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也沒有華麗炫酷的特效,只有慢節奏的生活瑣事。
但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小偷家族》獲得了第71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商業電影,非常注重觀眾的觀影效果,要麼有驚心動魄的情節,讓觀眾提心弔膽,要麼有煽情的故事,讓觀眾潸然淚下。
而《小偷家族》是一部文藝片,看慣了好萊塢大片的觀眾一旦接觸這樣的電影,無疑是難以適應的,以至於在電影散場後,有觀眾在吐槽「這演的是什麼啊,根本看不懂」。
《小偷家族》用一種非常普通的生活化鏡頭,把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溫馨家庭細膩無聲的表現出來,這個拼湊而成的家庭似乎比某些有著血緣關係的家庭更具溫情。
在電影之初,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溫馨的家庭,雖然生活條件艱苦,在正常的工作之外靠偶爾偷點生活用品來維持生活,但一家人其樂融融。
這個家庭,有做短工的治與妻子信代、「兒子」祥太、信代的「妹妹」亞紀以及「奶奶」初枝,一家人依靠初枝的養老保險,在破爛的平房中艱難度日。
在工作之外,治與兒子祥太做扒手,亞紀打工補貼家用。
某一天,在治和祥太回家的路上,帶回了在住宅區被凍僵的小女孩百合,加入了他們原本就貧困潦倒的家庭中。
影片的開頭,給觀眾的感覺,除了後來加入的「小妹妹」百合,這個家庭看起來就是一個真正的普通家庭。
然而,隨著劇情的深入,觀眾才發現,原來,這個家庭全都不是具有血緣關係的親屬,而是從各種情況下維繫在一起的。
雖然,這樣的家庭最終還是沒有維持多久,然而,每個人的心裡都心懷感激,都在這個家庭中感受到了溫暖。
一家人,圍在小桌子旁吃火鍋,相互嬉鬧,夾菜。
哥哥帶著妹妹在大樹底下觀看蟬蛹孵化,捉蟬玩耍。
一起站在屋簷下看空中綻放的煙花,雖然,影片中沒有煙花那五彩繽紛的鏡頭,但是,每個家庭成員的心中,在那一刻都是開心、綻放的。
一起在海邊遊玩,在海水中嬉戲。
從在海邊,「奶奶」從心裡發自肺腑的那一句「謝謝你們」,從祥太最後在公交車上那一句默默呼喊的「爸爸」,就讓人真正體會到了這個不是「家庭」的家庭,是讓人幸福和滿足的。
家庭的解散,是由於祥太的覺醒,是作為一個哥哥對妹妹的愛護,他不喜歡妹妹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不希望妹妹再進行偷竊的行為。
妹妹雖然回到了從前的家庭,居住在鋪著地毯的奢華房間裡,但是只能孤單的一個人玩著五彩繽紛的玻璃球,看不見、也體會不到窗戶外面五彩繽紛的世界,只能站在小板凳上,踮起腳尖,用一種渴望的眼神看著外面。
其實,她盼望的,是一個溫馨和諧,充滿愛的家庭。
維繫一個家庭的紐帶,不是血緣關係,更多的是愛和陪伴。
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