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生於毫木;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道德經》
釋義
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裡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去的。
從「大生於小」的觀點出發,老子闡述了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說明「合抱之木」、「九層之臺」、「千裡之行」的遠大事情,都是以「生於毫末」、「起於累土」、「始於足下」為開端的。同時也告誡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業。
「做人、做事、做工作」都要關注每一個細節。如何把小事做細、做透並且做好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俗話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些人總是不屑一顧於小事和事情的細節,做事往往馬馬虎虎。他們不是缺乏技能和操作方法,而是缺乏一種責任感和敬業精神。例如,隨手撿垃圾之事,可以說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了,它甚至寫不到任何制度裡面去,但就是這極其容易、極不起眼的小事都極少有人去做。
「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然而,細節總容易為人所忽視,但往往只有細節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狀態。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往往能反映出一個人深層次的修養。例如:在大型活動中不遲到早退,即使不夠精彩,這是一種尊重;在頒獎過程中不離席退場,即使榜上無名,這是一種風度;乘公交車時,主動自覺投足錢幣,寧多勿少,這是一種自律;在公眾場合,不肆無忌憚大聲喧鬧無視他人感受,這是一種公德心。
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均體現著一個人的內涵修養。修養是一筆精神財富,一筆可以創造更多物質財富的精神財富。由此可見,注重細節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能獲得更多的機會和更大的成功。如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拾起地毯上的紙團」就能讓一位應聘者脫穎而出成為公司日後的總裁;一份不經意的關懷「一把椅子」就讓菲利輕易與鋼鐵大王攀親附緣齊肩並舉,走上了讓人夢寐以求的成功之路。
感悟
古人云:「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無論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細節,只有把小事做細,從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業。只有注重細節,個人、單位、國家才能持續穩定發展,在發展中求生存,在發展中求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