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 養雞 組裝雨傘骨架 修武貧困戶董永軍身殘志堅自奮蹄

2020-12-15 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王輝 通訊員 李維)「脫貧不能只靠政府,自立自強更重要。現在黨的扶貧政策這麼好,俺有信心今年一定摘掉窮帽子!」5月3日上午,正在自家院子裡組裝傘骨的修武縣王屯鄉前董村貧困戶董永軍說道。

今年49歲的董永軍因小兒麻痺症導致下肢殘疾,妻子馮冬花患智障和聽力殘疾,兩口子上有70多歲的老母親需要贍養,下邊兩個女兒都還在上學,生活的重擔壓得董永軍喘不過氣來,於2014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扶貧工作隊駐村後,先後幫助董永軍家辦理了低保補貼、殘疾補貼、義務教育寄宿補貼,並享受扶貧項目分紅。一項項扶貧政策的落地,為董永軍一家的生活帶來了新的希望。

「雖然腿腳不太方便,但俺還有雙手,腦子也不笨,一定有俺能幹的活兒。」董永軍並未因工作隊的幫扶而安於現狀,他渴望通過努力來改善家人的生活。

經過一番考察,董永軍發現村民們對新鮮蔬菜的需求比較大。於是,他每天清晨6點多就駕駛著電動三輪車從家出發,到15公裡外的批發市場進貨,10點左右返回村裡開始售賣。

為儘快打開銷路,董永軍也動了一番腦筋。每次進貨回來,他先將蔬菜名稱和價格錄入擴音喇叭,再將喇叭固定在電動三輪車上走街串巷進行「叫賣」,使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所需的新鮮蔬菜。

同時,董永軍還堅持薄利多銷的原則,所售蔬菜價格普遍比村內超市低一些,對上午未賣完的則以成本價銷售,既避免了囤貨成本,又確保了所售蔬菜的新鮮度。

依靠上門服務和靈活的銷售策略,董永軍的銷售範圍逐步擴大,鄰村許多人也成了他的固定客戶,每天淨利潤也從不到50元逐漸增加到近100元。

賣菜之餘,有著一定養雞經驗的董永軍還籌錢將院內雞舍擴建、購入雞苗,開始飼養土雞,並通過線下、線上多渠道進行銷售。

「每隻雞除去成本能掙10元錢,我一年能養三茬,每次養200隻,一年光養雞就能收入5000多元。」董永軍高興地說。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賣菜生意和養殖都受到了影響,閒不住的董永軍又與附近的雨傘廠家取得聯繫,將零件帶回家組裝雨傘骨架,月增收400多元。

「雖然我身患殘疾,但咱決不能當『寄生蟲』,等疫情過後,我打算擴大養殖規模,努力讓家人早日過上好日子。」談到將來的生活,董永軍信心滿滿。

相關焦點

  • 組裝傘骨+賣菜+養雞,修武這家貧困戶身殘志不殘
    5月3日上午,正在自家院子裡組裝傘骨的修武縣王屯鄉前董村貧困戶董永軍說道。今年49歲的董永軍因小兒麻痺症導致下肢殘疾,妻子馮冬花患智障和聽力殘疾,兩口子上有70多歲的老母親需要贍養,下邊兩個女兒都還在上學,生活的重擔壓得董永軍喘不過氣來,於2014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決勝2020:衡山養雞大戶助貧困戶共享「商雞」
    在衡山縣萱洲鎮,衡山益康種養合作社負責人尹常林以「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把養雞產業越做越大,帶動當地7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已成為了佳話。4月9日,沐浴著暖陽,記者來到衡山縣萱洲鎮衡山益康種養合作社,雞舍裡的衡山黃雞叫聲不絕於耳,56歲的合作社負責人尹常林正熟練地在打理雞舍。
  • 養雞鴨豚10000餘只,這位貧困戶靠雙手圓了「致富夢」
    劉新來家住溫泉鎮斯橋村儲衝組,是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致貧因3個孩子上學。在鎮村的幫扶下,讓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決心依靠勤勞的雙手擺脫貧困的面貌。2019年以前,劉新來一直在外面務工,不僅辛苦,賺錢還少,妻子在家幹零活補貼家用,順帶養殖一些家禽。由於妻子有著多年的養殖經驗,劉新來決定回鄉發展,把養殖做大做強。
  • 永豐貧困戶肖友根身殘志堅不言輸(圖)
    肖友根(左二)開心地與筆者及幫扶幹部交談(曾健供圖)  大江網/吉安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徐明庚、曾健報導:有一種苦難叫命途多舛,有一種責任叫自強不息,有一種志向叫身殘志堅,有一種毅力叫永不言輸……他,就是永豐縣佐龍鄉龍潭村委會江仔背村貧困戶肖友根的真實寫照。
  • 京東大手筆,投資50億元「賣菜」,「東哥」的真面目暴露無遺
    2020年下半年,國內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湧入所謂的社區團購,上演了一出「網際網路巨頭賣菜」的大戲;菜販子作為底層人,其被網際網路遺忘,處於科技的邊緣,無人為其發聲,那幾捆白菜的微薄利潤,甚至都有人眼紅。最近,京東大手筆投資50億元,一邊自建社區團購,一邊投資興盛優選,「兩隻腳走路」,加入「賣菜大戰」,出身農村、白手起家的「東哥」也念念不忘菜販子手中的幾捆白菜,親自復出領導社區團購項目,「東哥」真的是這種人嗎?
  • 利用DNA自組裝結構引導無機非金屬納米材料可控制備研究獲進展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丁寶全課題組在利用DNA自組裝結構調控圖案化二氧化矽定位合成方面取得新進展。DNA自組裝結構具有強大的可編程性和精確的定位修飾特點,是構築二氧化矽納米結構的有力工具。已報導的利用DNA為模板引導合成二氧化矽納米結構的工作,是利用DNA結構表面帶負電荷的磷酸骨架與帶正電荷的矽氧烷前驅體相互作用,使前驅體沿DNA結構骨架或表面水解,最終形成包覆整個DNA納米結構表面的二氧化矽結構。
  • 「龍兄虎弟」:養雞帶來連鎖扶貧效應
    去年5月,擁有豐富養雞經驗的陳黃虎兄弟倆,創辦的義門畜牧養殖有限公司,是2019年蕪湖市鳩江區結對幫扶該鄉安元村的產業扶貧項目,去年7月開工建設,10月引進蛋雞5萬餘只開始規模養殖,發揮了對口幫扶效益和養殖場示範帶動作用,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和農戶、貧困戶穩定增收發展格局。
  • 扶貧長效機制的平和探索:「養雞生蛋」築起資金「蓄水池」
    2019年,該縣通過第三方評估和省級實地考核,順利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實現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戶全部脫貧。  「平和縣整縣脫貧摘帽,離不開扶貧攻堅的一系列舉措,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措施,是建立了扶貧資金精準使用長效機制,創新實施了『養雞生蛋』工程。」28日,在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平和縣委書記郭德志重點介紹了這項舉措。
  • 夜行反光雨傘,還帶照明功能,採用荷葉傘面完全不怕雨傘打溼!
    雨傘作為生活中的必需品,已經進行了多次改造升級,從最開始的手動雨傘到現在的自動雨傘,人們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所以雨傘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快。不僅有雨傘還有遮陽傘,但是生活中很少二者結合在一起的晴雨傘,而且市面上大部分雨傘都是不防水,並且都是正面收傘,使用過後的雨傘,上面的雨水就會成為一個苦惱的問題,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車內,使用過的傘只要不注意,雨水就會滴的滿地都是,所以當下大眾對雨傘的設計還是不太滿意。
  • 聘請貧困戶代養蘆花雞,房山這家企業扶貧出新招
    在內蒙古突泉縣,當地的貧困戶於秀芹近日從韓建河山管業公司領到了30隻雞雛。韓建河山管業公司是房山區在當地落戶的一家大型企業,主要生產PCCP管材,怎麼組織起貧困戶養雞了?原來,這是該企業今年推出的幫扶新模式,通過企業的帶動,實現貧困戶居家就業。根據這一模式,企業發放30隻蘆花雞雛和飼料費用到貧困戶手中「代養」,貧困戶受聘為企業代養蘆花雞,按月拿工資。蘆花雞出欄後,將送到企業食堂,為員工改善夥食。這樣一來,貧困戶養雞增加了收入,企業員工也可以吃上綠色健康的「跑步雞」。
  • 海格新能源公交車服務修武「萬村通」
    自2019年10月起,在河南省鄭州市上班,家住焦作市修武縣的高先生更加享受每周的回家旅程。他從鄭州乘高鐵到修武西站下車後,乘坐3路公交車可直達城鄉公交線路換乘點,實現全程交通無縫銜接。3路公交每隔15分鐘就有一班,等候時間短,線上車輛是蘇州金龍精心打造的海格純電動公交車。這樣便利的公交服務如今已經覆蓋了修武縣除北部山區以外的所有鄉鎮、92個建制村。
  • 90分自動開合雨傘:是雨傘也是手電
    雨 傘大家可能都不陌生,甚至家裡,車裡等都會備上個一兩把雨傘,以防不時之需,萬一哪天突然下雨沒把雨傘還真就出不了門。接下來就和我來看看這把雨傘具體表現如何吧。首先90分這個牌子是小米生態鏈潤米科技旗下的品牌,主要做箱包等日用品為主,做的產品都是質量好性價比高,最近上新的這款90分全自動雨傘也不例外。自動雨傘顧名思義就是自動開傘 合傘。我的這把雨傘顏色為灰色,這把雨傘還有一款黑色的。
  • 俯首甘為孺子牛,不待揚鞭自奮蹄
    自無一毛利,主有千箱實。頌揚了牛的一毛不取、無私奉獻精神。不僅是耕田播種,牛們還要負重拉車。《山海經·大荒東經》《楚辭·天問》都有商人王亥「服牛駕車」的記載;《詩經·小雅·大東〉中有「睆彼牽牛,不以服箱」之句。唐代白居易的《賣炭甕》中,也有牛拉車的描寫:「曉駕炭車碾冰轍」「牛困人飢日已高」「系向牛頭充炭直」。
  • 如何挑選雨傘嗎?只需記住這3點,保證買到高質量的雨傘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家庭裡都會有雨傘。你知道什麼樣的雨傘比較好嗎?不管雨天還是晴天,有些人出門都會撐雨傘。那麼,你知道怎麼挑選優質的雨傘嗎?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招挑選雨傘的小技巧,解決了很多家庭困擾的煩惱。下面就來看一下如何挑選優質的雨傘吧!
  • 河南修武:反季黃瓜香椿大豐收,遊客臉上展笑顏
    據了解,郇封鎮大位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香椿種植項目,是一項扶貧產業,該項目周期短,見效快,覆蓋8個行政村,98家貧困戶,項目第一年租金收益10.9萬元已全部兌付到村、到戶,每戶平均增收380元。同時,輻射帶動農產品深加工、電商、包裝等產業,解決勞動力50餘人。合作社今年種植了6萬多株香椿樹,小小的香椿芽成為當地貧困戶長期增收、村集體收入穩定增長的又一重要來源。
  • #中國的脫貧智慧#【多彩貴州·決勝2020】我的脫貧故事 |身殘志堅...
    #中國的脫貧智慧#【多彩貴州·決勝2020】我的脫貧故事 |身殘志堅不言棄 獨臂大俠一片天 2020-12-1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梅花香自苦寒來!他們是身殘志堅的追夢人……
    在常山,有著「花卉大王」廖東東、「堅強姐」官正仙等身殘志堅、可愛可敬的奮鬥者,他們拒絕向命運低頭,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堅強姐」身殘志堅 抖音獲贊70萬 5月14日下午,青石鎮幹部來到虹橋村殘疾農戶官正仙家中,為她送上一套直播設備,幫助她更好地進行直播。
  • 立華牧業:規模化養雞助力群眾增收
    侯樹春是安徽人,說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當問及是如何來到紫雲發展養雞時,侯樹春告訴記者:「我是跟著立華公司來的,在來之前,我就跟著立華公司養了十幾年的雞了。」侯樹春告訴記者,如今實現了現代科技養殖,比起傳統養雞可是省勁了,這些設備具有自動上料、自動給水、自動控溫、自動排風和先進的環境自動調控功能,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實現了養雞「高效綠色養殖」的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