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軌道先在越來越擁擠,目前正在運行的人造衛星就有大約5000顆,還有很多的已經廢棄的人造衛星的碎片,NASA表示,目前地球軌道上正在高速飛行的人造碎片至少有近100萬件。而真正自然形成圍繞地球運行的衛星只有月亮,但就在最近,在亞利桑那大學管家天文臺工作的天文學家認為他們可能已經發現了第二顆天然衛星,它可能是造訪地球的一顆臨時衛星。
早在2006年科學家就發現過一顆類似的小行星,名為2006 RH120,它的直徑只有0.9米,這顆小行星2006年造訪地球軌道,2007年離開,一共繞地飛行了18個月。
本次發現的小行星被命名為2020 CD3,在美國時間2020年2月15日晚被發現。科學家稱,它是被地球臨時捕獲的,它最終的結局有兩個,一種是進入地球大氣層中燃燒,另一種是像2006 RH120再次脫離地球軌道,進入太陽系。
NASA表示,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它的直徑大約在1.9米到3.5米之間,並且具有典型的富碳小行星表面亮度。相比2006 RH120小行星,它更加的亮,體積也更大。
同時科學家表示,2020 CD3可能來到地球軌道已經超過了3年,並可能在2020年4月離開地球軌道,重新進入太陽系,然後形成自己新的運行軌道。
目前我們地球的天然衛星依然是月球,我們都知道月球具有保護地球的作用,使地球免受各種小行星的襲擊,關於這個,我們只需要觀看月球表面的隕石坑就能明白。
雖然我們人類真正開始研究太空已經超過百年,但是對於月球的研究還處於理論層面,原NASA太空物理學家勞倫斯表示,這也許是可悲的,我們不停的探索距離地球非常遙遠的行星,甚至是太陽系外的恆星,但是我們似乎忽略了我們的好鄰居月球,雖然它距離我們地球不是很遠,但是對於它的了解,可能還不如對火星的研究來得多。
NASA表示,任何新的天外來客,對於地球來說,都是一種潛在的威脅,而2020 CD3的到來本身也是一種對地球的警告。2020年2月15日之後,其他的天文臺也相繼發現了2020 CD3的蹤跡,確認了該物體的存在。但還需要進一步分析才能確定該物體是外星巖石,因為目前對於2020 CD3到底是什麼有兩種聲音,一部分認為它就是外星產物,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它是體積比較大的人造太空垃圾。
由於科學家預測過它可能會在今年4月份離開地球軌道,所以對於它的研究時間已經不多,希望我們能夠在4月之前得到答案,到時候它究竟是人造碎片還是外星產物就會一目了然。
科學家表示,2020 CD3如果真是外星產物,那麼或許表示,還會有新的外星產物正在靠近地球,是否會對地球產生影響,主要取決於小行星的體積,如果是像2020 CD3大小的小行星,還不足以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因為它在進入地球大氣層之後,很快就會被燃燒。如果體積較大,那麼可能會對地球造成一定的影響。
其實我們地球每天都會迎來大量的小行星,絕大多數被月亮捕獲,有少部分進入到了地球大氣層,你看到的流星,可能就是某顆造訪地球的小行星在大氣層燃燒時的畫面,你是否對它許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