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小博MG動畫推出第三季——《大數據+實體經濟 「融」出經濟發展...

2020-12-04 環球網

大數據的生命力在於融合。作為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深耕大數據「試驗田」,加快大數據與實體經濟、鄉村振興、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的融合,讓「四個融合」成為助力貴州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貴州數字經濟增速為22.1%,連續5年排名全國第一。

此外,數字經濟吸納就業增速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一,大數據產業發展指數位居全國第3。貴州的數字經濟中,融合部分佔比達91.2%,

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已經「融」出了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近年來,貴州加快推動大數據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強化對大數據相關企業、高科技領域和各類人才的引進支持力度,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持續推動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 在貴陽市,2019年累計實施融合項目899個,其中:工業領域478個,農業領域39個,服務業領域382個,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總體融合指數達到49.9,較上年提升4.6,高於全省10.4,居全省第一。

2020年5月26日至9月30日,永不落幕的數博會——2020全球傳播行動」期間,將推出大數據「四個融合」相關活動,集合社會各界的智慧和力量,進一步探索大數據與實體經濟、鄉村振興、民生服務、社會治理深度融合的創新模式。

相關焦點

  • 「數小博」表情包(第二季)舉行上線發布儀式!全新24款表情即日起可...
    你的數小博表情包是不是準備更新了呢?9月25日,「數小博」表情包(第二季)上線發布儀式在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展示中心舉行。「數小博」表情包(第二季)共推出24款全新表情,在內容上延續了第一季的風格,第二季表情立足於生動親切的日常生活場景和現代網絡文化的風格特色,充分反映貴州、貴陽大數據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城市品格,綠色多彩的文化風情。在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數小博」吉祥物表情包正式和市民見面,一面世就受到市民朋友們瘋狂轉發。
  • 「數小博」表情包(第二季)正式上線
    你的數小博表情包是不是準備更新了呢?9月25日,「數小博」表情包(第二季)上線發布儀式在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展示中心舉行。「數小博」表情包(第二季)共推出24款全新表情,在內容上延續了第一季的風格,第二季表情立足於生動親切的日常生活場景和現代網絡文化的風格特色,充分反映貴州、貴陽大數據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城市品格,綠色多彩的文化風情。
  • 締造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金鑰匙」——廈門國際銀行發布「國行e家...
    來自廈門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廈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人民銀行廈門市中心支行、中國銀保監會廈門監管局、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廈門市信息中心有關領導,以及騰訊戰略合作夥伴聯易融、華為、國網雄安金融科技集團等客戶及合作方代表共同出席見證。
  • ...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數字經濟是什麼意思?中國未來數字經濟發展趨勢
    數字經濟是什麼 數字經濟 作為經濟學概念的數字經濟是人類通過大數據(數位化的知識與信息)的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
  •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產業網際網路的終極奧義
    文/孟永輝有一個現象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這個現象就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變得愈加緊密。不過,現在正在發生的這種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與網際網路時代的那種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是存在著本質區別的。在網際網路時代,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是通過平臺模式來實現的,所謂的平臺模式其實就是通過資源的集中與整理來實現高效撮合與對接。現在,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則是通過一種全新的形式來實現的,繼通過虛擬經濟在實體經濟上的應用來實現。
  • 貴州發布全國首個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施指南
    本文轉自【貴州日報】;本報訊 (記者 曾帥)11月18日,記者從省大數據局獲悉,《貴州省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施指南》於近日在全國兩化融合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大會上發布,這是全國首個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施指南。
  • 「智」在巴渝丨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首屆「數智重慶...
    數位化如何賦能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帶來新機遇?9月5日,上遊新聞記者從江津區了解到,第一屆團結湖杯——「數智重慶·全球產業賦能創新大賽」將於2020年9月16日至9月17日在江津雙福舉行總決賽,此次大賽吸引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3872支隊伍報名參加,經過層層角逐,進入總決賽的隊伍將現場論劍。
  • 河源高新區:「二次創業」撐起經濟大梁,「融灣」「融深」扛起發展...
    近年來,河源高新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以「融灣」為綱、「融深」為牽引,充分激發高新區作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主平臺的作用,主動搶抓「雙區」建設等重大機遇,深入開展「二次創業」,經濟社會初步實現了提效破局良好態勢,撐起了經濟大梁,扛起了引領全市的發展重任。
  • 我國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什麼?答案
    我國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這是青年大學習11月16日第十季特輯課程中的一道多選題,那麼在題目給出的選項中哪幾個是正確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道題的答案和解析吧!  青年大學習11月16日第十季特輯答案大全  問題:我國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_____。
  • 築牢實體經濟「大國根基」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實體經濟產生哪些影響?實體經濟發展遇到哪些困難?如何在危機中尋找先機?在12月5日至7日舉辦的2020(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家共聚一堂,分享他們對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思考。 「我們的天然氣主要供給工業園區,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多工業園區無法正常營業,這給公司的經營帶來不小壓力。」
  • 京東美的11.11全渠道聯手 家電「智造」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作為國內家電品牌巨頭,美的及旗下品牌在整個雙11期間,全網成交額突破113億元,還拿下了最能反映國內家電品牌廠商競爭格局的京東家電全球好物排行榜「全品類銷售」榜首,讓國內家電製造業看到了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所產生的巨大能量。 京東正在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已經與家電製造行業的眾多品牌企業結成「全渠道、全鏈路、全品牌、全市場」的共生體。
  • 物格為實體經濟鋪就數位化出路
    從2016年社區團購小有發展到今年,社區團購迎來了爆發式增長。美團、滴滴、拼多多、阿里、京東、字節跳動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加入社區團購的模式,通過巨額補貼搶佔市場,開始了對實體經濟的又一次絞殺。網際網路寡頭們設想的「社區團購」未來:家庭的吃穿用全由我掌握,價格我來定,農民、農場、菜市場、小賣部、小超市、水果店、地攤等幾乎所有小型實體統統納入麾下。
  • TAS指令上線滿兩個月 原油期貨服務實體經濟向縱深發展
    記者查詢數據發現,在TAS指令推出第四天(10月16日)夜盤時段,就出現305手TAS成交。據了解,這是兩家企業通過TAS對即將在10月20日轉讓的倉單開展套保操作。「企業如此迅速將新指令應用於實際,說明這項制度創新是從實體需要出發,設計合理。」寶城期貨研究所所長程小勇表示。
  • 河源高新區推動數字經濟融「灣」融「深」!
    透視該區的產業基礎、平臺建設、人才政策,可以發現以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為基礎,以打造粵東西北大數據產業科技創新園區為目標,以廣納天下精英為人才戰略的河源高新區,正以更積極、更有為的姿態推動數字經濟融「灣」融「深」,打造投資興業熱土。
  • 經濟日報頭版關注成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市場主體總體釋放企穩向好發展信號,也顯示出成都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韌性和活力。」成都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傅學坤告訴記者。新經濟高速增長3年前,成都市委在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時提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指導,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
  • 賦能縣域直播經濟發展,河南大象融媒再創新
    會議制定了項目實施計劃,大象融媒將發揮黨媒優勢,立足於行業頭部,真正從直播電商從業人員崗位能力提升,就業創業,地方招商引智,特產提檔升級,當地農業、製造業大數據支撐服務等方面為縣域經濟賦能。城市超級IP是城市的新形象,更是城市發展的新能量,是城市最有價值的資產。城市超級IP賦能地方產業超級IP,最終形成城市的文化資產、品牌資產、數據資產。
  • 數據賦能實體經濟山東行啟動,山東擬用3年時間打造工業大數據生態...
    11月25日,數據賦能實體經濟山東行啟動儀式暨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論壇在濟南舉辦。
  • 發展數字經濟 增強創新動能(產經觀察·著力發展實體經濟④)
    劉錦口中的「一貸通」,是浪潮集團基於大數據技術,匯集政府授權數據、網際網路數據等資源搭建的數字金融平臺。「通過大數據為企業信用『畫像』,建立數據驅動的精準信用服務與快速決策體系,可有效提升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效率。」浪潮集團副總裁張帆介紹,截至今年9月,「一貸通」已與56家金融機構合作上線146款貸款產品,累計放款金額突破200億元。
  • 廈門海滄以產業立區聚焦實體經濟發展
    原標題:廈門海滄以產業立區聚焦實體經濟發展   今年,面對全球疫情之困境,在廈門海滄區的大力支持下,海滄的衛浴
  • 「稅收大數據透視經濟活力」系列觀察——減稅降費紅利直達市場...
    編者按: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超過2萬億元。隨著各項宏觀政策的加力提效,我國企業銷售收入增速總體呈現逐季回升向好的態勢。作為觀察經濟運行的「一扇窗」,稅收大數據既能反映經濟運行總體情況,也能助力市場主體有效對接資源、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