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和老鼠原來有這麼多個版本,四川方言的假老練和風車車最好看

2021-01-09 俊哥的動漫世界

貓和老鼠這部動畫片絕對是我們一代人的經典,那時候沒有喜洋洋和光頭強。那時候我家電視都還是黑白的,但是看貓和老鼠依然是看的不亦樂乎。不只是我們看過貓和老鼠,就連我們的父母應該都看過貓和老鼠。貓和老鼠自從1940年播放以來,有過很多個版本,作者也換了好幾個。今天就來回憶一下貓鼠大戰的眾多版本,看看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版本。

貓和老鼠

1940-1958年出品的湯姆和傑瑞,作者漢納和巴伯拉用貓和老鼠作為原型製作的一部動畫片。這個版本的貓還比較原始,用四隻腳走路的,而老鼠這是站立行走的。而且他們的名字也不是叫湯姆和傑瑞,是後來的老闆不喜歡原本的名字,後來才改名成為湯姆傑瑞。不過好景不長,製作團隊在1958年解散了。

貓和老鼠

1961-1962年的貓和老鼠,原來的老闆發現這部動畫片是可以盈利的,就開始接著製作貓和老鼠動畫了。在這期間,製作了13部的貓和老鼠動漫,其中的一個版本,是貓和老鼠中最暴力的一個版本。

貓和老鼠

1963-1967這個版本的開頭的獅子吼叫都被改成了貓叫,湯姆的眉毛都畫的比較粗狂了,湯姆的尾巴也變大了許多。傑瑞在這個版本還比較可愛,大大的眼睛,很有日本動漫畫眼睛的風格。

貓和老鼠

1975-1977年,上一版本的貓和老鼠成功之後,米高梅又再次製作了新的湯姆傑瑞。因為以前版本的暴力傾向比較多,這個版本就要求了貓和老鼠和善一些。所以這個版本的貓和老鼠除了敵對關係,他們的關係變得更加友好了,更是聰明了一絲基情。

貓和老鼠

1980-1982版本,最慘的一部,都查不到誰製作的。飛美迅版貓和老鼠,貌似現在在網上很少有地方可以看,畫質也比較差勁。

貓和老鼠

1990年-1994年的版本,湯姆和傑瑞都變小了,講貓和老鼠小時候的故事。還有一個新角色,斑點狗德魯比。這個版本的貓很可愛了,不抓老鼠,和傑瑞關係很不錯的。

貓和老鼠

剩下的基本都是貓和老鼠的電影版,劇場短片等等了。但是國人還有其他的方言配音版本,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雲南方言版,好像叫大洋芋小米渣,還有四川方言的假老練和風車車。其他地區應該也有方言配音版,由於俊哥我是貴州的,所以看的方言版都是雲南和四川的版本。方言配音版本的貓和老鼠在國內更加受到歡迎,這也讓貓和老鼠的人氣更加高漲了。

相關焦點

  • 貓和老鼠擬人化,斯派克化身為帥哥不失一身痞氣,他真的是嬰兒
    《貓和老鼠》承載著一代人的青春,這部作品的出發點是以「幽默」「日常為主」傑瑞和湯姆是這部動漫的主角,也是歡喜冤家。作品中沒少打過架,貓和老鼠也有多個版本。小七觀看的是《貓和老鼠》的四川方言版。貓叫假老練,老鼠則叫風車車,當然每一個方言版的翻譯都不同。具體看每個地方給他取的名字。
  • 《貓和老鼠》導演意外去世……湯姆和傑瑞,謝謝你們80年的陪伴!
    儘管有評論家認為戴奇導演的短片是《貓和老鼠》系列中最糟糕的,但仍有很多粉絲寫信給戴奇,稱他的湯姆和傑瑞是他們的最愛。90後的童年裡都有一部方言配音《貓和老鼠》在網絡電視還未出現時,家裡最多配備的是DVD機,打開電視櫃抽屜,整整齊齊碼著《貓和老鼠》全集光碟。
  • 為什麼觸樂一直使用「貓和老鼠」表情包?
    熟悉觸樂的讀者朋友都知道,在微博「觸樂1001夜」欄目中,我們一直都在使用「貓和老鼠」的表情包。曾有讀者對此感到困惑,可對我們來說,使用它們的理由十分簡單——這可是「貓和老鼠」呢。
  • 動畫配音:方言能否等於地區文化
    現在看電視電影的時候,偶爾也是為了顯示語言和電視的特色文化,會伴有方言的配音,這些作品也是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滿足了當地觀眾的習慣,很多人也逐漸的思考一個問題:  方言配音作品:方言能等於地區文化嗎?  在四川話方言配音作品中的《貓和老鼠》中,氣急敗壞的老貓會對小老鼠說「我要你娃死的棒硬」,就連原英文版本老鼠歸家的哼的小調,也變成了四川話的小調了。
  • 動畫配音:方言能否等於地區文化
    動畫配音:方言能否等於地區文化 在四川話方言配音作品中的《貓和老鼠》中,氣急敗壞的老貓會對小老鼠說「我要你娃死的棒硬」,就連原英文版本老鼠歸家的哼的小調,也變成了四川話的小調了
  • 《貓和老鼠》80年後大結局曝光,原來他給我們留了這麼多彩蛋
    直到今天,我還是不願意相信《貓和老鼠》導演吉恩·戴奇去世的消息,2020年4月16日,95歲的他離開了,消息漂洋過海,登上熱搜,唏噓一片:「它承包了我的童年。」「這麼多年百看不厭的一部動畫片,一路走好。」「滿滿的都是回憶啊。」「《貓和老鼠》大結局了。」
  • 動漫中老鼠的名字,除了米老鼠和風車車以外,你還知道哪些
    動漫中老鼠的名字,除了米老鼠和風車車以外,你還知道哪些由於在動漫的世界當中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和創造性,所以很多在現實當中不能實現的事情,往往能夠在動漫當中做到。比如人可以飛,動物可以講話,植物可以行走等等。同時,他們各自還都有著自己的名字。
  • 貓和老鼠這麼多個版本,哪個版本才是你們的童年?
    導語:奧斯卡獲獎插畫師、動畫師、電影導演和製作人吉恩·戴奇(Gene Deitch)於2020年4月16日晚間去世,享年95歲。 文/速遞君 自從貓和老鼠之父吉恩·戴奇去世後,原本執導過這一作品的有四人【已經離開我們了。
  • 什麼貓和老鼠竟然有這麼多個版本!瞧一瞧你的童年看的是哪一版?
    #《貓和老鼠》主要圍繞著一對淘氣的貓咪湯姆和老鼠傑瑞而展開的故事,湯姆總有一種很強烈的想法,總是不停地去捕捉和努力地驅趕著令他討厭的房客——老鼠傑瑞。但不知大家知不知道《貓和老鼠》從1940年到2014年一共有14個版本!最早版本的貓和老鼠並不是叫做湯姆和傑瑞,而是一隻名叫賈斯帕的貓和一隻叫做金克斯的老鼠。當時的片長只有很短,只有一集。畫風也比較差,整體人物是比較圓潤,尤其是臉部,賈斯帕喜歡四條腿走路。
  • 湯姆和傑瑞再無下文 CP卻能磕到天荒地老
    4月20日,頭條新聞微博發布:曾導演13部《貓和老鼠》的動畫師、電影導演和製作人吉恩·戴奇於4月16日晚在布拉格去世,享年95歲。這位偉大的導演代表作除了《貓和老鼠》,還曾參與動畫片《大力水手》的製作。
  • 明明是冤家一路打鬧卻相互攙扶走過80年,這樣的貓和老鼠誰能不愛
    「沒看過貓和老鼠的人不配稱自己有童年。」在很多人的記憶裡,最早看到的卡通片就是《貓和老鼠》,一隻貓每天都在追著另一隻老鼠到處跑,但它幾乎永遠追不到,反而自己倒黴遭殃。《貓和老鼠》填滿了無數人的童年,也帶來了數不清的歡聲笑語和表情包,即使到現在,它也是很多人吃飯必備的背景音。
  • 故事人物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算你倒黴
    文/柴穎瑞若要評在虛構世界裡活的最辛苦,最擰巴,同時最具影響力的人物,那非「小明」同學莫屬了。在人們的日常交談中,總有一些人沒有確切「名字」,與具體人對不上號的虛擬角色,你聽說過他,甚至用過他,但你就是不知道他是誰。
  • 多年後再看《貓和老鼠》,才發現很多細節都被我們忽略了
    「這麼多年百看不厭的一部動畫片,一路走好。」「滿滿的都是回憶啊。」「《貓和老鼠》大結局了。」生老病死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那天看到消息時,我還是忍不住哽噎。我沒想到,80年後《貓和老鼠》竟是這麼一個結局。更沒想到,曾讓我笑了一整個童年的動畫,竟有天也會讓我如此傷心。
  • 童年未解之謎:《貓和老鼠》主角的模樣為何變來變去?
    飛美遜工作室與米高梅電視也聯合製作過《貓和老鼠》電視劇,他們的版本《貓和老鼠喜劇秀》於1980年首次亮相,也包含有著強烈性格特徵的角色。飛美遜的版本和第二次漢納-巴伯拉的「兒童友好版」劇集有明顯不同,湯姆和傑瑞又開始追逐了,不過是以更「鬧劇」的幽默形式。這形象很像1975年的版本,同樣也受到觀眾的好評。
  • 貓和老鼠:童年回憶裡的相愛相殺 曾七獲奧斯卡 90年代引進內地
    戴奇的短片獲得了商業性的成功,1961年,《貓和老鼠》成為當時票房最高的動畫短片系列。但是,與漢納-巴伯拉短片不同的是,戴奇的短片沒有被提名過,也沒有獲得過奧斯卡獎。回想起來,人們當時認為這些短片是《貓和老鼠》系列中最糟糕、最奇怪的。
  • 長在「笑點」上的成渝雙城:擺口幽默四川話,笑出生活「語言藝術」
    除鍾燕平外,如今在四川乃至中國曲藝界舉足輕重的叮噹、《貓和老鼠》方言版假老練的配音演員萬喜、活躍在綜藝《極限挑戰》裡的喜劇演員王迅、獲得第二屆巴蜀笑星稱號的廖健……皆是三人名下之徒,方言藝術之樹在不同領域延續。
  • 貓和老鼠冷知識:150人的製作團隊,僅僅一集就製作了18個月
    《貓和老鼠》對於任何小夥伴來說都不陌生,這部作品陪伴了很多小夥伴的童年。尤其是各個方言版本,東北方言版、天津方言版、四川方言版、蘭州方言版等等,讓很多小夥伴都切實地感受到了親切感。現如今再回頭看看當初的《貓和老鼠》依舊是讓人捧腹大笑,經典的下飯神劇。
  • 貓和老鼠:各個版本中最好看的母貓來了?牛仔湯姆神速上線
    《貓和老鼠》中出現過這些形形色色的母貓:有愛我就要愛我的老鼠的母貓、有要湯姆抓老鼠的母貓,也有不管湯姆怎麼表現都不予青睞的母貓……但是廣大網友認為:其中最好看的母貓,就屬《西部牛仔》這一集裡面的莫妮卡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她有什麼引人注目的地方吧!(圖多蓋洛:我不要面子的嗎?
  • 貓和老鼠九種版本,第六個貓和老鼠是好朋友,最後一個大家都看過
    貓和老鼠其實並不是只有一個版本,好像很多人也說過,如果你沒有看過貓和老鼠,一定是有一個不快樂的童年。其實貓和老鼠的播出並不是這麼不快樂的,在他們剛播出的時候也沒有風靡全球,沒有吸引很多粉絲,所以他們前前後後一共經歷了九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