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結婚恐懼症嗎?我們從小看童話,對於王子與公主步入禮堂總覺得是最浪漫的結局,但是長大後,卻常常在社會輿論與對於婚姻的負面新聞中,慢慢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以至於許多愛情長跑多年的情侶,無法接受婚姻的承諾,一心只想停留在戀愛中的激情與浪漫中,嘗盡戀愛的美好,更加突顯了婚姻的束縛與重大的責任和壓力。
其實,上述說的這種現象是現代人易患有的心理障礙,稱為「結婚恐懼症」,簡稱「恐婚症」。當我們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穩定的感情卻遲遲無法踏入婚姻,是什麼樣的心理障礙阻礙了我們對於婚姻的期待,對婚姻失去期待呢?
結婚恐懼症小檢測
婚姻恐懼症的人通常會出現哪些想法呢?下面列出了結婚恐懼症的12種症狀,如果超過一半,也許你對婚姻充滿了憂慮,不妨繼續看看緩解婚前恐懼症的秘訣吧!
1.無法肯定對方是否能攜手走一生。
2.覺得結婚之後只剩下柴米油鹽醬醋茶。
3.害怕婚姻會讓自己沒有個人空間、時間。
4.怕無法負擔結婚花費。
5.只是因為年齡到了遭到逼婚。
6.不選擇結婚就只能分手。
7.沒有討論過婚後生活細節。
8.害怕結婚的繁瑣事宜。
9.結婚的各類事宜都無法達成共識。
10.把結婚當成綁住對方的手段。
11.其實沒那麼愛對方。
12.認為結婚只是人生中必經階段。
什麼原因讓你患有結婚恐懼症
1.害怕失去自由
現代人大多擁有充分的經濟來源,養成了生活上慣性的散漫與放鬆,希望三個月來一次小旅行、半年可以來趟長途旅行放鬆身心。然而步入婚姻後,生活方式發生轉變,從一個人隨心所欲到需要兩個人一起商量做事,同時要顧慮到另一半與對方家人的感受。
有了孩子後,還要煩惱照顧的問題,導致無法自由自在地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失去自在的生活,成了現代人對於婚姻最排斥的問題之一。
2.擔心另一半的忠誠度
隨著社會開放、科技進步、交友網站逐年增加,想交到新朋友一點都不困難,但是這樣的方便,卻容易造成婚姻的裂痕。
因為交友太容易,加深了想步入婚姻的新人心中的不安與恐懼,生怕自己的另一半在婚後不能全心全意愛自己,還得處處提防路邊的野花野草。
3.社會媒體對關於婚姻的負面新聞大肆宣傳
電視及網絡媒體與各大八卦雜誌周刊常常為了搏版面,大肆報導婚姻的負面新聞,還會加入許多聳人聽聞的標題與言詞。這些對於婚姻的負面新聞,成為現代人恐婚的重大原因之一,怕自己的婚姻也有相同的下場。
4.擔心他不是對的人
對於婚姻的看重當然是需要的,但是如果我們對於另一半的條件十分苛刻,甚至將戲劇中浪漫的男女主角想成自己未來的擇偶對象,那麼在邁向婚姻的路程中則會更加艱難。畢竟人都有缺點,要如何去包容對方,充分溝通,才能讓婚姻更加和諧與美滿。
5.社會眼光(學歷、收入、職位) 成為擇偶指標
現代人基於社會輿論的壓力,擇偶就跟面試一樣。先看看對方的年齡與身高,再來就是學歷與收入,社會中的地位頭銜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項目。
尤其是亞洲社會中對於男性的社會地位特別苛求。常常聽到身邊的親戚在替自己的女兒擇偶時,都會要求男方要有車有房,甚至房子的地點還要在大城市,年收入至少要百萬起。這樣的要求在男方眼中,當然會有無比的壓力。
然而,這些都還算前提,還要會孝順父母、照顧妻兒等等。只注重外在條件而不考慮兩人是否合拍,先看外在條件,再看人品的擇偶觀念,成為年輕人恐婚的重要關鍵,也是生育率年年下降的原因。
6.繁瑣的婚禮流程
早期的婚禮多由家中父母籌辦,現代社會中,大多數都是新人自己籌辦。婚禮中繁瑣的流程真的是燒錢又燒腦,尤其對於普通的上班族,要一邊上班還要一邊忙婚禮的事宜,讓人崩潰。
有些比較傳統的家庭,還會希望照著傳統婚禮儀式走。有許多新人常常因為舉辦婚禮的想法無法諧調而鬧翻,不但婚禮辦不成,連帶造成對於婚姻的恐懼與排斥。
婚前恐懼症之男女大不同
1.男性的婚前恐懼症:社會高期待
亞洲社會中,男性的壓力來自於眾人對於男性在婚姻中的表現期待很高,導致年輕的男性因為收入與社會地位都還不高,而不敢結婚,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娶老婆,只夠自己餬口。結婚後的家庭經濟重擔無法負擔,已成為現代年輕男性對於婚姻的抗拒因素之一。
2.男性的婚前恐懼症:害怕承擔責任
未婚前的自由自在,讓男性覺得自由、不受拘束,然而踏入婚姻後,除了失去自己多數的時間以外,還要多花時間照顧家庭,也無法像婚前,臨時起意去哪裡瘋、不回家都沒關係,因為結婚後老婆會管,除了經濟大權無法自己掌控之外,也無法與其他的女性走得太過親密。
3.女性的婚前恐懼症:對工作前途的擔心
多數女生步入婚姻後,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來照顧家庭與生育兒女,長期的生產假與育嬰假,除了與社會脫節之外,也容易遇到以結婚或懷孕為藉口,想盡辦法辭退你的公司。前面努力打拼的工作成果,都因為婚姻而被迫放棄。
4.女性的婚前恐懼症:煩惱與對方家長相處困難
常見的婆媳問題或是姑嫂問題,一直都是難解的難題,是大多數女性婚後需要面對的重大問題。
當不同成長背景的兩個人結婚後,婆婆大部分會希望自己的媳婦可以照著自己的意思做事,而現代女性因為經濟獨立且有自主的想法與見解,自然會多表達意見。但婆婆仍希望自己用高高在上的威嚴可以壓住媳婦,而不願釋放善意,溝通或改變,這時就會造成雙方摩擦,衍生出許多生活上的不愉快。
5.女性的婚前恐懼症:家庭照護與責任
女性一直以來都是家中照護者的重要角色,從生活起居到一家老小的照護,幾乎都是女性一手包辦。尤其是現代社會中,下班後還要煮飯、帶小孩、做家務等等,繁瑣家事常常把人壓得喘不過氣,讓女性對於家庭生活十分膽怯。
所以我們應在婚前與另一半討論與協商婚後的家事分擔,以及家中長輩的照護問題,減少婚後摩擦。
如何克服婚前恐懼症
1.適時放鬆
尋找合適的時機與另一半來場小旅行,或是在午後擁有自己獨處的時間,也就是讓距離產生美感,放鬆身心的同時,也能轉換心情,補充能量繼續戰鬥。
2.加強與另一半的溝通
當自己因為面對兩人的問題而備感壓力時,最好的方法便是坦誠與對方溝通,雙方一起討論解決的方法,才不會一直累積壓力,等受不了時一次爆發,造成挽回不了的局面。
3.走向自然
在自然中尋求心靈的放鬆與慰藉,放鬆心情與調適過度緊張的情緒。另外也可以通過適度的運動來釋放壓力,放鬆在家庭中疲憊的身體,緩解緊繃的情緒,減少與對方的爭執。
4.拒絕刺激性食物
當身體出現因恐懼造成手抖或心跳加速、冒冷汗等等症狀時,除了解決壓力的根源之外,也要少吃刺激性的食物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千萬別因壓力養成酗酒與抽菸的習慣,畢竟逃避是短暫的,解決問題才是長久之計。
5.多花時間來陪伴對方的家人
短時間內要融入另一個家庭是非常難的,因為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結婚前就先與對方的家人溝通或是增加相處時間,了解對方家庭的生活模式,看自己是否能適應。或是先了解對方家中有什麼樣的問題存在,對方適不適合與自己走入婚姻,這些都需要多相互了解,才能減少日後的摩擦與對立。
婚姻不可怕,其實你恐懼的是婚後生活
有時候,我們恐懼的不是婚姻,而是婚後帶來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及因此產生的壓力。因為大家都理解結婚不是辦家家酒,是要有責任心的。
結婚恐懼症是很多因素所造成的,其中一項便是:設想了很多還未發生但你害怕發生的事情,其背後隱性的困難,導致你的擔憂與困擾。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聽說」或是「觀看」他人的例子,而不是自己去面對與解決問題,始終都是腦補。因為害怕重蹈他人覆轍而拒絕接受,成為我們心裡最大也最難跨越的障礙。
然而,如果對於目前的生活很滿意,兩人接受以情侶的方式相處也未嘗不可,本來在人生的選擇中,也不是只有走入婚姻一途。這只是保障兩人感情的其中一條路,不是每個人都應該接受世俗眼光而硬著頭皮走這條路,如果其它的選擇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亮麗美好,那何不嘗試著過讓自己滿意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