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網紅「伊爾2攻擊機」 其兄弟曾在中國參加實戰

2020-12-19 前進者A1

一架被打得滿身彈孔的伊爾2型強擊機出現在網上,圖片下方文字是「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這幅充分體現了華為面對外來重壓自強不息的圖片,迅速在網絡上傳播,伊爾2型強擊機也瞬間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

這就是華為公司的「網紅」

伊爾2型強擊機是二戰名機,了解二戰史的人都知道。這架飛機是蘇聯伊留申設計局1939年研製成功的,該機有堅固的裝甲和強大的火力,主要用於攻擊敵坦克和地面部隊,使德軍聞風喪膽,被稱為「黑死神」。在二戰中,伊爾2型被公認是最好的強擊機,總共生產了42330架,是全世界單產量最大的軍用飛機。

戰鬥中的伊爾2型強擊機

1943年,伊留申設計局在伊爾2型基礎上改型研製了雙座強擊機伊爾10型。改進型1944年4月18日首飛,8月投入批生產。伊爾10型仍保持了伊爾2型的氣動外形和幾何尺寸,從外觀看二者很難分別,但改為全金屬結構,加強了裝甲,換裝了功率更大的發動機,各種性能比伊爾2型有大幅度提高。該機翼展13.7米,機長12.2米,機高3.5米,空重4.65噸,最大起飛重量6.35噸;採用液冷AM42活塞式發動機,平時發動機輸出1491千瓦,最大功率達到 2051千瓦。最大飛行速度551千米/小時,最大航程800千米,實用升限7250米;早期型伊爾10型在兩翼各有兩門20毫米機炮和兩門7.62毫米DT航空機槍,後座機槍手操作一挺12.7毫米機槍。後期型則改為4門23毫米機炮,後座升級為一門20毫米機炮,兩翼下掛架可載彈250公斤,彈艙可載400公斤各種炸彈,在當時該機對地攻擊火力堪稱變態級別。伊爾10型問世後,曾參加衛國戰爭最後階段的戰鬥,累計生產了4966架,其中1200架是捷克斯洛伐克生產的,稱為B33型。

我軍裝備的伊爾10型強擊機

伊爾10型強擊機是新中國成立後開始引進的。據史料記載,駐上海幫助中國防空的蘇聯空軍部隊向解放軍空軍移交了25架。1952年19月1日,36架伊爾10型曾參加國慶閱兵。到1952年共進口274架。

參加一江山島戰役的圖2型轟炸機
參加一江山島戰役的伊爾10型強擊機

伊爾10型強擊機在中國是參加過實戰的,那就是我軍首次聯合作戰——一江山島登陸戰役。據記載,1955年1月10日,空軍轟炸航空兵第20師等部隊,出動圖2型轟炸機、伊爾10型強擊機、拉11型等各型飛機130架,對停泊在大陳島港內的國民黨海軍軍艦和岸上設施進行了轟炸,強擊機部隊對敵艦實施了超低空攻擊,炸沉了國民黨海軍4000多噸的「中權」號坦克登陸艦,這是新中國空軍首次擊沉敵艦,也是目前為止空軍擊沉的最大一艘敵艦記錄,並重創國民黨海軍「衡山」號修理艦等多艘艦艇。1月18日,伊爾10型強擊機部隊再次配合圖2型轟炸機並掩護陸軍登上了一江山島。激戰中,強擊機部隊不僅按協同計劃壓制敵前沿火力,而且根據地面部隊的要求,繼續沿伸壓制敵火力點,掩護登陸部隊的灘頭戰鬥活動,減少了我軍傷亡。登陸突擊營稱讚強擊機打得好,不僅在火力上,而且在精神上起到了有力的支援作用。

中國改進的伊爾10型強擊機

有史料記載,鑑於我軍對強擊機的急需,我國在上世紀60年代曾有將伊爾10型強擊機活塞發動機改成渦槳發動機的計劃,曾經改裝了兩架,安裝渦槳六型渦輪軸發動機,提升了最大載荷,但後來因故損壞,未能繼續發展。

外軍裝備的伊爾10型強擊機
美軍繳獲朝鮮空軍伊爾10型強擊機

除中國外,阿富汗、保加利亞、朝鮮、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印度尼西亞、波蘭、羅馬尼亞、葉門等國空軍也是伊爾10型強擊機的用戶。該機在各國服役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噴氣式強擊機廣泛服役後才逐步退役。中國的伊爾10型強擊機,也是在強5型噴氣式強擊機服役後,於1972年退役,當時尚有128架。(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黑色死神」,二戰最危險崗位,華為為何轉發蘇聯伊爾2攻擊機?
    配圖是「一架二戰中被打得像篩子一樣,渾身彈孔累累的伊爾2攻擊機,依然堅持飛行,終於安全返回」。路透社5月15日發布的報導稱,美國商務部再度延長華為的臨時許可到8月13日,但同時他們正在更改一項出口規則,意圖打擊華為的晶片供應鏈。美國商務部此前就已經5次延長華為的「臨時通用許可證」期限,將針對華為的期限延長到5月15日。
  • 二戰德軍口中的「黑色死神」,蘇聯的伊爾-2攻擊機
    這款伊爾-2攻擊機是蘇聯於一九三八年所研製的,它機身整體長度為十一點六米,其翼展為十四點六米,機身整體高度為四點二米,空重為四千三百六十公斤,起飛重量達到了六千零六十公斤,動力系統採用的是一臺Mikulin AM-38F液冷機械增壓V型12缸,能夠提供一千七百二十馬力的推動力,最高行駛速度能夠達到四百一十公裡每小時,最大航程為七百二十公裡。
  • 蘇聯伊爾102攻擊機,全身大量武器,詮釋暴力美學
    火力防護強大的攻擊機方案伊爾102攻擊機其實並不是全新的設計,當時伊留申設計局在二戰中就已經研發出一款皮實耐用、火力兇猛的強擊機伊爾-2,伊爾-2在二戰中戰功顯著,毀滅了大量的德軍坦克、陸地機場的飛機和軍艦。
  • 黑死神的紅色歲月,記錄伊爾-10在中國空軍服役的日子
    二戰期間,蘇聯曾經裝備一款相當優秀的對地攻擊機,主要用於低空對地支援。皮實耐揍再加上戰場表現出色,被蘇軍稱之為「飛行坦克」,被德軍更加形象的稱之為「黑死神」。史達林甚至直接將它提升到戰略高度,視之如紅軍麵包和空氣般不可或缺之一,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伊爾-2強擊機。
  • 伊爾-2強擊機:會飛的空中坦克,德軍的黑色死神,一炮地老天荒!
    二戰時期最有名的是伊爾-2黑死神強擊機,伊爾-2是蘇德戰爭期間蘇聯主要強擊機,廣泛用於低空火力支援陸軍。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好的對地攻擊機,是著名的坦克殺手。蘇軍稱之為"飛行坦克",蘇聯人民把本機比喻為如紅軍的麵包和空氣般不可或缺。伊柳辛用最簡單最廉價的方式,生產了一種不追求高性能,皮實耐用、火力強大的對地攻擊機。
  • 從黑死神到伊爾114:伊柳辛客機在中國沒人要,卻獲得印度青睞
    雅科夫列夫設計局將其使用期限延長到2026年,但好景不長,至今還沒有找到可以取代它的運輸機。雅克-40是蘇聯最優秀的運輸機,裝備3臺伊維切恩科AI-25渦輪風扇發動機,翼展25米,機長 20.36米,機高6.5米。沃洛格達航空公司考慮未來使用伊爾-114-300飛機。
  • 華春瑩和趙立堅都轉發了華為這張圖: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此前美國採取行動切斷華為全球晶片供應,5月16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一條題為「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的文章,並配上了一張圖。文章只有兩句話:「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
  • 蘇聯最奇葩的攻擊機,外形如同「大頭娃娃」,火力卻十分強悍
    比如,在二戰結束後,蘇聯就研發出一款外形奇葩但火力強勁的攻擊機伊爾-20。儘管從造型上來看,伊爾-20違背了航空領域的流線型設計傳統,近似「駝背」的造型讓其得到了「大頭娃娃」的綽號,但搭載3門NS-23型23毫米機炮的伊爾-20火力輸出極為彪悍,成為世界航空史上火炮螺旋槳反坦克強擊機的卓越代表。
  • 美國咄咄逼人,華為步步為營,未來的中國將成為地表最強!
    在大家的記憶裡,毛澤東同志對美國在整體戰略上是輕視的,曾作出「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但其實,他也曾誠懇地說過,美國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將來能夠幫助中國的只有美國。這個「幫助」有兩層含義,一個是「直接」地幫,一個是「間接」地幫。當前,美國就是在「間接」地幫助我們,而且是不遺餘力、廢寢忘食地那種,令人感動。
  • 印度演員伊爾凡·汗病逝 曾出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中新社北京4月29日電 新德裡消息:當地時間29日,印度知名男演員伊爾凡·汗(Irfaan Khan)因結腸感染在孟買病逝,終年53歲。他生前曾出演《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侏羅紀公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電影。
  • 網紅方丈評價劉德華,直播效果不好,多人「拼單」邀請其參加活動
    明星參加網紅活動,和網紅合體直播,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網友對此也是頗有微詞,認為明星和網紅在一起就是掉價。曾經,不少人把劉德華作為「最會的底線」,認為其他明星之所以參加網紅的活動,還是因為「段位」不夠,華仔肯定不會。但劉德華還是出現在了薇婭的直播間,讓不少粉絲倍感「尷尬」。
  • 雙語Bilingual|為什麼中國的戰鬥機都是「殲」字號?
    Attack Aircraft/強擊機強擊機(Attack Aircraft),是低空突擊敵戰術或淺近戰役縱深內的目標,直接支援地面部隊作戰的飛機,西方國家稱其為「攻擊機」。人民空軍軍語「強擊機」來源於俄語штурмовик。
  • 美軍向菲律賓贈送螺旋槳攻擊機
    【文/觀察者網 堵開源】美國《防務新聞》網站7月25日報導,美國空軍正開始拆卸多架庫存的OV-10「野馬」輕型螺旋槳攻擊機,準備將其運往菲律賓。菲律賓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然在使用OV-10輕型攻擊機的國家。美國提供的OV-10是此前曾在中東地區執行打擊恐怖分子任務的,安裝有較為先進航電系統並配備制導武器的型號。
  • 中國強5攻擊機設計思路超前,為何不能像美國A10一樣繼續戰鬥
    前陣子,大伊萬對美國空軍持續改進手頭的A-10C「雷電II」型攻擊機的軍備動態進行了簡析,文後有讀者向大伊萬提出,希望大伊萬來說一說同為攻擊機的、在中國空軍中堪稱一員「老將」的強-5型攻擊機。橫向對比,當時蘇軍負責戰役縱深遮斷任務的前線轟炸機還是平直機翼的伊爾-28,美軍就更不用說了,一直到七十年代還覺得手頭那票只能亞音速飛行、靠俯衝轟炸幹活的「炸彈卡車」性能不錯。
  • 蘇聯攻擊機有多「強」?服役42年都不退役,曾參加十餘場戰爭
    在空軍方面也不例外,在60年代,美蘇雙方紛紛開展了自己的對地攻擊機項目,通過開發新一代的對地攻擊機(蘇聯稱其為強擊機),來應對雙方規模越來越大的裝甲部隊和地面部隊。美國的對地攻擊機項目的最終成果是著名的A10攻擊機,而與之相對應的便是本文要介紹的蘇25「蛙足」強擊機。蘇25「蛙足」強擊機的研發工作始於1968年,當時蘇聯空軍已經對強擊機的定位有了一個較為明確的認識。
  • 天降「浩劫」,二戰美制A-20系列重型攻擊機,專門為對地攻擊而生
    A-20攻擊機群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制伊爾-2攻擊機這種輕型對地攻擊機不同,A-20重型攻擊機因為擁有更大的機內空間和滯空時間,因此在數量更少、出擊頻率更低的情況下,反而能夠對目標區域進行更多輪的攻擊雖然在1939年1月份的一次試飛中,一架原型機曾發生墜機事故,但也難掩法國人對這款重型攻擊機的喜愛之情,於是在1939年以DB-7裝備編號,向道格拉斯公司下了100架的訂單。
  • 灰燼戰線死神的冰與火之歌新劇情來襲 伊爾-2登場
    以下角色專屬全新塗裝限時上架啦~ ★3 輕型戰鬥機「P-47B 雷電」全新塗裝「星光下的最後花火」 ★2 輕型攻擊機「Ju87B 當黑死神伊爾-2接到一項奇怪的任務的時候,她並不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的,是另一位死神。交錯的命運,必須在放棄一切的信念之下殊死一搏。這聽起來很粗暴,但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的時候,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分量到底如何——沒有一個死神不能對抗的命運,如果有,就兩個。
  • 華為任正非霸氣講話:「原子彈是世界上最大備胎」為啥沒人敢用?
    【軍武次位面】:軍武菌在這個世界,沒人敢用原子彈5月17日凌晨,華為旗下的晶片公司海思半導體總裁何庭波發布的員工內部信。華為深藏已久的「備胎」計劃浮出水面。何庭波表示,華為多年前已經做出過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晶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海思將啟用「備胎」計劃,保證大部分產品的連續供應,「這是歷史的選擇,所有我們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有網友提出「備胎是否意味著不如正品好用」的質疑,華為總裁任正非今天接受記者採訪時回答:備胎就是車子拋錨了,換個胎就能接著開。