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導讀30-1帖木兒和家庭教師:朝聖之城

2021-01-20 網易

  第30章 馬木魯克的衰落

  第一節 帖木兒和家庭教師:朝聖之城

  這一章涉及內容還是比較多,時間地域跨度都不小,撿重點吧。

  帖木兒(Timur),突厥化了的蒙古人,帖木兒帝國(王朝)的創立者,號稱成吉思汗的後代。受波斯和中亞文化影響,信奉伊斯蘭教。

  帖木兒帝國基本統一了中亞地區,首都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斯坦)。與馬木魯克和奧斯曼土耳其經常發生戰爭。

  伊本.赫勒敦,北非的阿拉伯後裔,阿拉伯著名的哲學家、史學家,被認為是近代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突尼西亞貨幣上還有他的頭像。

  

  (伊本.赫勒敦,自網絡)

  赫勒敦晚年到了埃及,為馬木魯克蘇丹的兒子法拉吉做家庭教師。1399年,13歲的法拉吉繼位蘇丹,伊本赫勒敦還帶著小蘇丹去耶路撒冷朝聖(上節末提到)。

  1401年,帖木兒兵臨大馬士革城外,無奈的情形下,老人帶著小蘇丹前往帖木兒的大營去談判。帖木兒雖很兇殘,但他卻又很有文化(書中提到象棋、歷史、哲學),所以對赫勒敦也是非常「敬仰」,而且兩人還「年齡相仿,頭髮花白」。赫勒敦對這位「最強大的國王」也是心懷敬畏。不過敬仰歸敬仰,讓兇殘的帖木兒讓步是沒有結果的。

  於是大馬士革遭帖木兒的洗劫,然後直逼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烏裡瑪(宗教首領)決定投降,並帶著巖石圓頂清真寺的鑰匙前往大馬士革。沒想到帖木兒北上安納託利亞了,去對付帖木兒另一個強勁對手,奧斯曼土耳其人,此時的奧斯曼帝國已經建立,但還未攻取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算是躲過一劫。

  1405年,野心勃勃的帖木兒想徵討中國大明朝(報滅元之仇),結果死在了途中(訛答剌,哈薩克斯坦),畢竟不服老不行。一百年後帖木兒帝國被遊牧民族烏茲別克人所滅,帖木兒的後代巴貝爾南下阿富汗、印度,建立了著名的莫臥兒帝國。

  此時的耶路撒冷城內只有6000居民,其中有200戶猶太人和100戶基督徒。城內「充滿熱情,但局勢不穩」。居民還時常爆發對馬木魯克統治者的暴動。

  (看到此處我必須要感嘆一下,這一節怎麼這麼長,內容怎麼那麼多啊。)

  方濟會(方濟各會),是義大利阿西西的聖方濟(也稱聖弗朗西斯科)所創立的四大修會之一(前面曾介紹過多明我會也是),影響很大,書中說天主教的方濟會樂意接受歐洲的援助,那是自然。這個地方翻譯的我感覺有些澀,需要解釋一下,所謂」基督教「在中國被多數人理解為「新教」,我管這種叫法稱作」狹義的基督教「,而廣義的基督教是指所有信耶穌基督的教派,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聖公會教、東儀正教等等,而本節所說的亞美尼亞教派也是基督教的一個獨立教派,我在很前面曾介紹過,亞美尼亞是世界上第一個將基督教定為國教的國家,所以有其獨特的地位。

  本節書中的意思是指耶路撒冷的基督教主導權在亞美尼亞教派和喬治亞(東正教)手中,西歐的天主教,由於十字軍的失勢,在耶路撒冷的地位並不高。

  類似於穆斯林的遜尼派和什葉派,基督教的各派也是矛盾重重,後來新教的出現還引發歐洲的大戰。

  亞美尼亞人圍繞聖雅各教堂(現在還在,我曾路過過,沒進去),擴大他們的地盤,即耶路撒冷老城內四個區之一的亞美尼亞區(面積最小,前面提到過)。書中講到,亞美尼亞人通過賄賂馬木魯克,從喬治亞人手中奪取了各各他(骷髏地,這不能忘啊),而喬治亞人又用更高價買回來,這樣,各各他五次轉手。今天的各各他還是屬於東正教派,不知道是不是跟當年的喬治亞人有關係。

  

  聖墓教堂被馬木魯克控制著,只要交錢還能住在裡面,教堂內甚至還有理髮店、貨攤、酒鬼和妓女。

  方濟會修士帶著從歐洲來的天主教徒,尋訪耶穌受難時走過的路,即所謂「苦路(Via Dolorosa)」,因為有十四個情節或地方,所以也稱「苦路十四處」。只要是天主教堂,無論大小,裡面一定有這十四處的繪畫或其他形式(我還見過木刻、石刻、馬賽克和銅像等各種式樣的),這也是區別天主教堂和新教教堂的特徵之一。

  這十四處中,有些在聖經中都找不到,只是中世紀基督徒想像出來的,書中說法是他們「認為」的,後來經考古研究也證實有些是明顯錯誤的。比如本節所提到的「彼拉多的總督府」,被認為是第一站,後來經考古研究,彼拉多的總督府根本不在這裡,羅馬時期這裡是個水池。不過,已經約定俗成了,沒人在乎。這個彼拉多總督府在本節中就是馬木魯克的總督府(作者拍攝於耶路撒冷)。

  

  當基督徒和猶太人開始爭奪大衛墓時,蘇丹宣布大衛墓屬於穆斯林。往前幾節提到過,基督徒發現的所謂大衛墓九成也不是真的。

  這時期的猶太人在拉姆班建的會堂內做些活動,同時也在西牆下和橄欖山上做祈禱,並且在橄欖山下安葬死者。猶太人和西歐拉丁教會的基督徒爭所謂的大衛墓和最後的晚餐室,他們去找埃及馬木魯克蘇丹去裁定,結果是蘇丹毀了教堂,並在大衛墓裡建了一座清真寺,這個結果有點滑稽。幾年後,這位蘇丹的繼任者乾脆連錫安山(大衛墓和最後晚餐所在地)整個都歸了穆斯林。

  我們都聽說過,納粹曾讓猶太人佩戴特殊標記,而此時的馬木魯克蘇丹則要求基督徒與猶太人一樣,也要佩戴識別的標記,比如進入浴室時,基督徒脖子上要戴一個金屬項圈。

  拉姆班會堂倒塌了,蘇丹也禁止猶太人再建,直到近代才又重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耶路撒冷三千年》導讀-前言和序
    前587-6年,新巴比倫尼布甲尼撒二世(威爾第的歌劇:納布科)摧毀了耶路撒冷城和第一聖殿,將能工巧匠掠去巴比倫,史稱「巴比倫之囚」。前539年,波斯帝國居魯士大帝徵服了新巴比倫,猶太人被允許返回並重建聖殿。
  • 中亞霸主兩大帝國霸主之爭,帖木兒和奧斯曼的決戰,安卡拉戰役
    1336年,一個河中地區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貴族家庭誕生了一個嬰兒,這個嬰兒被命名為"Timur",在此時,沒有人想到這個嬰兒的誕生會深遠的改變整個中亞世界。Timur即帖木兒,突厥語中的"鐵"。這個嬰兒日後會成為中亞地區最有權勢的統治者。
  • 帖木兒違背了成吉思汗留下的遊牧傳統
    帖木兒以成吉思汗為偶像,志在恢復包含四大汗國在內的蒙古汗國,以此為奮鬥目標,不斷東徵西討。以撒馬爾罕為中心,他向四外修築道路,在田野裡興修水利,河中地區開始變得富饒美麗,徵戰得來的農作物種子生根發芽,成為了莊稼,大批原先的遊牧民眾聚集在一起生活,他們不用四處遊蕩了,也不用放羊了,在城市和周邊或者在村落聚集地,就可以生活很舒適,原先的遊牧傳統被改變了,農村、市鎮多了起來,定居生活開始了。
  • 帖木兒大帝親自勸降失敗,被扣12年的明使傅安堪比鄭和?
    更不為人所知的是,這個明朝的外交使團因為政治原因被困於帖木兒帝國十二年之久,在這一過程中,傅安等人堅貞不屈,不僅成為了明代的「蘇武」,甚至還「被迫」遊歷了包括中亞、西亞在內的大片西域土地。這段奇特的歷史,今日卻淹沒在了塵封的故紙堆中。
  • 帖木兒的皇家陵墓中,有一具無頭屍體,專家:弒父之罪不能忍
    1941年,在這個皇家墓地建好500多年後,蘇聯的考古學家格拉西莫夫率領考古隊來到了這裡,他們完全沒有聽當地居民的勸告,堅持進入埃米爾陵園進行考古工作。隨後,格拉西莫夫一隊人在蘇聯軍隊的幫助下,成功地進入了這個陵園的地下墓室。很快地就發現了帖木兒的遺骸。
  • 成吉思汗、帖木兒大帝、阿提拉,他們誰更勝一籌?
    帖木兒是貨真價實的突厥人,但他以成吉思汗後裔的旗號東徵西討,雖然有些招搖,最終還是建立帖木兒帝國。阿提拉是北匈奴西遷主力的後裔,他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他是匈奴人輝煌的終章。三個人誰更勝一籌呢?想要知道答案,必須先三個人的「老底兒」。
  • 瘸子帖木兒給奧斯曼蘇丹的信:你不過是一隻螞蟻,何必惹怒大象?
    懷著亡國之恨的小公國貴族們四處流亡,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從奧斯曼人的手中奪回屬於自己的土地,再次統治那些依然忠於自己的臣民。其中的一些人就在帖木兒的朝堂之上。帖木兒對他們的苦難和巴耶濟德的一系列行為並不以為意——直到奧斯曼人佔領了錫瓦斯。如果巴耶濟德能夠謹慎小心一些的話,他會把這座防禦森嚴的城市當作一處防禦據點。
  • 探訪烏茲別克斯坦④|撒馬爾罕:帖木兒大帝的尷尬遺產
    我住的家庭旅館正好在帖木兒大帝陵墓(Gur-e-Amir)的隔壁,陵墓外一堵牆之後就是老城區。按照中國文化,帝陵應該是風水很好的地方,我覺得帖木爾大帝可能也了解一些中國風水,他的妻子和老師也跟中國接觸密切,而在他們所處的時代,人們說的「中國」指的是蒙古或葉爾羌地區。
  • 英雄會:天驕成吉思汗、瘸子帖木兒、上帝之鞭阿提拉,誰勝一籌?
    帖木兒是貨真價實的突厥人,但他以成吉思汗後裔的旗號東徵西討,雖然有些招搖,最終還是建立帖木兒帝國。阿提拉是北匈奴西遷主力的後裔,他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他是匈奴人輝煌的終章。歷史如一場英雄際會,那麼三個人誰更勝一籌呢?想要知道答案,必須先三個人的「老底兒」。
  • 西亞帖木兒跟大明朱棣誰更強?朱老四:早年他的戰場天賦差遠了
    帖木兒和忽辛這一次不是對手了,在泥沼之戰中戰敗,據說損兵數萬人。但也裡牙思火者沒能攻克撒馬爾罕城,於是返回伊犁,準備來年再來收拾帖木兒的殘餘勢力,結果就在伊犁被手下刺殺了。不然的話,帖木兒實在不知道怎麼辦。
  • 為了讓敵人感到恐懼,帖木兒命令士兵打扮成蒙古人,學者:真聰明
    從一些中世紀的手抄畫我們能看出,帖木兒帝國的軍隊確實有著辮髮的習慣,而現代的繪畫則忽略了這一重要特徵。而帖木兒生活的那個時代,人們仍然以辮髮來區分蒙古人和其他民族,仿佛只有蒙古人才會辮髮。比如帖木兒在遠徵大馬士革的時候,帖木兒的孫子莎勒壇曾叛變帖木兒,當莎勒壇逃入大馬士革城後,當地的士兵立即剪掉了莎勒壇的辮子,以此來將莎勒壇和其他蒙古人區分出來。
  • 曾讓文明世界感到恐怖的阿提拉、帖木兒、鐵木真,功績誰最大
    蒙古帝國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大帝國,面積達到2400萬平方公裡,囊括了當時華夏文明,阿拉伯文明和歐洲文明等幾大文明,堪稱歷史之最。帖木兒是突厥化的蒙古人,他所處的時代是蒙古帝國分崩離析的時代,他率領他的軍隊橫掃了中東和南亞一部,先後擊敗東察合臺汗國、馬穆魯克王朝、金帳汗國、奧斯曼帝國等,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帝國大約460萬平方公裡。
  • 世紀對決35 14世紀:蒙古鐵騎逝去,大明,奧斯曼,帖木兒三帝國崛起
    在西亞,突厥人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始崛起,逐漸成為了中東大地的最強勢力,大有橫掃統一中東之勢。在東亞,元朝末期,由於元朝的混亂統治,漢人開始奮起英勇反抗元朝的統治,其中,朱元璋勢力在亂世中脫穎而出建立了大明王朝。而在中亞,新興的大帝國帖木兒帝國一樣是滅亡了蒙古人的勢力而崛起的,佔據了廣大的中西亞地區。
  • 最美「悅」讀時——《耶路撒冷三千年》 | 每天一本好書,邀你一...
    最美「悅」讀時——《耶路撒冷三千年》 | 每天一本好書,邀你一起來讀!今天是星期三,我們為您帶來攀枝花中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陳剛為大家推薦的書籍——《耶路撒冷三千年》。
  • 《帝國時代2:決定版》戰役流程圖文攻略 韃靼帖木兒戰役通關流程
    《帝國時代2:決定版》戰役流程圖文攻略,韃靼帖木兒戰役通關流程(含「新增戰役通關流程」「玩法技巧」「戰報」)。《帝國時代2:決定版》是Tantalus Media製作發行的一款即時戰略遊戲,是經典遊戲帝國時代的終極升級與重製。遊戲橫跨人類 1000 年的歷史,超過 200 個小時的遊戲時長,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探索全部的原版戰役以及熱銷擴展包的內容。
  • 三大宗教聖地——耶路撒冷
    這裡三千年的歷史離不開神聖的宗教信仰,也魔咒一般的離不開血腥的戰爭。古埃及人的入侵,羅馬帝國的徵服,穆斯林聖戰,十字軍東徵,奧特曼帝國一統,每個政權都要在這裡畫上自己的符號。這裡原本應該是和平的中心,但永遠被戰爭困擾,這裡的人民離自己的上帝最近,卻一次又一次的被驅逐,被迫離開自己出家園,這裡就是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由「城市」和「和平」兩個詞根組成,意思是「和平之城」。巴勒斯坦國中部城市,世界聞名的古城。在耶路撒冷城南處有3道明顯的山谷:汲淪谷、欣嫩子谷和泰羅普河谷。汲淪谷經過舊城以東,將橄欖山與城市隔開。
  • 9名騎士起家的聖殿騎士團,為什麼讓耶路撒冷國王大喜過望?
    關於聖殿騎士團的誕生,據傳說,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二世剛剛完成加冕第二年,就有兩位來自法國的騎士求見,他們就是著名的雨果·德·帕英和戈弗雷·德·聖歐莫。他們告訴鮑德溫二世,自己願意和其他幾名騎士一起,組成宗教騎士團,保護來朝聖的歐洲基督徒。 鮑德溫二世詢問之後才得知,除了這兩位之外,他們還有另外7名騎士。
  • 為遏制新冠病毒的傳播,以色列阻止全球朝聖者前往耶路撒冷朝聖
    4月19日,周日,一些東正教牧師在耶路撒冷空蕩蕩的聖墓教堂舉行了基督教復活節彌撒,原因是為了遏制新冠病毒的傳播。我們知道,聖墓教堂,又稱「復活大堂」,是耶穌墳墓所在地,基督教聖地,耶路撒冷基督教大教堂之一。位於以色列東耶路撒冷舊城。聖墓教堂是主耶穌遇難、安葬和復活的地方。
  • 圖像讀城:永遠不是耶路撒冷
    三大宗教信徒都把耶路撒冷作為朝聖的目的地,人們都需要地圖來指引他們的朝聖進程,而大多數地圖製造者也是信仰者,所以耶路撒冷的位置成為他們必須重點標記的。在約旦馬達巴的聖喬治教堂發現了公元6世紀的馬賽克地圖——馬達巴地圖。這張地圖正中央畫出耶路撒冷的樣貌。城牆圍繞出一個橢圓卵形的城池,城池的中間被一條長長的柱廊一分為二。
  • 中東旅行|耶路撒冷漫步,穿越千年歷史長廊!
    在去耶路撒冷之前,更多的是受文藝作品和旅行攻略的影響,專注的地方也在耶路撒冷的美麗與神聖,但美可以用眼睛來看,其神聖只能去用心體會。這裡是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的聖地,在這個小城,你會看到猶太教堂、基督教堂、清真寺距離不遠,頭戴黑色禮帽的正統猶太教徒,蒙著黑色頭巾的穆斯林婦女,還有朝聖耶穌的基督教徒不斷會碰到。與耶路撒冷的美麗與寧靜相比,這裡對於文化多元化的包容也令人印象深刻。古老的城牆裡,接踵而至的朝拜者散落在小城的各處,他們虔誠的和自己的神靈進行著溝通,讓神靈接受自己的拜膜,在這坐古城裡,可以感受不同的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