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英國最古老最具知名度的兩所大學,一樣的寄宿學院制、導師教學系統、悠久的歷史傳統,牛津劍橋被合稱Oxbridge,是眾多學生心目中的唯二夢校。
但無論是牛津還是劍橋,兩所學校的錄取要求都是非常高, 之前一期內容,表姐介紹了牛津大學的申請要求,真的是高的嚇人。本期我們再接著聊一聊劍橋大學的申請,順帶聊一聊劍橋與牛津的不同,畢竟兩所學校只能二選一。
英國最好的大學青睞什麼樣的學生?牛津大學官網這樣說
劍橋大學的申請流程:
1. 選擇:
過程與申請牛津差距很小,但是對於劍橋來說更加注意申請者對於劍橋以及所申請專業的了解,所以首先要詳細瀏覽劍橋大學官網,仔細思考自己希望申請的專業與未來的真實訴求是否相關,如有相關問題也可以發送email或者打電話給相關學院的部門或者任課老師進行諮詢,郵件的回覆期一般為5個工作日,所以如果有機會還是參加劍橋大學組織的open day或者直接電聯會更加方便。
2. 申請準備:
根據所在學院下所需要提供的相關信息進行及時準備:
A. 語言成績:
相對於其他英國高校來說要求很高,劍橋認為只要在語言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才有利於更好的學習與進修。
B. GPA:
未曾給出明確的入學標準,但國內90+會相對穩妥,也有82-83申請成功的案例,而低分申請者一般其他經歷都十分優秀。
C. Personal Statement:
個人陳述部分需要首先解釋為什麼選擇這個學校這個專業,其次陳述對於這個課程的熱情,再次表述更詳盡的興趣範疇,最後列舉你將如何針對這個興趣在私下進行學習;
D. CV:
簡歷一般以內容簡明扼要為重,招生官更加青睞全面發展且有愛心的申請者。
E. 推薦信: 2封 建議一封學術推薦人,導師,項目組長都可以,另一封建議提供社會經驗類推薦信息。
F. 面試:
這就是一個很英國的操作了,許多申請者在看到劍橋大學這種對於面試的言論時都不禁翻起白眼,看起來是很嚴謹了,但是這種不確定性又令人有些壓力倍增的感覺。 面試一般分為1或2或3次,每場20-45mins,面試內容以討論為主,展示自己critical thinking關於專業以及興趣的部分一般更得獲得招生官的青睞。
G. 寫作能力評估:
進入劍橋設有一定的寫作門檻,這也避免了一部分學生僅僅重視雅思託福等,靠模板刷得高分,所以一般絕大多數申請者都需要進行寫作能力評估,如果在面試前被要求完成評估,則根據相關要求進行能力測試;
H. 部分專業的入學考試:
這個部分是根據不同專業或有不同的需求,具體專業是否有考試要求可以通過官網查看。
3. 重要Tips:
羅列申請時間點以及申請時間線,為自己的每一次修改做好批註;
多關注財經類,藝術類,工程類新聞,有益於面試的探討;
放平心態不要緊張!
劍橋與牛津的不同:
首先從地理環境上來說,劍橋處在一所小鎮,工業化程度沒有牛津高,給人的感覺就是整個小鎮都圍繞著劍橋轉,有種田園牧歌的意味。
兩所學校雖然都是綜合性的大學,不過還是會有細微的差別,比如牛津是以其政治家聞名,劍橋則是以其科學家而聞名。
一共有27位英國首相曾在牛津大學接受教育,而劍橋大學只有14位。在戰後的14位首相中,有10位在牛津大學學習,沒有一位在劍橋大學學習。
與此相反,劍橋在諾貝爾獎領域遠遠領先於牛津,主要是在科學領域。118名與劍橋大學有關聯的人士獲得了諾貝爾獎(劍橋大學自己統計的人數為107人,這一數字為保守統計),牛津大學只有69位諾貝爾獎得主(據他們自己統計是51位)。
還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差別,劍橋大學還保留著只招收女學生的學院,默裡·愛德華茲、紐納姆和露西·卡文迪什學院都只招收女性學生,約1400名學生,約佔學生總數的7%。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單性別教育的女性,你需要申請劍橋大學而不是牛津大學。
以上就是表姐給大家帶來的劍橋大學的情報,想了解更多關於英國留學的故事,想了解更多英國院校的故事,歡迎關注腐國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