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華和羅氏再曝違規頑疾 法國開出天價罰單

2020-12-10 中國網財經

  經過六年的公開調查,法國競爭管理局(AFC)對製藥公司諾華和羅氏日前開出了高達4.45億歐元的創紀錄罰單,以懲罰兩家公司濫用市場地位、違規銷售旗下高價眼病藥物。在獲取巨額利潤的訴求下,國際藥廠近年來屢屢曝出違規違法的扭曲市場行為,但法律懲罰和周期等因素並未對這些藥企業績產生重創,令消費者投資者承擔潛在損失。

  創紀錄罰單劍指違規營銷

  法國競爭管理局上周裁定兩家公司在市場上濫用涉嫌違規營銷,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以使藥品銷售收益最大化,罰單總額4.45億歐元,其中對諾華處以3.85億歐元罰款,對羅氏公司處以6000萬歐元罰款。

  據路透社報導,此案涉及的兩種藥品一款是羅氏抗癌藥物Avastin,另一款是羅氏旗下的眼科藥物Lucentis,兩款藥物作用機制相似但後者價格卻貴得多,目前銷售方式是羅氏與諾華雙方合作推廣,諾華在美國以外的市場銷售Lucentis,羅氏在美國以外的市場銷售Avastin。AFC表示,兩家公司涉嫌使用違規手段銷售更貴的Lucentis,諾華也因「過分誇大」Avastin的風險而受到懲罰。

  根據AFC的說法,兩公司的營銷手段使得衛生部門難以比較Lucentis和Avastin的相對成本。由於Avastin和Lucentis的藥物原理相似,同樣可以對眼部疾病產生積極作用,因此醫生開始推薦患者使用價格更為親民的Avastin。據悉,Lucentis的每次注射費用為1161歐元,而Avastin的費用為40歐元甚至更低。而兩家公司通過不當的營銷手段促使患者使用Lucentis這一做法,大大增加了法國的社會保障負擔。

  諾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對此「非常失望」,並且「強烈駁斥」反競爭行為的指控。諾華認為,這一決定是對事實的嚴重誤解以及對先前判例法的歪曲。該公司正計劃上訴。羅氏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它相信自己已遵守當地的衛生法規,並「將評估下一步行動」。

  這已經不是同款藥品第一次受到歐洲反壟斷當局的制裁。

  此前,諾華和羅氏已經與義大利當局就這兩種藥物發生了爭執,兩家公司因誘導患者使用價格昂貴的Lucentis遭到指控,於2014年被處以總計1.8億歐元的罰款。

  義大利競爭事務管理局當時給出的結論是,兩家公司一致同意向醫生推銷雙方共同營銷的、用於治療年齡相關黃斑變性造成視力問題的昂貴藥物Lucentis,而不再建議醫生使用之前長期用於治療同樣病症、價格較低的羅氏製藥的Avastin。

  諾華製藥和羅氏製藥均否認相關指控,並稱將積極對抗處罰決定。諾華製藥稱,「公司將依據流程使用其法律權力予以對抗,並會對處罰進行上訴。我們堅決否認諾華製藥和羅氏在義大利有反競爭實務的指控。」羅氏也在聲明中否認與諾華製藥之間存在限制競爭的協議,並稱兩種藥物含有不同的活性成分,並且是被設計為對抗完全不同的病症。雖然羅氏和諾華不滿發起上訴,但最終敗訴。期間,歐盟也介入調查,並於2018年裁定,兩家公司散布有關Avastin的誤導性信息,促使患者使用Lucentis,屬於違反歐盟法規行為。

  諾華官司罰金纏身

  諾華公司今年以來醜聞、官司、罰金不斷,不僅限於眼部治療藥物,更涉及多國衛生部門。

  法國媒體稱,諾華一直在努力說服眼科醫生接受新一代眼科藥物Beovu,Beovu於去年10月在美國獲得批准,並於2月在歐盟獲得批准。但是,美國視網膜專家學會報告了在Beovu患者中出現的14例視網膜血管炎的病例,其中大多數的副作用嚴重到足以使患者視力喪失。Piper Sandler分析師認為,嚴重的副作用案例將大幅度降低Beovu市場份額潛力,該公司已將該藥物8月預期的17%市場份額,下調至8.4%。

  美國有關部門今年宣布對諾華持續數年的海外行賄案件結案,稱諾華和該公司的前眼部護理子公司愛爾康醫藥公司同意支付總計3.47億美元,就兩家公司涉嫌賄賂希臘、越南和韓國公立醫院和診所的指控達成和解。

  該和解協議結束了美國司法部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這兩家公司涉嫌違反《反海外腐敗法》的刑事和民事違法行為進行的調查。

  這是諾華第二次因涉嫌海外行賄相關違法行為而被罰款。

  涉嫌不當行為的諾華和愛爾康與美國司法部達成了暫緩起訴協議,以解決在新澤西州美國地方法院提起的刑事指控。

  諾華的母公司與SEC達成了另外一份協議,以解決該監管機構的民事指控,其中包括指控該公司及其前子公司在中國融資安排中使用偽造的合同,這導致減記了超過5000萬美元壞帳。

  據諾華稱,美國有關部門對諾華的這項調查始於2016年。希臘檢察官在2018年向議會提交了一份報告,指控諾華員工向醫生和政界人士行賄數千萬歐元,以人為將其藥品價格控制在高水平。

  但諾華依然對指控抱有否認態度。該公司在公告中稱:「今日的和解協議沒有涉及任何賄賂希臘政界人士的指控,這與諾華在其內部調查中發現的情況一致。」愛爾康稱,很高興解決了這項調查。愛爾康與諾華在2011年合併,去年從該公司分拆出去。

  今年下半年,諾華還以6.78億美元的代價與美國司法部就回扣事項達成和解。同意支付6.78億美元,就美國政府指控其向醫生提供回扣的民事欺詐訴訟達成和解。美國司法部表示,諾華違反了聯邦《反虛假申報法》和一項反回扣法規。

  該公司被指控組織成千上萬次虛假教育活動,為醫生提供高昂的演講費、奢華的晚餐和美酒,以誘使他們開方出售該公司的心血管和糖尿病藥物。

  美國當時的代理檢察官奧黛麗·施特勞斯稱這些激勵措施「與行賄沒有區別」,並表示聯邦醫保計劃為這些處方支付了數億美元的費用。

  天價罰金無礙業績

  從罰金與受罰公司營業收入比例來看,處罰力度對公司影響十分有限。

  截至2020年6月份的季報顯示,諾華的單季淨利潤高達18億美元,此次雖然遭受法國當局創紀錄的巨額罰單,但因耗時數年,若平攤到財報可謂影響甚微。

  另一家受罰企業羅氏的財報更是力壓群雄,營收依然強勢、位居世界首位。

  2020上半年,隨著各大國際製藥巨頭的財報陸續公布,藥企TOP5也已經出爐,瑞士羅氏(Roche)營收依然強勢位居首位。其製藥營收達232.02億瑞郎(249.91億美元),同比下降4%,這是羅氏製藥近年來首次下滑。其原因在於「黑天鵝」的到來與仿製藥的競爭壓力同時影響了其主營藥物的銷售額,其中就包括此案中涉及的藥物Avastin,同比下降18%。

  藥品巨頭們在違規案件接連受罰的情形下,業績表現所受到衝擊有限。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世界的藥廠巨頭,幾乎年年都有涉入欺詐營銷、行賄、壟斷等醜聞,甚至呈現不斷循環趨勢。

  各項違規中,近年來行賄政府和衛生部門的屬於比較惡劣,包括諾華、葛蘭素史克等國際藥廠,近年來登記在案的賄賂案件,就遍布中國、韓國、土耳其和美國等地。

  在醫藥市場裡,診斷與處方等需求,總是由醫師或者握有藥品採購權的醫院經營者或醫藥供給者所決定,在信息與知識背景皆不對等的情形下,患者和消費者難以自行做出決定,只能聽任醫師對藥品的指示。對於藥商而言,一旦牢牢掌握供給者,自家的藥品就能輕易地佔據這一塊市場份額。

  同樣的遊戲規則,一樣適用在大多數有公共醫療保險的國家。若能在政府對藥品上市的審核中得到護航,或者在藥品採購案中獲致青睞,則藥廠的獲利會非常可觀。

  在這個結構下,藥廠只需說服主事的衛生官員與醫療院所經營者,便可壟斷大量消費者接受醫療服務時的藥品選擇,進而輕鬆地拿下龐大的市場份額。想當然耳,通過行賄、給予回扣等行為,來換取金字塔頂端者在選擇上的偏好。

  自2015年以來,各大藥廠在各國因行賄案遭揭發,所付出的罰款也已累積達數億美元之多,這不只讓整個產業蒙上難以挽回的負面形象,所付出的財務代價,也引起藥厂部分股東的不滿。

  市場人士表示,對投資人而言,當藥商長期使用非法手段,使其在不知不覺中承受了非預期的投資風險。代表眾多小股東利益的團體有可能發起索賠。

(責任編輯:朱赫)

相關焦點

  • 法國怒開4.45億歐元罰單,理由是「藥賣得太貴」?「天價藥」是如何...
    近期,諾華和羅氏旗下的眼科用藥雷珠單抗就因為「賣得貴」而被法國政府開罰單。判罰合理嗎?我國是否也有類似情況?看看企業、醫生、患者以及監管者是怎樣的態度。近日,法國競爭管理局網站最新信息顯示,諾華製藥集團、羅氏以及羅氏子公司基因泰克三家生物製藥公司被處以創紀錄的4.45億歐元罰款。
  • 違規使用Cookie 法國對谷歌和亞馬遜開出巨額罰單
    央視財經(記者 張曼曼)據法國24臺報導,當地時間10日,法國國家信息與自由委員會發布公告稱,由於谷歌和亞馬遜法國網站此前存在違規使用Cookie的情況,該機構常委會於7日決定向谷歌開出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億元的罰單;向亞馬遜公司開出35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
  • 法國對谷歌和亞馬遜開出1.35億歐元罰單丨熱公司
    美國科技巨頭日子越來越不好過,法國數據保護機構CNIL宣布,對谷歌和亞馬遜分別罰款1億歐元和3500萬歐元,因為兩家公司違規使用Cookies。 CNIL指出,谷歌和亞馬遜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自動下載Cookies,同時也未明確告知用戶下載這些Cookies的目的。CNIL勒令谷歌和亞馬遜在3個月內完成整改,否則將面臨每日10萬歐元額外罰款。 此前歐盟對谷歌、亞馬遜和蘋果等美國科技巨頭髮起反壟斷調查,其中兩年內3次對谷歌累計罰款超過80億歐元。
  • 未經用戶許可存儲用戶個人信息,法國對谷歌、亞馬遜開出億元罰單
    當地時間10日,法國國家信息與自由委員會(CNIL)發布公告稱,由於谷歌及亞馬遜法國網站此前存在違規使用Cookie的情況,該機構常委會於7日決定分別向谷歌和亞馬遜兩家公司開出1億歐元(約合8億元人民幣)和3500萬歐元(約合2.8億元人民幣)的罰單。
  • 年內證監會開出266張罰單 近四成劍指信披違規
    這是監管部門全面落實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的一個縮影。北京天同律師事務所顧問何海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真實準確完整的信息披露是投資者自主選擇、自負盈虧的基礎。不過,從目前證券市場上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來看,無論是大股東減持、股票質押、上市公司資金運用,還是上市公司擔保等薄弱環節,其觸發「雷點」時絕大多數均涉及信息披露。
  • 法國對美國公司谷歌和亞馬遜開出巨額罰單
    100000000歐元35000000歐元這是12月10日,法國對美國公司谷歌和亞馬遜開出的罰款數額。譚主和稅務從業人員聊了聊,可以舉例說明:一家美國網際網路公司如果想在歐盟國家開展業務,可以將分公司開在盧森堡,愛爾蘭等低稅率國家,也就是所謂的「避稅天堂」。請注意,這些分公司是有實體存在的,註冊在當地,在當地招收員工,租用辦公樓,也會給當地交稅。
  • 「嚴監管」仍是銀行業關鍵詞全年13張千萬級罰單涉及這些違規高發區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銀保監會和各地銀保監局針對銀行業開出超900張罰單,處罰金額超過9.45億元(註:罰單統計以作出處罰日期為準)。其中,銀保監會對銀行及從業人員共罰款約4.62億元,各地銀保監局對銀行以及從業人員共罰款約4.83億元(註:統計不含各地銀保監分局開出的罰單)。
  • 違規招募!聯盟開出重磅罰單 多隊聯手舉報果然奏效
    名記曬出了聯盟的官方文件,經過調查,聯盟認定,在雄鹿得到博格丹之前,他們就已經和博格丹方面進行了對話,這被認定為違規招募行為,因此必須受到懲罰。對於雄鹿來說,這個罰單可謂得不償失。他們既沒有得到垂涎已久的博格丹,同時,還被聯盟給罰了。
  • 央行開出國內支付機構最大罰單:商銀信16項違規被罰1.16億
    銀訊網訊 10月10日,據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在官網披露,今年以來,營業管理部圍繞「嚴監管常態化」工作主基調,針對轄區部分支付機構合規意識弱、違法違規嚴重等問題,多措並舉,加大查處力度,對6家支付機構給予警告,處罰款合計17,837.75萬元,對8名相關負責人員給予警告,並處罰款合計242.2萬元。
  • 57歲男星第4次違規騎摩託被罰200元,收罰單後繼續違規還開心曬照
    提到陳為民的名字,許多人沒有什麼印象,但是一看到他的臉,總能和記憶中某些經典角色重合起來。陳為民是臺灣喜劇演員和節目主持人,憑藉著突出的下巴讓人印象深刻。在《人不是我殺的》、《頑皮炸彈》、《命中注定我愛你》、《娛樂沒有圈》等知名影視劇中,陳為民都擔當重要角色,其獨特的表演風格讓人耳目一新,在圈內路人緣頗高。
  • 高管跳槽季:GSK、MSD、羅氏、諾華中國高管最新動向|三星投資$20億...
    >美敦力發布2021財年Q1業績:收入全線下滑,復甦速度快於預期 ;2019全國縣級醫院500強名單公布……01【人事】諾華中國區總裁尹旭東離職,原腫瘤事業部負責人甄志成加入羅氏製藥9月4日,諾華向員工宣布,諾華製藥亞太、中東及非洲區域(APMA)總裁兼諾華集團中國總裁尹旭東因個人原因決定離開諾華,暫未說明去處。
  • 天價罰單重擊A股概念炒作市場回歸價值投資理念
    來源:證券日報繼北八道集團涉嫌操縱多隻次新股,被證監會開出56.7億元的史上最大罰單之後,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的監管函顯示,孫煜因爆炒貴州燃氣、天華院,嚴重擾亂證券市場正常交易秩序,名下證券帳戶被限制交易三個月。而這位孫煜就是市場中有名的「遊資大佬」。
  • 年內證監會開出266張罰單,近四成劍指信披違規;擁有...
    年內證監會開出266張罰單 近四成劍指信披違規 小編根據證監會網站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2月3日,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共開出266張行政處罰決定書。
  • ...銀保監會對5家金融機構開出3.2億罰單 哈爾濱呼蘭打掉「於楊王...
    銀保監會對廣發銀行等5家金融機構開出3.2億罰單,輸血房市、影子銀行等違規行為遭重拳9月4日,中國銀保監會披露30張罰單,5家金融機構,25名相關責任人,罰金超3億元,銀保監會再嚴查違法違規案件。銀保監會表示,下一步,將開展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繼續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防止亂象反彈回潮。詳情點擊>>國內成品油價迎年內第11次不作調整9月4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消息,按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測算,9月4日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與8月21日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相比,調價金額每噸不足50元。
  • 這樣騎共享電動車將被開罰單,首張罰單已開出,別不聽勸啦
    ,有的地方實施清退,有的地方引導文明騎行,今天就來看看,這樣騎共享電動車將被開罰單,首張罰單已開出,別不聽勸啦。共享電動車違規停放被罰開罰單近日,南昌有一名男子騎著共享電動車駛向朝陽天虹方向,在停車的直接把車輛停在人行道邊上,就打算離開,於是被執勤交警攔下,告訴男子他的行為屬於不在規定地點停放非機動車,按照相關規定要處10元的罰款。
  • 罰單開出半月 依視路尼康實體店眼鏡價格依舊堅挺
    5月底,國家發改委發出通告,對依視路、尼康、蔡司、豪雅等主要框架鏡片生產企業和博士倫、強生、衛康等主要隱形眼鏡片生產企業的壟斷行為開出
  • 全國開出首張電子菸罰單,北京控煙協會:電子菸投訴激增
    新京報訊(記者 王巍)7月21日,深圳對違規管理電子菸的商家開出2000元罰單,成為全國對電子菸開具的首張罰單。全國首現「電子菸」罰單,北京市民投訴電子菸數量激增根據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信息,7月21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南山監管局執法人員向天利名城二樓的悅刻電子菸門店負責人送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金額2000元,這也是全國電子菸市場首張「罰單」。
  • 跨國藥企打折季,默沙東、羅氏、AZ在華增速位居第三!
    「一石激起千層浪」,默沙東、羅氏、AZ在華增速位居前三在跨國藥企耀眼的收入背後,來自政策和市場的影響已經發生作用。10月,羅氏投資8.63億元,建設羅氏上海創新中心,自此上海成為羅氏即巴塞爾和舊金山後的全球第三大戰略中心。基於中國的B肝現狀,羅氏將率先進行肝病藥物的研發。
  • ...法國向蘋果開出 11 億歐元巨額罰單;馬雲開通 Twitter 帳戶...
    (Pingwest) 法國向蘋果開出 11 億歐元罰單 3月16 日晚間消息,蘋果及其兩個批發合作夥伴今天在法國因反競爭行為而收到法國監管部門的 11 億歐元的巨額罰單。與此同時,蘋果的批發分銷合作夥伴 Ingram Micro 和 Tech Data 也被法國競爭主管部門 Autoritéde la Concurrence 指控並罰款,罪名是運營影響定價、誰可以銷售產品的壟斷組織,幾乎囊括所有蘋果產品,包括電腦和平板電腦,但不包括 iPhone(通常通過手機分銷商和運營商銷售)。
  • CNS市場擴張背後:羅氏有望超越渤健 諾華憑藉兩款產品「衝榜」
    資料來源:EvaluatePharma,2020年7月頂級銷量產品在2019年,多發性硬化症(MS)療法的市場份額最高,在CNS市場前15名的產品中佔據7席,佔CNS產品總銷售額的26%,主要受到渤健(Biogen)Tecfidera(富馬酸二甲酯)和羅氏Ocrevus(ocrelizumab)等產品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