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10天就沒事了嗎?
當然準確的說,至少目前的隔離方案是14天,也就是就算熬,也得熬14天才行,而不是10天。
這是我們最初對冠狀病毒的認識,人類認識任何事情都需要時間,我們認識冠狀病毒,更需要時間。
我們看看鐘南山院士團隊,最新的研究結果:
鍾南山團隊2月9日在專業學術網站Medrxiv上發表了他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首份研究論文。《中國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通過迄今為止最大的超過千例(1099例)的患者樣本數量。
首先在潛伏期方面,研究得出結論:新型冠狀病毒的中位潛伏期天數為3天,要比此前研究發現的更短(之前報導是5.2天)。不過從此次多地確診的1099例患者樣本來看,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最短為0天。
簡單說絕大部分病毒潛伏期是3天左右,最短的不到一天也就是0天,最長的目前發現的有24天。所以,嚴重意義說熬10天就沒事不準確,當然更不是讓大家都去隔離24天。
最關鍵的是目前看來接觸史最為關鍵,幾乎所有病例都有接觸史,也就是有沒有去過疫區,或者去過聚集性病例的區域,或者接觸過確診患者或疑似患者,這些信息更重要。
如果我們沒有去過疫區,也沒有任何可以接觸史,那我們能做好的還是當下,因為疫情還沒有結束,我們還沒有勝利,這時候不能懈怠。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繼續管好自己。
至少目前為止,並不是說您在家封閉了14天,您也沒去過疫區,也沒接觸過可疑病例,您就沒事了。只能證明您現在是安全的。
但只要官方沒有最後說我們可以恢復以前的生活,那麼我們就得繼續少出門,不聚會,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按時消毒。
因為您封閉14天,大意了,出門了,理論上就有可能接觸到病毒攜帶者,從而增加個人感染風險,同時給這次總體抗擊疫情增加困難。
有人說,不是已經封閉超過14天了嗎?為什麼還有病例?
這就是所謂的第一代第二代傳播,前14天發生感染的人已經表現出現,可以在這14天中,還有可能有一部分人不聽話,甚至隱瞞情況;在這14天又傳播給了別人,這個潛在者,發病有可能又得14天。
當然最常見的是3天左右,但大家別忘了最長的潛伏者目前是24天,所以,在官方宣布戰勝疫情之前,千萬切記,繼續管好自己,管好家人。
沒有症狀就沒事嗎?
我們還是看看這份研究:
並不是所有患者都發燒:
43.8%的患者在早期出現了發熱症狀,住院後發熱的比例激增到87.9%,這說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早期診斷不能過分側重於是否發燒。
雖然大多數人發燒,但也有不發燒的情況。
發燒(87.9%)和咳嗽(67.7%),而腹瀉(3.7%)和嘔吐(5%)很少見。 25.2%的患者患有至少一種基礎疾病(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人群分布:
在1099例患者當中,1099例病例年齡中位數為47歲,女性佔比41.9%。患者覆蓋整個年齡段,0.9%的患者年齡在15歲以下。 有2.09%為醫療工作者,1.18%有野生動物接觸史,31.3%近期到過武漢,71.8%有接觸過武漢人。也就是說該樣本不但樣本量大,且涵蓋人群廣。
雖然人與人傳播,已經無需證明,但文章還是從科學和數據方面給出了依據:
大約只有1%的患者與野生動物直接接觸,而四分之三以上的人是武漢當地居民,或者與武漢人接觸過。研究者指出,這些發現與最近的報導相呼應,包括家庭群體性病例的暴發、無症狀個體的傳播等。研究不能排除「超級傳播者」的出現。
為什麼還要繼續管好自己?
您出門會遇到人吧?潛伏者腦門也不會寫著病毒攜帶者,攜帶者本人其實也不知道,所以既然出門接觸人,就會增加感染風險,所以要減少出門;出門必須戴口罩,離別人遠一點,一米之外,對自己負責,對別人也負責;回家一定洗手,肥皂流動的水洗手;每天開窗戶通風,30分鐘左右,最少兩次。估計現在不會有人聚會了,我們每天都能看到家庭群體及聚會群體暴發的情況,一幕幕教訓千萬不要再發生。
今天人民日報發視頻,題為《謝謝你,感謝每一個平凡的中國人》,感謝每一個平凡的中國人,能管好自己的中國人,在這次抗擊疫情中做出了每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貢獻。
我們都在家悶了十幾天,但病毒還沒有被我們完全悶死,還需要每一個平凡的中國人,繼續加油,我們再堅持悶幾天,勝利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