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商圈娛樂方式的要求也逐漸提高。逛街、吃飯、看電影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商圈生活的需求了。這不,連小動物也入駐商圈,為商圈娛樂新模式站臺。
8月1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來到新開業的一家室內動物園——位於解放碑臨江美食城二樓的大耳朵口袋動物園,體驗了一把有動物互動的商圈娛樂模式。
室內動物園開進美食城
這是一家開在美食城2樓的室內動物園,一進大廳,記者就來到園內的「沼澤幽谷」場館,這個場館主要是爬行類小動物,如蜥蜴、角蛙、無毒蛇類等。
該動物園總管扈雨佳向記者介紹,動物園佔地約2500平方米,園內總共有四大類60餘種小動物,分別在大小10個主題館內。四大類小動物主要是爬行類、哺乳類、海洋生物類、鳥禽類等。
「這些小動物是從小人工繁殖飼養的,一直很親近人。」扈雨佳說,來園內參觀的人可以在洗乾淨手後,在工作人員帶領下撫觸小動物或者給它們餵食。「每個場館都是有我們的講解員,一邊給大家介紹小動物習性,讓大家可以增加常識,一邊把可以接觸人的小動物給大家撫摸。」
扈雨佳指著玻璃牆上的提醒說,市民是不可以直接從圍欄裡抱出小動物的。因為工作人員會根據當時動物的狀態,來決定它要不要跟人接觸。
記者現場注意到,哺乳館內的小動物如松鼠、羊駝、龍貓、土撥鼠、梅花鹿等,都是在半封閉的玻璃圍欄裡。在圍欄旁還有高地棧道,方便參觀者全方位地觀察小動物。你可以看到來自北非沙漠的耳廓狐「小芙」、溫順的羊駝、雪白的北極狐等。
在海洋生物館內,市民可以享受免費投餵錦鯉,與親親魚來個親密接觸。在鳥禽館內,鳥兒都是散養的,沒有籠子束縛。在這可以看到在漫步庭中的孔雀,背著「春眠不覺曉」的鸚鵡,當然還有蜂擁而上的文鳥。
獨立的新風系統無異味
動物園開在商場內,大部分動物都是半封閉或散養的,加上商場本身人多,通風效果不好。那這動物園內通風怎麼樣呢,有味道嗎?
該動物園早上10點開門,記者10點半來到現場體驗,並沒有聞到異味。據大耳朵口袋動物園園長鄭棚椿介紹,動物區域的新風系統,並沒有採用商場內的新風系統,而是由獨立的風櫃房通過新風機送入,區域內空氣通過特殊除臭設備處理,確保沒有異味影響遊客。記者現場看到,除了獨立的新風系統,大小每個主題場館,還配有先進的空氣淨化器。
「我們園內的動物都有市林業局的飼養批准以及合格的檢疫證書。」園長鄭棚椿說,飼養團隊會每天給小動物們餵養新鮮食物和清潔圈舍,還會定期請專家上門為小動物們做體檢,確保它們處在最佳的健康狀態。加上良好的通風系統,這裡才能打造一站式的娛樂體驗。
這裡除了觀賞各類小動物,小朋友還可以玩遊樂設施如海洋球、決明子沙池等,家長則有專門休息區,離開時還可以前往紀念館購買小動物周邊商品。在園內飲水吧,目前配備的是飲料,稍後會有簡餐、甜品等陸續供應。
小動物入駐商圈勝在更有互動性
商圈引進小動物站臺,已經成為一種商圈的新娛樂模式麼。記者走訪發現,早在其他商圈,就已經有小動物為商圈站臺,吸引人流。如南濱路長嘉匯購物公園就有重慶海洋探索中心的海洋生物,還有袁家崗Kmall小時代的海洋主題公園。
那商圈內動物入駐比起以往傳統商圈,有什麼優勢呢?
對此,重慶工商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教授饒揚德分析,從目前商圈室內娛樂項目來看,同質化是比較嚴重的。大多都是看電影、電子遊戲廳、親子遊樂場,雖然各種商圈都打著不同的娛樂主題,但娛樂項目還是大同小異的。隨著商圈消費水平越來越高,消費者對商圈娛樂項目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會要求互動,要求有觀賞性,要求有知識性等。引入小動物為商圈站臺,這是一種有觀賞性的,帶點知識性的,還能與零距離接觸的互動性的室內娛樂,一出現就比較受歡迎。從市場前景來看,潛力很大,值得推廣。
重慶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副主任譚毅稱,從動物角度來講,大部分入駐商圈的動物都是娛樂類的,它們性格溫順,願意親近人。所以人類只要是適當、正確地與它們接觸,是不會對它們造成傷害的。從動物疾病防疫上講,只要場館符合衛生、防疫、安全等方面要求,具有相關手續資質,就問題不大。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陳丹 實習生 程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