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有黑人運動外有越南戰爭——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有多難?

2020-12-15 騰訊網

「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於它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它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於它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在於它的公民的禮貌素養,即在於人們所受的教育,人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鬥爭成果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擁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力,就連一直在美國原有社會中飽受壓迫、歧視的黑人們也擁有了比以前更多的社會資源,手頭擁有了物質條件,這讓黑人們一直以來的反抗壓迫,追求平權的夢想有了實踐的可能,不管是溫和式的非暴力革命,還是暴力的武裝暴動,都在衝擊著美國原有的社會結構和制度,為了能讓社會繼續運轉下去,居於統治地位的白人群體們選擇了妥協,就這樣,就有的制度被打破了,而全新的制度還尚未到來。

▲演講中的馬丁路德金

我們要明白,這種妥協並非是「白人大老爺」們的仁慈和善良的施捨與同情,而是黑人群體通過自己的強硬抗爭和努力追尋而得來的結果,這是階級鬥爭的成果而絕對不是道德上的良心發現。黑人們確確實實在美國的社會建設中和戰場廝殺中為國家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這一點是無法抹殺的。

▲黑豹黨遊行

有人說只要社會資源多了,社會矛盾就會消失,在中國傳統的思想中也有「倉稟足而知禮節」這樣的話,那我們就不禁要問,為什麼美國在社會資源急劇上升,國家實力達到巔峰的時候,黑人們追求平權,反對壓迫的運動爆發了呢?就是因為美國在短時間之內,大量增加的社會資源,讓原本貧困的黑人群體們手中也有了進行鬥爭的資本,讓黑人們具有了衝破舊有格局的能力。

▲五十年代的美國家庭

那麼,發生了這種情況,是不是說明了理論的自相矛盾呢?

其實並不矛盾,我們不要忘記一個情況,那就是美國實際上是一個新興國家,至今一共只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放在歷史的長河中還只能算是一個新生的文明,無論是制度還是思想文化方面,都處在一個非常初級的階段。

時機未到

美國的統治階級正在從對下層群體的絕對壓榨慢慢走向相對壓榨,其中一個比較直觀的例子就是美國從奴隸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改變的這樣一個過程,黑人運動就是促進這個現象發生的一個標誌性事件,黑人群體真正走上了歷史鬥爭的舞臺恰恰是因為社會資源的增加,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說,美國的融合與鬥爭就到此結束了呢?

▲奴隸制時期的美國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果我們回溯美國並不算長的歷史,我們就可以發現,美國至今都沒有迎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真正對美國的社會結構形成徹底改變的鬥爭與融合,這一點和我國是非常不同的。從歷史的經驗上來看,大多數大規模的鬥爭與融合都發生在轉折點和大變局的時候,基本都發生在舊制度徹底崩潰的時候才會出現,也就是說,當美國的發展曲線向下,出現衰落的時候,由於社會資源的減少,統治階級和被壓迫者的矛盾就會迅速激化,到了那個時候,美國才有可能真正迎來一次鬥爭與融合。

▲2020年的黑人運動

其實不只是美國有這個問題,歐洲同樣也存在著這種現象,在輝煌的羅馬帝國衰亡之後,原本在羅馬體系下的公族勢力和旁族群體之間的矛盾迅速惡化了,歐洲之所以變成了現在的這種情況,形成了現在這種格局,就在於在羅馬倒塌之後沒有一個人可以提出一種更加先進的觀念,讓歐洲在向前的道路上行駛,沒有一個人可以讓歐洲繁星一樣的國家產生出更多的包容,讓大家可以做到一定的妥協。嫌犯的是,歐洲現在反而把「歐洲到底該往何處去」這個根本性的問題束之高閣,仿佛是只要我不去討論,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一樣,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讓歐洲各國相互之間的不信任越來越嚴重,以至於慢慢細分到了一個民族就是一個國家的局面。

另一群人

我們再把話題說回到當時的美國,除了黑人運動在那段時間裡風起雲湧,無數的人走上街頭抗爭和呼喊之外,還有一些感到異常焦慮和煩惱的人,這些人們在為了美國所經歷的另一個麻煩而苦惱不已,這群人就是關心著美國在越南戰爭中進程的人。

▲越南戰場上受傷的美國士兵

美國顯然在越南遇到了大麻煩,越南戰爭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對美國不利的方向,可以說美國軍隊有一次在和亞洲人民的交戰當中被困住了,無數的美國士兵迷失在了越南潮溼悶熱的土地上,到底是繼續出兵增援越南還是對前線已有的士兵們置之不理,及時止損成了美國人的一塊心病,進退兩難。美國政府實際上並不在意士兵們的處境,他們考慮的問題還是關乎於冷戰的對抗,如果越南被北越徹底掌控,越南走向了共產主義陣營,那麼整個東南亞地區會不會變成新的共產主義大本營呢,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會不會出現一個亞洲版的蘇聯呢?這都讓美國政府頭痛不已。

▲越南戰爭舊照

越南和朝鮮的戰略價值對於美國人來說不分上下,不管是扶持韓國的李承晚,還是扶持南越的吳庭豔,美國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並不是什麼為了對當地進行恢復性的建設,和維持當地的秩序,美國人希望韓國和越南成為兩個工具化的國家,希望通過他們來延阻共產主義在整個亞洲地區的迅速蔓延,而美國人在這個方面具體是如何操作的,有著怎樣的戰略考量我們會在以後的文章裡單獨做詳細的分析,了解以往美國在亞洲的戰略規劃和思維模式,對如今的局勢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參考資料:

《美國的秘密》

《冷戰史》

相關焦點

  • 中國支持美國黑人運動的「鐵證」來了?
    圖為美國《紐約時報》揭露美國傳統基金會的報導,稱該基金會與川普當局關係緊密,並安插了很多右翼分子進入美國政府圖為美國「黑人未來實驗室」的官網上給出的信息,該信息顯示該項目是「華人進步會」資助的但尷尬的是,除了這層「牽強附會」的「關係」,「傳統基金會」再沒有任何真正有意義的證據可以證明美國的黑人運動是中國政府在贊助和支持。
  • 越南戰爭,打窮了三個國家,但是也打富了三個國家
    就拿人口損失而言,越南在整個戰爭期間有160萬軍人與20萬平民死亡,1000多萬人成為難民,100萬婦女成為寡婦,數十萬人成為殘疾人。至於經濟損失,那更是不計其數。寮國也受到了越南戰爭的直接牽連。儘管寮國趕走了美軍,但這個東南亞小國本土也有20000多平民遇難。時至今日,寮國本土還有數千枚越戰時期留下的地雷沒有被排除。
  • 越南戰爭,美國如果用原子彈,可以輕鬆取勝,卻為何一直不用?
    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繼韓戰失敗之後,依舊對東亞地區賊心不死,一方面想要獲得更多的資源能源,另一方面想要遏制中俄的發展。最終越南內戰讓美國再次看到希望,美國毅然派兵進駐南越。中俄自然早已看出了美國目的,所以一直在暗中支持北越,最終,這場歷時將近20年的戰爭以美軍敗走、越南統一為結局。這場戰爭是二戰之後美國在亞洲地區第二次嘗到失敗的滋味,要知道美國在越南戰爭中投入可不小。二戰之後的美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綜合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在亞洲地區兩連敗必然會讓美國「懷疑人生」。
  • 越南戰爭中,鄰國寮國並未參戰,為何損失比越南還嚴重?
    越南戰爭受傷嚴重的並非是越南,為何說其鄰國寮國損失慘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東南亞地區最大的一場戰爭就是越南戰爭了。越南戰爭的由來並不複雜,法國扛不住甩鍋了,美國參與進來,以為靠強大軍事實力和戰力,能很快就能擺平越南,實現其東南亞的戰略。
  • 1980年代不為人知的泰國與越南的戰爭,泰國最終把越南人打敗
    一個世紀之前的許多國家並不都像現在一樣熱愛和平,有很多國家總是以邊境各種小事為由試圖挑起戰爭,著名的二戰就是德日意幾個國家的人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導致的整個世界傷亡慘重,國家發展倒退幾百年。
  • 美國當初為什麼打越南戰爭?
    劍拔弩張的南北越政權首先在當時的越南境內有兩個政權存在,一個是共產主義政權越南民主共和國(簡稱北越);另一個是資本主義政權越南共和國(簡稱南越)。從上世紀50年代起,南北越兩大政權就為了越南統一進城而鬧得不可開交,最後兵戎相見。就當時而言,北越自身的軍事經濟實力確實要高出南越不少,在南北統一戰爭中捷報頻頻,統一趨勢日漸強勁。
  • 70年代的美國黑人攝影師,用相機發起藝術與社會的運動
    近日,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舉辦展覽「合作:Kamoinge工作室的攝影師們」,以百餘幅作品展現成立於上世紀60年代的黑人攝影師團體的成果。「Kamoinge」意為「一群共同行動的人」,他們互相學習,用相機記錄了美國黑人的群像,並見證了黑人民權運動、藝術運動等事件。他們的照片不只是對於社會的紀實,有時還表現出抽象與超現實主義,這在攝影未被廣泛視為藝術形式的當時非常難得。
  • 「跪殺」黑人案中的苗人警察:在美國,為什麼有20多萬苗族人?
    直到越南戰爭爆發時,他們看到了反抗的機會。而這個機會,反而將他們推往更險的深淵。越南、寮國、柬埔寨,在近代史上曾共同屬於法屬印度支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獨立浪潮風起雲湧,三國也爆發革命尋求獨立。在經過長達七年半的殘酷戰爭後,他們終於迫使宗主國——法國低頭。1954年,寮國和柬埔寨成功獨立,但越南被分成了南北地區,決定在兩年後進行自由選舉後統一合併。
  • 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上世紀六十年代青年運動,給後世留下什麼?
    ▲尼克森與基辛格舊照就在尼克森剛剛緩和了我國的關係,美國人終於可以體面地從越南撤出來了的時候,美國國內的問題越來越複雜,反戰運動、性解放運動、工人運動以及黑人追求平權的運動充斥著美國的街頭巷尾,美國在這段時間內是一個由各種運動交織而成的美國,美國好像是一塊巨型的廣告牌,各種團體都在表達著自己的訴求,追求著自己的利益,可是誰也不知道方向在哪兒,很多時候這種表達成了一種流於形式的表達,美國社會正在越來越走向一種迷茫之中。
  • 走進電影《被解救的姜戈》:在美國做黑人有多難?
    最近黑人問題在美國又爆發了,各種破壞,示威,抗議……雖然鬧得很大,但是這次能徹底解決美國的種族問題嗎?下面跟隨痞子昆汀的電影《被解救的姜戈》了解一下美國種族問題的根源。這裡總結出了《被解救的姜戈》的10大關鍵詞,將這部電影裡到外扒個精光,了解本片憑什麼倍受影迷推崇,緣何獲得第85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 美國60年代面臨的危機——全世界反美、全民反政府
    各種讓人惱火的事情加在一起,美國民眾就開始質疑發動越南戰爭的正當性了。可是美國政府卻在越南戰爭中越陷越深,為了將戰爭繼續下去,便開始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和藉口。所以,這個時候的美國民間就開啟了大規模的反戰運動。反戰運動剛好和另一個重要的社會運動又發生了時間上的共振,這就是美國南方的黑人民權運動。從法理上說,一百年前的南北戰爭已經為美國南方的黑人爭取到了平等的權利。
  • 美國為何要介入越南戰爭?越南戰爭爆發的真正原因來了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歐洲是美國的戰略重點,越南戰爭跟美國也沒有直接利害關係,美國為什麼還要不遠萬裡介入越南戰爭呢?,東南亞地區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獨立運動此起彼伏。 隨著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的不斷勝利,為了遏制中國和蘇聯奪得世界霸權,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國提出對亞洲國家實施「東方弧線」的新月形封鎖戰略,目標直指中國和蘇聯。
  • 美國黑人運動的黃金時代,「黑豹黨」,一段被人遺忘的戰鬥歲月
    黑豹讓美國黑人們有了自己的偶像,但是對於幾十年前在美國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黑豹黨卻一無所知。這不是黑人們的錯,而是美國政府對於這段鬥爭史極盡掩藏,逐漸消失在美國主流歷史中。這些3K黨不承認黑人的地位,針對黑人展開一系列虐待、仇殺的活動。在當時的背景下,南方諸多地區的政府官員也是3K黨的成員,南部地區的黑人完全處於弱勢。這場虐殺活動整整持續了百年,直到上世紀60年代隨著革命思想的傳來,黑人們逐漸覺醒。他們組建起「黑豹黨」來對付3K黨,每當黑人被毆打和虐待時,黑豹黨成員就會舉起槍枝和3K党進行對峙。在這種背景下,黑豹黨逐漸成為了廣大黑人們的精神偶像。
  •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的義大利
    #老照片#義大利經濟在六十年代開始起飛,增長速度約等於二戰前的三倍,被當時的西方媒體稱之為阿爾卑斯山南面的奇蹟,在當時只有日本和聯邦德國增長速度比義大利更高。
  • 一場撕裂美國的大戰:越南對美有多重要,以至於美國不得不開戰?
    關於越南在美國的黑人運動爆發的同時,另一大問題也在困擾著美國,撩動著美國人的神經,那就是那一場曠日持久的越南戰爭,美國人在越南戰場是陷入了一個非常大的困局之中,那就是如果繼續增加戰爭投入,也打不贏,但是如果想從越南撤出,也不容易,往往發動一場戰爭並不難,只需要總統籤個字就行了
  • 他是志願軍的黑人戰俘,娶了一個中國老婆,回美國開8家中餐廳
    我們知道,韓戰中,美國軍隊有很多士兵成了志願軍的俘虜,這些俘虜在我方享受到了很好的待遇,當他們獲得釋放的時候,有一部分士兵喜歡上了中國,寧願呆在貧窮的中國,不想回到富饒的美國,亞當斯就是其中的一位士兵。
  • 他是第四位黑人影帝,憑藉一張娃娃臉讓人印象深刻
    喜歡看美劇的朋友不知道認不認識福裡斯特·惠特克,他是一位黑人演員,出演過很多經典的電影,特別是那部《死亡實驗》更是讓人對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福裡斯特·惠特克(1961年—),出生於德克薩斯。長著一臉娃娃臉的他,2006年在《末代獨裁》中幾近完美的表演為他贏得喝彩一片,徵服了美國各大頒獎典禮的評委,並成功登上2007年奧斯卡影帝的寶座,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四位黑人影帝。他的許多作品都值得去觀看:1.《末日獨裁》由以紀錄片成名的導演凱文-麥克多納親自操刀,反映了上世紀七十年代烏幹達獨裁者伊迪-阿敏暴君當政的真實一面。
  • 中國援助越南打贏越南戰爭,為何越南教科書隻字不提?原因有4點
    中國援助越南打贏越南戰爭,為何越南教科書隻字不提?原因有4點中國周邊的鄰國有很多,其中與我們恩怨糾葛較深的國家還要數日本和越南以及印度。日本就不用說了,從甲午海戰到二戰時期的侵華戰爭,無不對我中華民族造成了難以磨難的傷害。而印度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時,曾與中國發生衝突,時至今日藏南問題懸而未決。
  • 美越戰爭後,為何越南的畸形兒童患者猛增?
    戰爭永遠是殘酷的,無論是參戰雙方那一方贏,最終受害最深的還是參戰雙方的老百姓。有時候戰爭留給參戰雙方不僅僅是戰爭本身所造成的人員傷害,戰後的痛苦更是無法估量。越南戰爭就是這樣,越戰結束後的今天,戰爭帶越南人民的苦難依然沒有結束。
  • 黑豹黨的興盛與衰落,及60年代美國黑人的權運圖景
    借著美國反越戰的浪潮,黑豹黨在短短幾年內辦事處開遍美國,鼎盛時甚至與部分國家有外交往來,給美國政府造成嚴重威脅。 於是,自1968年起,美國政府對以黑豹黨為首的各類民權運動組織實行了殘酷鎮壓。再加上組織內鬥、越戰進入尾聲、美國外交關係變化、既得利益黑人階層的軟弱性等種種因素,讓黑豹黨從巔峰迅速走向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