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遷墳系列。
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
在過去有這麼一句俗語「人窮只搬家,人富才挪墳」。這句話說的意思就是有些人做生意虧本之後,便以搬家的辦法來躲避債主。而「人富才挪墳」的意思就是很多人做生意發達之後,便覺得是祖先庇護,才得以光耀門楣,於是就用自己賺的錢將墳遷到更好的風水寶地。閒話少敘,今天要講的就是關於「遷墳」的小故事。
清朝年間,劉家原本是個大戶人家,是陵水縣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後來因為劉家哥哥劉涵好賭,偷偷地將家中的房契地契變賣,自己也一跑了之,只留下劉正一家人。家產被劉涵敗光之後,以前和劉家合作的富商都不願意伸出援手,所以劉正家中只能搬去鄉下,苟延殘喘的活著。
更壞的事情還不止如此,劉正的妻子秦氏因為家道中落之後,身體抱恙。秦氏看著早出晚歸的劉正,每天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心中也是無比痛苦。好在劉正和秦氏的兒子劉瑞天懂事,知道幫父親做農事,這才讓父親不用如此辛苦。
沒錢的日子,讓父子兩人過得很辛苦。就算每天早出晚歸,也只能維持家中溫飽。母親秦氏因為沒錢治病,就偷偷的隱藏自己的病情。在後來的某一天,因為舊疾發作,不幸身亡。自此之後,劉正愈發的恨哥哥劉涵了。因為他覺得,如果不是他虧空了家中的錢財,自己根本不用這麼可憐,秦氏的病也不會一拖再拖。
從那之後,劉涵和劉瑞天草草地將母親埋了。因為沒人肯捧場,母親的葬禮也十分的冷清。家中只要過得越差,劉涵心中的恨意也就越深。時間就這樣拖了兩年,家中的境況也算是好了不少。劉瑞每隔十天半個月都會去看看母親,將母親的墳頭草拔一拔,給母親燒點紙錢,和母親說一說貼心的話。
那天劉瑞天去看母親,卻發現自己母親的墳被挖了。劉瑞天立刻就懵了,他摸了摸地上的土,發現還是溼的,這就證明母親的墳還沒被挖多久。於是他立刻回家去找父親,「爸,媽媽的墳去哪了?」父親左思右想都想不出個所以然。自己家中已經多年不做生意,肯定不是仇家所為。突然父親靈光一閃,對兒子說:「一定是他回來了,快拿鋤頭跟我走。」父親先一步,就向屋外走去。
兒子滿頭霧水,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看見父親正在氣頭上,也不好外說什麼。兒子跟著父親來到了一處山上,這處山上的墳墓眾多。父親對兒子說:「你去找找有沒有你母親的墳!」兒子在墳地找了一圈,果真找到了秦氏的墓。墓碑上的碑文未改,只是墳遷了地方。父親緩緩地走過來,告訴兒子:「這是咱們家族的墓地,當初你母親死,我覺得心中愧疚,無顏見列祖列宗,就將你母親的墳墓安頓在了外面。」
正當父子二人說著,後面緩緩走來了一個人。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初敗光家產的劉涵。劉涵「撲通」一聲跪在了劉正的面前,一邊扇著耳光,一邊對劉正說:「弟弟啊!哥不是人,哥當初對不起你們一家。」劉正將手中的鋤頭掄到空中,可是看到眼前的兄弟,卻怎麼都下不去手。
劉正緩緩地將鋤頭拿走,冷冷地說了句:「你走吧!秦氏不用你來看。」後來的日子裡,劉涵還會經常來看劉正,可是劉正一直將他拒之門外。或許在劉正心中早已釋懷,沒有了半分怨恨。他無法去責怪他的手足兄弟,也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實。或許此生不見,就會不恨。又或者弟弟想要哥哥記住教訓一輩子,此生不見,劉家將來或許還會有機會重回榮耀。
好了,今天的故事到這裡便結束了。故事很精彩,切莫與現實相照應,不可當真。謝謝大家欣賞,如果你心中也有故事,不妨評論出來,我們大家一起欣賞一下。
溫馨提示:本故事屬民間文學作品,杜絕封建迷信。配圖來自網絡,需要請聯繫刪除。了解民間文化,從欣賞故事開始。有您喜歡,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價值,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遺落民間的精神瑰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