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報
今天,我們已經站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港口,隨時準備遠航。我們更願意將很多人口中的黑科技、硬科技稱為「智慧科技」。智慧科技的核心是AI,但不限於此。智慧科技更強調AI的落地。誠然,現在並非人工智慧的大爆炸時代。近年隨著AlphaGo的勝利,市場對AI的期待又造成新一輪泡沫。AI在實際落地過程中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局限性,甚至有偏離「解放人」的初衷。但近一兩年,AI領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正在回歸理性。
為什麼我們現在要開始投資智慧科技?數據井噴。智慧型手機、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終端的增加以及社交網絡、電商等產生的海量數據,為人工智慧提供充分燃料。AI已具備一定基礎。其中,神經網絡為基礎的深度學習,使人工智慧算法有了飛躍發展,計算機視覺規模化落地。摩爾定律近乎失效,市場在期待更高算力、更強存儲的新一代半導體。而引發第三次人工智慧熱潮的深度學習算法也遇到瓶頸,強認知、更智能化的算法成為新的前沿投資賽道。
這個過程中,能真正垂直整合相關技術、系統性解決實際問題的AI,會以智慧科技的形式逐步展現其價值,並通過構造新的商業模式完成對某些行業的重構,其中存在較大的系統性機會。
像半導體領域,首先機會來源於全球範圍內的產業轉移。其次,中國擁有很大窗口機會。一方面,目前全球每年約5000億美元的半導體市場中,中國約佔3500億美元,其中國產份額僅十分之一,大部分都靠進口。做一個簡單預估,雖短期內很難替代掉所有進口,但10年替代掉50%還是值得期待的。此外,IoT、邊緣計算等增量市場也不可小覷。
總體來說,未來10-20年是投資智慧科技的黃金時機,目前還處在非常初始階段。近幾年,計算能力提升和數據大量普及使得智能技術迎來爆發期,但真正要達到人的智能,還需要不同機器學習的算法與現有及未來的需求相融合。(黎蔓/文作者系高捷資本創始主管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