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擔dan)米還是一石(shi)米,這是個問題

2020-12-15 清林劍客

有一次,在《百家講壇》節目中,王立群老師說了一件事,就是之前他把這個「石」字念成了「shi」,結果後來,他受到了無數的質疑追問,說他念錯了,應該念「擔」才對。於是,他到電視裡澄清,說這個字,在那個時候,就念石啊。雖然有了澄清,但是人們還是不信,我的印象中明明是念「擔」啊!

其實,石這個詞,在民國時期已經很少用了,到了新中國成立,幾乎沒有人用了。那麼又是什麼情況下讓人們想起了這個詞呢,這主要是因為電視的興起,隨著電視的興起,在很多歷史劇中經常涉及到重量單位,於是就出現了石這種單位,同時,也出現了石(擔)這種叫法。這種叫法最後影響到了全國,還影響了千家萬戶。

在古代,我們是沒有"克",「千克」,"噸"的這些詞的,古代一般用的是中國的斤和兩,還包括鬥。斤、兩、鬥都比較小,最後,古人發明了一個新的量詞:"石"。

最初的起這個名字呢,估計也和石頭有關,這一堆米,和一塊大石頭的重量相當,於是就用石來當做這個稱呼了。

中國漢代許慎編寫的中國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其中對"石"的標註是"shí"。也就是說,漢代的標準,讀的就是"shí"。

到了清朝,在《康熙字典》中,也是讀「石shí」。

《新華字典》中也有提到:此義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

《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當然了,這兩本字典裡都說今讀「dan」

所以現代漢語中雖有擔的讀法,但當它作為一石米來使用時,是讀作shí的。

那麼dàn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

這個主要是源於民間的叫法,一石具體多重呢,歷朝歷代各不相同;

秦漢時期一石大概是30斤左右。---註:根據《秦漢經濟史》書中所列。

而到了隋唐時期,一石相當於90斤。---註:《隋書·律歷上》有記載」開皇以古鬥三升為一升。

宋元明清,基本上都是100斤多一點。 ---註:夢溪筆談中的記載「漢三鬥三升五合當宋之一鬥;

90斤,100斤,一般是一個人一擔子挑起的重量,於是,在民間,為了省事,也為了方便理解,就常常把石和擔混用了。

這個情況在史料中最早的記載出現於唐朝,那時江淮地區的百姓就這麼叫,屬於地方方言。

到後來,漸漸的這種叫法在民間還是流傳的比較廣的。民間也習慣了這麼叫。

但這種叫法僅存在於民間,官方一直是叫石(shi)的。

現在怎麼叫?其實,我覺得是都可以的。叫石也對,叫擔我們也能理解。畢竟這也算是漢字文化的一個獨特的魅力所在吧!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一鬥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說的是什麼意思
    1、「一鬥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遇到窘困的時候,你給他一鬥米,這如同雪中送炭,這個人會感激你一輩子。如果你一直給他提供幫助。這樣就會使人貪得無厭,而這種幫助就會被他認為是理所當然,一旦減少或停止幫助,慢慢的就會心生怨恨,反目成仇。這句老話也是在告誡後人,在幫助他人時,一定要講原則。
  • 但記住:一鬥米養恩人,一擔米養仇人
    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而驕傲! 為祖國五千年的文明而自豪! 自從走出抑鬱症,學習了大量的人生知識,更能感受到漢字,漢語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個方塊字,每一句民間俗語,無不滲透著先人的智慧,蘊含著人生的大道!由於自己大學時讀外語專業,出來後從事外語方面的工作三十年,再加上自己崇洋媚外的錯誤觀念,一直沒有好好學習和研究過國文國語,錯失這多麼寶貴財富! 感恩兩年前的痛苦經歷,讓我遇到這麼寶貴的學習機會,充分感受中國文化之美妙風採!
  • 毛石、狗頭石、瓜米石、水洗石都是啥?這些砂石術語你搞懂了嗎
    下面這些砂、石,你都見過或聽過嗎?青石、毛石、白石、塊石、高鈣石、狗頭石、水洗石、瓜米石、填海石、矽礦石、道砟石、方解石、白雲石子……∨河砂、湖砂、江砂、山砂、海砂、米砂、淡水砂、機制砂、天然砂、水洗砂、小黃砂、起河砂、珠江砂、金門砂、贛江砂、遼寧砂、玻璃砂、極品樟樹砂、過駁江砂、黃石江砂、太湖河砂、天然金剛砂、瓜米水洗砂
  • 中國女籃最美運動員石一童,身高1米84,因長相酷似江疏影走紅!
    中國女籃最美運動員石一童,身高1米84,因長相酷似江疏影走紅! 娛樂圈一夜爆紅的很多,一夜跌落神壇的也不少,這裡是二先生有料,關注我,帶你以正確的姿勢吃遍娛樂圈的各種瓜!
  • 「石」作為計量單位時,在古代不讀「擔」?到底應該怎麼讀?
    「石」作為計量單位時,在古代不讀「Dan」?到底應該怎麼讀?在古代有很多的計量單位,方便於人民的生活,其中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對於糧食和鹽等食用物品的計量了。我們在國內都是使用「兩,斤,公斤」,而在國際上則是「毫克,克,千克」,那麼作為古人自然是使用「升,石,鬥」了。
  • 肥城這裡有塊垛子石!矗立守望,穿越祖輩~
    清乾隆四十年(1776年),馬氏自本鎮馬莊遷此建村,取名叫「富榮村」,後因近鄰「垛子石」,故改名為「垛子石村」。一牆一風景,一畫一世界!走進垛子石村,30多幅精美彩繪讓人讚嘆!村民說起近幾年村子的變化▼喜上眉梢本文攝影:武健關於垛子石還有個美麗的傳說呢~▼據說在很古的時候,華水南部一帶,山多,不便百姓耕種,交通受阻,當時天上有十個太陽,天氣熱得人要死,莊稼旱得要幹,人們簡直無法生活。
  • 「我愛寫字」特別活動故事專欄——米顛拜石
    米芾草書《伯充帖》米芾,是一個曠世奇才,他個性怪異,舉止頓狂,遇石稱「兄」,世人稱他為「米顛」。米芾初擔任無為軍事長官,在達州官邸,看見一塊立石極為奇異,驚喜地說:「這奇石足以讓我祭拜。」又一次,米芾聽說河邊有一怪異大石頗為神異,命人把奇石搬運回州郡,並擺好供桌大排宴席,向怪石下拜:我想見石兄已經二十年了,相見恨晚。此事傳到朝廷,認為米芾的舉止有失官方體面,就把米芾革職了。米芾和好友聚會,酒過三巡說:現在大家都說我米芾瘋瘋顛顛的,你們可以問一下東坡先生我是否真的瘋瘋顛顛。
  • 坦尚尼亞一礦工發現特大坦桑石,獲獎77億,坦桑石是個什麼東西
    原標題:坦尚尼亞一礦工發現特大坦桑石,獲獎77億,坦桑石是個什麼東西寶石是工藝品和飾品行業的最愛,其包含的種類很多。如紅寶石、藍寶石、綠寶石等,分別是不同材質的罕見寶石料,近日國外媒體報導坦尚尼亞一礦工發現了兩塊特大型的坦桑石,獲得政府獎勵77.4億坦尚尼亞先令(約合335萬美元),一時傳為美談,引得坦桑亞人紛紛去寶石發現地尋找這種寶石。
  • 門前道路下移三米 一出廠門就是「懸崖」?
    石先生在平度市泉州路北段,經營了一家工廠,今年夏天開始,工廠門前的泉州路開始修路了,現在路修的差不多了,可石先生的工廠大門,變成了擺設,咋回事呢? 【門前道路下移三米 一出廠門就是「懸崖」?】
  • 籃球靚女石一童:拍抖音上綜藝停不下來
    1989年出生於吉林的石一童,身高1米84,曾經效力於浙江稠州銀行女籃,和球隊一起拿過WCBA的亞軍。2016年,27歲的石一童因為傷病原因告別了心愛的籃球,宣布退役。但對於籃球的那份熱愛一點沒有減弱,於是她重新出發,參加各種民間賽事,逐漸在民間籃球圈打響名號。
  • 升不離鬥,秤不離砣,古代一鬥、一石到底是多少?
    大家在看古裝劇的時候,會發現糧食是用石、鬥來衡量的,比如當官的俸祿發的是糧食,都說是多少石糧食,多少鬥米。那麼鬥和石是到底是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吧。鬥、石的演變在古代,鬥、石都是容量單位,來看看計量單位的發展史。古代度量單位的演變:隋唐的時候,隋朝一鬥等於三漢鬥,《隋書·律歷上》有記載「開皇以古鬥三升為一升。大業初,依復古鬥。」
  • 俗語「雪蓋山頭一半,麥子多打一石」,啥意思?大雪節氣下雪好嗎
    「雪蓋山頭一半,麥子多打一石」,總體上前後都比較工整,而且還有諧音的技巧,是兩句朗朗上口的句子。「雪蓋山頭一半」冬天、春天是降雪比較普遍的季節,特別是在溫度很低的北方地區,冬天和早春時節下雪基本上就是「標配」。下雪是冷空氣凝固到一定的承重能力之後,逐漸散落到地表的一種現象。
  • 拼音帶dan的字大全_114個拼音含dan的字組詞 - 小孩子點讀
    1、石(dàn),5畫,左上包圍結構,部首:石組詞:鵝蛋石(é dàn shí) | 以蛋碰石(yǐ dàn pèng shí) | 家無擔石(jiā wú dàn shí) | 貧無擔石(pín wú dàn dàn) | 家無儋石(jiā wú dàn shí) | 擊石彈絲(jī shí dàn sī) |
  • 農村俗語「寧可借人一鬥米,不願借人半擔柴」,是什麼意思?
    那麼,農村俗語「寧可借人一鬥米,不願借人半擔柴」,啥意思有何講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彼此之間借個東西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尤其是在農村,這樣一個熟人社會裡,村裡人常常是低頭不見抬頭見,再者不是常說「遠親不如近鄰」嗎?很多人在有事情的時候往往會求助於鄰居或者比較近的人。每每當看到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鄉裡鄉親的都會伸手給予援助。但為什麼說「寧可借人一鬥米,不願借人半擔柴」呢?
  • 它被康有為稱作「先秦第一古物」 它也曾淪為舂米石和磨刀石...
    它讓唐代文豪韓愈自慚「才薄」,它備受宋徽宗寵愛,它被康有為稱作「先秦第一古物」,它的內容被譽為「篆書之祖」,它也曾淪為舂米石和磨刀石……它是故宮博物院寧壽宮中的傳奇國寶
  • 「以石擊石」:小行星的「鬥轉星移法」
    據估計,直徑為10至50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即可產生像關島核彈爆炸一樣的威力;直徑在100米以上的小行星,就能產生幾百萬噸級核彈的破壞能量;直徑大於10千米的小行星,能釋放10億噸級甚至千億噸級的能量,這樣的能量可導致災難性的地球環境,使全世界陷入核冬。如廣為熟知的造成恐龍滅絕等災難的原因很可能就是由於小行星與地球碰撞。
  • 蔡英文一石三鳥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臺灣中天新聞臺將被關,去年10月13日公開表示接獲「深喉嚨」爆料「中天關定了」的國民黨革實院長羅智強,今天在臉書再度公開「深喉嚨」爆料,指中天新聞關臺是「蔡英文的一石三鳥之計
  • 這就是鮮米速度!更換百萬加工設備為鮮米速度保駕護航!
    陳米的危害在前幾期都已經給大家普及過了,經常吃陳米不僅僅是口感的問題,如果陳米變質的很嚴重還會導致身體健康的問題。那麼為什麼市面上還有屢見不鮮的陳米呢?一個原因是因為商家買原糧就是從糧庫淘汰下來的陳米。
  • 古代「一石」糧食是多少?夠現在幾個人吃?
    經常看歷史電視劇的朋友,都聽說過古人稱糧食,石料等等都是多少「石」來計算的,那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古代說「一石」到底是多少呢?夠現在的人吃幾天呢?古代「一石」即可作為體積單位,也可作為重量單位西漢時期「石「,是可以作為重量單位的,在西漢的時候「一石」等於120「斤」。但是西漢的1斤相當於現在國際標準250克,也正好是我們現在使用的「市斤」的一半。西所以轉換過來。西漢「一石」如果按照重量來計算的話,就等於我們現在所說的30「公斤」。
  • 12月生辰石——坦桑石,最浪漫的一抹藍
    今天小芙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十二月的生辰石——坦桑石。其實這顆「海洋之星」就是一顆重達40多克拉的坦桑石,因為它的外形和藍色的色彩,不知情的人都將之誤認為是藍寶石。也正是因為這部電影,直接帶紅了坦桑石,從此行情一路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