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諾資本創始合伙人林雲峰:境外資本正以各種形式投入中國醫療市場

2020-12-22 獵雲網

【獵雲網北京】12月5日報導(文/林京)

12月4日,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之「智慧+醫療健康」專場上,德諾資本創始合伙人林雲峰發表了《後疫情時代醫療投資的思考》的主題演講,他表示,目前中國醫療健康市場倍受追捧,促進以前出國的資本回流,境外資金看好中國發展,正以各種形式投入到中國的醫療市場。醫療類機構應該具備全球視野,抓住時代機遇,實現更加深遠的發展。

更多醫療技術和人才回到國內

林雲峰表示,目前全球醫療市場實現非常好的逆向增長,疫情讓公眾對醫療健康更為重視,市場空間廣闊。國產創新藥發展勢頭強勁,外資對中國醫療市場,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從今年的融資額來看,單純VC、PE的投資額,在今年的前三個季度已經遠遠超過去年全年。

林雲峰分享了疫情對醫療市場的兩點影響,首先是應急醫療體系開始被重視;其次,中美當下形勢影響之下,更多的醫療技術和高精尖人才回到國內,帶回來了大量的先進技術,為我國醫療健康行業,不僅是生物製藥、醫療器械還是基因檢測等領域帶來了創新發展的動力源泉。

境外資本正以各種形式投入中國醫療市場

從資本端來看,他表示,無論是A股市場,還是創業板、科創板、香港港交所一系列的制度,都讓資本退出有了非常好的窗口。

此外,港股和科創板IPO目前處於非常火熱的階段,尤其是港交所的醫療板塊市值很高,這種情況極其罕見。

林雲峰表示,中國醫藥非常受追捧,促進以前出國的資本回流,並且大量境外資金看好中國發展,正以各種形式投入到中國的醫療市場。

林雲峰認為,隨著資本對醫療行業的追捧和政府對醫療體系的持續優化,醫療行業的「跑道」越來越好,各種資本湧入和退出的途徑完全敞開,「現在大量資金湧入醫療市場,跑道也準備好了,出口也完全敞開了,接下來就看我們能不能在跑道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了。」

他表示,國內的醫療企業應該有充足自信,擁有全球視野,在各項儲備完善的基礎上,把產品推向全球。

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於12月2日-4日在北京柏悅酒店召開,由獵雲網主辦,銳視角、獵雲資本、獵雲財經、企業管家協辦。本屆峰會以「逆勢生長」為主題,開設了主論壇和九大專場,覆蓋母基金、新基建、電商、醫療、供應鏈等領域,近兩百名行業專家、投資人和創業者們深入探討各產業經營之道,以及行業變革中醞釀的創業與投資機遇。

以下為德諾資本創始合伙人林雲峰實錄,由獵雲網整理:

首先感謝獵雲網,讓我們有機會跟大家在北京共同探討資本方面的問題,我也非常高興能來到北京。這是一個略微沉重,但又是一個峰迴路轉的話題,我們講講後疫情時代疫情帶來的衝擊,相信大家也非常感同身受,無論對我們的生活和全球的經濟,以及整個事業格局,嚴格來說可以是一個「世界大戰」,是一個物種和另外一個物種之間的衝突。

我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本人最早在華為,後來在中興通訊,後來加入到鼎輝,一直負責醫療和精密製造業的投資。過往的投資涉及美國、以色列和歐洲等地區。

貿易是一個很重要的參數,我們看宏觀經濟的情況。宏觀經濟上,全球處於經濟萎縮狀態,尤其是國際貿易方面非常明顯。我們很可喜的看到第三季度有所回暖,中國的經濟現在應該說在全球裡面是非常難得的正增長局面,非常喜人。

醫療行業逆勢生長,資本市場異軍突起

我們看看醫療市場所顯現出來的強勁韌性。首先全球的醫療市場是非常好的逆向增長,通過疫情大家對醫療健康更為重視,而且認為這裡的市場機會非常大。同時在這裡還有對於中國醫療市場,全球表現出來難以言狀或者難以掩蓋的興奮。

中國的醫療市場,第一,由於中國人口基數比較大,患者人群非常巨大,這個未來是可期的巨大增長。另外一方面,中國現在進入了老齡化的社會,65歲以上的老人人群,銀髮消費會急速上升,2030年會達到15.9%。中國的可支配收入在增加,意味著我們對健康的重視和用於醫療方面的消費也會急劇增長,這是全球對中國市場非常認可的原因。

我們看看國產創新藥體現的現象,這裡體現出來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中國的創新能力在增強。中國這麼多年在技術方面的儲備,或者在基礎研究方面的積累,使得中國的創新能力開始顯現出來。在過往,中國在化藥方面的研發投入是比較少的,這個需要時間和經濟上面的投入,大量的投入和大量的人才回歸,或者有經驗的人員大量產出,最終導致中國人員創新藥物的數量在急劇增加。

另外我們看到一個非常可喜的現象,中國對於創新藥方面的機制有所優化,導致了國家對這些方面採取很支持的態度,把過往的障礙給打通了。新藥研發投入的勢頭這麼強勁,資本市場是非常直接的,因為都是逐利的,大量的資金在往裡面追捧的時候就很好的說明了現象。

2020年的融資額,單純從VC、PE的投資額裡面,今年的前三季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去年2019年的全年。過去三年,生物製藥是中國醫療健康行業中風投注資最多的領域,且中國生物醫藥投資在全世界現在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美國一直以來都是投入非常大的。同時,近三年中國生物製藥融資額是英國的四倍,這是異軍突起的局面。

大家可以看到近三年單筆融資額超過1.25億美元的醫藥項目,其中海創藥物是我們投的項目。另外,診斷工具其實就是醫療器械領域,過往一直都是以美國為主的原創技術來自於以色列,在美國發展的非常好,最後市場化擴大產業化的時候有可能來到中國。中國現在已經是跟上來了,中國的診斷/工具交易額排名全球第二,而且是除了美國以外唯一在這個領域融資額突破了10億美元的大國,大量的資金蜂擁而至,而且這些技術相對來說比較成熟。

我們再看看在交易所,資本端的退出端情況。無論中國大陸A股市場,無論是創業板、科創板、香港港交所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都讓資本退出有了非常好的窗口。

我們看一些典型的數據,港股和科創板IPO現在處於非常火熱的階段,尤其是閒置港交所在醫療板塊市值那麼高,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很少有的。

疫情之後,醫療體系裡技術與人才的回歸

最後,我們小結一下剛才講的幾個問題。首先疫情前,我們中國傳統化藥方面R&D的投入一直不太夠,但是現在有點變化了,我們一直採取的追隨者的策略,所以相對來說我們在等著,包括美國的專利期到了以後,我們努力做一個首次的研發。另外一方面做劑型的更新,把成本降下來。另外醫療器械方面,醫療器械在美國有不止二十多年的歷史,中國的血管支架、心臟瓣膜剛剛開始崛起。另外看看醫療設備,因為醫療設備相對來說前期的投入更大,基本是GE、飛利浦和西門子的天下,我們中國都是第二梯隊或者更往後的現狀。

而疫情導致的變化有哪些呢?首先在心態上,應急醫療體系開始重視起來了,國家生物安全方面被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如基因、生物信息,以前是被忽略的,到了今天完全不一樣了。

經濟上貿易戰和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經濟上的變局,直接的結果會傳遞到政治上,包括美國的猜疑、推諉或過激的行動,例如對華為的制裁。好在醫療健康產業相對受影響偏小,因為醫療是相對來說比較大的範疇,其中部分涉及到醫療器械這方面的新材料、晶片、電子科技,或多或少也在受到相應的影響。但在美國也好,甚至歐洲被迫以這種壓力,對人才的不公正的待遇,最後直接結果就是技術的回歸,還有人才的回歸。這是我們看到在技術層面兩個東西可以跟大家反思。

人類一直以來對自己的醫學比較自信,尤其有了抗生素以後,我們覺得已經掌握了應對各種疾病的方法,但是大家回想一下抗生素是什麼時候開始大量使用的呢?1932年,那時候磺胺開始真正作為對抗細菌和疾病的藥物使用,1943年青黴素剛剛推出來,人類掌握抗生素的使用只有70多年的歷史。

這次疫情,我們真正明白對於基因、病毒的掌握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到了今天,我們要明白對於基因病毒這種無知或者輕視,尤其美國很典型對於基因病毒的傲慢,不遵從科學帶來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直接衝擊一個國家在全球的地位,包括它的經濟也是摧枯拉朽的。所以到了今天我們在技術方面會極為的重視,而且會更加回歸到科學,更加回歸到嚴謹的態度對待健康這個問題。

另外,剛才我所講到的經濟和政治上的分裂,最後導致的是我們在技術陣營上出現了一些分化,包括中國最為明顯。因為我們更加強調獨立自主,因為我們看到在晶片上會被卡脖子,同樣醫療方面如果不能獨立自主將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還有我們看到的陣營的分化,就如我剛才講到的,由於大量有技術,有經驗的人員在美國和歐洲的發達經濟體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所以他們會回來,回來帶來大量的技術。比如說我們最近在看一些醫療器械項目,這是從美國回來的團隊,他們在前一二三代產品的研發裡面做了大量的投入,也掌握了大量的經驗,當他們回歸的時候給中國帶來了非常難得的寶貴知識。

資本上面,由於剛才所講的這些問題,資本上也會導致有些以前我們出國的資本在回流。還有境外的資金也看好中國的發展,會以各種形式投入到中國的醫療市場,這也是剛才我們講到的關於中國醫藥非常受追捧的原因。

但是剛剛回到中國技術人員也存在一些不足,他們最大的不足是缺乏在中國做市場的經驗。美國的市場最關鍵是講醫療保險怎麼獲得的問題,拿FDA也好,最終落實在醫療保險的支付上面,但是在中國不完全一樣,這些剛剛回國人才對中國的藥監系統審批缺乏經驗和人脈。

Think big,Think global

面對以上這些問題,我們落實到行動,我們的應對策略是什麼樣的呢?我們說兩方面,一個是Think big,當仁不讓。應該要往大處想,中國目前不論在醫療器械還是藥物研發,尤其在生物醫藥領域,並不比國際上差太多,我們自己應該有一定的自信,敢想敢幹,我們是完全有能力做到國際領先水平的。其次Think global,放眼全球。為什麼我們要強調一定要往國際方面想?它具體落實在三個行動上面,我們應該更多思考,不是僅僅拿中國的審批,應該想怎麼拿歐盟認證,拿美國的FDA。包括企業融資時,如果只著眼中國市場,融資的規模會偏小,如果有全球化的視野,公司戰略方面是完全不一樣的,所需要做的資金儲備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另外,公司必須要做好持續創新的準備,由於人種的差異,能夠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的東西到了歐美市場還必須做二次開發。那麼我們的技術儲備做了沒有?研發人員的儲備有沒有做到?如果把我們的產品推向國際市場,我們在國際建設方面是否已經儲備了足夠多的人員?

我們以中國的疫苗行業作為一個例子,管窺一下剛才做的一系列分析。中國的疫苗行業,可以看到年複合增長率全球的疫苗複合增長率在6.6%,中國疫苗行業的CAGR是26%,這是受國際資本追捧的市場。我們拿新冠疫苗的研發做例子,中國的技術、人才儲備並不弱於世界其它國家,中國在各個技術路線上已經有進入臨床的新冠疫苗,並且有四款新冠疫苗已經進入臨床三期,這麼短的時間走道這一步,這就是我剛才所講的那一點,中國的醫療企業應該有充足的自信,我們各方面的儲備都有了,但是有沒有想好把這樣的產品推向全球,涉及到要針對不同的人群做二次開發,把銷售的網絡迅速鋪開。

我們對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的展望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講,首先,預計2020年將是中國醫療健康行業風險投資創紀錄的一年,總投資額將超過2018年的81億美元,醫療行業成為資本最追捧的。同時,我們的政府在體制方面的優化也持續地做,也就是說跑道在越來越好。另外,各種資本的湧入和退出的途徑都是完全敞開的,所以我們說現在資金已經準備好了,跑道準備好了,同時這個出口也完全敞開了,接下來就看我們能不能在跑道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了。

再講講德諾資本關注的幾個領域。其實醫療的外延很廣泛,我們的主題在談的是智慧與醫療健康,很多時候談到數字醫療的問題。過往傳統裡,一個藥就叫做醫療,我們的注射劑叫做醫療,實際上今天的醫療包括生物製藥、醫療器械、生物製品及精準醫療等,德諾資本聚焦雙一流,始終堅持國際化、多元化、專業化的戰略思想,從心血管、癌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到眼科、牙科治療類的醫療器械和生物製藥,以及移動醫療、人工智慧、雲計算和傳感器等,不斷在各個領域支持創新延伸,這是德諾資本一直構建的投資藍圖。

同時,我們投到很多精準醫療方面的,包括健康管理、醫療服務和機器人,我們已經投的公司裡面包括了美國和以色列的一些手術機器人,比如腹腔手術機器人,還有投的醫療軟體公司,最後應用在達文西機器人裡面專門對於肺部的疾病做精準的治療。

這些是我們的LP,包括知名國際同行和上市公司,同時,我們之間也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這是我們過往的項目情況,無論是美國的,以色列的,歐洲的,我們都有所涉獵,包括Vessix、啟明醫療、Broncus、世和基因、北海康成、海創藥業等等,最終的退出也是在全球市場做布局。作為一個資本端,我們應該用全球的眼光去看,挖掘一些真正的硬核技術的項目,同時作為醫療類的機構、企業也應該有全球視野,抓住這樣的難得機會。

「德才均備,一諾千金」,這就是我今天和在座各位分享的所有內容,感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德諾資本林雲峰:醫療投資的六個法則
    加在一起,德諾就成為了Broncus的控股股東,這樣才實現了引導公司走向好的發展方向。有的公司我們投入2000萬元以獲得控股地位,一是為了把公司的技術潛力充分挖掘出來,二是為了更好地引導其走向資本市場。在投資階段上,德諾資本不為自己設限制,只要技術在全球足夠領先,同時具備市場化潛質,我們就願意參與。
  • 德諾資本投資有限公司
    機構介紹 德諾資本
  • 【GET2020】藍象資本創始合伙人寧柏宇:後疫情時代教育創投的變局...
    【GET2020】藍象資本創始合伙人寧柏宇:後疫情時代教育創投的變局與展望 作者:胡一刀 發布時間:
  • 90後「潮人」創業者——專訪圖靈未來資本創始合伙人陳湘
    南方網訊(記者/何雅柔 農海燕)近日,福布斯中國發布最新的30歲以下精英榜(30 under 30),潮創會主席團常務副主席、廣州潮創會會長、圖靈未來資本創始合伙人陳湘榮登榜單。近日,福布斯中國發布最新的30歲以下精英榜(30 under 30),潮創會主席團常務副主席、廣州潮創會會長、圖靈未來資本創始合伙人陳湘榮登榜單。
  • 源碼資本宣布王巍加盟任合伙人 曾助力多家百億企業資本運作
    源碼資本今日宣布,王巍先生正式加盟任合伙人。王巍先生擁有十餘年資本市場從業經驗,曾任360集團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在此之前,王巍先生曾就職於一線投行,後加入達晨創投,並在多家上市公司擔任集團副總裁、董事會秘書、首席投資官等職務。隨著王巍先生加盟,源碼資本有包括王巍在內的5位合伙人、1位投資合伙人,共近80位投資、投後、平臺團隊成員。創始合伙人曹毅說:「熱誠歡迎王巍加入源碼資本!
  • Human Xtensions成功上市 德諾資本布局全球創新醫療器械
    2020年11月24日,德諾資本投資企業--Human Xtensions 在以色列特拉維夫證券交易所(TASE)成功上市,這是TASE生物科技板塊近10年來的第一家醫療科技上市公司。 德諾資本(DNV Capital)旗下的美元基金於2014年作為領投方參與公司A輪融資,投資估值為1,400萬美元。▎微創手術市場顛覆性技術Human Xtensions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以色列內坦亞。公司開發了一系列智能儀器和手持式手術系統,使外科醫生可以自由,靈活,接近和控制。
  • 德諾資本重注投資|海創藥業完成近10億元C輪融資,加速多個產品國際...
    本輪融資由深投控、泰格醫藥、德諾資本、華融融德、國藥中金、建銀國際、洪泰基金、國海創新、英飛尼迪、方正和生、勤道資本、中科融信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共同參與。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公司多個產品的中國及海外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及產業化,以加速推進海創藥業布局全球市場。
  • 權益時代新格局,資本市場怎麼走?2021年度資本市場&新經濟主題論壇...
    2020年度中國資本市場已經進入權益時代,無論在制度環境、投資者結構、還是上市公司質量上都呈現出一片新氣象。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和A股"三十而立"的第一年,2021年的資本市場走勢又會如何?今天上午,在杭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指導下,興業證券浙江分公司聯合杭州市企業上市與併購促進會、浙商創投共同主辦了一場"同心啟航 百業共興"——2021年度資本市場&新經濟主題論壇,旨在從當下風雲變幻的資本市場新環境出發,為杭州(擬)上市公司、醫藥企業、高淨值客戶帶來最新經濟形勢和金融環境的解讀分析。
  • 2020商業新願景|高捷資本創始主管合伙人黎蔓:智慧科技投資的黃金...
    近年隨著AlphaGo的勝利,市場對AI的期待又造成新一輪泡沫。AI在實際落地過程中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局限性,甚至有偏離「解放人」的初衷。但近一兩年,AI領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正在回歸理性。為什麼我們現在要開始投資智慧科技?數據井噴。智慧型手機、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終端的增加以及社交網絡、電商等產生的海量數據,為人工智慧提供充分燃料。AI已具備一定基礎。
  • 11月投融資觀察:國內資本遇冷 境外市場投資活躍
    2018年11月已結束,據可查詢市場公開信息統計,11月國內資本市場共計投資事件總數達483件,分別涵蓋18個行業賽道,相比10月投資事件率增加了28.16%,11月主要變化在於境外投資數增加,收購、併購事件增加。
  • 開步電子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華潤資本、明勢資本和勢能資本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消息,高端國產電阻製造商開步電子宣布完成了近億元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華潤資本、明勢資本和勢能資本投資。此次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開步子公司長沙睿思電子科技的研發投入、產能擴充和人才引進,將自主品牌睿思電阻的研發和生產能力提高到全新的水平。
  • 如杉資本創始合伙人王立倩確認出席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
    【獵雲網北京】11月30日報導如山資本是一家專業從事高科技、成長性企業股權投資的創業投資機構,專注於大安全、大智能、大健康、新汽車等領域投資。公司始創 2007 年,憑藉近幾年專業化運作、先進的投資理念和卓越的投資業績,被選為中國投資協會股權和創業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單位、中關村股權投資協會副會長單位,浙江省創業投資協會副會長單位, 「融資中國」2016-2017中國最具潛力投資機構,並連續八年被評為「浙江十強創投機構」。
  • 元年指南|境外資本參與中國境內私募基金投資探析
    本文將探討在現行法律監管框架下境外資本參與境內私募基金投資的方式,準入限制以及不同主體的設立模式。 資本金結匯的問題從2004年就開始被資本市場所關注,時至今日從監管層的嚴格管控,到逐步放鬆,期間36號文、19號文、28號文的發布都對資本金結匯政策有著深遠的影響。
  • 不一樣的新銳精品投行——鏈興資本和區塊鏈創業公司的資本合伙人...
    帶著對這個2018年投中榜新銳精品投行在區塊鏈這一新興科技領域已樹立的標杆投行地位的好奇,36Kr對鏈興資本的創始團隊及其服務項目創始人進行深入採訪,探索鏈興資本一年20個投融資項目、累計完成近4億美金的募資能力背後的方法論。
  • 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資深合伙人高翔:好的資本市場參與者需要審時度勢
    、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資深合伙人高翔、華盛證券投行業務部總經理顧菁圍繞《闖關資本市場的最優解》的主題展開討論。高翔表示:「要想成為好的資本市場參與者,就要不斷學習、緊盯形勢,具備預判性。」競天公誠成立於1992年,在境內外資本市場、資產重組、兼併收購、跨境投資、爭議解決、銀行金融、資產管理、私募股權與風險投資、房地產與基礎設施、智慧財產權、數據隱私與保護等業務領域,以及科技、媒體和通信、醫療與生命科學、教育、文娛、能源等行業領域,均處於國內法律服務行業領先地位。
  • 專訪至臨資本姜皓天:中國初代創投人眼中的VC3.0
    對於基金出資人們來說,至臨資本是一位創投獵手堪稱單槍匹馬式的創業,和姜皓天共事的前臺投資人多是30歲出頭的年輕投資VP。加上持續嚴峻的募資環境,至臨資本經歷的募資挑戰可見一斑。 GP市場頭部化趨於加劇的市場上,至臨資本作為新基金得到LP支持在於姜皓天的兩張牌:過去十餘年創下的投資業績,和創始團隊對創投行業未來格局的推演。
  • 下一個三十年,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中國資本市場30...
    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銀行業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不斷成長,而銀行股也成為資本市場「壓艙石」,二者相輔相成。下一個三十年,有更多新政策值得期待,商業銀行將攜手資本市場創造更多「奇蹟」。三十而立,中國資本市場進入盛年。
  • 資本獵手無懼疫情爭先布局 大健康賽道「潛龍在淵」
    「這次疫情是對CDC防疫體系和中國醫療體系的一次大考,從投資角度來說也出現了很多機會。」同渡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吳蓉暉2日向時代財經表示。短期看,疫情刺激了人們對「在線+醫療健康」新興商業模式的爆發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