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部《水形物語》電影,可以說我是帶著一股子殺氣進入我們的視野,一舉拿下奧斯卡獎不說,排片量也是多得驚人,遠遠超過了同期上映的眾多影片。
那麼這部"暗黑童話"到底好看在哪裡?片名為什麼要叫水形物語呢?又是為何能一舉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呢?
在《水形物語》中縱觀整個演職表,最出眾的便是這個墨西哥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託羅在好萊塢可是名副其實的 "獸導",他對於怪物的喜愛近乎偏執,他的大作更是數不勝數。觀看他的電影總會帶來一種沉浸在"異想世界"的奇幻感覺,且部部都有"怪獸"出現。
有趣的是託羅還給他的住處取了個奇特的名字叫"荒涼山莊"。因為屋內擺滿各種奇特的生物模型,書籍電影,裝置繪畫和機械玩具等等。他說這裡不但是他的避風港,同樣也是他孕育靈感的天地,在這裡他總是能激發出好奇心和無窮的想像力。
但無論你對《水形物語》有什麼想法,不可否認的是通過影片我們感受到影片所帶來的一種獨特溫情。
整部電影的劇情其實並沒有太多花哨之處,但在簡單的劇情中,也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線索。影片在劇本情節的塑造上並沒有遵循常規邏輯和橋段。奇思妙想的內容時常包裹著觀眾。比如一隻魚人在出逃後的第一時間居然跑到電影院看電影?這不但充滿了奇幻色彩更有著一種荒謬的浪漫感覺。
再比如艾麗莎和魚人在浸滿水的浴室裡纏綿的鏡頭,用魚人的治癒能力幫老畫家長出頭髮的鏡頭,這些浪漫的情節加上電影獨有的美術風格,構成了具有童話特質的水形物語。
在影片中艾麗莎的身份可以說是具有模糊的,並沒有被清晰地交代。但是她和水仿佛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她喜歡凝望水邊排列整齊的雞蛋,喜歡在清晨洗澡,這種種跡象都暗示著她與水有著某些不解之緣,也正是這種角色身份的模糊性為接下來的劇情製造了更多懸念,也讓影片整體籠罩了一種神秘奇幻的氛圍。
那麼這部電影為什麼叫水形物語呢?首先"水"具備無形的特質,而在電影中,無形的東西不只有水。電影開頭艾麗莎用音樂來與魚人構建聯繫,音樂的聲音是無形的,可以依附在空氣的震動,環繞兩人之間。
而後來魚人被救出,他在電影院被熒幕的光包裹,與艾麗莎的羈絆逐漸深入,接著他們在充滿水的浴室中擁抱,在更遼闊的水中繚繞,他們獲得了更大的自由。而聲音,光,水這些沒有形狀的元素,象徵著自由。水形物語這個名字代表著無形的流淌和交融,同樣也代表著愛與自由。
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其實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喜歡的人極度喜歡,討厭的覺得影片虛浮混沌。那麼該電影奪走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實力何在呢?首先《水形物語》在燈光,色彩的運用上可以說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突破。以大量冷峻色調為主,在色彩中勾勒出故事發生的冷戰背景格局,堪稱精妙。
電影中的啞女艾麗莎、黑人媽媽、落魄的畫家還有魚人,都象徵著冷戰背景下的邊緣人物,而整部電影的色調都依託於這種邊緣性進行設計,影片中大量使用墨綠色或藍色這種冷峻的色調,讓畫面猶如泡在深海海底一般,充滿了孤獨、寒冷、沉寂,甚至還有一種陰森和神秘感。
就是在如此單一的色調中,艾麗莎身上的顏色也隨著她和魚人情感的發展變化而發生改變。一直穿墨綠色工作服的艾麗莎,在救出魚人之後,頭上多了一抹紅色。她和魚人第一次交歡之後,穿上了影片開頭擺在櫥窗裡的那雙紅鞋,而在影片的最後,她全身都穿上了紅色套裝。
艾麗莎這個人物角色在一點點地改變著電影的顏色,改變周圍環境的情感氛圍。
除色彩之外,在道具、服裝和燈光上,《水形物語》都具備拿下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的實力。
但是讓這部電影拿下最佳影片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四個字:人文關懷。
電影中將軍和暴躁的斯特裡克蘭都有著極其強烈的白人種族優越感。他們手握權力,漠視一切,他們象徵著那個高高在上的主流強勢群體,而電影最後是以弱勢群體的勝利為結局的。
導演託羅在一部帶有童話色彩和充滿想像力的愛情片中,批判種族優越感的同時,更多流露出了對於弱勢群體的人文關懷,這貫穿了整部影片的深意,更是讓影片獲得奧斯卡獎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