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細節見人品,小事見人心 04:50
夜讀:細節見人品,小事見人心
04:50來自新華社客戶端
主播:李林欣
有人曾說:「真正使我疲憊的,不是遙遠的路途,而是鞋子裡的一粒沙。」
和遙遠的路途相比,一粒沙看似微不足道,卻決定著路途中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影響著行走的力度,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細節的力量。
古語有言:「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人生的每一步想要走得踏實而堅定,就要學會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而很多時候,一件事的成敗,並不是敗在能力上,而是敗在細節上,只有把細節做到極致才能更接近成功。
行走於天地之間,盡觀萬物百態。
最打動人心的不是一個人的才高八鬥,也不是一個人的富可敵國,而是一個人行事處世之中的細節。
所謂「窺一斑而知豹,落一葉而知秋」。
細節,往往能折射出這個人的人品、素養和為人處事的智慧。
細節之處見人品,小事之中見教養。
人生是由無數個細節組成,注重細節的人,會更加懂得顧全他人。
「品現於事,心藏於身」,細節猶如一面鏡子,能夠更清楚地看出一個人的人品。
細微之處見真章,任何事物,都要從細節去推敲。
有人說過:「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有一檔節目介紹灌湯包的製作,看起來簡單的包子,背後的製作卻大有文章。
包子製作過程中,麵皮要經過三次貼水,三次貼面,反覆拍打,拍打的次數,也要嚴格把控。
當包子捏成型時,廚師需要在短時間內捏出不多不少18道褶子,這樣製作出來的包子才能既美觀又美味。
而每天做出的幾千個包子裡,在每一個製作細節上都如出一轍。
有如此細心打磨的匠人精神,才使我們能享受到包子的美味。
就像一位作家說:「細節,就像是匯成浩瀚大海中的無數小水滴,它們以不耀眼的存在成就了整體的耀眼。」
生活也是如此,無論做人還是做事,注重細節,把細節做到極致,我們也就離成功不遠了。
生活千奇百怪,但總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細緻入微的善意,讓這個世界明亮而美好。
有一個公益廣告的片段,令人難忘。
一位男子下晚班回家,看到陽臺上的燈沒關,就詢問妻子是否忘記關燈,並準備去關燈。
而妻子制止了他,將他帶到陽臺,指向樓下三輪車上坐著的一對環衛工夫妻,原來這對夫妻藉助樓上的燈光,正一邊說笑一邊吃著東西。
看到這裡,男子瞬間明白,原來妻子留著燈是為了給樓下的夫婦照明。
一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一個貌似不起眼的舉動,讓我們倍感溫暖。
正所謂小事見人心,能從小事為他人著想的人,品行一定不會差,由小入微,我們才更能看清一個人品行的高低。
細節是最好的教養,一個細小的舉動能折射出人性的光輝與高度。從細微處產生的善意,才是我們平凡人生中最真誠的善良。
朱自清先生說:「細節就是一言一行之微,一沙一石之細。」
往往決定一個人高度的,不是際遇,不是運氣,而是那些毫不起眼的小細節。
行走在人生路上,我們要學會注重旅途中遇到的每一粒沙子,注重微小的細節,腳踏實地,才能輕裝奔赴生命中下一個遠方。
編輯:陳洋
製作:新華FM工作室
新華社音視頻部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