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秒丨德州平原打造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 實現土地、產業、人口「三...

2020-12-19 齊魯網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1日訊 德州市平原縣以村黨支部領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為突破口,以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為主線,重點打造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項目,建設生態農業養殖場和桃園特色小鎮,打造縣城南部次中心,實現土地、產業、人口「三集中」。

在平原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的魯望生態農業生豬養殖場,第一批豬苗即將入欄。該養殖廠投資1500萬元,佔地126畝,目前可飼養10000頭豬,年出欄2萬頭。區別於傳統的養殖場,這裡的豬舍按照功能的不同,被劃分為生產舍、保育舍、育成舍,各種智能設備提升了管理水平。

「豬舍內通過中央控制系統,已經達到了溫度和料線的自動化。」該養殖場的場長助理董凡介紹,夏天通過水簾,冬天通過天然氣的增溫系統,舍內溫度可以恆定在20到25℃,另外料線系統可以實現自動補料,滿足生豬日常的飼養需求。

生豬養殖場是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的重點項目,支撐了上下遊產業的聚合發展。目前,示範區內已有42個村、4.6萬畝的耕地流轉,帶動60%的耕地實現了規模化經營。登海種業、美國宜瑞安等大型公司紛至沓來,中國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省科技廳建立合作關係,20餘名博士、碩士紮根桃園助力發展。

據了解,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裡的桃園特色小鎮正在加班加點趕工期,建成後將成為平原農村社區的典範和標杆。目前,一期建築面積45萬平米的50棟安置樓正在加速建設。預計今年年底13個村莊、2000戶群眾就能搬進新樓房。

閃電新聞記者 劉振 實習記者 寧洪巖 平原融媒  王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4-2687669,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4-2687669,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德州(平原)豐收節:萬餘農民同慶豐收,百家校企共襄振興
    9月20日,「慶豐收話振興走進我們的小康時代」2020德州(平原)農民豐收節在平原縣市民中心廣場拉開帷幕。農業農村部、省農業農村廳、省供銷社相關負責人,德州市副市長董紹輝,平原縣委書記王洪霞,平原縣委副書記、縣長袁志勇,及平原各鄉鎮(街道)農民群眾代表、農民運動員代表、群眾演員代表等1000餘人歡聚一堂,共慶豐收。
  • 融合之道——山東德州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
    近年來,山東省德州市按照中央決策部署,結合實際推進鄉村振興,努力在城鄉融合、工農融合、產業融合、治理融合等方面走出一條融合化之路。北出濟南,跨過黃河,就進入德州了。這裡是一片黃河衝積平原,也是重要的糧食、蔬菜、畜牧產區,是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實踐區。
  • 「經濟日報頭版」融合之道——德州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
    近年來,山東省德州市按照中央決策部署,結合實際推進鄉村振興,努力在城鄉融合、工農融合、產業融合、治理融合等方面走出一條融合化之路。北出濟南,跨過黃河,就進入德州了。這裡是一片黃河衝積平原,也是重要的糧食、蔬菜、畜牧產區,是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實踐區。
  • 經濟日報頭版點讚德州鄉村振興探索!走出一條融合化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山東「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山東要求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德州怎麼辦?城鄉融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做好,必須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德州城鄉融合好,「為有源頭活水來」。山東土地發展集團實力雄厚,在德州探索了不同類型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項目:平原街道的「近郊城鎮化模式」;夏津平安湖小鎮的「集聚提升模式」;平原張官店的「田園農旅模式」;齊河中華泉城飲食文化小鎮的「主題特色小鎮模式」。
  • 莆田高標準建設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 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記者昨日獲悉,今年以來,莆田市積極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探索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新路徑,以創建仙遊縣鐘山鎮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為抓手,以朗橋村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為切入點,發揮莆田市振興鄉村集團的平臺作用,逐步建立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 創新打造鄉村振興「江夏樣本」,產業生態融合發展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2020年,區內50平方公裡田園綜合體核心規劃區基礎設施基本完成,美麗鄉村示範帶建設也將在明年進入驗收階段,「巢」已築好「鳳」自來,全區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立足田園生態、踐行農旅結合、發展產業融合的鄉村振興「江夏樣本」已然成型,江夏區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風馳電掣、逐浪前行!
  • 新時代鄉村產業振興的蕭山解法
    鄉村振興,意味著蕭山針對「大區小農」問題的深刻反思與切實行動,意味著無數蕭山人與精神家園的再度相連,更意味著蕭山全區上下的每一個角落都進入到「深度融杭」的軌道中。  在重新認識和定位鄉村的基礎上,蕭山牢牢抓住鄉村振興中產業振興這一關鍵點,找準難點和痛點,精心擘畫鄉村產業發展新藍圖、全力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新引擎。
  • 河南商城:創新設立鄉村振興示範區 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
    她還強調,商城縣鄉村振興示範區要結合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依託休閒山莊、休閒家庭農場和合作社三類主體進行布局,整合資源優勢,抱團發展,統一規劃,打造成特色農業產業帶;產業發展中要注重發展休閒體驗,同時,要依山就勢,因地制宜,相對集中打造休閒農業,把家庭農場變成休閒家庭農場。
  • 重點工作攻堅|德州三年辦起2249個合作社激活鄉村振興 黨組織領辦...
    ,德州平原縣堤上王村的村民,卻三三兩兩在河堤樹蔭下乘起了涼。種地辛苦不說,一畝地按1000斤麥收算,賣1200元,刨除麥種、肥料等成本,能剩個600塊錢左右;土地入了合作社,每年每畝保底分紅800元,還會根據收益情況進行二次分紅。重要的是,村民解放了勞動力,就地職業化成為產業技術工人,或者進入龍門街道三大民營園區入園打工,這一算,年增收達到4萬元。土地入社後,不少村民選擇進入軍倉創業園區打工,實現農民就業不離家。
  • 新鄉平原示範區:村民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為鄉村振興「畫魂」
    這個村就是位於新鄉平原示範區韓董莊鎮的草坡村。一入草坡 墨香隨行5月11日,草坡村村委會大院後面,記者看到一棟二層樓房的牆體上赫然寫著「草坡書畫院」,二樓的展廳裡,懸掛著近百幅書畫作品,人物畫氣韻生動、山水畫氣勢恢宏、花鳥畫栩栩如生,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作品均出自草坡村村民之手。
  • 唱響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桐鄉好聲音」
    原標題:唱響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桐鄉好聲音」 金秋飄香,歌聲悠揚。9月25日晚上,2020「桐鄉好聲音」鄉村振興專場海選賽在全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浙江桐鄉桃園村槜李廣場激情上演,一場「鄉村好聲音,唱響好生活」的文化盛宴完美呈現。
  • 即墨蓮花山鄉村振興樣板!全面助力龍泉經濟發展!
    蓮花山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蓮花山鄉村振興示範區項目位於即墨區龍泉街道。項目將以蓮茵河水系、蓮花山山脈為核心,重點打造「一道一路兩區」,在52平方公裡範圍內構建起「農業+、旅遊+、文化+、科技+」的多維創新空間。
  • 【鄉村振興】鎮江丹陽:「五大產業」引領一方農民奔小康
    」五大產業板塊先後躍入眼帘,百業興旺的幸福圖景,正書寫著鄉村振興的美麗篇章。黃兢介紹,目前,杏虎村依託江蘇省丹陽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許杏虎烈士紀念館、桃花山莊、萬新藍莓莊園、黨員紅色教育基地等,將1500畝桃園融入旅遊觀光農業;依託兩千餘畝果園和連片茶園,大力發展一、二、三產業,使農家樂餐飲、鮮果採摘、度假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旅遊觀光農業進檔升位,著力打造「春天踏青賞花、夏天避暑納涼、秋天採摘瓜果、冬天品嘗美食」的「世外桃源」。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現投入品減量增效,開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農民收入持續增長,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6萬元,農民收入提前一年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
  • 重磅推出 | 經濟日報:融合之道——山東德州市鄉村振興的探索與...
    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要求「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德州深入學習習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德州實際,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融合化之路,這是一條循環之路,這是一條光明之路,這是一條必由之路。《經濟日報》對「德州路徑」的深度報導,對我們德州的探索實踐是充分肯定,對我們德州的砥礪前行是很大鼓舞。
  • 多規合一城鄉融合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寧津實踐」
    土地碎片化、資源分散化、人力無序化,是縣域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三大難題。山東省寧津縣以特色農業園、美麗新家園、共享創業園為切入點,積極推進「三園共建,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寧津實踐注入了持久動力。
  • 五河縣鄉村振興規劃(2018-2022年)_蚌埠市人民政府
    環保「高壓」下,如何實現我縣水產養殖的順利轉型?都離不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讓農村人口充分發展,獲得相對穩定持續的收入,推動鄉村實現規模經濟和集聚經濟效應,將帶來新的市場紅利,為新時代我縣經濟發展釋放新動能。
  • 重磅推出 | 經濟日報:融合之道——山東德州市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要求「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德州深入學習習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德州實際,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融合化之路,這是一條循環之路,這是一條光明之路,這是一條必由之路。《經濟日報》對「德州路徑」的深度報導,對我們德州的探索實踐是充分肯定,對我們德州的砥礪前行是很大鼓舞。
  • 賈汪區馬莊村努力打造全國鄉村振興「馬莊樣板」
    一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列在首位,是最基礎、最關鍵的任務,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今天的馬莊村,編排了涵蓋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文化旅遊等方面共14項重點工程和項目,以項目化方式推動重點工作落實,產業發展走出新路子。「總書記『捧場』的香包,現在可是我們馬莊村的寶貝啦。」
  • 瞭望|鄉村振興資金投入短缺、土地浪費突出、產業發展受限怎麼辦...
    作為全國33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之一,河南長垣市先行先試,近年來統籌推進「三塊地」改革,建立城鄉統一土地市場,著力破解鄉村振興資金投入短缺、土地浪費突出、產業發展受限等三個「老大難」,構建起一套以土地制度改革引領鄉村建設行動的支撐體系,成為中部農業縣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生動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