產生:同樣都是塑料,可降解塑料就不會產生汙染嗎?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可降解塑料廢棄物「大潮」,城市生活垃圾處置體系準備好了嗎?
  • 目前的生物塑料「PHA」,它是100%生物可降解的塑料
    給細胞編程(工程化原則)「反摩爾定律」這就揭示技術遇到問題了,遇到瓶頸了,投入相同的資源得到的產出越來越少,所以必須要換技術路線了,要有一種技術革新,根據以往解決複雜問題的經驗, 手機有上億的晶片、上億的邏輯門,處理的功能這麼複雜,那麼是如何實現應對這種複雜度的呢?
  • 關於可降解塑料企業,你知道哪些?盤點可降解塑料龍頭公司
    可降解塑料的主要應用領域有農用地膜、各類塑料包裝袋、垃圾袋、商場購物袋以及一次性餐飲具等,因為它的可降解性,大大降低了對環境的汙染。但因為其成本高等原因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但是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的保護,垃圾分類,限塑令提速落地,使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大增。
  • 如何區分「可降解塑料」?價格消費者能接受嗎?
    由於種種原因,塑料汙染「屢限不止」,國家層面對「限塑令」不斷「加碼」,對塑料汙染的聚焦持續升級。2020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公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禁塑」被提上議程,這也被叫做新「限塑令」。
  • 新京報:如果達不到降解條件,生物降解塑料也會變成塑料垃圾
    在全面限制塑料製品之後,很多人不免關心: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全面被禁後,該用什麼替代?有人提出,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是否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可降解塑料」是什麼? 根據材料的不同和特性的各異,我們可以簡單地將常見的塑料分為以下四大類型。
  • 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國家標準解讀
    根據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國家標準GB/T38082-2019的定義,由生物降解塑料製成的購物袋,用於銷售、服務等場所提攜商品的,統稱為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分食品直接接觸用和非食品直接接觸用兩大類。
  • 限塑全面開啟,可降解塑料行業真的會迎來大爆發嗎?
    最近去超市購物,最後跟收銀臺買購物袋準備裝東西,居然告訴我平時那種一兩毛錢一個的一次性購物袋沒有了,目前只有幾種價格一塊錢以上的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可選。我摸了摸所謂的可降解塑膠袋,從手感來看,結實程度比原來的不可降解塑膠袋差不少,價格卻貴了5倍以上。自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頒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意見》後,全國幾乎所有省份都陸續出臺了自己省份的防止塑料汙染的意見或方案。
  •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10個Q&A》全文part 2
    本期文章聚焦於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回收處置問題,以及消費者對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認知,並通過以下四個問答展開:公眾對生物可降解塑料認識不足有哪些影響?生物可降解塑料使用後,該怎麼處置?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和普通塑料產品在外觀上非常相似。一項超過 2000 名公眾參與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認知調查顯示,愈半數公眾反映他們不懂得如何辨認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有關標誌,也因此難以區分哪些是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
  • 可降解塑料概念板塊有望走出反彈行情
    11月27日,西安舉行塑料汙染治理啟動儀式。根據新印發的《西安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到2020年底,西安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以及餐飲行業等,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受利好因素驅動,可降解塑料概念板塊有望走出反彈行情。
  • 你可知道可降解塑料新材料的應用領域?
    近年來,各國限塑法規密集出臺,生物可降解塑料行業迎來新發展機遇。青島中新華美塑料有限公司,布局可降解塑料新材料領域。 可降解塑料指在特定情景下或自然環境中降解為二氧化碳、甲烷、水、礦化無機鹽等環境無害物。
  • 《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來了!
    8月18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石化工業聯合會、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中國包裝聯合會,四協會發出《關於共同做好塑料可持續發展的聯合倡議書》。 《倡議書》提出,將以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為導向,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研發性能達標、綠色環保、經濟適用的塑料材料與製品。
  • 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間巨大 這家公司被機構集體看好
    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了未來一段時間內塑料汙染治理的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這一政策是對2007年12月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限塑令)的重大升級,因此被市場稱為「新版限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