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名角史依弘「直播」有驚喜,5月將登臺演繹經典唱段「梨花頌」

2020-12-16 北晚新視覺網

連續幾年「五一」勞動節,京劇名角史依弘都堪稱名副其實的「勞模」,都會在五一期間上演令戲迷驚喜萬分的精彩大戲。今年,為了紀念四大名旦之一程硯秋在上海首演鎖麟囊80周年,史依弘原本要在上海大劇院連演兩場《鎖麟囊》,然而由於疫情原因,演出不得不取消了。但是,史依弘仍將亮相5月2日上海大劇院舉辦的「有光,就有戲」演出,演繹梅派代表曲目《貴妃醉酒》和《大唐貴妃》中的經典唱段「梨花頌」。疫情期間,她還用時下最流行的「直播」方式,給戲迷朋友們帶來了不少驚喜。

疫情爆發以來,史依弘已經做了三次「直播」,兩次是個人直播,一次是和尚長榮、王珮瑜等京劇名家一起,參加「一江連心 藝起前行」上海京劇院線上演唱會,利用雲直播把京劇演出搬到了線上。史依弘的「直播」次數雖然不多,但是每一次的反響都很大,也讓一直勇於嘗試新事物的她收穫了不少心得。

第一次直播收穫無數感動

早年就成名並獲獎無數的史依弘從沒有躺在成功的溫床上停滯不前,而是一直大膽嘗試著各種探索和創新。從把世界經典文學名著《巴黎聖母院》搬上京劇舞臺,到把經典武俠電影《新龍門客棧》也改編成為京劇;從冒著爭議的風險,突破流派限制,學習和演出程派名劇《鎖麟囊》,到獨挑大梁,演繹薈萃京劇「四大名旦」代表作的《梅尚程荀·史依弘》京劇專場;從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演出《霸王別姬》,到如今用「網絡直播」來傳播京劇……「文武昆亂不擋」、又傳統又時尚的她,一直在以跨流派、跨劇種、跨行當,甚至跨界的探索,拓展京劇藝術的表現力,同時為京劇吸引更多的愛好者。

對於「直播」這種早就流行於網絡的傳播形式,史依弘最開始是猶豫的。因為作為一個長期習慣於舞臺現場演出的專業演員,她一度擔心直播的效果是否理想。但是疫情發生後,所有線下演出都被按下了暫停鍵,原定演出被取消和延期的史依弘也只能宅在家中,兩個月沒見到觀眾。而這段時間,也讓她看到很多世界名團和藝術家都在網上做直播,鼓勵大家宅在家中欣賞藝術;再加上很多戲迷紛紛給她留言,表示想要聽她的戲,因此她也萌生了用直播的形式和她心心惦念的觀眾見面的想法。

「國際頂尖交響樂團、芭蕾舞團在網上直播,為什麼我不可以?直播總有第一次,能不能做到很好我不知道,但我願意試一試。」於是,3月21日晚上8點,史依弘在家中做了第一次抖音直播。

剛一進入網絡直播間時,她有點懵。因為她看到自己被戴上了「眼鏡」「耳環」,還有各種「鮮花」紛紛湧來——這都是粉絲們給她送的禮物。平時在舞臺上唱、念、做、打全都應對自如的史依弘,首次以這樣的形式面對網友有些不知所措,但也滿懷著新鮮好奇的心情:「開始有點緊張,忐忑不安,因為直播看不到觀眾,只能自己看自己,太奇怪了。網友給我戴不同眼鏡、耳機,送花、小心心,我都驚呆了,還以為是直播自帶的,原來都是大家的愛和喜歡,很感動!」她問大家:「你們都來自哪裡?」「湖北、河南、安徽、山東、新疆、海南、天津、澳洲……」粉絲們回答的文字,在屏幕上排成了長長的隊列。

當天的直播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史依弘除了給戲迷朋友們清唱了梅派《貴妃醉酒》《太真外傳》、程派《春閨夢》等經典唱段,還和大家分享自己最近讀的書、看的電影,她說自己看了《藝術的慰藉》,看了《1917》《小丑》《寄生蟲》等電影,還看了《十三邀》節目。除此以外,她每天練功、插花,學習日語和英語,享受難得的休整時光:「演員需要時間休整,這幾年我一直在排戲、演戲,和時間賽跑,忙起來連臺詞都來不及背,現在挺好,晚上睡得早,早上四五點醒來,天朦朦亮,鳥叫了,車輛聲越來越響。路上有綠色的樹、紅色的花,生活特別美。以前我滿腦子都是戲,從未關注到這些美好。」

粉絲們不停刷屏的文字,各種可愛的表情包,讓史依弘隔著屏幕收穫到了無數點讚與掌聲,也讓她真切感受到了年輕人對國粹的熱愛和對她的喜愛,「首次嘗試新事物,先鼓勵一下自己的勇氣。直播的過程很溫暖,就像跟天南海北的家人在一起,互相陪伴,交流,我特別感動,心裡暖暖的。很享受這種跟觀眾的近距離接觸。」

第一次個人直播成功之後,3月26日,史依弘又參加了上海京劇院舉辦的「藝起前行」線上演唱會,傾情演唱了《白蛇傳》經典唱段,和京劇界同仁們共同致敬抗疫戰士。抖音、B站等五大平臺同時直播,雖然沒有現場的掌聲,但彈幕刷屏,網上喝彩此起彼伏,熱烈激情的氣氛,和劇場相比另有一番情致。

第二次直播搬到劇場

之後,很多人都在追著邀請史依弘做更多的直播,但一向講究專業性的史依弘卻不願把這種形式流於隨意,「首次直播時,我沒有設定很多條條框框,大家想看到我舞臺下、生活中的樣子,一起聊天,重要的是讓大家放鬆和快樂。但只是和大家聊天沒意思,我要唱,唱的比說的好。」史依弘因此決定把第二次直播搬到依弘劇場,直播《太真外傳》坐唱排練,讓觀眾看到演員幕後如何訓練唱段,與樂隊如何磨合唱腔。這本是京劇演員日常一天,但在疫情背景下久違又可親。琴鼓為友,腳踏氍毹,也是史依弘最喜歡、最踏實的狀態。

不過史依弘坦言,4月17日的第二次直播前,她失眠了,「一晚上沒睡好,擔憂燈光、麥克風,操心三個直播手機怎麼架,很緊張。這是我第一次嘗試抖音、B站、微博三個平臺一起直播,是個新挑戰!」史依弘的團隊也非常敬業給力,提前五小時就來到依弘劇場安裝調試設備;樂隊更是已經準備和排練了半個多月,當天早早就來到劇場。大家都希望呈現給觀眾們最完美的狀態,因此面對一次直播坐唱的態度,不啻於一場大戲演出。

相比起第一次個人直播,史依弘有了更多經驗,她一邊唱,一邊跟觀眾朋友互動,有時講述劇情、導賞唱段,有時介紹合作夥伴,狀態越來輕鬆熟練,大家都覺得她已經真的成為一個主播了。

直播結束後,大家仍然意猶未盡。「網絡直播讓大家能立刻看到你,這是劇場做不到的。」史依弘覺得,直播創造了快速自我宣傳的方式,讓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明星,「也讓不了解京劇的人,路過直播間可以進來看看,也許就會從而開始關注京劇,這樣能迅速影響到很多人。」

除了直播,史依弘還陸續將《四郎探母》《鳳還巢》《金玉奴》《春閨夢》《鎖麟囊》《貴妃醉酒》等一系列她的珍貴演出視頻上傳網絡,供戲迷朋友們觀看。有人擔心這樣做是否會影響到以後的商演?她坦言,這些劇目日後確實有可能還要巡演,「但是特殊時期,大家都在做特殊的事情,分享最重要。像我的『梅尚程荀』專場在武漢演出非常受歡迎,我對武漢有感情,希望把最好的戲獻給最需要的人。」

勤奮的史依弘依舊天天練功,每周堅持與樂隊坐唱,「即使一年不上臺也沒有關係,但我對自己有要求,只要一登臺,我就會拿出最好的狀態。也祝願大家都身體健康精神愉快,一同努力戰勝疫情。待四海安寧,再登氍毹為大家演好戲,把這個冬天和早春的未履戲約,一併踐行!」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王潤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第12屆東方名家名劇月今春歸來,14臺大戲集中眾多名角
    從3月20日至5月2日,14臺大戲19場演出將先後上演。本屆活動由浦東新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澎湃新聞、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管理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傅希如《智取威虎山》開幕,史依弘《杜鵑山》閉幕今年名家名劇月的開閉幕大戲都是上海京劇院的紅色經典。3月20日-21日,傅希如領銜主演的《智取威虎山》將拉開名家名劇月大戲,而4月24日-25日,梅派青衣史依弘主演的《杜鵑山》則作為閉幕大戲上演。兩部大戲都是京劇樣板戲的經典,更是承載了幾代入的集體記憶。
  • 京劇大師梅葆玖病逝享年82歲 玖爺謝幕但留梅香在人間
    有一次去外地演出時在機場突然發病,但因為現場有急救儀器,搶救及時而化險為夷。身邊親友表示,對於哮喘梅葆玖一直都沒有太重視,並未想到這個病會危及生命。 起初,等待在ICU病房外面的親友家人都不願意相信,他不會再醒來。為了喚醒他,弟子們還在他耳邊唱起了《大唐貴妃》中的經典唱段「梨花頌」,老人家的心率一度確實發生變化,但最終奇蹟並沒有發生。
  • 貴圈|我,京劇名角兒,在B站被剪成了鬼畜
    直到3月26日線上直播演唱會,麒派老生魯肅介紹她出場:「接下來要請出的這個小姐姐呢,有京劇界 『福原愛』的美譽。」 「福原愛」這個名字楊揚聽過。那是兩年多前了,院裡排《龍鳳呈祥》,她反串花臉,魯肅說她像福原愛。這次直播結束,楊揚回家問丈夫,福原愛是幹嘛的?丈夫告訴她,是個打桌球的,日本的,中文說得很好。
  • 京劇名家齊聚國家大劇院 「華彩秋韻」線上系列首推戲曲演出
    8月15日,青年古箏演奏家尚靖雅與京劇名家方旭、胡文閣、遲小秋、李宏圖、史依弘、譚孝曾、李勝素、于魁智先後粉墨登場,為觀眾帶來一臺經典名段集萃的京劇盛宴。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快手與多家網絡平臺線上播出,截止到16日10時,近3000萬觀眾在線觀看了本場演出。  「終於等到你,線上國粹集。」「頂流名家薈萃,小板凳先坐好,佔個位置靜候開場。」
  • 節奏部落阿卡貝拉跨界融合京劇蝶戀版《梨花頌》
    5月28日節奏部落演唱的阿卡貝拉跨界融合京劇蝶戀版《梨花頌》在CCTV-少兒頻道《七巧板-快樂寶貝愛唱歌》欄目中火熱播出,受到了電視前的小朋友們的喜愛,同時藍天幼兒藝術團團長張天宇老師現場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 梨園新蕾唱紅八月 半島國粹之聲11名少年演繹京劇美韻
    半島網8月8日訊   8月8日下午14點30分,半島國粹之聲名段演唱會第三場正式啟幕,本場演唱會由半島都市報李莉主持,邀請優秀青年演員邢繼文作客,來自青島馨浩玥國粹傳習社的京劇少年為半島地區的戲迷票友帶來《梨花頌》、《霸王別姬》、《貴妃醉酒》、《大登殿》等11個經典唱段,最小演員僅僅6歲,現場嘉賓和主持人聽戲品戲聊京劇
  • 當大美京劇遇上連環畫,看經典藝術如何對話與傳承
    7月22日下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下簡稱「人美社」)「一百零八上苑」草坪上高朋滿座,「國粹——當大美京劇遇上連環畫」 在此開幕,展覽是有關「京劇」與「連環畫」的對話和傳承,簡短的開幕儀式上,除了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史依弘外,「人美社」的老畫家、89歲的汪觀清等也來到展覽現場,回憶當年畫家與京劇之間的往事。
  • 聽京劇可以養神怡心,唱京劇更可鍛鍊身體
    京劇不僅是一門國粹藝術,也是一種讓人長壽的養生之道。全國各地京劇票友居多,愛好京劇群體更為強大。好友相聚餐坐上唱上幾段京劇,調節現場氣氛大家共同受益與京劇唱腔所帶來的心情愉悅,公園裡更是京劇愛好者的樂園,你會發現有些老人已經年逾古稀還要登臺演唱,圍觀者眾多好不熱鬧。
  • 「軍旅戲歌第一人」王紅濤唱響國際軍事比賽,一曲《梨花頌》驚豔...
    信息,從這裡觸達民歌圈 8月17日晚,由中國陸軍承辦的「國際軍事比賽-2019」在新疆庫爾勒市民族體育公園舉行閉幕式,全體參賽辦賽人員和近萬名現場觀眾共同見證了這一盛況。
  • 再也見不到的樣板戲名角
    樣板戲作為特殊年代的產物,有許多劇目也是十分優秀的。劇目的優秀不僅靠好的劇本,還要靠好的演員來演繹,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幾位再也見不到的樣板戲名角。錢浩梁在那個特殊年代扮演了《紅燈記》中的李玉和,演繹了一個對黨忠誠,的高大正義形象。錢浩梁於2020年9月3日去世,經典的李玉和也謝幕了。
  • 「京劇三嬌」的戲夢人生
    新華社記者宋振平攝 新華社臺北8月18日電(記者許雪毅 劉剛)要成為專業劇團裡冉冉升起的新星,少不了演員的自我修養。 「從事藝術工作太狠了!」凌嘉臨「恨恨」地說,登臺表演前不許吃冰的,不許吃辣的,不許吃油炸的,擔心自己變胖或變老,甚至坐捷運時陌生人的一聲咳嗽都讓人「一驚一乍」。但除此之外,她很享受作為一個京劇演員的生活。
  • 陌陌京劇專場直播帶你看演員大變臉
    12月17日,由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主辦的「京彩薈萃」京劇表演專場就通過直播的方式,為大家揭秘了京劇演員化妝的全過程。 榆樹皮多道工序「貼片子」 清宮娘娘同樣方法打理頭髮 兩位京劇分享人劉振、果菁先是帶大家觀看了京劇妝容師怎樣處理「片子」的過程,「片子」也就是需要貼在京劇演員頭上的頭髮。
  • 隨京劇名家史依弘細品四大名旦之美
    梅蘭芳先生是家喻戶曉的京劇大師。但你知道與他齊名的另外三位京劇名家嗎?本期的藝術微課堂邀請了上海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史依弘老師為大家一一介紹京劇中的四大名旦和他們流派的特點。
  • 第十二屆東方名家名劇月獻禮建黨100周年 14臺19場演出與春天一同...
    作為第十二屆東方名家名劇月開幕演出,3月20日-21日,上海京劇院《智取威虎山》即將經典再現,與滬上觀眾一同見證這場戲劇盛會揚帆再起航。上海京劇院的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氣勢宏大、場面壯觀,兼具革命英雄主義與浪漫主義,歷經數度重排,六十餘載常演不衰。上海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傅希如將再度扮演傳奇偵查英雄楊子榮,帶來膾炙人口的唱段與極具藝術感染力的表演,展現「甘灑熱血寫春秋」的英勇豪情。
  •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李勝素傾情演繹《龍鳳呈祥》唱響蘇州
    8月29日晚上,作為第二屆中國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遊節名團名劇名家展演劇目,京劇《龍鳳呈祥》在蘇州保利大劇院精彩上演。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李勝素帶領張靜、杜喆、王越、江其虎、胡濱、馬翔飛、陳國森等國家一級演員,為戲迷送來一場「吉祥」大戲。
  • 陌陌直播間秀京劇絕活 四功五法盡顯國粹風華
    12月15日的安徽會館大戲樓裡,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廣京劇國粹藝術為主題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第二場直播準時拉開帷幕。本場直播裡,京劇表演裡難得一見的椅子功、蹺功、吃火等代表性絕活驚豔亮相。
  • 名家薈萃「紀念京劇大家李金泉先生誕辰百年」演唱會
    Q1 名家薈萃「紀念京劇大家李金泉先生誕辰百年」演唱會 中新網北京11月4日電 (記者 應妮)國家京劇院將於11月21日在梅蘭芳大劇院舉辦「紀念京劇大家李金泉先生誕辰百年」演唱會。
  • 生旦淨醜名家薈萃,陌陌直播間上演國粹京劇
    中新網12月11日電 生旦淨醜名家薈萃,行頭妝容樣樣精美。12月10日的安徽會館裡,好戲正在上演,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廣京劇國粹藝術為主題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給北京的冬日帶來一場傳統文化的視聽盛宴。直播於北京安徽會館戲樓舉行,此處是北京現存的四座民間大戲樓之一。
  • 觀《梅蘭芳·蓄鬚記》:京劇照見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10月2日下午,作為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重點劇目,廣受好評的京劇原創劇目《梅蘭芳·蓄鬚記》在荔枝大劇院再度上演。對於47歲的梅蘭芳來說,放棄登臺的苦,是絕代風華在罐頭之中活活憋殺的苦。但是別忘了,他是京劇大師啊!作為文化藝術審美的集大成者的國粹,劇種早已滋養了他豐富的精神世界。為了謀生,也是解愁,他將自己寄托在繪畫中。「我國京戲,頭上翠花身上行頭,色彩繁複」,他將這些用到水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